新浪財經訊 第四屆地壇論壇于2013年11月2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院士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杜祥琬表示,城鎮化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不要攀比城鎮化率,我們中國應該保留幾億人的美麗鄉村。城鎮化的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快是雙刃劍,快就有很多標準、監管和質量跟不上,就會有病態的發展。
以下為發言實錄:
大家下午好!
今天在地壇匯報幾句對低碳發展的認識。前面是幾張不太美麗的畫片,這是大家都熟悉的空氣、垃圾和農村的小溪、河流等等。這就不說它了。
下面匯報幾點認識。
第一,發展是為了人,城鎮化也是為了人,這一點很清楚。如果損害了廣大人群的健康和生命,那就違背了發展的初衷。所以,我們需要恪守發展的哲學,發展有度,在環境容量內的發展。
第二,污染排放和溫室氣體排放,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它基本同根同源。從北京市的PM2.5的幾個源頭占的比例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基本上還是來自于燃燒。環境容量不足、氣侯容量不足,已經是客觀存在的大自然的制約。對中國而言,節能減排之所以要成為國家的戰略,首先因為自己的資源環境的制約,是我國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
第三,現在東部城市的碳足跡拉高了全國人均的碳排放。全國人均大概是每人每年6噸二氧化碳,東部城市,像北京、上海、青島等等都超過了10噸,超過了歐洲和日本各國的人均排放水平。而現在很多中部和西部城市都眼睛盯著東部,向東部看齊。如果完全沿用東部的發展路徑,必然這個結果是會高碳,F在我們全部的水平已經接近了歐日各國的水平,東部還要更高一點。我們長期依靠高耗能的擴張,保證GDP的增長,這不是新興的工業化道路,也是不可持續的。中央已經提出了。我們的城鎮化能否走出一條低碳的新型道路,這是我們面臨的大考。
第四,天下的發展并非路一條,高碳高耗能并不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發達國家的數據表明,發展到一定之后,人均能耗就穩定在一個比較穩定的值不再增長,甚至下降。這個穩定值差距非常明顯,根據這個可以分為兩類發達國家。
這是各國的人均能耗,左邊是美國和加拿大,它是第一類發達國家。他們現在人均能耗每年大約10噸標準煤。歐洲、日本的水平大約是每人每年5噸標準煤,差一倍。這是人均用電的情況,美國、加拿大這些國家,大概人均是13000,14000千瓦時電,每人每年,歐洲和日本是7000、8000千瓦時,相差也是一倍。我們現在正在接近這個水平,還在增長。
這些數據非常清晰,差異的原因,他們這些國家的發達水平差不多,人均都到了四萬、五萬美元的發達水平,為什么在消耗能量差別這么大呢?比如交通,美國的人均行駛大概是3萬公里每年,日本是1.1萬公里,人均客運能耗向差三倍多。住房,美國的人均住房12平方米,日本是24平方米,兩國的能耗相差一倍。這是一類。
歐洲和日本已經走出了一條相對美國來說比較低耗能、低排放的道路,根據數據就說得很清楚了。
根據我們國情,第一,人均資源短缺。第二,環境容量有限。第三,我們有后發優勢。后發優勢,我們比他們當年有更好的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等等等等。因此,我們國家理應不比歐洲、日本更耗能、更高碳。
但是從目前的勢頭來看,我們要警惕高碳的危險。
第六點說一下,城鎮化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它應該是現代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必然結果,而不是刻意造成。城鎮化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不要攀比城鎮化率,60%、70%、80%,不是越高越好,我們中國應該保留幾億人的美麗鄉村。城鎮化的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快是雙刃劍,快就有很多標準、監管和質量跟不上,就會有病態的發展。
第七個觀點,城市并不必然使生活更美好,城市也有可能使生活更苦惱。為了追求美好,避免苦惱,取決于城鎮化的發展模式是否能夠做到低碳、宜居,是否能夠使公共服務趨于據等化。
第八個觀點,低碳建筑是低碳的根本要素。短壽命的高碳建筑增加了能耗,摩天大樓等等的不符合中國的模型,大量的空置房使寶貴資源固化為無用之物。我們看到了地上的水泥森林拔地而起,而地下的發展相對滯后。應對氣侯變化,自然災害能力有缺失。要發展建筑工業化,打造建筑行業的升級版。
第九個,交通也是一個重要要素。要推行綠色低碳交通體系建設,這里面有結構性的問題,也有技術性的問題。
不同的交通方式占有不同的空間,大家看得非常清楚。同樣的500人,汽車、公交、行人和自行車是這樣一個局面。
第十點,人口大國,我們是一個人口大國,必然是一個垃圾大國。我們國家垃圾每年增長10%,年產大約1.5億噸,超過三分之一的城市遭受垃圾圍城。農村的垃圾情況也很嚴重。絕大部分垃圾可以利用的,垃圾的使用是美麗鄉村的重要產業,是一個重要鏈條,而且是低碳發展、吸納就業的一個大手筆,在國家可以大有作為。
第十一點,要嚴格執行國十條,嚴格控制煤和石油的消費總量,并且讓它能夠節約利用,將低碳作為月度性的考核指標。
西部大發展,應該理解為科學發展。西部的開發要走新型道路,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這是我們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低碳試點全國正在做40幾個城市的低碳試點。而這個低碳試點是低碳經濟為基礎的這樣一個低碳社會與低碳社區、低碳鄉村、低碳企業作為細胞的。如果低碳試點的工作做得扎實有成效,并且推廣的話,意義會非常深遠。
在這個過程中,要把行政手段、經濟手段,比如碳交易、碳稅等等,還有理論與經濟手段結合起來,深化低碳試點。如果沿著這個方向深入發展,將會深刻改變人們的理念,提高社會人的素質,在構建文明社會的過程中,將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氣侯變化的實質是推動人類發展的道路,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我就匯報這幾點,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