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上海論壇2013”于2013年5月25日-27日在上海舉行。上圖為第十一任世界銀行[微博]集團總裁Robert Zoellick。
以下為演講實錄:
Robert Zoellick:非常感謝,非常感謝主席剛才所作的介紹,也非常感謝主辦方能夠熱情地邀請我。對我來說,也是非常榮幸,在九十年代的時候,我也是和吳心伯教授進行過交流,也非常高興在當年也和中國的很多高層官員進行了交流,同吳教授一直做交流,學到了很多東西。我也很榮幸韓國高等教育財團也能夠成為參與上海論壇的主辦方之一,也非常感謝你們的大力支持。
還有和美國相關的一些學者我們在最近也是探討了這樣的問題,比如說羅德教授也是相信對于中美之間,他們也是規劃了一個新的戰略路線圖。相信雙方應該是不斷地加強戰略合作以及對話,我也希望能夠再補充一點,相信對于中美之間的新型關系我們還有一些新的作用,從我的角度來說,應該可以在經濟的層面有很多共同的話題。
我們想要有一個全新的體系,但如果要有一個新的體系的話,我會是怎么樣?有些人認為中國是希望在全球范圍內有一些意識方面的轉變。在全新的發展過程當中,但現在也認識到中國的一個重要性,毫無疑問其實大家很多的想法并不完全,應該是深入地來探討。
對于美國來說,整個GDP也是達到了全球的22%,我們也可以看到,也是屬于前沿的地位。在業務領域方面還有在能源以及科技發展過程當中,是世界的前沿。我們也可以看到和其他的一些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相比,美國的全球分布還是比較均衡的。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美國現在的經濟又開始不斷地進行復蘇了,所以兩國之間有很多的互補關系。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雖然整個世界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在恢復的過程當中,還有很多曲折之處,但我們兩國之間還是有很多學習之處。
去年我們看到在美國的相關部門,包括中國的很多政府機構,我也記得去年是中國的國務院和世界銀行共同推出了中國的一份報告,其實對中國來說也是非常希望能夠進一步發展,包括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這樣的一個話題。同時也是非常明智地提出了,我們應該是要更多地擁抱世界,應該更多地和世界來進行交流。對于世界銀行來說,我們也對全球的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做定期研究,自六十年代開始我們就做全球性的研究。五十年后到2008年的時候,只有30個國家才真正地能夠根據這些世界銀行的建議來進行發展。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現在已經有這樣的一個決心,中國希望進行經濟的轉型,我們現在也可以看到很多經濟的發展其實有三分之二都是和中國相關的。其實對于中國來說不僅僅是要和發達國家來進行貿易,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也要更多的靠內需來進行發展。
并且要大力開發私有部門,另外對于外國投資也是變得非常重要。還有我們要不斷地去創新中國的企業和人才的創新精神,另外我們也希望中國更多的去享受這方面的福利。我相信中國如果內需可以不斷地增加,社會的壓力也可以減少。剛才我講的2030的報告,告訴我們必須要遵守一個新的增長的模型,比如說要更多的轉型,包括市場、土地、勞工以及金融等等。并且我們必須要更加開放的金融系統,這樣中國才能更上自己的價值鏈上一層。另外我們必須要得到更多的機會,包括對更多的中國人民的保護,還有我們有非常強勁的財務政策,可以使政府在各個層級能夠運用自己的預算。我們也要利用資源,能夠有更好的利用。也必須要去進行一些大規模的改革,當然我相信我們的一些省政府也會做這方面的工作。李克強總理其實也做了這方面的工作,覺得中國可以不斷地去進行更多的變革,其中包括土地、勞工、企業創新、教育、服務還有消費,還有生活的一些標準,住房,可持續性、金融管理方面都應該做很多的舉措。另外我們必須要意識到有需要去做變革。二十年前我們也看到了日本政治的抵抗,不愿意去做一些新的改革。當時他們的總理也愿意面對這樣的一個情況,而進行新一任的改革。對中國來說我們也必須有這樣的一種意識,新一屆的政府他們也必須要不斷地去做一些改革。一方面是跟進過去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要在經濟的建構上去做改革,我相信我們必須做更好的關系方面的建立,這樣一來才能夠做好未來的更多的經濟政治方面的改革。另外我們必須要去支持這樣的結構改革,并且更強化經濟。
我們還要去考慮更多的經濟方面的合作,比如說去增加生產率,創建更多的就業機會,給更多的企業家創新的機會,并且不斷擴大內需,中國必須在自己的服務行業里去給到更多的支持,除此以外美國和其他的一些外國人士可以把更多的技術和資金帶到中國來,幫助中國拓寬自己的服務行業。這樣一種合作可以使中國的貿易不斷地再擴大,并且把合作做得更好。中國也必須把教育、技術、風投、網絡以及知識產權都放到議事日程上去進行發展。而美國在這個方面的參與也可以更好地去幫助美國本身的發展。另外我們必須要有更強勁的、更靈活的安全保護系統確保中國的服務行業能夠發展得更好。在美國也能夠更好地去解決金融方面的內容,可以提供更好的安全保護網絡。另外中國的食品和水資源的需求也是可以在這樣和美國的合作框架下變得更加強勁的,可以使中國提供更安全的水和食物的資源,另外我們也可以幫助人們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我們還有在能源和環保方面有很多的雙邊合作機會,其中包括一些資源分配,還有對水的凈化以及空氣質量的改進,土地使用的改善等等。所有的這些工作也必須讓我們用更好、更靈活的市場機制進行支持。同時我們還要確保價格的管理。當然中國過去也是一個集聚了很多資源的國家,在未來我們也希望能夠成為一個更創新的國家。而在未來中國也需要更多的框架吸引更多的資金,并且在其他的一些領域里有所突破,包括國家安全。在中國21世紀的領先者可以更進一步地提升鄧小平和朱镕基建立起來的框架,并且在可以建立更多的法制,抓住更多的機會,未來不斷地開創中國的改革開放。美國其實也需要這樣的一種機構的改革,特別是在養老方面,還有在公共衛生方面以及在公司合作方面和基礎設施方面、教育以及創造就業機會方面等等。在美國有很多這樣的機會,讓美國的每一個成年人、婦女、兒童每年都獲得很多的支持。
中國和美國我們彼此雙方都有非常好的一些理由和原因來推進我們這樣的組織改革、變革,當然在未來通過我們的攜手,也希望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功。我們中國的這樣一些改革取得的成就也會幫助全球的這樣一個經濟狀況去進行提升。
我感覺中美的經濟方面的對話,不管是通過戰略上的還有商業上的,還有通過20國峰會的,WTO、APEC這樣的組織方式,總是能夠帶來很大的成效的。另外中國的不斷增長以及美國的經濟不斷恢復,都會給我們提供很好的機會,雙邊都必須要去探索這樣的雙贏可能性。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的點子都可以成為事實,這樣一種新型的關系可以幫助我們創造很開放的創新和解決方案。另外這兩大全球的強國一個是發展中國家,一個是發達國家,美國和中國必須要考慮到其他的一些合作方法和可能性。這樣一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創造區域性和全球性的系統。比如說中國的很多服務系統開發可以幫助中國的經濟發展,并且中國和WTO之間的關系,WTO的信息技術也已經在1999年簽訂了。這也對全球的外包和物流供應鏈系統創新以及消費者都帶來了很多好處,現在WTO也在考慮自己的ITAO的工具,使它能夠更好地去促進服務業。中國和美國也在這個方面必須要做更多的努力,另外還有其他方面的機會,比如說安全、食品、貿易、政府的采購等等。另外我們有更多的壓力,必須要去對一些國有企業進行管調,在過去我們也做了這方面的一些歸條的簽訂,鼓勵國有企業的操作更加規范化和合規性。在美國和中國雙邊我們也必須要考慮未來的財政貨幣系統,這個系統也必須調整,隨著整個世界的發展來做進一步調整,這樣一來可以促成更有效的全球的財務貨幣系統。另外貨幣的重新調整也要考慮,中國對于人民幣是不是要去升值,另外我們也需要大型國家更多的去調整、適應改革帶來的變化。
當然中國和美國也在過去的發展中都有所體驗,不管是原材料、農業、供應鏈、服務行業的發展,基礎設施的發展、投資行業的發展,中美雙方都有著共同的利益能夠不斷地去增加、增長,有很好的管理,而且有著非常透明的管理,法制、貿易,并且去防止一些循環上出現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要建立雙邊或者多邊的機構來強勁雙邊的關系。另外還要考慮環境保護方面的問題,包括野生動物的保護以及低碳社會的建立等等。如果說中美雙方出現了一些爭議,我們雙邊一定要去做很多的討論,而且國際的系統,一旦雙邊溝通不好就很難運行,如果說中美之間不能合作,那么其他的國家都會參與進來,并且有更好的發展。所以說我們必須要很好地去做好這樣的一些工作。
當然雙邊確實有很多的不同點要進行處理,但是我們在私有部門和政府之間都能夠建立很好的關系,包括跨國的關系和多邊的關系,這些關系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另外可以幫助我們雙邊達成一個協議和對一些不同進行處理。所以說我相信我們必須要考慮到雙邊的結構差異。
我們也參與過這樣的一些對話,而且參與了很多的對話來考慮全球的觀點和利益,目前的概念、框架。我們還需要有更高層次的一些對話,其中包括軍事方面的對話,并且是從一個歷史的角度,從地理的角度,從經濟的角度,戰略的角度,技術的角度,以及政治限制的角度,還有國家的利益角度以及尋找雙邊利益的角度來進行,并且它也會幫助中國和美國更好地去處理彼此的不同點。在這樣的對話當中,美國也應該提供非常明確的解釋。美國的政治并不是像中國想的那樣在一個限制的基礎上去進行的,另外美國的一些政策也可以解釋中國的一些行為。更重要的是中美雙邊是有非常強勁的共同利益,而這一點就是雙方必須要深入共同發展的。包括海事方面的安全,這對于中國的社會和經濟方面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對于自己周邊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中國的亞太區域能夠起到安全,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們要更好處理交通、物流、信息流、人員流,另外也要調整能源的價格,其中開發更好地節省使用新資源。我們也在海外地區要更好地運用資源,包括油的資源,并且進行技術的更好開發。其他資源的開發要聯合我們的社會,包括環境的措施,綜合地來管理不同的區域,它的資源所屬權的爭端。包括要為其他的合作伙伴也能夠帶來安全感,這樣通過合作我們可以實現一個穩定化,而避免潛在的軍事化的沖突和爭執。當然對于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控制特別如此,包括一些區域性和全球的恐怖主義進行打擊,來維護我們全球的和平。
我們這邊也需要能夠去分析一下,對以上的這些共同的利益有哪些潛在的威脅因素,采取對應措施來應對這些威脅因素。所以一方面經濟的互相依賴度越來越高,但是如果無法很好地在亞太地區把這些爭議解決還是有很大的窗口,所以對于中美以及領導層的挑戰,就是如何以全球化的合作來降低區域的摩擦、沖突,而不是讓這個區域性的沖突傷害到全球的合作,中國當然在我們的沿海岸也是有一些安全的利益,所以從這個角度有必要進一步展開對話。除此之外在聯合國[微博]的大框架下我們一直在講到相關經濟的安全和其他聯盟等等。美國一直在強調這些聯盟的重要性,通過大的框架來實現更高層次的安全,中國和其鄰國包括和日本的關系,不能夠被孤立于中美關系或者美國和其盟友關系之外來獨立考量。包括其他的一些國家確實也非常珍視和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
如今中國在亞洲也有非常可靠的伙伴,但數量有限,美國在亞洲的盟友數量與日俱增,如果中國的影響力被錯誤的解讀成被其他國家有一些相關的威脅的話,中國自己也會采取措施加以應對。所以我認為中國確實有必要和美國的盟國來建設一個紐帶和關系,而不是說讓他們的盟國感到更加威脅。所以中美能夠聯手更好地在全球化的體系下培育一個區域化的很好的合作體系。除此以外我們也關注到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他們也意識到在我們的安全框架之內進行經濟的發展和合作。當然如何去進行更好的資源分配,包括海事安全的保障等等,所以你看東南亞國家也意識到一體化的重要性。所以任何的國家不應該卷入沖突,我們應該通過合作式的方式,更好地分享彼此的利益。
從中國的角度來說,當然傳統的角度我們認為朝鮮是一個安全的緩沖區,我認為從這個角度來說,朝鮮受到其他國家的威脅,中國這邊可能也是感到了一定的風險窗口,所以這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之前戴秉國先生和我在2005、2006年展開一些安全的對話,當時我提議如果朝鮮能夠像中國一樣發展,那美國會感到非常滿意。所以你看中國也看到了美國和中國展開一些溝通的誠意。另外如果日本和韓國也是有一些既得利益值得考量,當然中國從這邊的角度來說,也能夠大力地去推動這樣一個安全和平的對話。所以我們通過中國的推動,相信朝鮮在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這樣一個區域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美國和韓國的合作和聯盟也是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要避免朝鮮的無核化,如果這樣朝鮮有核化的話,后果就是日本有可能會朝著有核化的方向發展。另外我跟戴秉國先生溝通的過程中也說了,確實我們有必要去不斷地關注中國發揮的作用。除此之外也關注到東南亞國家的考量,包括軍隊的實力進行綜合的分析,如果美國和韓國的盟國關系要進一步深化,這樣一個盟友關系結束,日本可能就是在這個區域唯一的美國的盟國了。那是多年前的討論,所以我們和中國就東北亞的安全形勢確實展開了一系列的討論,如今需要進一步的討論。當然在中國可能敦促朝鮮去結束其敵意的一些行動,包括開始改革也是有一定的猶豫。我也擔心一旦朝鮮啟動這樣的變革,可能會有一些短期的陣痛。包括美國以及其在這個區域的一些盟友,可能也對它潛在的影響非常關注。所以中國這邊確實有一些壓力,現實就是如果威脅這樣的一個朝鮮,敦促朝鮮來采取相關的變革措施,可能會對中國對于地區的安全地位有所調整,或者說影響。所以這些關系是非常錯綜復雜,但我認為中國和美國必須要能夠進一步地采取措施,避免雙方的信任缺失。
我們另外看到網絡安全,網絡安全它可能是一種不同形式的安全形態,有時候可能在網絡空間也會有一些沖突,包括間諜以及商業間諜的活動。美國,包括其他的一些國家也相信,這種商業間諜的活動是無處不在,比較泛濫的。包括蓄意破壞,以及網絡的一些戰爭。你可以看到有一些基于虛擬的空間,發起的一些戰爭,有時候它可能會有附屬的傷害,包括大面積的損傷。隨著核武器的到來,人們也非常關注一些安全策略的制定,更好地來管理這些大規模的殺傷性的武器。那對于網絡的安全,目前它和傳統形態的安全是有所不同,所以現在在21世紀我們必須要能夠關注到這種新型的安全威脅,我們必須要能夠去關注到網絡安全。確實我們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就是要建立一個很好的基于原則和規則的體系,更好地推動整合。包括基辛格也認為,中國更多的采取的是中庸之道,除此之外我們應該有主人翁權益,從經濟發展的角度,安全的角度都有不同的策略。鄧小平可能關注到全球的改革開放的角度,之后朱镕基總理進一步去推動中國加入WTO,更好地融入國際的關系包括規則。中國在最近五年對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反應,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合作的態度,我自己在世界銀行工作的時候,也確實目睹了中國的一個積極的態度,也非常支持多邊的合作機制的打造,所以中國在應對全球危機的過程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在這個過程安全威脅是自始至終貫穿著一個主題,所以中國在21世紀對于國際關系它的概念也在不斷地演進。
當然對于大國的一些紐帶,包括一些關系,未必能夠直接幫助我們去應對一些挑戰,但是至少我們有一些機會去做一些探討,中國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說,一直都是探討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美國作為一個成熟的大國,很多國際觀察家,對于美國的政治角色也是有所混淆,有些評論家會問美國作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為什么似乎不愿意去維持現有的秩序呢,這個問題確實很多人開始討論。其實美國這樣一個相關的歷史,關于它的相關新政,包括新的秩序的打造,確實在美國之后崛起的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包括促進了這樣一個自由貿易,包括推動美元成為國際的貿易硬通貨,在18世紀的一些啟蒙運動過程中,美國也有相關的重要的原則被提出,基于過去的原則,也比較關注自己的自由貿易和人權等等。我們確實有必要去關注新的大國關系的交互,其中的挑戰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是權力的平衡,中國確實是一個崛起中的大國,但是從傳統的角度來說,美國可能之前已經崛起,美國已經成熟了,現在中國在崛起而美國在尋求轉型和變革,但目前這兩個國家都是非常成功的經濟體,和他們各自的區域其他的國家也是有非常緊密的關系,所以他們相關的關系也會影響到全球的態勢。所以我希望今天我們在上海論壇的一些話題,包括討論能夠幫助我們進一步推動這樣一個關系的交互,朝著積極的方向來發展。特別是大國的一些關系,在6月份我們兩國的元首將會展開對話,所以我對大家的關注翹首以待,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