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財經年會:2014預測與戰略”于11月18日-20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行長李若谷。
以下為李若谷發言實錄:
李若谷:高西慶先生他姓高,坐的比我高,沒辦法主持人讓我先講,我先勉為其難。
中國企業走出去從我自己工作中體會遇到很多困難。首先是自身的困難,中國的企業現在對國際化理解還是比較初級一就是到國外收購個什么礦產或者參點股,或者做一個項目就是國際化,其實這是最初級的國際化。中國企業即使是這樣,現在也遇到很多問題,它對海外的情況的了解,對其他國家市場情況了解非常有限,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阻礙中國企業走出去,它要走出去無論如何要了解國外的市場,特別是法律規則、社會民情等等,這些方面是弱點,這是第一個他們的弱點。第二個困難,國外的一些情況,中國特點是國有企業實力比較強,但是國有企業在國外遇到了比較大的阻力,特別是在美國這樣的市場,對國有企業抵抗,不愿意讓中國國有企業在美國市場給予它公平的待遇,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其他發達國家都有相似的問題,對于中國的國有企業。這個觀點所有發達國家必須徹底改變,現在世界已經越來越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如果把中國國有企業看作洪水猛獸是絕對不符合世界發展潮流的。當然中國的國有企業也要變革,特別是三中全會之后,我相信他們的改革會越來越市場化,也會越來越被世界所接受。
第二個,由于中國企業對國外不了解,對國際慣例和規則的理解就有偏差。因此我建議,實際上國際上很多慣例和規則未必是合理的,未必是對中國這樣一個后發國家是有利的。但是怎么辦呢?你得先鉆進去再爬出來,就是說先要熟悉這些規則和慣例,善于利用這些規則和慣例,最后還要立足于改造這些規則和慣例。完全不改造就是拿來就用,我覺得是不行的。而且世界變,國際上通行慣例和規則,大多數幾十年以前、上百年以前制定,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這樣國家發展還有很多不利的地方。
第三個,必須創造一個互利共盈的結果。無論到發達國家投資和發展中國家去投資,如果你是單方面受益是不可持續的。像美國我們也做很多項目,我到美國和美國朋友講,我們到你這兒不是想獲得點什么,我們實際想來幫你創造就業機會,美國整天說你人民幣匯率問題,實際上都不是問題實質,他們經濟創造不了就業機會,民眾不滿意,他就歸咎于人民幣匯率問題,人民幣匯率升了很高,美國貿易是不是就沒有問題,實際上問題一大堆,不做結構性改革是不行的,西方遇到制度性的問題必須尋求突破,要有壯士斷腕這種精神去改變他們的制度,就像我們改變我們自己的制度一樣。
第四個,重視人才的培養,我們現在國際化的人才還是比較少,能夠在國際上發揮作用的人才也少,能夠把自己的標準制度國際化的力量也比較弱。
最后一點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支持,中國政府對海外投資走出去非常支持,也出臺非常有用的措施,希望企業要充分利用,金融部門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金融支持也是不行的,這是為什么我們選擇國外國外設立分支結構,這樣對企業支持也會加大。
中國走向企業是偉大的事業,但又是非常困難的事業,要想國際化不是做幾個項目的問題,而是要真正變成跨國經營的有著國際化人才的企業才是真正的國際化企業。
我先講這么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