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上海論壇2013”于2013年5月25日-27日在上海舉行。上圖為美麗境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汪新芽。
以下為演講實錄:
汪新芽:前面兩位連教授、文朗經濟學家都講了自己的看法,我的角度、范圍和題目一樣是比較小眾的。在去年年初時,美國整個經濟界、金融界出現一個有趣的話題,受到達爾文挑戰,是源于一本書,是一位教授寫的《達爾文經濟學》,看不見的手能夠調控市場,但是忽略了一點,當市場調控到一定程度時,一個個人自身興趣和公眾興趣是發生沖突的,當這個企業越長越大,對于政府和決策層產生影響力時,這時候對社會進步、社會經濟效率產生一種負面影響,這一點是達爾文很早在生物進化論發現的。這是一個封面,麋鹿這種動物是適者生存,它們在角斗時,誰的鹿角大可以贏得母鹿方向,但是這個大角很重很不方便,個體生存下來,但是對于麋鹿整個群體,很不容易逃過捕獵者。他映射到整個社會,一些社會小團體長的非常大的時候控制輿論,控制政策以后,等于整個社會進步不了,這樣引發后面2004年有一本書,大到不能倒,那時候華爾街有很多大型并購案例,大家覺得金融體系越大越穩定,就有大而不能倒出現,那是一個反思過程,美國金融界巨擘怎樣拯救雷曼,這個以后引發華爾街,最后到了達爾文經濟學,整個理論上的東西其實引發我個人對于我們同行業前面十幾年黃金發展時間對于交易導向和分流銀行資源配置的思考,我們關注的點永遠在大的項目上面,剛才我們說到收購兼并,一般來說是很復雜的系統程序,在大的事務上我們一般要理清交易的架構,又涵概很多方面的因素,在整個交易當中和資源,和買方和賣方角度,然后對于交易哪些限制,尤其像我們國內很多商務部、發改委、外管局、國資委一堆限制。這是一個大的宏觀架構,在整個交易過程中我們涉及到很多行為方面,包括我們使用怎么樣的談判策略與技巧,然后整個交易在哪里,買方需求在哪里,很多一步步系統步驟。但是所有一切在2008年以前,這些其實都不重要,最重要是哪里來錢,那時候大家都做大的項目,最后導致結果是什么?我們一般傾向于做一家上市公司收購一家非上市公司,為什么這樣做?還是受到約束,如果目標對象是上市公司,這臺戲可以唱得非常好。
首先我們投資銀行可以做買方或者賣方顧問,我們可以提供融資,我們交易部門可以提供衍生產品進行對沖,甚至可以在股票交易或者一些方面進行配合,我們給他選擇適合的市場時機。在買方那邊一方面可能享受資產或者策略性方面東西,另一方面想消滅競爭對手,這是他的目的。我們問題出在沒有錢,其實同行可以借錢,因為收購對象是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股票大家知道具有流動性,對于會計核查,我們前面做得事情比較容易,因為上市這么多有經營,所以在買方顯得更簡單,在賣方更簡單,尤其財務投資者,就是國際市場比較愿意推出,因為我們會30%之前十五個交易日平均價格,所以他愿意賣出。對于同行業里來說,我們同行賺的很少,在桌上看到經濟費用,我們最喜歡基金,私募基金,我們提供相對較高的貸款,他要收購股票做抵押。這塊成本相對比較高,這塊是比較好的項目,有些銀行并不是非常嚴格的時候,交易配合收到一些好的消息,這方面賺的比我們同行貸款部門更多,在買入以后往往在交易量配合,買入以后就向前,高于市場20-30%就退出了。2008年以前是我們的黃金時代,我們根本不會看中這種中小企業兼并,他們自己做或者會計師、獨立財務顧問可以完成,但是2008年以后大家知道金融生態變了,我們沒有廉價的,受到很多監管,我們內部防火墻看的很嚴格,交易員也不一定得到信息。原來一個交易員可以有幾個億美金,現在只有幾千萬,每天只能炒賣一下差價。08年以后的美國市場,中國市場說要出國占資源購買這個礦,英國那里流行買賣沒有上市的,每年銷售收入在500萬-1億美金資金,收購兼并這一塊資本是沒有的,大家往節約化理性化趨勢上面發展。這一點西方人目前流行東西對于中資企業海外社會兼并是比較好的啟示。
我想分享就是這兩個故事,在08年金融危機以后沒有華爾街這些事情,我自己親身經歷一些客戶的案子,有一個特別有趣的,當時流行到海外買鐵礦石,同時有兩家,一家是小客戶,是民營企業家,他不是做這個鐵礦石的,他偶爾認識當地的人,突然對鐵礦感興趣,什么都不懂跑去馬來西亞買鐵礦。還有一個國有企業大型鋼鐵廠,他們也去馬來西亞買鐵礦,大家都是中國人就結伴認識了,他資金不是很多,他通過和圈子里打交道知道什么地方有好礦,有什么好的測量師,然后很快開始挖礦,我半年多沒有見到他,他說船已經到了寧波港。我們客戶跑去調研,買鋼材好改變買鐵礦好,一輪一輪會議開,最后決定在馬來西亞開,最后過了半年以后,我再問他們,他們說還沒有買,在馬來西亞覺得房產比較好,結果買了別墅。然后鐵礦石漲價時候,民營企業家說要做鐵礦石調期,他說很多人知道價格要下來,如果國營企業條件很好,但是民營企業沒有授信,后來沒有做成。他不停地說沒有做很可惜,他說原來那家鋼鐵廠沒有錢,總是跑來問我借錢。那個鋼廠也是龐大的國有企業,恐龍出海確實比較困難,不像民營企業家說干就干。
第二個也是特別有名的央企收銅礦的,你可以從大處著眼,但是最好從小處入手。這個紅色圖是我一路觀察過來,當時做的時候真的很好時機,08年底他們很聰明覺得將來用銅量很高,然后過來找我。因為畢竟是從進出口貿易公司演變過來,國際化程度比較高,一開始準備很充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但是海外當中還有一個文化融合問題,我們一直在說估值,他們一輪一輪和南美在談,但是我們文化與當地文化有差異,我們很有誠意購買但是錯過最好的時期。
回到我剛才說的主題,一個大到不能倒,然后是一個小土豆不要管我們,我覺得國有企業走出去第一步,按照自己想要的需求,自己吃得下胃口做自己的事情。像TCL[微博]收購兼并,他也是跌倒爬起來很好的案例,當時收購確實沒有注意當地勞工、稅收方面的問題,但是成為很多中國企業跨境失敗案例,但是最近幾年他悄悄做了很多事情,尤其TCL子公司在歐洲和美國收購很多企業,而且幫著這些企業在中國做一些醫療器械的推廣,這塊做的很好。然后復興集團收購的一些,都是中國民營在海外收購做得比較經典的案例,如果現有一些國內民營企業要出海,我覺得在第一步有的前期第一輪浪潮,中石油、中石化出去都是占有資源為目的,他們不歡迎中國來,他們對中國收購者有很強感覺是來占有資源;氐轿覀冎黝}上,轉型發展上,中國企業到了更新換代轉型發展時期,海外除了一些礦石、石油資源外,其他一些技術、品牌有一些知識產權方面東西很值得國內企業進一步關注。這種小型收購兼并適合我們也會很美。
接下來我講一下自己的體會,這個以前也和朋友分享過,這張圖片是1954年,是英聯邦運動會,當時是世紀之戰,澳大利亞運動員和英國運動員兩人之間,這場比賽當時廣播和新聞報紙說了很久,當時說誰能夠破紀錄,這是期盼已久世紀大戰,澳大利亞運動員一路領先,臨近終點30米之后,他回頭做了一個世紀之望,然后回頭看的時候英國運動員趕超上來,這是給我們一個啟發,當我們海外并購,走出國境時,既然走出去就一路向前走,不要分心,不要猶猶豫豫瞻前顧后。這是我現在公司名字,專注于做一件事,這是我們經濟學家,他的事跡拍成一部電影,你到了一個忘我的美麗境界,只要到了美麗境界情況下才會出成果。我們中國老話叫“不瘋魔不成活”。我覺得在境外兼并收購也好做企業也好,就是專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