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首屆年會”于2013年2月28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
以下為演講實錄:
張承惠: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有機會參加這個論壇,我也是來補臺的,跟熊焰熊總是老朋友。借這個機會談談我對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或者說中國財富管理環境的未來前景和目前存在的問題。
我發言的題目是“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前景是廣闊的,但是還需要規范發展”。
有三個問題,第一個講講未來中國財富市場發展空間的看法,總的來看,我認為中國在改革開放30多年以后,我們已經從一個過去的窮國變成相對富裕的國家,國家財富總量迅速增長,個人財富膨脹是非常快的,這種趨勢我相信未來還會持續下去。從需求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未來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前景是非常廣闊的,根據十八大確定的目標,GDP和人均收入翻兩番的目標,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這些經濟上的重大變化都意味著中國的財富會進一步的增加,中產階級和中等收入人群的比例會快速上升。
另外一方面,財富一直在增加,但是我們現有的理財渠道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狹窄的,特別是對投資人,個人來說,投資渠道還是比較窄的,通過正規的金融體系,銀行體系,收益還是比較低的,我們做了做了幾個數據測算,大家可以看右邊這張圖,存款利率減去CPI,無論是20年前還是從10年的平均來看,銀行存款是跑不過CPI的,因此,未來財富管理和風險管理的需求隨著財富的增加大量的增加。
從供給的角度來看,最近這幾年財富管理,行業的興起,財富管理市場的崛起,正好契合了中國金融轉型的需要,中國的商業銀行長期以來是以傳統存貸款為主營業務,證券公司以傳統的交易中介作為主要的利潤來源,保險公司以傳統的車險、分紅險為主。大家都知道,中國經濟正在加快轉型,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中國金融改革在逐漸的深化,金融市場的競爭也在加劇,因此,傳統的競爭模式越來越不適應這個變化,需要金融機構加強模式和金融機構的轉型。很多機構包括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都在向金融控股集團的方向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同一個集團內,存在的多種業態的子公司,這樣的一種企業的組織架構也為中國財富管理提供了服務,提供了條件,這是我想談的第一點。
第二點,財富管理市場面臨的挑戰。從目前的財富管理市場幾個主體來看,都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或者說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還需要應對一些挑戰。首先,從銀行理財角度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應對風險,最近五年以來,銀行的表外理財業務發展的非常迅速,其實在很大程度上,理財業務快速發展的動力來自于銀行監管套路的需要,我們看到很多銀行通過銀政合作,規避了貸款規模集中度等等監管的指標要求,同時也美化了資本的充足率這樣的一些指標,但是表外理財業務的迅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特別現在普遍采用的資金池和風險池的方式,相當程度掩蓋了資產的分化,加大了金融機構對風險的管控難度。
特別是表外理財業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存在著銀政擔保,如果出現了違約,契約合同出現了保底、保本、保收益的說法,如果出現后一種情況,會把表外的風險引到表內。
我覺得銀行理財的風險最核心是三個問題,第一個,通過不當的銷售手段,把產品賣給不適合的投資人,比如說老年人或者低收入者,這樣的投資人可能不適合購買這樣的產品,這種情況目前在銷售過程中還是比較普遍的。第二個風險,不知道這個錢最終流向哪里?第三個風險,無論買方還是賣方,都認為風險是由對方來承擔。
客戶認為銀行收拾殘局,買這個產品主要看重銀行的品牌,監管部門一再強調,理財風險產品由買家承擔,投資者認為第一信用等級的債務一般來說,較高行政級別,上級部門來承擔,來擔保,而地方官員是熱衷于發債等等,以后的事情可能短期之內也顧不了那么多,能借到錢,先把錢拿來用再說,無論買方還是賣方都以為別人承擔風險,而不是自己承擔風險,這是最核心的問題所在。
從券商理財來看,最大的挑戰是怎么樣增強競爭實力?相對銀行來說,券商理財方面經營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無論是資產,客戶資源還是網點設計,跟銀行相比在競爭實力方面相差是很大的。另外,從券商角度來看,同質競爭現象還是非常嚴重的,不僅與銀行、證券公司之間營利模式相同,不同券商之間業務模式也是基本相同的,因此,從券商角度來看,也很難與其他的類型的金融機構產生一些很合理的合作關系。
第三個就是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理財,我認為目前最大的問題或者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回歸保障,加上本來的職能,保險產品里面,同質化現象仍然非常嚴重,理財這個領域,對保險公司來說,銀行理財產品構成了強有力的競爭,還有私募基金,這樣一些產品,這樣一些理財服務也對保險公司構成了強有力的競爭,從保險公司自身的產品結構來說,分紅險大概占到70%到80%,投資的屬性是明顯偏重的,應該說過度偏離了保險公司本來應有的保障職能,而且保險公司的壽險跟其他相比是不太一樣的。市場有幾十種養老產品,這種養老產品高度雷同的,基本上是相似的,服務的功能,它所提供的理財方面服務基本相似,所以對消費者來說,也有太多的選擇余地。
保險公司還有一個問題,它的創新這塊還是很薄弱,由于缺少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的機制,保險業的新產品往往很快就被模仿,因此,導致保險公司不愿意在產品創新方面進行更多的投入。
對于財富管理行業來說,不同類型財富管理行業來說,我認為面臨共性的問題或者共性的挑戰,比如說,充分利用內部客戶資料形成財富管理鏈條,這個問題也沒有解決。
第三個挑戰,如何對內部管理進行調整,使內部管理更有效率,各個部門是各個平行作業,平行的開展業務,部門之間或者沒有關聯度或者關聯度很小,未來的模式應該是一種串聯的模式,各個部門開展業務的時候,要相互連通實現客戶資源的共享,并且要根據客戶的需求來合作設計產品,這樣一種調整,不僅是部門之間的工作內容協調,職能協調,而且影響利益分配的,單個部門平行運作核算是比較簡單的,現在如果說一種串聯方式,未來經濟利益怎么劃分,怎么分配,業績怎么考核,對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還有一個共性問題,對財富管理機構來說,可能都面臨著人才不足的問題,在產品創新,在研發,在管理方面,可能人才還是不夠的。剛才在休息室,我在跟一個銀行的理財部的老總談,他說銀行業平均一個客戶經理要管理150個客戶,我想如果說要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一個人去管理150個客戶,恐怕這個面還是太大的,服務很難到位。目前在中國現行的分業監管公司下,往往只能提供單通道的服務,財富管理機構如果要想為客戶提供全市場,全方位的服務,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第三個問題,我想講一下,中國未來財富管理市場的發展。我想可以期待在不遠的將來,期待的變化有這么一些,第一個是產品創新,避免同質競爭一個最緊迫的要求,對各種類型的財富管理機構來說,都是要加快推進產品創新,也要突出自身理財產品的特長和本機構的管理財富專業特長,在這個基礎上,不同機構之間可以開展有效的合作協同,這是我想未來可以期待的一個變化。
還有一個變化,我相信財富管理機構會出現分化,這是由競爭所導致的,做的好的可能在這個行業中被樹立起品牌,樹立起聲譽,做的差的可能會被淘汰。
第三個變化,銷售方式的創新,現在我不知道高科技在迅速發展,網絡影響力遍布到各個角落,通過網絡,通過電話,通過其他的現代的通訊手段來和金融銷售,和理財服務相結合,可以提高現有的模式的效率,前面已經說了,客戶經理一個人平均管150個客戶,效率是很難提高的,必須借助一些科技的手段,高科技與金融深度結合之下,可能會出現顛覆傳統的財富管理的創新方式。
第四個變化,在服務方面開展創新,目前從理財的需求來看,單一式的理財已經沒有辦法滿足投資人的需求了,需要一種全方位的,一體化的,個性化的服務,這樣的服務未來會得到更快的發展。資產配置加上財務規劃,加上個人和家庭的風險管理,這樣一種全方位的財富管理,我想會越來越得到普及,因為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第五個變化,服務對象的下沉,我們知道,在銀行理財領域里面,銀行在過去幾年中,關注的都是高凈值的客戶,一般來說起點是一千萬以上,像有一些銀行可能還設置了更高的門檻,但是我想財富管理不僅僅要為高收入群體服務,可能隨著中等收入群體不斷的放大,中產階級不斷的壯大,這個階層人群甚至于草根的階層,恐怕都對財富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隨著財富管理機構數量的增加和競爭的加劇,我相信服務對象會逐漸向下延伸,剛才我說的有一個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已經把它的財富管理私人銀行的標準一千萬人民幣降到了八百萬,從收入和財富持有會針對收入更低一點的人群服務。
我想講的未來發展的第二方面,我認為對中國的財富管理市場還需要加強和改善監管,來進一步的規范財富管理市場,前面也講到,財富管理的行業面臨的一些新的挑戰,在財富管理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潛在的風險,對于這樣一些風險,還有另外各種各樣的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也存在著不規范的理財行為,對于這樣一個市場,未來我想應該是從提高產品的透明度入手,強化信息披露,規范財富管理的合同。另外,要規范銷售行為,盡可能減少不正當的,不合理的銷售行為。
第三方面,要盡快的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這里面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據我了解,吳曉靈主任為金融法律法規重新修訂一直在呼吁,也下了很大的工夫。
第四方面,需要做的事兒就是要了解監管機制,在現有的機構監管的基礎之上,強化功能監管,以及要強化不同監管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通過方方面面的努力,我相信未來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會有一個大的發展,中國的財富管理行業會得到一個非常健康的,高速度的,可持續的發展。我要說的就是這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