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財經年會:2014預測與戰略”于11月18日-20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
以下是汪玉凱發言實錄:
汪玉凱:非常高興能夠參加這個論壇,我覺得這一次三中全會的決定里提的改革的重點是經濟體制改革,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我覺得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實現,主要不在于經濟領域,我認為主要政府,事實上政府已經被歷史性推到了改革的前臺。我可以講三句話,第一,我認為以三中全會改革決定為標志,中國內在邏輯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如果過去三十年我們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導,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干展開各項改革,其他的改革說到底都是為經濟體制改革服務的。到了今天,再靠經濟體制改革帶動其他改革,帶不動了,政府已經歷史性走到了前臺。我們可以這樣說,所謂五位一體的改革,哪一個改革能夠離開政府的改革?不管經濟改革、社會改革、文化改革、生態改革、乃至政治改革,他們改革的推進幾乎以政府改革自身的推進為前提,政府又被推進到了前臺。
第二個,這一次有重大理論突破,讓市場在資源配置資源中發揮決定性,而不是過去基礎性作用。這樣的核心重構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在重構政府和市場關系方面,主要矛盾不在市場而在于政府,我們市場形成的壁壘主要是政府道路的,我們市場存在不完善的問題,是各種行政問題過多的審批,過多的許可,過多的市場干預,以及嚴重的越位、錯位,這才是問題的本質。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主要矛盾不在于市場,在于政府。
政府職能這么難轉變,在于三個關健詞。一個是理念,我們當上市長、書記的主要官員,他們最缺乏現在公共治理理念,一當了主要領導人就想造福一方,要經營一個城市,大拆大建,離開了法制,所以他不知道政府定位是什么,我認為政府不是一個財富創造主體,他是一個營造環境的主體。第二個,行政審批,過多行政審批變成腐敗的溫床,審批結構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怪胎,我們很多權利是通過審批、許可固化下來,許可審批越多,部門越強勢,福利也好。第三個,部門利益,行為扭曲了。我們經濟市場化了,權利也市場化了,部門利益的格局不能打破,我想轉變職能,簡政放權都是胡扯。
張燕東:其實您的意思事實上為什么這么難,主要核心是政府干預過多,既得利益的阻撓。我還想問汪老師,什么是突破口,怎么改變這個現狀?
汪玉凱:這次改革可以看作是中國的二次改革,具體講是中國改革進入了新階段。第二次改革最大的阻力在于既得利益,這一次改革的成敗,也在于我們能不能戰勝既得利益。既得利益是什么東西?我可以說三句話,首先他靠非公開競爭,這種手段和方式,主要靠公權力和政策資源獲取巨額的政治、經濟、社會利益,這是既得利益,F在最大的危害是扭曲整體社會利益格局。
張燕東:我們怎么打破?
汪玉凱:激化了官民沖突,激化了勞資沖突和貧富沖突。如何打破,像三中全會講的,構建一個以法律為主導的制度籠子,把公權力關起來,割斷權利、資本、資源中間的紐帶,使它沒有能力在市場上靠這三者疊加獲取更大的權利。搞一個權利清單,政府公開透明等等,我認為這一次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具體改革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