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論壇于2013年5月21-23日在北京召開。論壇主題為“金融改革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新浪財經圖文直播本次活動。圖為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演講。
朱光耀:謝謝大家,給我的題目是關于當前國際金融形勢,我想當前國際金融形勢錯綜復雜,充滿了矛盾,而這種矛盾又直接導致了眾多的不確定性。
分析這種矛盾和不確定性,我認為突出表現在以下6個方面:
第一,近期不少國家在進一步的調低利率水平,同時國際金融市場又在密切觀測著主要發達經濟體,特別是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觀測著美聯儲是否退出量化寬松政策,以及他退出的節奏和力度。
所以就構成了國際金融市場當前最值得關注的第一對矛盾,而這種矛盾直接引發的市場不確定性,就是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起步時間,以及他的節奏和相關的力度。
第二個矛盾,就是當前國際資本市場上游資在大量的向發展中國家流入,包括中國在內新興市場國家資本流入方面,都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但矛盾點在于,如果一旦西方經濟體,特別是美聯儲調整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那么這種資本的流動,就會在順時間發生重大的變化。由此矛盾構成的不確定性,就是國際資本市場上游資流動的極度的不確定性。
第三個矛盾,就是目前國際金融市場上債券的收益率,特別是主要國家發行的國債的收益率,處于歷史的低點。
國債作為一種無風險的投資,對很多投資者有著極大的吸引力,盡管這種極低的收益率水平,仍舊有著大量的投資的需求,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對這種情況推波助瀾。但是一旦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走向發生變化,國債的價格就會出現劇烈的波動。這就直接構成了債券市場上的矛盾,從而引發出了第三個不確定性,也就是債券市場走勢的不確定性。這個問題的處理,關乎著今后債券市場的變化情況。
第四個不確定性,就是個在主要經濟體,在反復討論大而不能倒的銀行的處置方面,遲遲沒有得到進展的情況下,一些國家,一些經濟體,面臨的金融業務碎片化的問題,這個構成了新的矛盾。從而引發了跨國的金融機構和區域性的金融機構,它的發展方向和業務經營的不確定性。
第五個不確定性,就是在國際金融穩定理事會和G20都反復討論,吸取國際金融危機的教訓,強化銀行的資本管理,提高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實施巴塞爾協議三的情況下,影子銀行引起影響和危害日益突出。
這就構成了對金融企業監管,銀行運作資本充足率的要求,以及銀行監管方面,如何更加有效這樣一對矛盾。而這對矛盾引發的不確定性,就是對銀行監管的不確定性。
第六個不確定性,就是目前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流動性極度充裕的情況下,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并沒有得到保障,這就反應出,一方面是資本市場,金融市場上大量的流動性的充裕,另一方面就是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亟待支持而又缺乏資金的矛盾。它反應出如何處理好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如何處理好消除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方面的不確定性的極度的必要性。
我想對當前國際金融市場的綜合分析,我們主要存在6種突出的矛盾,又直接引發出了6個必須加以重視,審慎對待的不確定性。對于西方國家,特別是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它的運作,以及它選擇退出的時機、節奏和力度,我們必須要高度的關注。這種情況對全球經濟是有著重大影響的。
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必須認識到,日本央行推行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和美國推行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有著本質的區別,對于日本推行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于區域經濟和世界經濟的負面效應我們要充分認識到,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日本經濟存在的結構性的問題。
道理很簡單,美聯儲把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退出的政策條件,明確為失業率要在6.5%以下,通貨膨脹率要在2.5%以下,很明確的界限是把兩個指標都控制在警戒線以下。歐央行作為把控制通脹作為惟一的政策目標,他把通貨膨脹率確定為2%以下。日本是想在兩年內把通貨膨脹率推高到2%以上。
日本的政府,和美歐之間在具體目標上有本質的區別,日本人的目的,是以貨幣政策來替代經濟的結構調整,從而擺脫長達15年之久的通縮緊縮。但是貨幣政策絕對不能代表經濟結構調整的政策,而貨幣政策的運作和它的整個流動性的吸收,要以資本市場的吸納為前提。
如果貨幣政策的目標是為了推高通[微博]貨膨脹,進而影響本國貨幣的匯率,這就違反了G20關于反對貨幣競爭性貶值的政策共識。
在我們研究資本流動的這種突然變化的過程中,我們關注點是在中國,我們在逐步的深化經濟結構的調整,推進結構性改革,我們不以追逐高額的順差,包括貿易順差和資本順差為目標,我們要實現均衡性的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保持資本市場的平穩運作,防止資本,特別是流動性資本的大進大出,劇烈的波動。我們有條件,在經濟基本面健康,而整體的外貿和吸引外資,是在健康發展的情況下,我們實施審慎的政策,來保持資本市場運作的平穩和健康。
在關系到大而不倒的銀行問題,和銀行碎片化的問題,我想我們的歐洲朋友要特別的關注金融市場新的變化。歐洲在盡最大的努力,在擺脫主權債務危機的負面影響,但是這個過程中,整個跨區域的銀行,應該有政策的協調,特別是歐元區17個國家,應該按照歐元區領導人達成的政策共識,進一步促進金融一體化,甚至要向財政政策的協調方向,進一步協調的方向來發展,而不是在自己單一國家的基礎上來分割金融運作。所以這是一個我們值得警惕的,希望大家能夠在這個問題上,形成更多的共識,從而保證金融市場,特別是金融機構運作的健康。
在巴塞爾協議三,金融監管的實施,資本充足率的提高,和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管方面,我想包括中國在內,我們都要對監管政策的必要性,和對影子銀行的作用有進一步的認識。影子銀行問題是表外業務問題,是在受監管的范圍之外的操作,如何讓它規范化的問題,這是我們必須研究的新問題。
最后一個問題,就是充裕的流動性,需要資金的支持,特別是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對世界各國,對中國同樣重要。中國現在的M2已經超過了100萬億,中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也很龐大。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使得銀行資金更加有效的支持我們的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我們是急需進一步破題,讓我們銀行資金運作得更加有效,讓金融作為國民經濟的血脈,更加突出它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效益。
我想這個不僅是金融政策,財政政策,以及我們整體的宏觀經濟環境,應該同銀行一起,為我們的實體經濟創造更好的條件,也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從而能夠保證中國的經濟,能夠在當前國際金融形勢錯綜復雜的環境下,我們經濟能夠在深化結構調整,結構改革的前提下,來保持我們經濟健康持續的發展。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