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第四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于2012年12月29日在北京召開。上圖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
以下為演講實錄:
韓俊:尊敬的尹部長、尊敬的劉省長、各位朋友、各位嘉賓、各位代表,大家下午好!
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中國經濟前瞻論壇舉辦的聚焦三農的分論壇,大家知道十八大報告在講三農工作的時候,用的標題是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所以今天我想用20分鐘的時間,圍繞這個主題來跟大家做一個交流,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實質上就是要打破城鄉的二元結構,李克強副總理前不久講,城鄉二元結構帶來的差距是中國發展面臨的最大差距。他昨天在江西又講到,城鄉和區域的差距是中國的現代化面臨最大的難題,怎么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怎么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十八大報告里面最好記的就是六個字,這六個字是溫家寶總理親自概括出來的,就是多予、少取、放活,把幾個做好了,二元結構就可以破除。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在少取方面,我們獲取十年的成就最大,2000年開始農村稅費改革試點,2006年取消農業稅,2000年農民合理合法的負擔是1390多億,農民各種攤派,當時研究表明在1000億左右,農民還要承擔義務工折價也在600億左右。所以很多研究認為中國農民的負擔在進入新世紀之初的是一年3000億,這3000億現在都打掉了,少取跟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有什么關聯呢?城鄉二元結構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農民的事情農民辦,農民的負擔重是因為政府缺位,不跟農民收這個錢了,就在二元結構上打一個很大的缺口出來,這個缺口要補上,政府必須要多予。所以05年政府提出公共財政要覆蓋農村,讓公共財政的雨露滋潤億萬農民,我們在增加對三農的投入方面確實過去十年有了非常大的進展。
從2000年到2010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是41000億,去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是12280億,一年的投入就超出了第十個五年計劃,投了這么多錢還沒有算地方的,如果加上地方的投入我們現在可能已經接近3萬億了,我們用這些錢在農村辦了讓很多億萬農民受益的大事。比如說義務教育,免學雜費、免課本費,貧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學生給營養補貼,1.2億農民的孩子享受了兩免的政策,1330萬貧困家庭的孩子享受了補貼,2600萬農村的孩子拿到了營養補貼。2006年到今年中央財政用于農村義務教育的支出,不包括農村老師漲工資是5500多億。
第二個方面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03年以前中國農民看病都是自己掏腰包,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占到了98%,完全實現了全覆蓋,現在的籌資標準由2003年人均30塊錢提高到了人均290塊,現在籌資的規模達到了2332億元,中央和地方財政對農民的醫療補貼是1882億元,到9月底農民已經報掉了1177億元,我們又建立了農村的低保制度,覆蓋了5300萬農民,我們又建立了農村新型養老制度,現在有1.2億中國的農民已經開始領養老金了。我們過去十年在財政方面有一條非常寶貴的經驗,拿錢一定要買出個好制度來,我們拿錢確實建立了很多很好的制度,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制度,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等等,我剛才走列舉了這些制度,這些制度的建立表明我們在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制度方面,我們取得了重大的進步。
也可以這么說,城鄉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初步已經建立起來,當然標準還有待于提高。比如說農民看病,報銷范圍還比較窄,李克強副總理昨天跟農民座談的時候,農民說報帳的周期比較長,有時候還要看關系。所以說我們今后要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我們要鞏固少取的成果,我們要繼續加大多予的力度,我們要做好放活,我們一定要做好放活這篇文章。過去十年我們在放活方面也做了很多,比如說農村的林改非常成功,再比如說農村的稅費改革也非常成功,農村2004年放開了糧食的購銷市場,我們取消了對農民工外出打工,過去我們給農民工收了很多錢,現在這些卡都不辦了,錢也不收了,我們有了很大的進展。
中國的改革始于農村,過去十年中國改革的突出亮點也在農村。可以說過去十年,中國發展最重大的政策成就也在農村。我認為今后中國農村改革的空間仍然很大,農村的改革有可能,也完全可以在新一輪的改革當中走在全國的前列。我認為以下四個方面的改革是需要重點關注的。
第一,創新農業的競爭體制,十八大報告講要培育新的農業經營主體,要構建新型的農業經營體系,這就是要進一步深化農業經營體制的改革,要改革創新添活力,這也是今年中央控制工作會議的重要主題。我們一定要很清楚一點,中國農村改革最重大的制度成果是什么,就是把地交給農民了,農民家庭經營是農業的主體,我們用一句很政策話的語言來講,就是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現在統的不到位,我們要深化農業經營體制改革,我們要堅持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這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要把以農民為主體,為農民服務作為基本的方向,現在中央提出創新農業的經營體制,我的理解絕對不是要脫離現代的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去另搞一套,絕對不是要另起爐灶。大家剛才聽了兩個龍頭企業成功的經驗,他們沒有一個去替代農民的,他們還帶動了20萬農民搞高效養殖,如果這兩個老總說我要替代農民,什么我都替你干,他絕對成功不了。他哪有錢買那么多地,他哪有錢蓋那么多豬舍和鴨舍,所以農業經營體制創新的著力點應該是以農民為主體,為農民更好的提供服務。我們要帶動扶持一家一戶的農民發展專業規模集約化的生產,就是一家一戶的農民要走向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的軌道,這樣可以發展很多大戶家庭農場等等,一般的農戶我們也不能忘了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第二,大力發展農民的專業合作,現在我們進行注冊的合作社已經有60萬家,但是現在合作社注冊不要驗資,也不需要年檢,我問很多合作社,你注冊了多少,他說注冊了500萬,我說你到底多少錢,他說連10萬塊錢都沒有,大家千萬不要以為中國60萬個合作社,有6000萬的資金,沒有這回事,我們確實涌現了大量對農民有帶動作用比較規范的合作社。但是用大量不是很準確,涌現了一批。我覺得下一步今年中央工作工作會議的文件頒發以后,國家在扶持合作社方面還會有一些系統的突破性的政策。
第三,要培育一大批龍頭企業,我們國家的農業現代化,需要培育跨國型的農業公司,現在還沒有。我們更要培育一些真正扎根于農村,善于跟農民打交道,善于跟農民合作社打交道,來帶動農民發展壯大自己,像大白鵝和雛鷹集團這樣的龍頭企業。我看了一下中央的文件,沒有一句話是限制城市工商資本到農村去帶動農民,發展農業產業化。所以我們的政策一直是鼓勵,各地的政策和全國的政策一直是鼓勵城市的工商資本到農村去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種養業,特別是農產品的加工業、運銷業,包括服務性的行業。但是我覺得我們的工商企業也要非常清楚,總全世界來講,你千萬不要想替代農民,沒有一個國家有這樣的政策讓公司成為農民的主體,沒有一個國家有這樣的政策。在農業經營體制的創新方面,我認為最重要是要把握好土地流轉的方法,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不限制也不強迫農民流轉土地。實際上我們現在沒有一條政策是限制土地流轉的,當然土地承包權的買賣是另外一回事,你通過轉包、出租這些流轉方式歷來所有的文件都是肯定的。不限制也不強迫,我們過去二三十年的教訓就是強迫農民流轉土地的事時有發生,我們不能有這樣的標準,最近我去山東調研,現在土地流轉率只有3%,不到4%,我說有的地方都30%到40%,我問市委書記你不著急,他說我不著急,農民不愿意流轉土地,我們絕對不強迫他,他說我們有過慘痛的教訓,強迫農民流轉積累了很多矛盾,這是關于農業經營體制的創新。
再一個是放活搞活農村的金融,怎么樣建立符合農業特點現代農村金融體系,我們還沒有破題。關于農村的金融改革是一大亮點,我們也期待著在農村金融體制的改革創新方面能夠邁出堅實的步伐。農村金融我們過去更多的傾向于走商業化的道路,我們今后更應該強化農村金融的政策性和合作性,更應該體現它對群眾的普惠性。
充分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十八大報告講到三農政策的時候,用詞最多的就是土地問題,依法維護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的使用權,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比重,第一就是維權,這個問題我覺得還需要我們加大改革的力度,農村土地是誰的,你問問村干部、縣長和農民回答是五花八門的,可能很多人說是集體的,你再問集體是誰的,就問住了,生產大隊的,生產小隊的,村民委員會的,還是村民小組的,回答是五花八門的。只有土地定權,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給農民一個長久不變的土地承包權,長久不變是多少年,有人說是999年,有人說是99年,我覺得下一步怎么也得明確一下到底是70年,還是多少年,現在承包權是不完整的,怎么更有保障,可不可以抵押,可不可以買賣,城市國有土地的使用權是可以買賣的,為什么農村的土地使用權不可以買賣,當然首先要立法,要有完善的法律框架,要給農民更大的福祉。現在我們還要做一個基礎性的工作,要給農民發一張真正有法律效力管用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這項工作可能是下一階段,我們在土地政策方面要做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一定要分配好土地的收益,現在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實際上存在兩個偏低,第一個偏低就是整個土地出讓收入當中,農民拿到的份額是偏低的。比如說我看了一下2004年到2008年,我們全國土地出讓8萬億,農民只拿到40%以上,我們調查江蘇最發達的市給農民的補償,解決最好的縣級市,整個土地出讓過程當中農民獲得的份額是百分之十幾,有的專家說要提高十倍,我不知道專家是怎么算出來的,不要說提高十倍,提高十個百分點就是兩三千個億,我不敢想象提高十倍是多少錢,我認為提高十倍是根本不可能的。
現在土地出讓的凈收益當中,用于農村發展的比重太低。我們去年的土地出讓收益3.34萬億,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占到了18%,用于城市保障房建設的占到了2%,用于農村發展的支出只占6%。也就是說政府賣了地,剩下的錢大部分用在城里,沒有用在農村。所以說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最難的就是城鄉二元土地結構,這個結構不破,新型的城鄉關系就建立不起來。
最后一個改革就是黨的十八大報告里面提出的要加快戶籍制度的改革,有序推進農民工的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這個問題關鍵是要解決一個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問題。現在兩億左右的人口到城里來,有的呆了五年、十年,都做著市民的夢,但是就被擋在城市的大門口,市民夢遙不可及。我認為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我們這些農民工兄弟,他們的市民夢,離這個夢想成真會越來越近。最核心的就是要保障這些農業轉移人口,要逐步享受到同等待遇,城市基本公共服務要全覆蓋。當然當然說農民進城以后跟市民享受同等的待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光發一個戶口本是沒有問題的,就業培訓方面基本可以同等對待。但是在低保、租房、高中、上大學、選舉方面還沒有做到同等對待,基本上完全是兩種待遇。我們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把這個完成,你要考慮城市的財政承載力,還要考慮城鎮居民的心理承受力,最重要的解決居住問題,現在進城的農民工真正買房子的還不到1%,很多農民工住在建筑工地,住在單位宿舍,住在城中村租的房子里面,住在地下室,我們把它叫住在陋室里面,這樣他根本買不起房子。所以李克強副總理講城鎮化最大的障礙就是這個,現在中央提出城鎮化是最大內需,我相信絕對不會推高房價,我們有足夠的政策控制房價過快的上漲,否則城鎮化有可能就是很多國家出現的城鎮化,是令人恐懼的城鎮化。
城市二元化,大量的貧民窟,城市兩種人地位完全不一樣,所以說這個問題要解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問題,我們一定要明確它是漸漸融入的過程。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定要保證進城農民的土地權益,不能強迫它,當然也不能限制他,流轉農村的土地。首先不能強迫,將來有一天農民說這個地我不要了,但是必須要對這個土地有市場定價。但是最重要的是農民工要市民化,他必須有生存的基礎,這個生存的基礎就是就業。必須有穩定的更高質量的就業,如果他天天就是擺攤,就業一點也不穩定,打零工,怎么能夠融入城市。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就業支撐,要漸漸融入。
總之,我認為現在我們真正已經到了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攻堅克難的階段,我們要給農業轉移人口自由度更大的遷徙權,我們要給農民更加平等的公共服務的享受權,這些權利的改革到位,我覺得城鄉二元結構的改革也就指日可待了。只要我們做好了這三篇文章,鞏固少取,加大多余,做好放活,這三篇文章到位了,今后十年中國農村的改革和發展也可以繼續譜寫出輝煌的篇章,我就跟大家報告到這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