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3綜研基金·中國智庫論壇”于2013年11月5日在北京召開。上圖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黃平。
以下為演講實錄:
黃平:首先,中國智庫的傳統應該是由來已久,我們在最繁榮的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時代,也是思想輩出、人才輩出的時代,而且那個時候思想者們在社會地位和社會作用中,一直被歷代知識分子所羨慕,那時稱為“座上賓”,還有一些所謂的帝王師,現在談的不是這種類型,而是對社會發展、國家的發展,他們有一個和執政者很良性的、平等的交流對話的渠道。
第二,今天我們講的智庫不只是士大夫傳統和文人傳統和已有的機構設置傳統,我們1949年有很多的機構,賀力平教授和我自己所在機構也是我們國家一個大型的智庫,被評為亞洲第一大智庫,我們今天講的智庫是我們國家下一步的發展需要被提出的,或者是時代的需要提出的。我們本節要點提到智庫怎么為政策服務和滿足政策的需求,其實廣義來說是為社會服務,以及社會政策服務。這是時代不一樣了,今天我們對智庫的理解和要求也不一樣了。
第三,上一次在和綜合發展研究院其他同行交流碰到的一個問題,中國要做這件事還是要借鑒各個國家的經驗、做法,其實世界上各國的做法還是不同的,比如我們知道的歐洲最主要的國家和美國體制不一樣,因此智庫的從資金來源、人才的構成、產品和成果的使用,但是有一點還是比較類似,就是靈活性、多樣性,我說的靈活性不是一個簡單的上下級,我發命令,你給我論證的問題。多樣性是同一個問題可以有多種學科、多種方法、多種團隊作出多種的方案,供社會作出需要的選擇。這可能是不是中國要走中國特色的智庫建設道路,但是靈活性、多樣性還需要的,包括資金來源的多樣性,研究團隊的多樣性和成果本身可供選擇的多樣性。
第四,智庫在社會中的作用可能現在比較偏重在國際關系研究中,但實際上很多智庫也是為國內發展出謀劃策,中國下一步這應該一個最重要的領域了,就是我們的發展或者深化改革也好,拓寬開放也好,中國自身建設發展的任務對各種形式的智庫的要求。我們自己大學也好,研究院也好,以前還是比較書齋型、陽春白雪型、孤芳自賞型、自說自話型,這是怎么結合中國的需要,而且這個需要應該分為眼前的、中期的、長期的、綜合的、單向的、政府的、社會的以及政府各個層級的,這對我們面臨深化改革智庫本身轉型和適應新情況的機制上的、體制上的,包括我所在的中國社科院也在搞學中國科學院創新,這是我們自身體制層次需求,沒有辦法滿足政府和社會的需求。
最后,如果涉及到我們正在做的對外研究中可能是兩個大話題,是繞不開了,一個是中國崛起和中國夢從智庫的層面,不僅是一個愿景和目標,確實一天天正在實現的這樣一個夢,怎么從研究上來加大對中國夢的不僅闡釋,包括實實在在的內容,以及這個夢怎么和別的國家、民族分享。因此,與此相關就是國際問題的研究,一個大的當然是中美之間的關系研究,我剛剛從美國回來,我和美中關系搞了三天很熱烈、很激烈、也很有成果的會議。
隨著中國體積加大、速度加快,影響力加大,原來不是問題的變成了問題,也讓智庫們有一個提前量,提前多走半步也可以,多看五年、十年也好,再遠了就不好看,這樣使得我們智庫所能出來的成果確實能夠有參考性、借鑒性和儲備性,有的時候今天研究不能馬上用上,但是變成一個智力的倉庫,儲備知識、儲備方案、儲備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