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第十一屆“中國改革論壇”于2013年11月16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會展王東進。
以下為演講實錄:
王東進: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應邀出席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會30周年慶典,我感到既高興更感到榮幸。首先,我代表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成立3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借此機會我就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歷程和展望講幾點個人的感悟。
我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就開始了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試點探索,30年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改革和發展不斷深入,制度從無到有,覆蓋面由窄到廣,保障水平由低到高,初步形成了覆蓋城鄉的全民社會保障制度,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已有60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后不久,政務院頒布了勞動保險條例,隨后逐步擴大了保障范圍,增加了保障內容。這個時候的保障制度是基于計劃經濟體制的背景,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也作出了一定貢獻。80年代以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原有的社會保障制度賴以存在的體制基礎不復存在,弊端凸顯,難以維繼。社會保障改革已經成為事有所趨、人有所盼,不改革就沒有出路,這就是問題倒逼改革。同時也只有把社會保障制度作為經濟穩定性、社會安全網建設好,才能為整個改革提供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和堅實可靠的群眾基礎。
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建立的新形勢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是唯一正確的選擇。1993年11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強調,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對于深化企業和事業單位改革、保持社會穩定、順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大意義。決定指出,社會保障體系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和社會過渡、個人儲蓄積累等個人保障。社會保障的水平要與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適應,建立和完善養老、醫療、失業、工商等社會保險制度,強化社會服務功能,以減輕企業負擔,促進企業組織結構調整。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競爭能力。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管理機構,使社會保障事業的管理水平形成社會保健基金籌集、運營的良性循環機制等等。決定明確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大政方針、四梁八柱等制度框架,為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堪稱頂層設計之典范,并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可行的。
經過30年的改革,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是形成了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社會保障的總的指導方針。
二是社會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初步建立了以社會保險為主體、商業保險為補充,社會救助、慈善等為依托的社會保障的多層次體系。
三是覆蓋人數不斷擴大,基金規模快速增長,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全國參加城鎮養老保險的職工、醫療保險的人數從改革初期的1.12億人次和1700萬人增加到目前的3.14億和2.7億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由最初的5千多萬人增加到4.9億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由最初的4900萬人增加到2.9億人,全國每年社會保險基金收資總額從改革初期的3300億元增加到去年的5.4萬億元,增長15.4倍。其中養老保險基金每年收支規模從改革初期的不到3千億增加到去年的3.85萬億,增長了11.8倍。醫療保險基金每年收支規模從改革初期的113.5億元增加到去年的1.25萬億,增長了110倍。企業養老保險基金自2005年以來九連調,月均養老金水平從700元左右增加到今年的1900元左右。醫療保險報銷水平逐步提高,城鎮職工政策范圍內的平均報銷水平達到75%,有的地方已經超過80%。城鎮居民和新農合政策范圍內報銷水平由初始時的30%—40%提升到目前的70%左右,大大減輕了參保人員的醫療負擔。
四是財政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保障實力逐漸增強。國家財政支出用于社會保障的比例從1998年的5.52%提高到目前的12%左右。其中,中央財政對社會保障的投入從2005年的710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5300億元。各級財政對養老基金補貼從1998年的22億增加到2012年的2948億。對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的補貼,從最初的年人均20元、40元增加到目前的280元。僅此一項,全年財政投入是2800多億元。中央財政還撥出專款600多億元解決了企業轉制留下來的關閉破產和困難企業退休人員的醫療保障問題,撥出專款56億元解決了老工傷的遺留問題。2000年中央專門成立了社會保險基金理事會,管理基金規模由最初的800億到目前的1萬億,增強了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戰略儲備能力。
五是社會保障管理服務能力不斷提高,目前全國社會保障經辦管理隊伍人員達到17.2萬人,信息協同建設已經全面建立,金保工程一期建設順利完成。31個省市、自治區實現了部、省、市三級聯網貫通。全國社會保障卡的實際持卡人數達到3.4億人,307個城市開通了“12333”電話咨詢服務。
六是在總結改革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出臺了《社會保險法》,使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和建設從此走上了依法建設的軌道。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入整合、健全、完善的新階段。我們在社會保障改革和發展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智慧的經驗,我認為最基本的特征和主要經驗是三個注重:一是注重實際,堅持立足國情,從實際出發,不照搬照抄別國模式,把社會保障激勵原則和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水平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之路。二是注重實踐,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大膽試,大膽闖,在實踐中摸索規律,總結經驗,先行試點,分類指導,梯次推進。三是注重實效,堅持“三個有利于”的新標準,以人民群眾是否受益、是否滿意為依歸,著力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基本保障問題。
中國社會制度保障建設雖然取得歷史性跨越的偉大成就,但還只能說是階段性的,或者說是初步的,切不可估計過高,必須保持冷靜,繼續前行。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不成熟、不公平、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存在,成功之中有缺陷,輝煌背后存隱憂,既有思想認識和歷史條件的局限,也有制度安排、體制機制、管理經辦能力方面的缺陷。
黨的十八大三中全會決定,關于構建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的目標、要求,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領域的改革和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必須以此為依歸和統領,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應具備三個前提和八個條件:
三個前提是:一是必須保持長期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二是經濟持續平穩增長,不出現大起大落;三是富有效率的社會保障管理體系,確保資金安全,收支平衡,不出現財務危機。
八個必備條件:一是保障范圍要廣泛,實現應保盡保。二是制度要統籌安排,堅持公平至上。三是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基本原則,建立健全合理可行、持久的籌資機制和責任分擔機制。四是保障要適度,堅持保基本的原則,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社會、個人的承受能力相適應。五是社會保險以多層次的保障要邊界清晰有機結合。六是管理要規范精確,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要適應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需要。七是監督要嚴格有效。八是運行要穩健,且可持續,可持續才可靠。
當前,我國社會保障的主要任務是:一、黨的十八大和三中全會精神為統領,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主線,努力構建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增強公平性是第一要務,是社會保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增強公平性的核心任務是要統一制度,制度不統一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公平。保證可持續性是根本指標,制度如果不可持續發展,老百姓就不可能得到可靠的保障。因此,要切實貫徹,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方針。著力抓好理順管理體制、創新運行機制、完善基本制度、健全保障體系、改善管理服務、提高保障質量等幾件大事。要進一步增強進取意識、激勵意識、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改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持改革的正確方向,既要開拓進取,又要穩妥扎實,要正確處理好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與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關系,要正確處理好保障水平對生產力發展水平,以及理論與實踐、中央和地方、當前和長遠等一系列若干基本而重要的關系,切實增強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促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健康有序、富有實效的發展。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是與中國改革應運而生,30年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聚八方之賢,納國家之源,立強國之所,獻務實之策,始終與改革同行,為改革鼓與呼,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不可獲缺、不可替代、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回首過往,30年走過風雨歷程,令人感慨萬千,未來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任務,異常艱巨,容不得絲毫懈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的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希望大家再接再勵,再創佳績,再立新功。祝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會30周年慶典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