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論壇于2013年5月21-23日在北京召開。論壇主題為“金融改革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新浪財經圖文直播本次活動。圖為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演講。
潘功勝: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借今天這樣一個機會,和大家進行一次交流。
從宏觀來看,金融結構是指金融市場的類別結構和子市場的分布。金融結構的特征,決定著金融資源的配制和效益,進而影響了經濟結構與發展方式。金融體系作為配制資金資源的核心環節,對經濟轉型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金融結構的變遷來實現的。
在中國金融轉型的過程中,金融結構面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建立一個均衡的社會融資體系。金融結構里面,主要受經濟發展階段和金融發展的發達結果影響,由于直接融資市場不發達,銀行部門在社會資金的扭轉過程中發揮著作用。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和工業發展走向成熟,活躍的市場中對金融提出了要求,由于在融資成本和信息成本方面的優勢,以股票為代表的融資方式,順應著市場的需要,呈現出市場主導型的特征。
近十年來,隨著資本市場融資渠道的多元化,中國金融結構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2002年,新增銀行信貸達到96%,股票和債券等直接融資占社會的比例上升到16%。從增量來看,當前中國金融結構已經開始由銀行主導型向市場主導型轉變。
在中國債務性融資仍然高度信賴產品信貸,這種融資結構無法滿足多元化的融資需求。因此中國金融結構轉型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快建設多層次的金融市場,滿足多方面的需求。
第二,觀察中國經濟的主體,中國的金融體系是大銀行主導型的體系,這種結構上的差異,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微企業和三農。近年來,金融監管部門引導金融企業,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大型銀行設立專門的小微企業融資部門,對小微企業融資實行差異化監管,支持為小微企業發展創造。
第三,過去中國強調如何動用社會資源為經濟實體服務,為積極發展源源不斷的提供低成本的資金,這種發展模式忽視了資產負債表。
中國今后一段時期,仍然是經濟快速增長的階段,如何做好財產管理,確保民眾金融資產保值增值,不僅是居民的問題,也是重大的經濟和社會問題。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與財富增值同等重要,今后要圍繞財富發展,推動金融機構轉型,調整優化資產結構,形成多元穩定的收入增長格局,通過一些新興的金融業態的發展,企業年金、保險、資產管理等多元化的財富管理市場。
第四,推動金融資源產業配制結構的轉型。十二五規劃指出要促進經濟增長向一二三城市發展。加強對服務業發展和產業升級的支持,也是實現金融結構轉型的重要方面,產業結構的調整,表現為資金在各個部門間的移動,實際上經濟資源在各個產業部門的組合和優化配置,實現不同部門的調控,通過改變不同產業部門的融資結構,引導金融資源在產業之間流動。
第五,建立更加多元的金融機構的股權。隨著大型銀行的股改和上市,民間資本的占比有待進一步提高,推進金融機構的股權多元化,是中國金融結構轉型的一個重要方面。
黨的十大八報告和金融業發展和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民間金融機構,完善國有金融資產的管理體制。同時在規范發展,嚴格監管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民間資本參與服務業,逐步形成資本結構多元,競爭充分,差異化經營的金融機構體系。
相信隨著中國金融結構的轉型,金融將會更有效率的為中國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服務。最后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