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財經年會:2014預測與戰略”于11月18日-20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復星集團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梁信軍。
以下為梁信軍發言實錄:
梁信軍:中國國內兩家大銀行的行長,也是最大國有投資機構的領導作了非常好的講話。我們是一個私營企業,我們現在資產規模還很小,我們只有1700多億人民幣,現在投資海外不到10%。目前我們在美國、日本、印度、歐洲和東南亞都有駐在當地的MD投資合伙人,在美國比較多,美國有3到4駐在當地投資合伙人。過去幾年來的確我們做了很好的嘗試。過去七八年主要國有部門主導,未來七八年慢慢私營部門比例會上升,所以我覺得確實我們需要尋找一個私營部門跟國有投資部門怎么合作的問題,避開當地的一種反對,同時能夠更科學的共同定價。第二,怎么樣探討私營部門跟中國國有銀行共同國外投資方面有所合作,也是降低各方面的風險。我也期待有這樣一種更多的協同的合作。
我們在海外投資是清晰意識到海外風險,規避海外風險方面主要有三個方面思考:第一,我只投資能夠從中國成長受益外國項目和外國公司,絕對不會因為它便宜我去投資。再具體講我很希望我投資的項目在3到5年后,全球利潤30%甚至50%可以受益于中國經濟甚至就在中國產生,這樣我對它的掌控會好得多。第二,對于客戶文化沖突方面,我們強調我不喜歡做控制性的大股東,即使我是第一大股東我也不要求控制,我非常喜歡做第二大股東,我希望能夠控制公司的人,從公司成長中分享利益,我確保它采取正確的中國發展的戰略,這樣我跟原來的股東,跟經營團隊、跟工會都沒有任何的矛盾,我們之間就非常融洽。第三,控制風險的方式是確保自己的投資進度跟你的能力和團隊是匹配的。我們會花三年到四年從兩個不同的案例當中去學習國際化的經驗,三到四年只做兩個項目,但是做完了之后我們就學會了決報我們知道所有的風險,然后我們會一年做八個項目、九個項目,團隊已經積累好,已經有本地的團隊,我才會有新的發展,這三點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我想談談國際化的機會。過去海外對中國國際化充滿一些戒心很重要原因,就是怕資源控制權的流失和就業機會的流失,這樣的眼光是非常狹隘的。中國投資者也需要改變,外國的政府監管部門也需要改變。對我們來說,我有兩點看法:第一點,對中國未來十年二十年,我跟很多西方投資者不一樣,我是看多的、看好的,尤其這一次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以及自貿區設立之后,我對中國未來十年二十年長期持續穩定充滿信心,我是投贊成票。為什么我投資海外,最終在中國受益的原因,不是簡單分散風險。第二點,怎么從中國增長受益,就了解中國動力發生什么變化,最大變化在于中國中產階級的成長,我認為什么樣的情況都阻擋不了中國追求美好生活行動力,在未來五到八年中國毫無疑問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中產階級,這些中產階級都是新鮮的中產階級,他們的消費能力甚至會超越普通西方中產階級,因為他們有庫存。所有跟中生活方式有關的產業,將來它的中國市場五到八年后都將占到全世界的22%到35%,22%的原因是中國人口現在就占22%,將來我們中產階級會超過22%。之所以到35%的原因,他們是一個新鮮的中產階級,他需要消費的更多。我覺得跟中產階級生活方式有關聯所有西方領袖級的公司都是值得投資,這個方式我們稱之為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怎么樣投資于海外領袖公司,把它帶回到中國快速發展。特別是三個領域:一是個人金融需求關聯的行業,個人金融需求跟中產階級關聯。二是體驗式消費關聯的行業。三是消費得起奢侈品。當然我覺得消費得起奢侈品已經廣為人知,在體驗式消費這一塊說的還非常少,體因是消費既包括旅游、文化、醫療、健康護理等等都在里面,這些都是個人體驗式,我從這三個方面找到海外企業投資帶回中國發展。我們海外做了三個案例回到中國發展都成功,用實際證明中國高增長完全可以覆蓋掉歐美的衰退,覆蓋掉還綽綽有余,這樣的方式是可行的。
中國金融大的改變業帶來在海外投資的機會。中國金融大的改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人金融需求在爆炸式增長,很多金融機構側重于對工業,真正對私有和個人業務這一塊還是有空間,你是有機會投資于海外金融方面的專業公司,把它帶回到中國發展。第二,的確金融行業利率未來長期看會收窄,短期即便利率管制,政策放寬之后不會跌到臺灣和香港這種程度,長期肯定是收窄,資源向有運營能力金融機構集中,有一部分西方金融機構具備這樣的能力,可以把它引進來。第三,就是金融創新,特別是互聯網金融。養老這一塊很多人看做是壓力和挑戰,對于付支票地方政府,需要付支票的家庭來說,的確養老是一個巨大挑戰,但是對于收支票健康護理機構來說,它不僅不是挑戰,反而是一個機會。但是中國人我們意識到這樣的機會,但是我們并不是非常專業的從業者,我認為是有機會從西方引進在養老、健康、護理方面非常專業的機構到中國來發展和成長,實際上我們也這樣做了。第四個機會是短期的,但是是現實存在,公開市場的投資,PIPE。我們買西方公司不見得跟私人家族洽談,由于QE要退出這樣一個預期,實際上導致全球風險性資產都是下跌,其中包括股票和很多資源類的東西、金融機構等等,價格是不高的。我們有機會投資于它,通過公開市場的投資,程度這些公司數一數二的股東,協助他回中國發展。最后一點,我們看好中國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在發達國家當中,例如美國未來十年經濟會非常的堅挺,既有非常良好的制造業,也有非常良好的金融機構,也有非常高能源補貼,還有創新能力。適當在美國布局一些資產是有必要的,因此我們最近的確也是美國買了一些樓,在英國也買了一些樓,我還是要說這些樓的買法還是試圖讓它受益于中國成長,不僅僅在當地獲取收益。最后一點關于通貨膨脹的問題,我認為通貨膨脹是擺在所有投資機構面臨非常現實的威脅。你的投資收益如果跑不贏通脹,我認為你是給股東損失錢。我們所有的一切要從這個出發。這個觀點有爭議,美國就可以,其他一些國家也沒有,我們要清醒看到日本已經把通脹作為一個目標來管理,美國畢竟需要還那么多債務,中國貨幣發行速度只是不想太高,咱們也是比較高的。通脹威脅是擺在所有機構面前的挑戰,我們投資全球的時候不僅僅為了分散自己安全性的風險,還是要現實的考慮跑贏通脹的問題。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