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協會于2012年11月23-24日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召開“2012中國服裝大會”。新浪財經圖文直播本次活動。圖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副主任朱武祥演講。
朱武祥:聽到三位的演講也收到很多的啟發,也有很多豐富的內涵,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企業家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理解,我把自己的一些表面理解和各位交流一下,三位企業家給我的感覺就是兩個感覺,一個是持續凈化,然后不斷的做。像這類企業我相信大類使命明確,定位清晰,通過持續的改善,凈化科技,來給客戶提升創造新的價值,這是我的一個基本的感覺,第二個是雷迪波爾是一個重塑,通過發現新的定位和價值空間,以自己的資源能力聚合新的資源能力,形成新的利益相關的交易模式,從而超越原有的競爭模式,在我的概念當中不喜歡說整合,喜歡說聚合,或者融合,因為整合中國大陸都經過文化大革命,一說整合就整人,整個具有攻擊行,比如說王教授清華整合北大,北大不高興,反之亦然,所以整合這個比較有攻擊行,不是一個平等概念,第三個企業馮式利豐集團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持續進化,同時也在不斷重塑,我有機會去利豐訪問,我問了4個問題,什么叫利豐模式,是供應鏈嗎,這是一方面,供應鏈是事業、業務概念,但是利豐集團公司本身為什么可以做得這么多大,第二是為什么會有利豐模式,第三位什么在香港成功,為什么是馮式成功,當時很多人覺得貿易不賺錢,就轉到別的行業去了,但是他們堅守,有時候我們講失敗乃成功之母,那么我也回答為什么利豐會成功,我們曾經問過利豐的總裁,有沒有想過200多億美元,他說沒有想過,沒有說超過200億美元。
為什么說這個持續進化,這個環節不管怎么進入都是不可或缺的,是有價值的,我們以前很多媒體傳達的概念說中國的企業,價值很低端,比如說4美元到美國賣20美元,錢都讓美國人賺走了,其實不是這樣的,中國都有成本,所以深耕軟三元,第四個是并購。我想重點說一下這個創新模式,這張圖不斷體現利豐重塑,我們多次說企業貿易的概念,到虛擬生產,整體供應鏈管理,這是一個不斷重塑的過程,所以說這個企業不斷的跨類,軟產品和硬產品的品類,跨數十個環節,所以是一個不斷重塑的過程,在進化和持續的基礎上,不斷重塑。
那么輕資產是一個概念,有充分的資源供應,這時候需要充分的創意,我們充分利用紅海產業,形成的每個環節,那么我說第二個問題,這個貿易模式,其實我們多數人,做貿易一般是利豐有兩個概念,他在所謂的貿易有兩個模式,一個是直接貿易模式,就是貿易上代理,貿易上自居為客戶提供一系列的服務,第二個利豐還有虛擬生產,在客戶面前以制造商自居,為什么,因為有些客戶只愿意和廠家做生意,他自己不愿意和利豐這樣的貿易商有采購關系,那這時候利豐怎么以商場的名義,然后堅持自己的輕資產,我可以把這個企業買過來,但是可以把固定資產保留,依然還給原企業家,我收的時候不希望有這些固定資產,只需要軟實力,所以利豐很多錢投在能力上,不是資產上,因為資產越來越多,就是剩余了。
這里面我有第二個解釋,為什么利豐可以容納300多個業務單元,以前的企業打破了壟斷以后,一底雞毛,所以貿易很難一般做大,事倍功半,太少就做不到范圍經濟,那么利豐能力聚合300個事業單元,這個我們歸結為不是雙邊平臺,是單邊平臺,把具備單獨要素能力的環節或多個環節組合達到范圍經濟邊界,轉換成業務自主體,其實說白了,想象與出租公司,有錢,有牌照可以組合,公司有牌照,對方有錢可以組合,比如說利豐三個,兩個可以組合,所以形成一種單邊平臺模式,我們說在利豐集團層面上,跟淘寶不一樣,內部的客戶發生了變化了。讓每個單元業務助理做的事情很專著,很專業,不需要做政工的事情,所以在利豐業務單元很多是獨立經營,后來主動加盟利豐,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做業務,跟客戶溝通。
我覺得服裝大會的形式非常好,大家討論變革、重組,重構,技術變革,要素成本,金融系統,還有剛才幾位講到的國際貿易環境,我認為產業鏈,尤其是過剩行業,第一是整合,我這里把整合定義為并購,減少數量,提高很多企業很牛,我來整合這個行業,那就意味著像秦國一樣,一統六國,第二個是產業聚合,某些環節借助互聯網平臺,這個企業不單不少,反而增加數量,一地雞毛,一堆碎片,因為借助了IT行業,我們可以聚合很多企業,另外需要一種生態,由一個平臺企業,來聚合很多碎片企業,這些碎片且不一定很專業,也不一定很大。你可能不需要每年一定比去年增長多少,或者比行業平均增長多少,在未來的有5個比較大的威脅,一個是宏觀經濟低迷,你們做企業家會感覺到一點,尊重產業波動,因為現在產業高度關聯。以后都是多樣性,不是某一個產業,產業和金融高度關聯,很多交易發生在金融之間,會引起一系列的變化,波動是常態,不波動是一個偶然現象,第二個是產業鏈逆轉,一會限購,第三是很多企業面臨重塑化競爭,在這種情況下,無非4個點,一個是調整戰略定位,我們在產業鏈分布當中,到底處于哪個環境,我相信未來3至5年都必須表達清楚。第二個是,這個定為戰略內容,然后是改善經營管理,第三個是創新產品和服務,最后一個是升級商業模式,模式也有版本,1.0版本,2.0版本,我們的企業處于哪一種版本,我想整個副行業和別的行業一樣,國家有大的概念,我們企業首先不是企業轉模式,首先是整個服裝產業,要從產業組織高度來調整產業鏈分工和交易模式,這里包括第一企業要重塑定位,第二個是角色分工,產業鏈區域分工和服務,以后我們服裝產業有些企業做得很好,一些往精專做,會有很多專業化的碎片企業,我就是個碎片,滿足個性化需求,不是大批量,既然有碎片,就有聚合商,降低聚合成本,提高交易。
第二個是構建新的分工和交易模式,實現新的客戶利益價值,這里包括增加價值,所以未來我想一個行業出現紅海,重新給自己定位,不再是一個惡性競爭了,我覺得有的企業可能未來3-5年,第一一句話,通過你這么豐富的商業經驗,一句話講清楚,未來3-5年是一個什么企業,在哪一個區域什么產品,處于什么樣的發展目標,第二是要確定產業分工,就得有一個表,不是資產表,有什么資源,有什么能力,一句話加一張表,做業務環節利益相關的價值核心分析,最后一張圖,重新確定商業模式。每個企業列出來自己有什么資源能力,可以居和什么資源能力,關鍵對資源能力分解,比如說有特許資源,還有品牌,還有流動性資源,我們很多服裝企業業面臨高手離開,因為這個資源是流動性的,這個怎么組合,也有方法,我們缺什么,比如說稀缺資源,有不同的結構來對接,這樣的環境下,三位企業提供了好的發展歷程,很多企業我們都要思考,一是未來管理上的改善,二是模式重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