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3中國大金融高峰論壇”于10月16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民建中央副主席宋海。
以下為演講實錄:
宋海: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學者,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經成思危委員長和2013中國大金融高峰論壇組委會的邀請,我今天很榮幸的在這里和大家進行交流,剛才成老在講話中指出要以跨界融合推動金融改革創新,更好的支持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全面的服務于我國經濟和金融崛起的戰略需要,并且對大金融提出了一些設想,這四點講的非常好,也非常深刻,我也深有同感。
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未來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方向是建成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十八大精神高瞻遠矚,為我國金融業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從國際經驗來看,2008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表明脫離實體經濟的金融業是失去方向的金融業,是沒有希望的進也,過度脫離實體經濟,就必然會導致危機。
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們也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現代金融業一定要和產業相互融合,互相發展,共同創造價值。剛才我在聽大家的精彩發言中我也深深的體會到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產融結合在今天和今后都非常的具有重要意義。我在2011年接受中央媒體采訪的時候就提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產業升級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本質要求,金融資本與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緊密融合,將形成推動經濟發展的合動力,為經濟轉型升級插上騰飛的翅膀。
今天,借這個機會我從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發展的角度來談三點意見,來跟大家進行交流。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金融脫離實體經濟發展的教訓。剛才思危主席講到脫離實體經濟的問題非常嚴重,從1990年到2009年,美國的制造業在總產業中的比重下降是很嚴重的。我們發現在這一輪的經濟周期中,美國有非常明顯的去制造業,去實體經濟的趨勢,從2000年到2006年,美國所有的技術領域,包括網絡跟電信技術、納米技術,污染與廢物的管理技術,應對氣候變遷的技術等等,發明專利申請都出現了大幅的下降,這說明美國在過去這么多年,不但出現了去制造業和去實體經濟,而且也還出現了去創新的趨勢。今天,美國和歐洲出現了經濟和產業的空心化,正是過去十多年過度的追求虛擬化和高杠桿所導致的結果。
在2009年我隨著中組部組織的一個省部級的負責金融工作的領導同志到美國去考察,實際上就看一看他們的金融危機到什么程度,當時他們采取的是什么措施,我們遇到的情況是到了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地方的政府,特別是州政府都像我們改革開放初期一樣在吸引外資,特別是直接投資,希望中國的企業到美國去發展。我當時想到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之初經歷的情況,大家都意識到脫離實體經濟,去制造業,去創新,從這個惡夢中清醒過來的情況。
正是過去這十多年過度的追求虛擬化和高杠桿率才導致的結果。剛才思危主席講到如果杠桿率太高,如果虛擬化太厲害,這個結果一定是不好的。
2003年以來,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大幅的飆升,跟美國資產證券化的帶動是直接相關的,美國金融的泡沫跟房地產的泡沫也是有著直接的關系的,與1990年以來,美國的房地產持續上升有著密切的關系,美國目前的困境,特別是空心化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以它過去這么多年,可以輕易的動用全球的金融奶酪有關。因為美國有著全球金融和貨幣的特權,在金融全面化的背景下,它完全可以成為全球化紅利巨大的受益者,但是這場泡沫和危機也使它自己深受其害。
對中國來說,應該認真的思考如何從美國過去十多年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在美國泡沫興起的階段,也就是從2003年以來,我國的實體經濟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在當時實體經濟發展最好的溫州,2008年到2010年,民間的借貸的大約六成進入到了股市,我們的調研發現那段時期的實體企業如果少幾個資本項目,也許泡沫經濟就不會帶來如此巨大的影響。
其實在當時許多專家,我記得有一部分專家都鼓勵溫州那些比較好的和最好的民營企業來成立財團,讓這些民營企業搞資本經營,最后我們發現這些企業實際上身受其害。剛才在產融結合的討論中有幾位專家的意見非常好,就是說你沒這方面的才干,或者你不熟悉這方面的業務,如果去搞這個,那么風險極大。
另一方面,我們還看到2003年以來,我們鋼鐵、水泥、電解鋁、造船、光伏企業的產能都出現了井噴式的上升,今天全球經濟減速,中國的經濟減速的這個時候,這些行業大多數都陷入了困境,而且今后也將面臨著長期產能過剩的壓力。
今年的年初,國家發改委的一個領導同志跟我在一起聊天說到這個事情,他說感覺最憂慮的問題就是鋼鐵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超過了百分之百,水泥超過了百分之百分之,電解鋁達到96%。怎么辦?他說如果在當時下決心調整就會出現一大批的下馬項目,如果不調整就會產生嚴重的產能過剩。鋼鐵的產量從當時的兩千億噸一直增加到現在的七八億噸,現在回頭來看其實這就是泡沫的開始。
第二個問題想跟大家交流的就是介紹一下我國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的情況。我個人認為全面融合發展的條件已經成熟,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切入點應該是與科技產業緊密融合。近年來我國一些省市因地制宜,探索創新出許多的金融科技和產業有效融合的成功模式。我僅舉兩例,一個是廣東積極探索建立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發展的工作機制和政策機制,搭建融合發展的協作平臺,創立了廣東金融高新區,推動產融對接,安排了70多億的資金來設立產業投資基金,與五大銀行開展了促進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發展的戰略合作,重點支持高端新興電子產業,電子信息、新能源的汽車、半導體照明、新材料等等這些新型產業的發展。天津的濱海新區以科技、金融產業有機結合的機制助推經濟的快速發展,他們出臺了相關的政策,率先在全國成立創業風險投資基金和引導基金,并且發起成立了物聯網、生物醫藥等等這些產業基金,對優秀的科技企業直接投資,搭建科技企業一站式的金融服務平臺,推動全區成為全國領先的高端產業高地和研發的轉化基地。
當前,我國正處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國內外的經濟環境依然復雜,大力的推進金融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是提升我國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有效的途徑。產業升級要求技術換代,提升產業科技含量,因此科技資源是產業升級最重要的勢能,有關資料表明我們國家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已經躍居了世界首位,研發人員的素質也大幅提高。比如目前我國包括鋼鐵、水泥、家電、通用設備、紡織、醫藥、機械裝備、化工等十多個行業220多個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制造業的規模已經躍居世界首位,成為名副其實的制造大國。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仍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仍有接近1/5的產能落后,在國際制造業的分工當中大部分中國制造處于沒有知識產權,國際產業鏈中利潤最薄弱的環節。如此低層次的產業狀態,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不斷加劇,國際市場的需求增長乏力的情況下,我認為這是不可持續的。
在國內人均收入接近中等收入水平的背景下,這個產業升級是勢在必行。產業升級需要各方面的條件。比如說從人力資源來看,2001年的2600萬人迅速提升到2011年的6200萬人,與此同時,我國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已經達到92000人,碩士學位達到235000人,分別是2000年的2.8倍和3.7倍。這十年當中,我們國家的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和研發數量已經雙雙的躍升至世界第一位,我國科技經費的投入也持續增長。2001年,我們國家政府財政科技撥款是703億,到去年年底已經增加到5600億,對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活動給予了強大的支持,我國的科研經費的支出額從2001年1042億元提高到去年底的10298億元,世界排名從第七位變成了第三位,科技進步的貢獻從2001年的39%提高到目前的51.7%。
金融資源是產業升級的另一個勢能,產業升級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我國目前已經具備了這個基本條件,經過了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目前擁有實力雄厚的金融資源截至去年末我們外匯儲備余額達到了3.31萬億美元,銀行業的金融機構的總資產突破了130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7.7%,本外幣的貸款余額67.29億元,同比增長15.6。存款余額同比增長14.1%。2002年到2012年,社會融資的規模呈現快速增長,從兩萬億增長到16萬億,雄厚的金融資源為產融結合、產業升級換代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我國金融與科技產業融合發展是具備條件的,科研人員的人數和素質的提高,科研經費的投入是大幅增加的,并且有一定的基礎,金融資源十分豐富,并且具備一定實力。我們國家金融科技產業全面融合發展的條件我想已經成熟,只不過就像剛才大家講的,好多東西沒有理順而已。
第三個想跟大家交流的,我想講一下如何加快金融科技產業融合,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升級。
第一,以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為動力,切實提高金融的效率。科學技術的發展必然帶動包括金融業在內的整個社會的變革,比如以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進步成果,就極大提高了金融機構的經營效率,使金融創新在世界范圍內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提示。從根本上改變了金融機構的服務生產和提供方式,促進了金融業運行模式的創新,包括金融工具的創新,金融服務技術的創新,組織形式的創新,競爭模式的創新等等。我國金融業應該充分的利用科技創新,加速現代化進程,不斷的推動金融創新,加強和改善金融服務,進一步的提高金融效率和服務水平,為租金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發揮重要的作用。
目前,隨著互聯網、云計算、電子商務、大數據、物聯網等等這些新技術的發展,像阿里巴巴[微博]、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紛紛的搶灘金融市場,動作頻頻,以平臺規則主導的互聯網金融等等這些新的業態正在形成,而新的業態也正倒逼傳統金融的變革,銀行、基金、券商等金融機構應該調整戰略,吸收互聯網等這些新的技術,以適應全新的金融業態。金融監管部門則應該認真的研究互聯網金融這些新業態的跨界的經營模式,創新對金融業態的監管,通過完善資質管理,控制系統風險,加強行為監管和保護金融消費者利益的等等措施來保持互聯網金融目前方興未艾的勢頭,確保科技創新的金融新業態的健康、安全、有序、可持續發展。
第二,以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為推手,大力的助推科技型的企業成長和科技成果的轉化。
第三,以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為杠桿,來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高端技術升級,淘汰落后的產業和技術。
古人講“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城”,因此以大視野來看待金融改革才是睿智的,大金融高峰論壇提出以大跨界,大融合,大討論為著力點,為全國廣大金融機構,實體企業和專家學者打造了一個全新的全國性的交流平臺的努力與嘗試,我認為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本屆論壇吸引了各大金融機構及重量級實體企業大家來共同參與,同臺討論,這些來自實踐一線的聲音與監管層學者的思維同臺碰撞,共同就大金融監管,金融機構跨界融合與產能結合三大內容激烈交鋒,其中閃現的靈感、經驗與智慧將成為中國金融改革實踐的一個重要的表現形式,而且這次討論和這樣的平臺也將為我們中國金融改革實踐貢獻巨大的力量。
當前,面對國內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互聯網金融發展等復雜的局面,中國金融業如何實現跨業態的發展,金融聯席會議如何實現大金融的監管,金融機構如何更有效的為實體經濟服務,地方金融平臺如何建設,這些問題都是中國眼下金融改革必須回答的關鍵性問題。目前我國已經采取部級聯席會議的形式設立了金融監管的協調機制,嘗試解決現行金融監管體制監管缺位與監管重疊并存的等等問題,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將在加強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政策之間協調,促進金融監管政策與法律法規之間的協調,加強維護金融穩定和防范化解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強化交叉性金融產品,跨市場金融創新的協調,加強金融信息共享對金融業綜合統計體系建設等這五個方面來發揮重要作用,進一步的提高綜合監管能力,有利于把未來金融業的系統性風險降到最低,更好的來促進我國經濟金融的發展,能不能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還應該在實踐中來給予結論。當然,我們的討論應該促進這種監管工作的進步。
今天,我就講到這兒,不妥之處請各位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