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人大教授溫鐵軍:農業造成的污染遠大于工業

2013年05月11日 14:07  新浪財經 微博
圖為: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教授。(新浪財經 劉萬里攝) 圖為: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教授。(新浪財經 劉萬里攝)

  新浪財經訊 5月11日,2013第二屆中國國際農商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教授在論壇上表示,現在當人們談農業的時候,已經很難再單獨談農業了,特別是以中國為例,我們從2010年國務院公布的面源污染普查報告來看,農業已經超越了工業和城市生活的污染,成為中國面源污染第一大貢獻,也就是說農業造成的污染遠大于工業、遠大于城市。

  以下是溫鐵軍教授演講實錄:

  溫鐵軍:

  我今天要談的話題似乎不是太主流,我希望各位如果聽了以后不高興,多多原諒,僅供參考。

  我這里要說的所謂農業現代化的誤區,我想應該從農業現代化提出談起,我們很少有人知道,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口號,而作為發展目標是1956年提出的,1956年提出能源現代化的同時,中國做了一件大事,就是把原來的初級社升級為高級社,所謂的高級社就是以鄉為單位形成數萬畝土地的規模經濟,我們今天所要達到的目標,當年1956年的時候曾經達到過,也就是說當我們以土地規模經營為現在的農業改革和農村制度建設的目標的時候,別忘了我們曾經有過26年的集體化歷史,那個時候是以鄉為單位集中土地的。所以1956年在農業現代化提出的當年,中國實現了以鄉為單位數萬畝土地的規模經營的這軸經營形式,同期當提出農業現代化的時候,當時其實是斯大林主義模式的重工業化的工業,在中國開始生產50馬力的拖拉機,我們知道中國成批量地使用拖拉機是1955年。由于工業各個部門生產出的拖拉機不能被農民所接受,因此當時工業各部普遍要求中央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讓工業品能下鄉,所以這是為了國家工業化從農業順暢地提取原始積累,而提出了農業現代化的目標。也就是說當年農業的規模經營和機械化這兩者,是緊密結合的。

  這個話題我就不多說了,今天我們各類官員、學者幾乎不加思索地把農業現代化作為一個發展目標,搬到我們所有的政策報告和所有的這些學術文章中的時候,大概少做了一件工作,沒有去索引這個東西怎么來的。就說多這兒,不多說了,我想每一個有思考能力的人應該自己去考慮它到底怎么回事兒。

  我們看現在其實當人們談農業的時候,已經很難再單獨談農業了,特別是以中國為例,我們從2010年國務院公布的面源污染普查報告來看,農業已經超越了工業和城市生活的污染,成為中國面源污染第一大貢獻,也就是說農業造成的污染遠大于工業、遠大于城市。在今天人們討論農業現代化的時候,也似乎有意無意地忽略了農業是我國第一大面源污染。至今沒有見到有多少,無論是國內國外的研討會把這兩者做一點結合分析,那殊不知其實在三四十年之前,中國還是一個農業創造正外部性的行業,也就是說農業是因和自然性狀直接結合,是有利于資源環境的保護的。因此這叫正外部性,盡管農業自身沒有收益,但是它卻有利于資源環境的保護。同時此前我們說農業的第二重正外部性是它創造食品安全,那時候幾乎聽不到有今天這樣的各種各樣的事件,食品不安全事件或者說叫食品質量事件。

  過去盡管農業可能有所為不現代化的問題,但它和資源環境之間的結合是正向的,也就是說它不創造負外部性。現在當然我們把它叫做創造雙重負外部性,一重是嚴重地造成了資源環境的破壞,特別是污染,江河湖海水資源的污染,土壤的重金屬污染以及大氣的污染,應該說面源污染貢獻最大的是農業,這是第一重負外部性。第二重是嚴重的食品不安全。

  在座的各位除了有利益在里面的朋友們,這個我不怪,除了利益使然之外,大多數人都不會覺得自己是安全的,這一點我也不多強調,只是告訴大家農業從原來創造雙重正外部性,現在變成了創造雙重負外部性。原因在哪兒呢?我們說為什么農業的污染,就是農業作為源污染超過城市和工業生活,成為最大的污染源。

  首先我們說在于全球三大資本都各省。第一大資本過剩毫無疑問是金融資本過剩,金融資本過剩我們現在各地政府都是張開雙臂歡迎招商引資,高喊著一個口號投資者是本地的主人,資本是要追逐利潤的毫無疑問,那么在資本過剩的條件下呢?人們很少做這樣的討論,特別是我們農口各界的朋友們,我們農業院校,我們的教授們,我看了大量的論文,幾乎沒有哪一位在討論,在資本過剩條件下,農業與資本之間的關系。

  我們舉一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你們都知道中國現在的奶產業造成了摧毀性的打擊,你們也知道連帶發生了政府的信用危機,現在無論政府出面說我的奶業沒問題了,老百姓就是不信,這樣嚴重的問題,也誰想到本源于什么?本源于一筆不到5000萬美金的熱錢,拿到這筆熱錢的那位著名企業家,當然今天他已經不做奶產業了,去改做公益了,于是乎坊間有一個段子,你不做奶產業就是最大的公益。

  這個熱錢大家知道現在橫行于世界,熱錢橫行于世界為什么會影響農業呢?當然我們現在有很多人在歡呼著某個玩兒熱錢的大型投行,要玩兒中國的豬,要在中國建豬廠了等等,所有媒體都幾乎跟進一概在那兒歡呼,我給你們舉這個例子讓你們知道,曾經有一筆不到5000萬美元的熱錢是如何摧毀中國的奶產業的。那就是拿到一筆錢根本不用,因為熱錢要求短期回報,是不可能先去做草場和基地建設,和養殖戶的培養,然后奶站的建設,然后加工企業,然后宣傳推廣,這套整個產業的投資,是需要多少年不斷地投才能形成的,但是如果熱錢會怎么樣呢?掐終端。

  建一個現代化的奶業加工車間,請領導人來看這叫農業現代化,但是有誰算過這一個加工車間的產量和這個企業總銷量之間的關系?大概連它的總銷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那90%哪兒來的呢?搶奶站的奶源,只要抬價就行了,因為反正有一筆熱錢,這樣一搶購奶源,就把整個奶業市場搞亂了,那些辛辛苦苦培育草場,幫助農戶上奶牛,甚至幫他貸款、幫他擔保來養奶牛的那些企業全完了,于是乎大家一起來跟著三聚氰氨造假,奶產業毀了。這個人賺得盆滿缽滿,被我們媒體一捧捧成了企業家明星,現在轉行做慈善了。

  這個故事我想沒有任何政府部門、沒有任何研究機構愿意好好地把它研究清楚,作為一個個案提交給你們,有沒有研究呢?有,只不過我們現在的高校和政府部門叫做有選擇地使用研究材料,因此這個問題至今不能解決呢?出了多少文件解決不了,類似的情況難道不是比比皆是嗎?

  我們再看第二,當我們說到產業資本過剩的時候,我們應該知道那比金融過剩還要早,中國人什么時候發生產業過剩的呢?是1998年,當時是由中國老一輩經濟學家給中央寫報告,說中國在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爆發的情況下,已經表現出生產過剩的問題,大家也都知道生產過剩只要你們上過高中就應該懂,高中政治課本都寫著呢,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一般內生性矛盾,我不用重復課本了,只是告訴你們生產過剩發生會怎么樣。當然也就在1998年,在生產過剩發生的當年,中國推出了農業產業化,為已經在過剩階段的工業資本、工業產業找到進入農業拉長產業鏈的機會。

  從此以后對不起各位注意,在1998年之前,你們很少聽到有成規模的食品不安全事件,1998年以后短短十幾年過去,大概也就是15年的時間,我們幾乎每年都會有成規模的食品不安全事件,我們以黃浦江飄豬為例,看到多少了了,為什么?因為如果在它的上游浙江某個地方,那兒據說是700萬頭生豬的年產量,那正常死亡率在規模養殖條件下是多少?最低是3%,700萬頭3%是多少?一年有21萬頭豬死掉,農業部的官員不知道在座的有沒有,農業部的官員一拍腦袋發展工業養殖,衛生部官員另外一拍腦袋要搞焚燒和填埋處理。

  如果按照8%的正常死亡率,56萬頭,那是一個寸土寸金的地方,請問衛生部的官員,你讓他上哪兒天、上哪兒燒?燒一頭豬比燒一個人貴得多,一年燒56萬頭豬嗎?所以政府官員腦袋拍扁了能解決問題嗎?沒有人從根本上找原因。當政策理論界,至少在工業領域中我們已經找到了原因,今天中國之所以出現嚴重的對資源環境的破壞,乃至于1998年、1999年發生了生產過剩,為了防止生產過剩作為危機爆發,我們這十幾年是以遠期過剩來掩蓋當期過剩,那就是要繼續擴大投資,所以我們現在變成典型的投資拉動增長,連續增長十幾年。

  當然我們可以說我們現在仍然是風景這邊獨好,經濟一枝獨秀,我們繼續保持著投資拉動型的高增長,我可以微笑著說這些話,但是我內心深處難道笑得出來嗎?當這種產業過剩直接進入農業的時候,會造成什么?難道它不會同樣造成類似的問題嗎?十年之后當我們看到一份聯合國[微博]糧農組織,組織54個國家的專家做的一個報告的時候,我們又是有選擇地借鑒,我們讓這樣的聲音完全不在中國有動靜,他說什么呢?全世界如果按人均健康所需要的卡路里來計算,農業的產出量,農業產出過剩三分之一,之所以還有饑餓國家、饑餓人群那是制度不合理,有誰說國農業過剩嗎?

  那好了我給你們說一個數,世界上80%的大棚,你們講的設施農業集中在中國,中國產生了多少蔬菜呢?全球67%的蔬菜中國人生產,你的人口只有世界的19%,那你消費世界上多少蔬菜呢?大概至少平均規模的三倍半以上,你真的消費那么多嗎?不,浪費一半。有必要嗎?

  接著生豬,世界上一半的豬在中國,19%的人口,50%幾以上的豬,有必要嗎?還有果品,大概蘋果的50%、柑橘的40%。我們各地的干部還嫌調結構不夠,直到菜賤傷農,逼得菜農自殺,我們還認為那只是個別現象,有誰講過中國也出現農業過剩?我們似乎說農業部安全永遠講的是量的不安全。所以我說提醒農口的朋友們,假如說政策理論界在1998年、1999年就已經發現了工業領域中的生產過剩,當然這后續的一系列政策安排,都未必那么讓人滿意,某種程度上是尷尬的。那請允許我冒叫一句,在我們發生工業領域的生產過剩十年之后,其實世界上早已經指出農業也存在生產過剩,只不過我們接受不接受。對中國來說,難道不同樣存在生產過剩嗎?

  我只是這么提一下各位,當然有很多人堅持繼續沿著農業產業化的光輝大道往前邁進,這個政策領域中都是這樣的,我原來干過政策,現在干學者了,所以說話稍微不那么順著,希望大家理解。

  當然金融資本過剩,產業資本過剩,商業資本也過剩,因此我們現在農村中的商業環境,因商業資本過剩,而不可能構建一個所謂契約關系,這一點我也不多講,只要是個懂點兒理性思考的人,他就會明白,在三大資本都過剩的條件下,會出現什么?于是乎當然市場失靈、政府失靈,我就解釋道這兒。于是乎我們所謂的污染的問題,當然就得靠國家調整戰略,那現在國家調整戰略了。

  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就已經強調了,我們要發展的是多功能農業,2007年我們提出了生態文明的理念,2008年中央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兩型農業,叫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業,然后到這幾年,慢慢開始強調農業的轉型,在這個領域中我覺得提醒各位,其實轉型要看天時、地利、人和。

  我今天上午在另外一個會上講了一個觀點,在這兒也提一下,希望各位參考,我說其實如果我們把大農業口徑做一個區別,你會發現最早實現轉型的是大農業中的山區林業,尤其是南方山區林業。從1999年國家把過剩生產能力轉向內陸建設,提出西部大開發的同時,強調了退耕還林、造林種草,1999年到現在,整個山區的植被恢復,林木覆蓋率,就是森林覆蓋率大幅度提升,同時山區的森林經濟乃至于制度創新,除了經濟創新之外,組織制度創新也在大量發生。所以我們現在看如果和資源環境相對而言比較親和的,大致有條件朝向可持續方向,向生態化方向走的是山區林業。如果我們第二大塊兒就是平原農業,目前來看呢,恐怕越這樣投麻煩越大。

  我們以北京地區的為例,我曾經在北京的領導面前提過,如果在北京郊區這種地下水嚴重超采的地方,也就是說現在華北,華北幾乎大面積都變成大棚,假如說你把設施農業防在華北大平原上,其結果就是更進一步嚴重超采地下水,然后地表沙化和鹽堿化,這是嚴重地破壞資源環境的做法,很可惜在農業領域中,仍然不顧資源環境條件的約束繼續這么干,包括大城市郊區,這是嚴重的不可持續的。

  所以我們說農業因為原來的思路沒改,不像1999年那次西部大開發,就沿革地要求所有15度以上全部退掉,然后國家拿補貼,這樣才促使整個山區林業發生了相對而言比較正向的變化,也就是說它開始出現正外部性了,而農業還沒有,所以說農業現在和資源環境的關系越來越緊張,這個破壞性就不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而是資源浪費型和環境破壞型,這種農業愈演愈烈。再這樣搞下去我想大多數中產階級移民的傾向會越來越強,因為他子孫后代不可能有安全。不是別的,而是因為沒有安全感。

  我們再看干旱草原牧業,本來它是一個每況愈下,照搬了農區的家庭承包制,而把本來具有很大程度上是具有公共性的干旱草原牧區,變成了牧業產業,也要追求干旱草原地區的牧業產業化,這個口號后患無窮,再不調整我覺得,林業地區調整成功的,而農業地區沒調整,越來越嚴重,干旱草原地區恐怕更差,這三大塊兒,我說如果抓緊調,就像林區那種調整,戰略方向性調整,調還來得及,否則我看污染的問題、資源環境的破壞問題將會越來越難以緩解,這是我特別要強調的。

  接著還得提醒各位做農商的,像在農業領域中打造自己的產業的朋友,世界農業本來就是三分天下,你們所追求的一般大規模產業只在殖民地條件下才有,剛才荷蘭的這位校長來講的道理,說荷蘭的人均耕地面積跟中國差不多,所以荷蘭是也搞不得像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那種大農場農業的,你們看整個歐洲,歐洲其實基本上算是小農場農業,所以我們說第一類大農場的規模化大農場農業,只在殖民地條件下,所以你們去看,北美洲是兩個白人國家有大農業,一個是加拿大、一個是美國,原住民哪兒去了呢?加拿大和美國的原住民下降到不到2%,因此有外來人把土地資源占領,你就有大農業,麻煩就是我們的官員和企業家們,跑到美國、加拿大一看,說他那里的大農場真棒、這漂亮,是不錯,你有本事把中國的原住民送進太平洋你也搞得起。否則沒有大農業。

  南美洲也有兩個,一個是巴西、一個是阿根廷,這兩個也是原住民人口下降到了5%以下,當然澳大利亞另外一個大洲,也是原住民人口不到5%,在這種條件下,你有可能實現大農場農業,否則老老實實認可,你就是資源和人口之間的關系,那怎么說?我們說歐洲是小農場,因為沒法跟那農場競爭,所以歐洲歐盟財政的40%是補貼給農業的。你想像歐盟這樣干嗎?拿高補貼吧?平均每個歐盟農場一年要得到1.8萬到2萬美元左右的補貼,這就是客觀事實。并且還得有一系列的過壁壘,除了一般的貿易壁壘之外,還得有各種各樣的技術壁壘,甚至社會壁壘。比如說講牛權、豬權、雞權,如果你的國家不給牛以牛權、豬以豬權、雞以雞權,你不符合我的社會標準,你不能出口。就是我不進口你的東西,類似像各種各樣的壁壘,在歐盟國家因此他農業規模小,而沒有國際競爭力,所以大量的各種壁壘來保護自己本國農業,這是普遍現象,這是常識,誰都知道。

  我們接著看亞洲的小農,亞洲小農經濟不管你叫什么主義,印度叫資本主義、日本叫資本主義,叫什么主義并不重要,但是亞洲小農長期就是小農,改得了嗎?你讓印度人、日本人改改,日本現在農業人口剩5%,你們有人說把中國人70%變成市民,農業就變成規模農業了?這是中國夢還是美國夢?聽不懂。因為中國說老實話,你再夢也頂多夢到日本,但是日本只剩下500多萬人民人口,那還不照樣是戶均2公頃左右的小農嗎?他改了嗎?韓國改了嗎?

  且不說他改不了,你們看看整個亞洲地區為什么,就是因為亞洲是典型的原住民大陸,外來的殖民者沒把亞洲這么大規模的人口把它給減少,份兒它增加了,那結果就是亞洲農業就是小農農業,那小農農業唯一的一個辦法就是把各種各樣的和農村經濟相關的產業,都包裝進綜合性農協,農民才能在其他的產業領域中獲取收益達到社會平均收入,達到社會平均收入,他才幫你維持農業,否則當我們大家都說到糧食安全的時候,我跟媒體的朋友開過一個玩笑,我說現在只有總理抗旱,農民不抗旱,農民巴不得你旱得再重點兒,然后我坐著沒吃的你給我送,反正你的保我,地方政府也不抗旱、企業也不抗旱,真到抗旱的時候就是媒體的記者跟著總理報道一下中國大旱了,他沒有道理幫你抗旱。有機制嗎?請問地方政府有沒有激勵機制抗旱,農民有沒有激勵機制抗旱?

  所以我說現在就是媒體抗旱、總理抗旱,為什么?你沒有構建中國這種人地資源關系條件下,在這個緊約束條件下,它相應的經營主體,我們現在開始搞家庭農場,民國年間就搞過,你以為你發明的?看看民國農業史寫得清清楚楚,這個我也不多說了,這些又說可能農業部的朋友又坐不住了,好在我自己在農業部干過10年,大家過去是同事,知道我這個人說話比較直白,所以大家往往會原諒我,希望各位參考。

  現在農民的收入靠農業是不可能的,無論你把農業怎么秀出花來,讓農民的收入增加,靠農業來增收,這一條已經被事實證明,已經在10年以上的時間反復證明過多少次,我們的官員就是不接受。我不知道為什么他們非得跟事實對著干,所以現在實際上讓農民靠農業增收,不要再想了,農民很大程度上靠的是非農領域增收,因此農業主要干什么?既然農民作為生產主體,不能再以農業作為自己收入增加的一個領域,那農業是什么?是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安全領域了,所以我們現在講新三農的時候,我們第一條叫合作農業,農民不合作,搞不得經營主體。第二條是農村,農村是什么呢?叫做穩定農村,或者說可持續農村,第三條是農業,農業叫安全農業。

  不再是過去的農民增收、農業增產,然后農村發展,那是過去的發展主義的追求GDP的老三農概念,現在科學發展觀生態文明理念之下,三農問題要有新的概念。

  接著我們說其實只要我們注重東亞小農社會的理性,我這里列出兩個,只要我們注重這個,我們的發展仍然還是有條件的,這點我不多說,大家可以查我的文章,因為講起來比較累,這都是理論。

  我們現在做的實踐是什么呢?給各位看一下,其實我們在鼓勵市民下鄉、農業進城,而這個東西其實應該說在日韓,包括中國臺灣,乃至在歐洲是一個很普遍的社會趨勢,人們在這中產階級一旦形成的我們都應該知道中國是世界上中產階級人群最多的國家,我們現在社科院公布的數字是3.4億,亞行的數據比這個更高,折衷大約有5億多的中產階級,一旦中產階級成為社會很重要的一個力量,就會導致逆城市化或者說叫去城市化。

  所以說在這種條件下,我們希望在座的各位將來關注這個趨勢,因為這個趨勢帶來大量的經濟機會,比如說中小資本的中小企業,中小資本的中產階級,他們希望流向農村,所以我們現在正在做政策建議,希望開放非轉農,我們的政策主流是促進農轉非,讓城市房開戶口,我們說有沒有可能讓農村放開戶口,促進市民下鄉,非轉農,這樣的話城鄉之間的要素,特別是資本要素的流動,將會帶來農村信的發展機會。

  我們以北京為例,北京周邊的所有的溝全都被有錢的人包光了,誰現在說我到北京找一條溝沒有了,十年前還有,這十年期間,北京的富人大量增加,他們投向哪兒?房地產很多人都已經買了很多套了,投哪兒了呢?往山溝里投了,只要這個夠系有水,這個溝口一卡,整個溝系生態化。就是在整個生態化的農村改造中,有著巨大的機會,我們以剛才所說的1999年林區的改造為例,不知幾千億資本流向林區,為什么呢?告訴大家一個,很多人問我說投資往哪兒投?我說告訴你,北方林區每年林木的增值率至少在6%,南方的林區林木的增值率至少8%,比你們搞一般制造業要強得多,南方投快林子,你那投資就保險了,別老覺得買股票不行、買房地產不行、買金子也不行,我告訴你農業領域中確實有很多很好的機會。

  所以我們說去城市化這個趨勢,適應中國中產階級崛起,它本身對于山區林業、對于牧區、草原,乃至于一般有點兒資源環境條件的那些地方,都有很大的機會。

  因此我們開始強調農業三產化和農業多功能化,這個我想在座的人有興趣的話,可以上網去搜,我就不多講了,否則占時間太多。

  我就說到這兒,希望在座的各位多多批評,謝謝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猜你喜歡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

  • 新聞臺灣漁船遭菲律賓軍艦掃射1人身亡
  • 體育郜林兩球恒大3-0申花 國安1-2富力 視頻
  • 娛樂成龍將在京建6棟徽派古建 造成龍和平園
  • 財經央企審計曝隱形福利:給職工蓋樓發購物卡
  • 科技馬云卸任CEO演講:生活將是我的工作
  • 博客菲律賓軍艦為何敢掃射臺灣漁船
  • 讀書解密被塵封的歷史:軍統特務實錄
  • 教育七成大學室友有矛盾 生活習慣成主因
  • 育兒母親節:80后媽媽的手繪“孕”程
  • 尹中立:外資最喜歡中國什么行業的股票
  • 冉學東:央行貨幣政策的新底線
  • 李光斗:中國企業到了接班拐點
  • 謝百三:假離婚潮將轉為隱性化長期化
  • 陳浩武:中國還有多少健康的農地
  • 金巖石:股市虧損王背后的政策性邊界
  • 沈建光:關注靚麗數據下的出口企業困境
  • 劉遠舉:出租車司機是政府的寵物嗎
  • 呂隨啟:人民幣持續升值是否正常
  • 孫雨果:羊肉必將成為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