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3浦江創新論壇”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召開。上圖為科技部火炬中心常務副主任張志宏。
以下為演講實錄:
張志宏: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我是來自科技部的火炬中心,由于火炬中心主要職能是負責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為此我們專門通過建設科技孵化器模式,以此來提升產業的競爭力。在1997年,在高新區域內設立了孵化器,當時不足30家,當時的功能非常不完善,在那個時候派了16個科技企業孵化器方面的精英到芬蘭技術園區和高科技園區實習,他們在那里受訓三個月,對他們個人的幫助和推動我們國家孵化器發展和科技園區發展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十幾年過去了,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的科技高新技術園區由當時52家現在到了105家,當時孵化器不足30家,目前全國有130多家孵化器,特別是孵化器當時由政府投資為主,現在也實現了由政府投資包括私人投資在內的多元化發展的方向,在這個歷程中我們和芬蘭的合作還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今天正是中國經濟到了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正在實施創新驅動這樣的戰略,我們國家的高技術園區也經歷了將近20年發展,現在正在20年發展基礎上,向轉型發展和戰略提升的階段發展,結合今天的主題,我感覺是價值創造了一些新模式,這樣的主題也是我們可以和中國的高科技園區轉型發展有緊密的結合。中國高科技園區發展從上個世紀1991年、1992年開始,國務院批準設立52家,在那個階段第一個十年時候是初創期,因為當時是中國改革開放,特別是承接產業轉移的關鍵時刻,有了這樣的載體,對于整個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發生非常大的變化,當時我們叫第一工業園區,當時它的產業形態也是以大制造為主,發展動力主要是投資設廠,吸引企業能夠進入園區。
在物業形態上以工業廠房為主,主要是實現企業的聚集作用,這種園區的創新能力相對比較弱,從2001年開始中國的高新區進入了第二個10年發展,當時我們提出實現創業功能,五個轉變核心由要素投入轉向到我們創新要素投入轉變。第二園區主要特征是制造與服務并存,和高端產業的開始出現,同時在發展動力上,創業孵化以投資設廠并舉,孵化加速的概念開始在這些園區體現,在物業形態上,除了廠房以外,研發樓宇,特別是樓宇經濟成為當時非常時髦,也是推動園區上新的一種方式,產城融合理念開始在這個階段出現,而且在評估時候明顯感覺到高科技園區創新能力逐步提升。隨著知識經濟、技術創新新的理念,特別是技術工業在全球興起,以下新的趨勢出現徹底顛覆了園區的基本形態,表現在第一新興產業萌芽壯大,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云計算、以及清潔技術的推廣應用,生命科學發展,還有就是服務的興起以及商業模式的頻繁創新,這些重要的理念對創業的模式,創新的模式和園區建設的模式發生非常大的變化。
還有社交網絡發展改變人與人發展進行了改變,同時對創業模式和方式,特別是在園區新境界集中的地方開始發生大的變化。第五個特點創業之前的預孵化顯得越來越重要,由于新興創業發展與原創創業特殊性,想法變得尤為重要,從想法到公司急需提供預孵化功能的公共空間,這些特點使得園區的形態開始發生一些重要的變化,這也是今天給大家報告的創造價值新的模式,面臨以上新的趨勢帶來新的挑戰,中國開始即將進入第三園區新的階段,高技術社區的階段。
三代園區進行比較,前面已經對中國的高科技園區進行了概述。第三代園區特點在產業形體上,更加注重新興產業、服務產業經濟的發展,在發展動力上,把預孵化、孵化和加速這樣的產業競爭力過程里面服務已經開始出現,在物業形態上我們更加重視公共空間,特別是苗圃孵化器加速產業園這樣的高科技園區的形態建設上,已經成為重要的標志,這樣的一種具體的公共空間和園區發展的方式,對創新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總體來看高技術社區是園區技術演變理想的比較理想的形態,是最新的產業空間的表示,是原創產業誕生的地方,在這個地方有三個特點,一是高技術,就是高技術在這里面可以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就是高情感,對這些創業者基于信任不斷興起。第三個高接觸,人與人之間的碰撞與溝通變得更為頻繁,這些反過來說都可以成為我們新經濟出現過程中,它的一種具體的表現。
在這里有幾個案例,一個是中關村示范區,在圍繞不同的地方,在大北京地區出現了一些這樣的創業社區,比如以華清家園,在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居住的地方,大氣2.0企業誕生小區,他們的基本的特點就是在更加強調人與人之間的自由的交流和交往,這種小區創業的優勢,第一個有家庭感,第二個便于創業者互相交流,第三個找人更加方便,聘任員工有更加自由的表現。在中關村同時開始有共享的辦公空間,除了北京以外的其他地區,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大部分把建設物理形態,包括孵化器等等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事實上在北京已經很少基于建設很的辦公場地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園區建設方法,所以才出現了3W咖啡和天使投資結合的新的物業形態,開始在中關村大規模極具,在東城區文化創意園地方,把全球具有創意包括和意大利創意設計公司和中心大量集中在一起,形成非常好的商業文化,同時新興辦公租賃的場所,盡管在全國16個城市有這樣的空間,但是在北京由于創業活動興起,使得自己有獨特的優勢,公共空間就是建設高技術社區核心的是搭建公共空間,虛擬公共空間是無所不在的社區網絡。這些網絡具有三代園區之間的遞進關系,現實公共空間重點為預孵化服務,助推到大公司的夢想實現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
從想法到辦企業到成為有競爭力的高技術公司,政府的作用點在哪里?比如說在想法上實現的時候,政府更多的提供的是預孵化的服務,在成為小企業的時候,孵化器可以發揮多的作用,對高速成長,叫企業加速器和科技服務體系有具體作用,所以高技術公司在產業園區包括苗圃孵化器加速器,還有產業園區可以形成高技術產業的集群,現實公共空間的主要表達方式,主要通過產業融合的基礎,同時我們認為高技術社區過程中最重要的關系,是苗圃的作用,苗圃的形式可以是想法實驗室,也包括創業咖啡,創新工廠這樣獨特的與天使投資結合的服務形態,也包括創業社區,甚至包括服務與創新,包括科技博物館等等這樣的具體組織形態。這里面有國外聯合辦公室和聯合辦公空間看到的案例。在上海同樣它的創業社區已經成為我們上海將來有主要以大企業、大制造業為主的方式,更加使我們的創業不斷興起的形態。
在這里我有一個調研,特別是在上海的楊浦區,就是剛才還同濟創新區的過程中,10家孵化器機構,三家聯合辦公室公司,以及8家聯合主題咖啡館,這些成為在全國很有創意的形態。介紹完了這些例子,新形勢下事實上跟我們創新經濟的出現提供了非常好的機遇,所以中國的高新區除了要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這樣的宗旨,更重要的還是要堅持總部帶動,創新驅動理念,增強政府對苗圃的促進作用和苗圃價值,制定價值,負責苗圃運營,這樣經驗或者開始出現的做法,特別愿意用更加開放的姿態,包括加強和芬蘭在內的國際合作,以促進創新性經濟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