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第十三屆學習型中國—世紀成功論壇”于2012年12月30日-2013年1月1日在北京召開。上圖為全國工商聯宣傳教育部部長高慶林。
以下為演講實錄:
高慶林: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剛才紅豆的周總講了很多非常精彩的觀點,但是,好象今天音響有點問題,在座的很多朋友可能沒有聽清楚。
學習型中國給了我一個題目,我是命題作文,這個題目叫“商業文化演進與民營企業家階層自我認知”。我用半個小時的時間跟大家交流一下,大家參加學習型中國的主要目的是獲得一些答案,在你們的工作和生活中。但是,今天我這半個小時的時間非常有限,我想用有限的時間給大家提出一些問題。但是,大家不要擔心,大家花精力在休息的時候來參加學習,最后我們沒有拿走答案,糊里糊涂的離開了北京,這絕對不可能,我提出的問題希望給大家在財富積累過程中有一些有益的啟示,如果大家能夠在今天獲得一些思考和指點,我向在今天的演講中也算是善莫大焉。
首先一個問題,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短缺資源,但是,如果你做了調查,沒有人承認缺少它,所有人,我估計在座的諸位也是,你們認為你們并不缺少這種東西,這種東西很神奇,是什么呢?這種東西叫道德。道德很稀缺,但是沒有人認為自己缺德。在當今世界上,道德的稀缺性是一個非常非常熱門的話題,如果從學理上講道德,我想今天我一定會給大家講,我想大家只要提出一個概念,我轉換成商業道德和商人文化。在當今世界,在當今中國,怎么評斷商人群體的道德水平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坦率的說,大家對這個熱門話題的評斷不高,現在主流話語權已經完全碎片化了。互聯網的個人媒體對財富階層,對財富積累的置疑已經達到了觸目驚心的狀況。但是,我個人認為商人群體的道德水平至少不低于全體社會成員,其他各個社會階層的平均水平。
那么,即使如此,為什么輿論對包括我們在座的諸位整體商業文化的水平和道德水平的評價不高呢?答案也很簡單,是因為我們這個群體的社會影響力,占有的資源以及未來發展的社會前景絕不同于一般其他社會階層。數據很枯燥,但是也能說明問題,當今工商注冊的企業大致有一千萬出頭,如果每一個企業平均有2-3個出資人,那么我們說民營企業的老板,這里頭99%都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的老板大致就有2、3千萬。此外,我們還有3500萬的個體戶,大家知道,個體戶實際上就是微型企業,很多個體戶的資產狀況已經非常可觀,因為各種各樣的想法,包括稅收的規避等等想法,他并沒有注冊成工商企業。但是,這3600萬人也是我們說的商人群體中的核心階層,加起來有6000萬人,這6000萬人占有的社會資源和社會影響是任何社會階層無法比擬的。它承擔了60%左右的GDP,承擔了過半的稅收,承擔了新增就業的80%以上。那么,這個群體它具不具有文化自覺?它的道德水平如何?它自然是四兩撥千斤,對社會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
民營企業在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它自覺不自覺的在向這個社會貢獻著精神財富。它的企業文化,發展戰略,它的產品安全,它的公共關系等等等等都會通過各種渠道,包括社會的,包括你的職工的,包括你的產業鏈,直接利益相關者,間接利益相關者,要傳遞給全體社會成員。所以,商人的道德水平,自然輿論會用一個放大鏡來看你。所以,在座的諸位,在這個問題上要有一定的意識。也就是說,大家看香港的電影、電視劇,凡涉及到黑道的總會有這么一句話,道上混的早晚是要還的,你有多大的能力,要承擔多大的責任,這是必然要傳達的一個基本的價值觀和道德觀。那么,作為商人群體,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有一個冷靜的、客觀的認識。
今天講這個話題有什么現實意義?在中國經濟一路高速狂奔的時候,大家很難得坐在這兒共同切磋這個話題,因為中國的民營企業在30年來幾乎所有的團隊建設、盈利模式、內部管理等等所有的環節都是為了高速發展而搭建的。一旦經濟進入一個下行期,進入了一個緩慢的發展平臺,很多人就不會玩兒了,非常緊張。在這個時候大家經常說,它叫經濟的冬天。在這個時候我們講經濟進入下行期,大家坐在一起好好的討論,審視一下在一路狂奔過程當中,在人的高速生長過程當中,是不是缺了一點鈣質。我們凡是能夠做大、做久的企業,也許有很多成功的原因,千種萬種,各有各的不同,但是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共同具有文化自覺,別管這個企業家起步是海歸,還是從大學校園翻身下海,還是從草根做起來,最終他都有一個修煉,有一個明確的企業文化戰略,企業文化戰略一定會說明企業家是有文化的,有著明確的發展前景。
那么,我們也做過反之的案例統計,失敗的民營企業,別管他曾經多么風光,別管他在前臺唱戲如何聚光燈打照他,但是短期內突然從我們視野中消失了,但是一個共同的失敗基因就是缺少文化。大家不要認為文化是一種奢侈品,我們在創業的時候,在財富積累的時候,我們共同追求的決不是它。我可以告訴大家,隨著你們在財富積累的路上漸行漸遠的時候你們會發現它是一個必須品,不是一個奢侈品。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當前的法律、社會、輿論環境已經影響了商人群體的生存狀態,我們在私下探討的時候,經常有企業家講,你們不要給我們建立文化之外的壓力,企業財富積累有一個規律,人總要回歸的,你不用說,我們今后也要回歸文化。大家看到那些成功的商人,無論是言談舉止,衣食住行,表現出來的那種是一個規律,但是現在的環境已經沒有讓你這樣從容的建立文化自覺,不允許給你這樣一個發展的機會了。社會輿論已經忍耐不住了,至少從網絡輿論環境上看,仇富和仇官已經成為社會矛盾的重要焦點。而且這種社會情緒已經影響了包括在座各位的生存狀態。舉個例子,幾年前杭州有一個飆車案,本來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交通事故案,但是最后判決用的是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判的,大家知道其中原因嗎?就是社會輿論炒作飆車交通肇事的人是“富二代”,這就是輿論炒作的案例,所以這個問題在座的各位商人群體首先要有強烈的緊迫感。
在北京我們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內部聚會,每次三五十人,就是探討什么東西能夠讓企業家精神不只能夠得到巨大釋放,還能讓他活的更幸福。這是我要給大家首先強調的一個非學理上的道德和文化的表述,它夠像人體生長必須的鈣質。大家在企業快速奔騰的時候,鈣質一定是缺的,再往從前說,文化元素,人文關懷等等一定是跟不上金錢積累的速度。它就像汽車重要的系統功能,汽車往前行使,一定要有一個非常先進的動力系統,但是光靠動力系統先進,汽車一定會人仰馬翻,需要剎車。那么,什么叫剎車?這就是文化。
所有成功的商人,無論是歐美的、日本的,還是華人的在這方面都有非常精彩的案例。比如說李嘉誠他一生經商,他悟到的就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一定學會節制過度的商業歷程。那么,歐美在100年前就建立了一個心教倫理,這是資本主義精神的一個核心,一方面讓商人能夠非常聰明的心無負擔的從事創業和財富積累這項事業,它不僅做這項事,同時,它也是在為上帝理財,在你離開這個世界以后,一點財富,就足以讓你獲得幸福生活,其他財富要貢獻給社會,這就是把巴菲特、比爾蓋茨的慈善觀念。商人一定要一手拿算盤,同時一手拿論語,就是做人做事的一種文化,也就是商人在這個問題的核心動力實際上就是利和義之辯。
從這個角度上講,中國的商人,中國的企業家,這30年來在改革開放下,迅速獲得財富巨大積累是非常幸運的,我們用30年時間走過了歐美、日本200年,甚至300年的發展歷程。但是,從我剛才講的道德文化角度講,我們的商人又是最不幸的。我們在經商前也許就是普通的農民,普通的知識分子,甚至普普通通的什么人都不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我們企業經營和財富積累成功了。但是,這個成功下,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大家沒有感覺很安全,很幸福,就是缺了這種道德和文化在整個財富積累過程中的一種平衡和制約。財富積累的過程是陽光的,社會環境就一定會是好的。舉個例子,前年我帶著10個企業家去中央電視臺做對話節目,主持人問李書福,說李總都說你們是野蠻生長,您今天能不能告訴我們你們是怎么野蠻生長。大家知道吉利的董事長李書福說話有一點酸,但是他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不是我們野蠻生長,是這個環境野蠻,逼著我們野蠻生長,他講的是中國民營企業創業幾十年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感悟。但是,他講的只是一個角度,講的是你環境野蠻,自然會讓創業的企業家的所有行為可能就難免帶來各種各樣的不規范。或者說,你在吃飯的時候,因為吃飯的秩序不好,你的吃相就很難很幽雅,你可能就要站起來夾菜,就顧不得好看了。
但是,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會造成一個惡性影響,你的吃飯不優雅,看著你吃飯的人,對你的財富品質就缺乏尊重,對你財富的來源,就有或多或少的猜測。這種心理因素一定會影響到在座的各位的生存環境。長此以往就形成一種惡性競爭。為什么我們每位企業家做慈善捐獻的時候心理上會接受,因為他財富積累的環境是良性環境,同時社會各界也很尊重企業家精神,沒有企業家精神,我們吃不了這樣的苦,我們沒有這樣的商業靈感。工商聯前一段有一個新任主席是福建來的,王主席長期在海外工作,在日本,在英國,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他在英國回國度假的時候,他的英國同事問你買的哪個航空公司的機票?他講我買英國航空公司的機票,英國的同事就馬上感謝你,他覺得不理解,因為你坐了英國的航空公司,你就等于是為英國納稅了,你納稅,我們要表示感謝。那么,這種心理在中國恐怕很難有,因為你是創業英雄,那么你周圍的環境,所有的普通百姓都要向你表示尊重,恐怕在中國現實很難做到。反而,很多人置疑你的財富怎么獲得的,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社會環境、輿論環境已經不允許大家從容的競爭。
財富的積累一定是有兩個維度,中國人經常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就是我講的。大家記住這句話,這是商業文化的一個哲理,叫臨財不要輕易得到,未必是好事兒,臨難,要正面對待,未必是好壞事兒。這也是高爾夫哲學,打高爾夫的人都知道一句話,叫少打一竿心情好,多打一竿身體好。經過磨難,看上去最遠的路也許是最早到達,這就是商業文化的一個根基。
我最后再講幾句話,我得一個結論,也是給大家在創業財富積累道路上的一些啟示,也許在走這一步的時候你會想到,原來中國的商業文化傳承是很深厚的。第一、商業文化的道德不是奢侈品,不是等企業和財富積累成功以后才再修煉齊家,而是在你很小的時候。我們經常講一桿秤,秤上有16顆星,就是告訴商人偷斤短兩就要折壽。還有一個大家經常拜神,但是關公決不是求財滅災的,中國古代商人在漫長的摸索中知道過度的追求商業利益,一定傷害他人,傷害自身。還有一個結論就是商業環境是需要融合社會環境的,確實不是在座的諸位個人就能夠建立一個商業文化,乃至商業文明。我經常講一個例子,就像四個人打牌,三個人偷牌,換牌,只有一個人按常理出牌,最后是輸盡為止。我們需要法律、社會、輿論、政策環境的融合,但是在座的諸位,你們不能等這些環境。最后講商人的一個認知目標,就是商人的自我認知,你們如果對自己能清醒的自我認知,一定會影響到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以后有機會可以探討。
最后講一下就是我希望在座的諸位都能夠成為君子,但是你們追求財富的時候要追求財富質量,要追求沒有罪惡相伴的神圣的財富,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