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第十一屆“中國改革論壇”于2013年11月16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國研中心研究員吳敬璉。
以下為演講實錄:
吳敬璉:全會的決定剛剛公布,讀了一遍,還沒有學習的很透。我說兩點感想,第一點感想是振奮人心。第二點感想是任務艱巨。
第一點,《決定》文件讀了一遍,確實感到心情振奮,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決定提出了非常宏大的目標,而且規定達到目標的一些可行的、現實的途徑,使得人希望能夠參加建設現代市場經濟、升級版市場經濟偉大的斗爭中去。
從五個方面的改革來看,我著重講講經濟體制改革。我們自己熟悉的也是這個方面,我們研究會也叫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對經濟體制改革來說,我覺得這個文件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我認為有三句話是最重要的話。第一句話: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我們這一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
第二句話: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市場要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報上有很多評論,說這個是在理論上很大的創新。我覺得更重要的還是在實際上、政策上、路線上,表明了中國共產黨鮮明的態度,它是針對現實的,F實情況是怎么樣的?十四次代表大會在決定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候,給市場經濟下了一個定義。所謂市場經濟,就是在經濟中市場的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90年代后期的改革向這個方向前進了一步,但是并沒有完成。所以在上個世紀末期建立起來的市場經濟體制還保留著許多過去計劃經濟的遺產,就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中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到本世紀以來,情況發生了更不好的變化,就是改革停頓下來了,政府的作用變得越來越大,實際上在許多地方、許多部門,政府都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或者起主導性作用。正是針對這樣嚴峻的現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使資源、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是非常重要的,應該說是切中了當前的實際。當然具體的決定也作了很多闡述。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怎么發揮?要點在于要消除政府在過去一段時間里對微觀經濟生活的過度干預和直接介入,這是決定中所明確指明的,這是第二句話,我覺得非常重要。
第三句話,我覺得特別需要強調: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如果說這次全會的決定和歷次三中全會比較起來,可以說比十四屆三中全會更進了一步,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二屆三中全會基本是提出一個目標,十四屆三中全會、十六屆三中全會對目標怎么實現有了具體的規定。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更加宏偉的目標,是升級版的中國的市場經濟。不但是提出了這個目標,而且指出建立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得市場能夠起這樣的作用的基礎,因為如果沒有這樣的制度基礎,沒有這樣的體制基礎,沒有這樣的機制基礎的話,那個目標只是一句空話。
我認為這三句話加在一起就是一個綱,綱舉目張。在綱的下面蓋起了一張網,就是很多目,決定里面“目”的部分。有些作了具體的規定,有些開辟了一個發展空間。這一年十八大以后的研究過程中我也參加過許多學界的討論會,一些咨詢研究機構的討論會,對于路線圖、總體方案提出了很多意見,我讀三中全會決議的時候,看到了在這一年政府部門、學界、咨詢研究機構同志們所提出的一些建議,許多建議都已經得到了中央的肯定或者指出了方向。比如講到建立一個統一開放的、競爭有序的市場問題上,我聽各種各樣的討論會上提出要建立這么一個市場體系,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改革?這是非常大的工程,學者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建議。我曾經歸納過,大概有七件事是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明晰市場經濟產權制度基礎。第二件事,實現商品價格和要素價格的市場化。第三件事,要確保不同所有制主體的財產權利得到平等保護,不同所有制企業能夠平等地使用生產要素。第四件事,要完善反壟斷立法,嚴格執法,消除現在普遍存在的行業壟斷、地區壟斷等反市場的行為。第五件事,要劃清政府職能的邊界,消除各級政府過度干預和直接介入微觀經濟活動。第六件事,要確立法制基礎,確保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權。第七件事,要改進市場監管。要改變現在以事前監管為主,以實質性審批為主的監管辦法。
這些意見我們讀一讀就可以發現,原來學者們提出這個意見的時候并不認為它會變成一個實際的行動綱領,因為這些都是很有難度的,是不是能夠通過意識形態的某些障礙或者實際生活的某些障礙,能夠被寫到黨的文件中去,確實是沒有把握的。但是現在看一看這個文件,剛才我講到的所有問題,這個文件幾乎全都回答了,而且提出的解決辦法是符合建立一個現代市場經濟的要求的,而且只要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是能夠實現的。因此我覺得這個文件是一個很好的文件,它不但提出了目標,而且規定了達到目標所必須進行的改革,把改革的方向規定得比較正確和恰當。
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怎么讓它能夠實現,也就是第二點,要實現這個任務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一方面有障礙,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意識形態的障礙。我們長時間受到蘇聯式的理論和體制以及政策的影響,所以遺留在人們頭腦中的遺產是很深厚的,是很有基礎的。中央文件說反對改旗易幟,要堅持什么樣的旗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這個旗幟小平同志講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只能是什么?對什么而言是中國特色的,他其實講得很清楚,就是對蘇聯的那一套是具有中國特色。我們的社會主義是從蘇聯學來的,而蘇聯的社會主義小平同志說了,其實沒有搞清楚我們學了以后也吃了很大的虧。但是要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套思想,要消除舊的體制的影響,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第二個阻力和障礙,來自所謂特殊既得利益的障礙,特殊既得利益的障礙也許比意識形態障礙嚴重得多,因為這么多年來,政府的過度干預,使得尋租的制度基礎變得非常的雄厚而寬廣。所有這些改革,市場化的改革、法制化的改革都會觸及到這些特殊的既得利益,就是利用權力得到利益這樣一種基本利益,當然會遇到反對和障礙。
另外一方面的困難是實際工作中的困難,過去十年,好象是能夠順利運轉,這套體系是一環扣一環的,在哪個環節作出改變都會造成其他環節的矛盾暴露。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我們要實行利率市場化,碰到一個關口就是存款利率,存款利率確實非常不合理,老百姓有很多抱怨,通貨膨脹利率只要稍微高一點實際利率就變成負的了,就變成儲蓄存款越存越少。但是,原來整套金融體系建立都是在一個價格的基礎之上,如果存款利率放開了,肯定要上升,就會沖擊到各個方面,沖擊到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很大存貸差就保不住了。如果存款利率上升,貸款利率也可能要隨之上升,就會影響到已經拿了很多貸款的企業。還會影響到各級地方政府,各級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就會發生問題。還有存款戶,因為當競爭加劇之后,銀行也會發生破產,存款保險制度到現在還沒有建立,如果沒有建立就會對居民造成很大的沖擊。另外一個問題,現在中央已經決定了要給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如果農民取得了更多的土地財產權利,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對于原來形成的這一套會造成很大的沖擊,會引起一些實際的困難。利率的上升,土地價格的上升,征購價格的上升會使得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發生債務問題,土地財政不能維持,有一些實際問題要加以解決。在未來我們改革的推進過程中,會有一段時期改革的中長期收益還沒有拿到,但是成本已經付出了。在這種情況下采取哪些措施來消減困難,能夠使得改革很平穩地向前推進。當然,如果有更加能夠立竿見影的辦法,使得改革的收益能夠很快顯現出來,應該用更多的力量去開發,這樣使得改革進程變得更加平穩、更加順利,使得群眾從改革中看到實際的利益,這樣改革支持的隊伍就會越來越壯大。
這樣艱巨的任務當然是我們全黨從領導到普通黨員,一直到全國的民眾,要共同來肩負起這個任務。體改研究會在這30年中做了很多工作,在建設升級版的市場經濟大的革命中,我們一定能夠作出新的貢獻,有幾個方面應該做的:一是學習和宣傳。怎么能夠擴大共識的基礎,包括自己怎么來更深刻地理解中央文件指出的精神、措施和具體的工作。因為常常出現這樣的事情,文件學習時也許大家接受了,但是并沒有深刻理解。過了一段時間之后,概念本身就發生了變化,過去的歷史中發生過不少。這次學習文件的過程中,我們大家都要加深自己的認識,而且要努力宣傳,根據自己的知識和自己所積累的經驗。比如宏觀調控,從十四次代表大會就是這么說的,在十四次代表大會以前,就是1992年6月9日江澤民總書記黨校定調的講話中就是這么說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在政府的宏觀調控基礎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積極作用。這話對不對?當然是對的。不但中國如此,所有的市場經濟都是這樣的。但是問題出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在什么時候,特別是2004年,因為出現了經濟過熱,不知道怎么宏觀調控就變成了微觀干預了。凡是政府做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就叫宏觀,宏觀調控本來從十四大以來定義是很清楚的,經濟學教科書上定義也是明確的,它是一個總量調控。但是2004年以后叫做局部過熱、有保有壓,那以后就變成了對一個個行業的,甚至到一個項目的審批,都叫宏觀調控。整個概念發生了扭曲,如果這種扭曲繼續存在,今后還會發生問題,因為這次文件里面說了這個事情,要善宏觀調控。這次文件中的公有為主體、國有為主導,但是人們常常忘了,這個話是80年代以來一直都有的話,但是它的內容我們是有深入的認識過程,特別是十四屆三中全會有一部分認識,特別是十五次代表大會,對這兩句話作了更加科學、嚴格的界定。但是人們常常忘了,以為還是80年代初期說的那個意義上的公有為主體。這種事情都需要我們來總結、回憶而且宣傳。
第二件事情是要具體落實這些改革,要做很細致的、很精心的研究怎么落實,現在涉及的問題和80年代涉及的問題很不一樣,有很多具體的專業性問題,需要我們去學習,需要去研究,需要做調查來加強落實。
最后是從政治上說,怎么能夠克服障礙,剛才講到意識形態上的障礙,特殊既得利益的障礙,其實我們大家都負有責任來支持黨中央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偉大的目標。謝謝。
主持人:謝謝吳敬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