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3綜研基金·中國智庫論壇”于2013年11月5日在北京召開。上圖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院長韓鋒。
以下為演講實錄:
韓鋒:謝謝周所長,同時謝謝會議主辦方邀請我參加這個重要會議。大家下午好。因為我們雖然叫亞太與全球戰略院,但是我們還是在轉型期,是從過去社科院亞太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今天想就亞太尤其是中國與東南亞的關系的機遇和我們面臨的挑戰講以下幾點。
首先,當前的基本狀況。
我們國家新一屆政府領導人密集地對這個地區進行訪問,并且勾勒出了一個未來發展的藍圖,也就是說,從“黃金十年”的基礎上,要邁向“鉆石十年”,并且形成地區的命運共同體。這為這個地區制定了一個總的發展方向,經過我們國家近幾十年的努力,在這個地區已經初步形成了由被動保障、利用到主動營造、互惠這樣一個基本格局。現在中國與東盟關系,我們正邁向制度化建設,為地區一體化提供雙方所需要的各種物質條件。比如政治上通過簽署《東盟友好互助條約》形成戰略伙伴關系,經濟上我們跟東盟成立了自由貿易區,并且得到了雙方都比較滿意的成果。
但是,這個地區所面臨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除了傳統的貿易、投資和產業之間的競爭關系以外,東盟內部的差異巨大。我們可以看到,東南亞十國里面的差異,要用GDP衡量的話,可能跟剛才樊綱先生所提到的中國與最發達的國家的差異也差不多。所以,他們對地區的要求,還有利益的訴求都有天壤之別,在他們內部也很難協調。二是這個地區面臨非常復雜和激烈的制度性的建設競爭。不說美國的,說這個地區本身也有各種制度建設。還有就是危機的影響,因為這個地區經歷了兩次,在90年代末危機對這個地區的打擊,除了物質、經濟方面的,主要在心理,他們承認在這個地區在學習西方經濟的時候有自己的問題,這次他們的老師出了問題,所以它對西方世界和現行的經濟體系和信心出現了問題,所以對于大國之間的協調還是非常警惕的。再就是戰略互信滯后,尤其對中國迅速崛起以后在這個地區作用存疑很深,加上我們大家知道的南海問題的爭端,這個爭端涉及領土,也涉及戰略和這個地區國際關系。
面對這種挑戰,今后這個地區發展的趨勢大概有幾個方面:一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還會繼續向升級版方向發展,從中國和東盟建立全天候關系以來從60億美元增長到去年超過4000億,而且“中國-東盟”雙方達成的官方的協議是要在2020年達到1萬億,而且經過測算雙方認為數字不是問題,所以自貿區升級版數量方面大家非常看好。但同時,質量方面中國提出了要全面拓展自貿區合作寬度、深度,包括服務貿易、基礎設施、投資、互聯互通、市場開發等等。二是雙方投資出現迅猛增長,這和中國投資能力和投資意愿有很大關系,東南亞是中國對外投資增長的首選地區。三是合作重要性的提高。因為,中國-東盟的合作地區過去的單純依靠貿易和經濟合作發展到全面綜合合作。比如在貿易合作基礎上,有清邁協議、自由貿易區、中國積極推動其他東盟主導的地區合作像“地區全面經濟伙伴關系”等等。合作的包容性提高,由貿易為主會走向全方位,有這樣幾個特點:(一)發展速度會保持高速;(二)產業升級會伴隨其中;(三)經濟規模相對隨之增長;(四)雙方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
總的來說,中國的機遇有下面幾個方面或者說是中國的應對。
第一,中國-東盟的合作今后應該更加注重雙方產業合作,也就是利用中國制造業優勢,在地區進行跨國界的次地區或者整個地區的合作。第二,要加強發展合作。因為中國-東盟之間,對于地區的發展共同點和相互交叉點非常多,但是現在雙方尤其是東盟方面特別關注的是成員國內部的發展,以及次地區對于東盟的宏觀規劃,特別是中國-東盟的規劃缺乏深入和全面。第三,加強多元性合作。第四,加強科技合作。這是中國一貫倡導的,在這個地區還有很多余地和領域可以進行開發。
總的來說,中國和東盟的關系未來肯定是朝向合作而且是通過制度性的合作建設進行的。當然這個地區制度要有彈性和地區特點。另外,中國是要通過地區化實行國際化的過程。所以,地區的共同的身份和地區意識,將是這個地區中國與東盟關系里面非常重要的內容。中國和東盟的合作今后要向更加專業、具體和有效的方向發展。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