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7日,中國服裝大會第四場平行會議在北京國際飯店召開,會議主題為“消費變革與零售業的新趨向”。會議主持為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設計系主任趙衛國先生。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王耀先生參與會議并發表觀點,對下一個零售業的趨勢發展作了精彩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王耀】:這個話題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下一個零售業的趨勢,應該是研究未來的經濟學家談論的。我是結合我們實踐中,我們的觀察和我們對中國零售業今年上半年發展情況進行了跟蹤,以及對美英市場進行的調研,得出了一些未來可能中國零售業往這個方向走。
是這樣的,我們話題展開肯定與我們大的環境有關系,首先我想讓各位看一下,我們大環境中是什么樣。
這張圖中從曲線看,大家看的比較亂,但是從80年代一直到今年的上半年來看,這是整個我們四個曲線,一個是GDP,一個是消費,一個是投資,一個就是CPI。在這四個曲線中,整個經濟發展是波段性的,我們中間有三個個底,一個是在80年代末,一個在90年代末。還有一個底是在2010年左右,這三個底形成一個規律,我們看到最上邊的曲線是投資,這幾年我們主要是靠投資拉動GDP,拉動我們的消費,所以最上邊的曲線就是投資。
從投資可以看出,這幾年我們投資中,今年上半年我們經濟運行的壓力非常大,從這一點當中看出,消費是什么樣,整個消費中,一季度我們是12.4%,二季度13.1%,三季度還沒出來,七到八月份累計13.4%,增速是往上走的,但是增速是有所減緩的。這就是趙老師說的很多企業都感覺到壓力。前八個月我們低于上一年1.3個百分點,我們去年整個消費增速也是比較低的。我們可以看到,今年我們消費增速是低于去年1.3百分點的,而且今年明顯感覺到一月份開局我們壓力比較大,真正起來是七八月份,我們是靠商品價格起來的。比如我們CPI和商品零售價格,七月份我們商品價格漲幅1.7%,八月份漲幅1.6%,基本上七八月份起來還是靠漲價因素帶來的。
這兩個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是統計局的數字,一個是我們統計的數字。從統計局的數字當中,從一二月份到八月份,逐步提高到百分之十三點多,但是我們大型零售業中,只有四月份是最高點,之后逐月增幅減緩,大型企業感覺到的壓力比小企業感覺更大。現在是線下高于線上,農村高于城市,我們可以看到從整個農村和城市相比,無論是名義增長,還是實際增長,農村都要高于城市。大家可以這樣理解,城市當中的漲價,帶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食品,我們知道九月份的CPI是3.1%,食品貢獻了0.6個點,所以我們就是說食品在整個城市中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大家吃的蔬菜糧食是自給的,這樣就是農村比城市發展快。我們四季度的CPI的壓力會非常大,你可以看看去年整個CPI是兩都高中間低,今年的CPI從三月份以后一直往上走,現在市場當中我們還沒有找到很好的辦法,來控制住CPI,所以現在CPI壓力非常大。
從大型企業經營情況來看,我們從前九個月看,幾類中,食品、服裝、化妝品、日用品,這幾類的漲幅跟2012年相比都減少了,只有兩類高,一類是黃金珠寶,大家知道黃金珠寶從年初降價以后很多中國大媽大量購買。還有一類就是汽車和家用電器,現在家用電器主要是受住房影響,今年住房起來以后帶動了家用電器,這是大的經濟形勢。
現在很多零售商有非常多的困惑,第一個困惑就是對于電子商務我要不要搞,我是上網還是不上網,說今年前八個月增長六七十,那我也上網,但上網干什么,怎么跟我實體店競爭,這是第一個困惑。第二個困惑就是現在消費者不來,所以大家動用任何的促銷手段讓消費者來,現在我們一切手段都動用了,我們消費者感覺麻木了,這是今年零售商面臨的很大問題。第三個問題就是大家花一切精力做VIP,唯一認為這個有空間。第四個方面,所有人主動搶客流,不單單是網上搶客流,網下現在也搶客流,網上說騰訊、新浪、百度[微博]搶客流,網下我們也搶客流。還有就是購物卡,我們知道從去年年底開始到今年上半年,包括在中秋十一,購物卡這個政策一直沒有放松。即使這樣,現在很多商業還是把精力放在購物卡上,知道很多人買但是并不用,這也是一種困惑,有沒有人買,怎么做。最后就是百貨點未來能不能做,現在很多人多在探討,有人說這個路不好走我就關門了。今年以來大家能見到的百貨店和零售商被整合的比比皆是,像河北的超市被家樂福合并,所有這一切帶來什么因素,零售商感覺到越來越難做。
一個因素就是房租,因為房地產價格越來越高,房租價格也會越來越高,蘇寧2000年房租占1.5%,現在占5%。不同程度上大中小型的房租都在提高,房租壓力對零售商的壓力越來越大。第二就是人工成本,零售商現在人是比較多,但是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這兩個因素是剛性的,只上不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今天的話題就探討零售商到底有沒有出路,目前零售商不管做什么東西,是以消費為主導的,現在是消費者來選擇我們,而不是我們選擇消費者。為什么這么說,我們用兩個曲線來看,現在的商品是什么規律,從80年代到90年代到現在,從這個曲線來看,我們在90年代末的時候,基本上商品都平衡了,下來的因素就是供過于求。
從90年代末期開始到現在,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商品都供過于求,就是消費者不是必須需要的東西了,現在很多商品已經很多了。在這種情況下零售商怎么抓消費者,零售商抓消費者有沒有空間,所以實體零售商如何跟網絡競爭,怎么競爭,有人說實體零售商跟網絡是對立的,我個人覺得網絡和零售商并不是對立的。因為網絡可以作為實體零售商的一部分,比方說它倆對象,前兩天我看到淘寶公布一個報告,淘寶中70%的客戶是針對商品去的,大型購物中心70%的客人是以逛為主。這是第一個不同。
第二,我們現在實體零售商跟網絡最大區別,網絡是提供兩類空間,而實體零售商提供的多維空間,但是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為什么零售商是多維空間,我們可以看到,現實零售商中基本就那么幾個趨勢,第一就是增加專家人手,少做“二房東”,這個趨勢已經出來了。比方上海的連卡服務,上海有幾個案例是有買手的。第二大家可以看一下西單的老佛爺中可以看,很多都是自己買,服裝價格明顯比我們國內的價格要便宜得多,它服裝價格有優勢,消費者就可以進店可以買,甚至有些商品的價格比網上都便宜,它是買手買到商品以后放到店里賣,我們必須有專業的團隊才能做。另外就是實現差異化經營,所有人都說我們零售商都是千店一面。比如老佛爺很多品牌是其他商場沒有的,有些中國人并不知道的歐洲暢銷品牌,這是老佛爺的優勢。它的專業團隊組織專業品牌到這個店,經過一段時間消費者一定會熟悉這個品牌。第三就是零售在不斷的創新,各種各樣新的模式涌現出來,今年上海出現了很多零售新模式,各位可能有聽到,這對原有的模式都是很大的觸動。第四個就是國內的零售商做的不夠的,在中國的消費者當中對知識這塊是非常渴望的,我們后面會詳細說。第五個就是零售商是利用現有的技術,現代的技術來整合,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技術,來為自己的零售商服務。我們從互聯網是現有實體零售商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什么零售商需要這幾個部分。借用網絡的一句話,網絡的銷售額怎么來的,就是客流、消費者乘以轉化率這就是消費額。在零售商當中也有這么一個問題,我有一個進店數,如果進店數進不來,你空有轉換率,也不會有銷售額,所以零售商把消費者引進來了。這種趨勢第一就是零售商提供一種社交平臺,就是零售商通過吃喝、通過綠色活動把消費者引進來。
比方上個禮拜美星百貨在門口鋪設了兩條泳道,40米長,他請了一個游泳愛好者在門口游了兩整天,這種公益活動拿到我們零售商的門前是非常清楚的,就是聚集人氣。國外的零售商你走到哈勒斯(音),他的餐飲原來是六七個,現在增加了一倍。在美星百貨當中光星巴克就有三家,這是更多的滿足消費者的需要。現在在美國的一些店當中,有的有樂隊在現場演奏,消費者就會感覺像一個大的聚會一樣,所有的人都非常興奮,買東西的人也很高興,一般我們用輕音樂,大家漫步看看就走了,他的音樂是讓你興奮,讓你買商品,讓你逛。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往社交平臺轉變,讓消費者過來,只要你來就有成交額。中國可不可以用這種方式呢,比方某金源購物中心近三個月做了16場的社會活動,做了7場公益活動,做了4場兒童活動,3場才是主題營銷活動。我們可以看到,七月份增長24%,八月份增長24%,九月份增長20%,十一黃金周增長26%。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大企業當中,九月份增長6%,八月份增長9%,從來沒超過10%。對這種方式可以看到,它把整個零售商作為一個社交平臺,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把消費者引過來。很多的零售商關注商品,如何關注商品以外,把消費者吸引過來,變成一個社交場所,這是目前歐美采用的方式。
二,零售商更多的提供的是時尚藝術平臺。當消費者走到里面有一種藝術的感受和享受,人們在消費的時候是一種欣賞。你走進這種店的時候不是買商品,而是感覺到藝術的氛圍,所以這個店的銷售額始終保持高速增長,始終這個店不缺人。我們的零售商提供給消費者的應該高于網絡,應該比網絡更時尚,更有藝術氛圍,網絡是平面的東西。網絡賣商品你也賣商品,網絡比價格你也比價格,結果你就死掉了。
三,知識的平臺,我們現在零售需要專業人士,很多的零售商都是地產商在做,認為我買了地以后租來了就可以做,其實不然。零售商是非常專業的事情,專業的事情由專業團隊組織專業商品提供給消費者專業的知識。比方很多女同志到商場購物都有一個體驗,比如化妝品中免費給你美容,這樣你更多的買它的面膜,它的護膚品對吧,因為他傳播給你一種知識,他告訴你怎么化妝。我們的服裝都是小姐過來往那一站,怎么讓消費者感覺穿上你的服裝更美,我們很多服裝自己搭配東西都出問題,更不用說給消費者做了。所以我們零售商是不是應該傳遞給消費者,你應該比消費者更專業,你應該是他們的老師。比方說英國有個(英文)店,這個店中跟我們一般傳統做百貨店不一樣,所有的商品都是非常新奇的,它的商品告訴你你擺在哪是非常特點的商品,包括家庭擺的東西。它的商品中就是傳遞一種信息,就是這種生活是一種高貴的紳士風格,它這個店就面臨著有品位的,年齡比較大的一些人。包括英國有一個特點,我不知道大家出去發現沒發現,尤其是男人現在打毛線活,鍛煉智力避免老年癡呆,所以上面賣各種各樣的毛線,甚至有人教你怎么織毛衣。所以零售商不單單是賣商品,你更多的是傳遞一種知識,你把知識給消費者,消費者自然就變成了你的消費者。
未來的零售商更多的要在知識中做,在國內做的比較好的大家知道宜家家具,我們零售商如何用這種方式給到消費者。我們傳播一種知識,生活方式,傳播一種理念,讓消費者更多的了解你的商品。應該說六七十年代的人對面料非常懂,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人懂,這些靠我們去傳播,當你傳播出去了就有銷售額了。有一個瑞士牌子的戶外登山服,用了特殊的保暖工藝,賣500美元。放著是不會有人買的,但是穿上試過了,自然就會想買。因為他有新的功能。這就靠營業員,企劃人員和整個店面。把知識傳遞給顧客,他們就會去買。
第四個方面,零售商傳遞的是健康,健康平臺對消費者非常重要。歐美人很多喜歡逛店,他們寧肯逛店而不去跑步機跑步,因為對于身體有好處。他們的生活理念已經變成這樣了,他們實體店的質量也是很好的。現在在中國,明明有的消費者知道網店的質量不如實體店,依然去網上購物,或者是去實體店試過了在去網店買。這主要是我們沒有對實體店的質量進行宣傳,實體店的質量如何優,如何高。中國的消費者對健康的意識沒有很強,需要靠實體店去灌輸。這是美國的一個超市,所有的菜是有機的,它宣傳自己所有的食物是健康的,雖然比麥當勞[微博]貴,但營養肯定要高于麥當勞。周圍所有的人都去買,生意很好。所以零售商傳遞健康,提供知識,是消費者非常關注的,是有市場的。
第五就是新技術。八九十年代最先開始采用新技術的都是零售商,比如計算機先是給零售商使用的,為什么呢?零售商希望用各種各樣的新技術打動消費者,但今天互聯網出來以后,零售商慢了半拍。要不就做網絡,要不就做零售,實際上網絡是零售商的一個部分。比如說打開手機,免費的wifi把它的網頁就打開了,賣什么產品,什么促銷,款式,它會利用一些能利用的手段為我服務。很多大的零售商,都有這種免費的wifi,鏈接它的系統,甚至一個小店都提供。所以未來零售商中一定是用各種技術手段,包括電子商務,為消費者服務。各種技術手段推廣算電子商務。所以說網絡對零售商并不是矛盾的,是應該充分為我們服務的。
現在有一種趨勢,就是回歸實體店的趨勢,中國奧特萊斯現在客人很多,在西方奧特萊斯當中現在人是越來越少,現在中國消費者也不去了,更多的到實體店了。因為更多人了解了正價店的質量要優于奧特萊斯店,款式要優于奧特萊斯店,尺碼要多于奧特萊斯店。
我們正價店同時注重利用專業賣手組織特色商品,營造輕松快樂的購物環境,傳播各種健康的生活理念,同時促銷及加強VIP服務,消費者慢慢會吸引過來,所以從未來的實體店包括百貨店發展來看,未來的實體店是一種社交場所,它是讓你了解最新的時尚,了解最新的商品知識,同時可以讓人感到興奮,商品質量一定是最好的,價格是合理的,這樣可以展示各種各樣的新的技術。未來的零售商就是能利用現實世界,虛擬網絡,用這兩個技術為整個的消費者服務,前提是消費者愿意走出來,關注自己的健康,追崇時尚。同時消費者又愿意接受這種理念,這種零售商就可以生存,而且可以生存的很好,同時可以成為城市的亮點。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