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亞洲金融論壇2013”于1月14日-15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沈聯濤出席并發表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沈聯濤:有了朱民先生非常精彩全面的解讀中國的金融改革,我只可以獻丑補充幾句話。但是我覺得今天的議題特別有意思,因為今天的議題是改革開放新一程,但講得還是老故事。我要學朱民說的用新的思維怎樣去解決老問題,用一個宏觀的框架去談這個老問題。
老問題新思維是什么呢,就是全球是一個網絡,我們要用大局觀系統性的去看問題。這問題是,中國現在已經在貿易上變成大國,但在金融方面還有很大步伐要走。所以改革要兼顧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因為危機有時是內發的有時是從外部引進來的。所以改革說白了,就是怎樣走出去。怎么走出去的問題還有很長的過程。
當前大問題是什么,朱民也說的很清楚,就是金融是怎么為實體經濟服務。如果是做的好的,就是增長的引進,做的不好就是泡沫的引進。很簡單。問題的關鍵是哪里呢,就是可持續發展的波動性大。怎么讓金融穩步配合實體經濟,穩步走出去,是最大的挑戰。這是理想狀況,怎么走的問題。
這個系統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就是價格扭曲的問題。價格扭曲就有利率的價格、匯率的價格、勞動力的價格、資產價格、通脹等等問題。不但是中國面對這個問題,全球都在面對這個問題。
因為人口紅利的問題,就帶來勞動力價格偏低。但是金融利率由于現在貨幣寬松政策的情況,就導致利率也偏低。中國的利率扭曲就導致這二十年來的資產泡沫。所以中國要改這個問題,你如果加得過快,就有熱錢流入中國,怎么處理這個問題。所以價格開始扭曲就變成數量擴張的問題,就是現在面對的問題,信貸失控、貨幣政策問題、通脹問題、泡沫問題。發達國家已經面對這個問題,亞洲現在也要看這個問題。
所以改革實際上是一個結構性問題,怎么協調銀行業、實體經濟、影子銀行、資本市場和民間金融。影子銀行現在是在發達國家很清楚的就是銀行監管走到離岸中心去創新。在中國還是民間金融在一個利率偏低的情況下怎么融資滿足需求,這個問題就演變成銀行業比較大,比資本市場大好多,借貸過大、期限錯配、外匯錯配的問題。這是全球的問題。期限錯配的問題帶來流動性問題,歐債危機、亞洲金融危機……很大的教訓。我自己覺得改革的方向是不要只看銀行業,要看的很清楚資本市場怎么改來配合短期性的銀行業的情況,然后怎么跟實體經濟,老百姓的融資,現在有些說是微貸的影子銀行的融資、怎么接軌,穩步發展的問題。
健全長期融資機構的重大作用是很明顯的,因為期限錯配不可以單單用短錢去投資長期項目。國家最需求什么,就是長期投資。我們走脫不了期限錯配的問題。那么外匯錯配的問題呢,亞洲金融危機很明顯出現了這個問題,歐元區也出現了這個問題。就是如果有一個貿易逆差,你還是有一個外匯錯配。在中國這個短期問題不大,但是如果是外匯儲蓄要走出去,那么民間的外匯從哪里來怎么走是一個很大的改革的問題。
下一個改革是什么問題呢,因為時間有限我只能很快講。第一是中國跟全球貿易失衡,順差逆差,現在是用美元制度, 依賴美元,怎么轉型走向內需這個大問題。現在經濟面臨潛在挑戰就是新的環境,新的風險,新的法律、會計制度、整個業務模式,在這方面我說一下香港就這方面可以協助國內金融企業可以走出去的問題。
第二大問題,朱民也說得很清楚,就是怎么建設和諧社會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的問題。我自己也看,中國在未來經濟轉型肯定要走社會公平、社會和諧、綠色經濟轉型的的道路。怎么走呢,實際上是一個三角形的問題。整個全球面臨的問題實際上是就業的問題。就業問題完全靠政府做不到,也要靠市場 、企業、 社會。那么怎么做到?老百姓需要的不只是就業,還有公平、控制通脹、儲蓄保值,怎么避免一放就亂一抓就死的措施是最重要的。
為實體經濟服務,基礎設施投資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怎么穩固支持,就需要長期的社保、保險業,長期的融資來支持長期的投資。把整個銀行業的資產債券化證券化是一個非常大的激勵和挑戰。
第三個就是金融監管的改革方面。現在面對全球的資本需求和流動性需求,我不需要說太多。
第四個改革方面很明確就是中國要走出去,就是要亞洲區域經濟合作。在這方面亞洲危機之后,中國也一直支持推進多邊化,怎么建立全亞洲供應鏈之下的亞洲的金融合作機制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在這方面,香港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平臺,協助國內的金融企業走出去,也協助亞洲區的金融企業怎樣進軍中國、和中國合作。
我總結呢,大家要清楚改革是必然的,也是長期動態的過程。大家不需要期望太大 ,但是要理解整個動態環境下科學發展、生態環境、人口老齡化、城市化、外部轉型,改革不容易。改革不是一步到位,怎么判斷市場企業的合作性是關鍵。吳敬璉老師說政府就應該管好自己能管的事兒,不該管管不好的事,市場怎么協助政府制度進化、走向市場、使我們面對最大的挑戰。也再強調香港在這方面,因為香港是國際城市,國際性的窗口,在很多方面可以做很好的平臺,協助中國全面金融改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