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第三屆中國軟科學獎頒獎典禮”于2012年10月25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
以下為演講實錄:
馬軍: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還有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
能夠獲得這個獎應該講深感以外,也感覺很榮幸,我要對深圳綜研軟科學發展基金會,也對樊綱的專家評審團隊,還有社會各界一直以來對環保事業,特別是民間環保的關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就簡單匯報一下,我們所從事的一些工作,在過去30年里,中國的經濟獲得高速發展,我們的國力和民生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是發展中確實產生了不少環境的代價,現在的污染給中國的公眾帶來了健康的威脅,包括我們現在將近3億農村人口沒有潔凈的飲用水,城市也有污染的空氣,由于一些危險事物沒有得到一些處理,包括污染灌溉,造成土壤受到污染,包括環境問題。所以,基于這樣的一些因素,我想中國包括從上到下,包括政府已經調整了發展的戰略,倡導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
但是,雖然付出很大的努力,現在的總體形勢還沒有得到根本扭轉,我們也在思考,環保真正的障礙在什么地方,資金是一個問題,但它不是主要的障礙,最主要的障礙就是動力的缺乏,這個動力的缺乏就是環境監管是一個問題,我們能源的價格不能反映稀缺的程度,這些問題有廣泛的參與才能解決,而公眾必須知情才能參與,我們開放中國水污染數據庫,里面有300個地級市,之后我們把它擴展到空氣和固定廢物,公眾在這個平臺上面,在地區環境質量情況可以進行一個和其他地區排名的比較,他們可以看到各種污染物在不同的地區,他們年度變化的情況,以及各種污染物排放量的變化,這些數據都來自于政府部門,我們把它收集起來,匯總這樣的平臺上面,包括讓公眾更容易了解這些問題,用不同顏色去標識這些水質的地圖。
那么,這里面引起最廣泛關注的還是我們所收集的叫做企業監管記錄的名單,這里面隨著政府在擴大對于這些監管信息的披露,我們所收集的名單從最初2500條到今天超過11萬條,這些11萬條的信息公眾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去查找,環境信息公開實際上不僅僅是滿足公眾知情權的需要,同時也可以是環境管理的一個手段,美國在80年代末的時候開始利用有毒清單去推進自主減排,歐盟在2000年的時候,他們的信息在電子地圖上可以看到。但是在中國長期以來還是空白的,我們的團隊以及我們的這些志愿者,現在就是隨手拍定位污染源的項目,我們可以把數以千計的污染源可以定位電子地圖上,公眾可以在這些地圖,用谷歌(微博)地圖連接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可以看到廢氣,廢水的情況,同時跟這些數據庫交互之后,大家可以了解到,這些重點污染源他們的排放量占到全國廢水、廢氣或者重金屬排放的比例,他們的排放量又是多少?讓中國的公眾了解這些,并且和這些環境質量的地圖疊加的時候,大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為什么在我們中國很多地區的很多河流從頭到尾顏色是黑色的,因為太多的污染源密集在這些地區,他們的排放量遠遠超過環境容量,很多城市失去藍天,因為我們有太多污染企業密集我們中東部地區。
為了推進公眾更好的使用這些信息,加速節能減排,中國有21個環保組織,在2007年的時候發出綠色選擇倡議,希望公眾關注它,因為現在中國既是成長中的消費大國,同時一直以來就是世界工廠,我們所生產的產品很多都占到很高的世界份額,以前有消息說中國生產手機占到全世界47%,今天的消息是占到了世界的八成以上,我們掙到了多少,我們只掙到了1%的利潤,我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我們出口了廉價的產品,這些供應鏈上的問題,我們需要推動它的解決,作為消費者必須給出這樣的呼聲,我們選通過品牌做支點,建立污染企業的名單,他們可以看到,這個企業一年內違反了什么規定,由于這些名單的公開,很多企業都來到了我們環保組織,向我們說明了他們做錯了什么,怎么整改的,給我們提供了一些監管的數據,這些數據他們以前都不公開的,現在有了壓力之后,都向社會公開了,他們現在打開大門,開始接受公眾監督,在公開透明的基礎上去把他們的污染記錄加以消除,現在這個記錄的消除需要42家環保組織共同認可。
在2010年的時候,綠色選擇聯盟已經發展到了40多家環保組織,大家決定要沿著不同行業推進這些企業的整改,第一個行業我們選擇IT行業,剛才講到手機,這些問題,這個行業看似是很多人認為是天然是綠色的,甚至是虛擬的行業,實際上不是,生產過程當中,它的排放還是相當嚴重的,我們開始把這些污染企業和這些品牌建立起聯系,查到底誰是誰的供應商,如果有不回應的品牌我們就去進行調研,調研過程當中,我們發現排放的有毒有害的物質不僅對環境造成損害,對社區也造成了影響。
了解這些信息之后,公眾也做出了很多的表達,包括在微博上面他們開始探討,包括政府部門也介入到中間來,對一些供應商進行了處罰,暫停他們的生產,要求他們解決問題,最終形成了合力。
除了IT產業之外,今年4月我們把綠色選擇拓展到了第二個行業,就是紡織業,紡織業有大量的生產和出口,實際上造成了25億噸高濃度廢水排放,對中國的水環境影響非常大,在10月份我們發布第二期的報告,在第二期的報告里面,提到他們有所轉變,但是問題還遠遠沒有解決,現在紡織業中間勞動密集型的部分正在離開中國,向周邊的地區,包括孟加拉、印度轉移,但是這里面原材料的部分還留在我們這,可以看PPT上的圖,灰色的部分是印染所帶來的消耗,綠色的是成衣帶來的消耗,印染這個部分在我們這邊,這個變化不僅在紡織業,而且也在IT行業存在,所以我們需要對這個部分加以關注,不能變成別人加工的基地,尤其不能變成一個臟的世界工廠。
我們推動了一批國際品牌,包括李寧這樣的公司,他們開始向環保的方向推動,到現在為止推進740余家,這些企業對他們的問題進行說明,其中130多家撤出了記錄,所有的這一切,所有的基礎都在于信息公開這樣強大的力量,這個強大的基礎,所以我們需要進一步推動政府信息的公開,我們制定了一個叫做PITI的指數,我們用它評價113個城市環境信息公開的程度,評價標準是8個項目,每個項目按照系統、及時、完整和用戶友好,最終得出113各城市他們的PITI的排名,最高的是像寧波、深圳都超過80分。而最低的城市只有十幾分,所以差距還是非常大的,三年以來總體的水平應該講從31分增長到40分,雖然還沒有及格,但是還是有所增長的。在113各城市,他們這樣得分的情況大家可以看到,城市空氣的污染,我們開發了一個指數,專門評價各個城市他們在空氣污染的信息公開這樣的程度,那么這里面分為11種污染物,每一個有不同的權重,主要根據他們對的健康影響。
我們前天發布了年度報告,這個評價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到11各城市,他們得分的情況,有的高污染城市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而在后面還有一些城市只得到0分,我們看到在這個過程中間,中國和國際水平這樣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這個中間有政府的努力,但是背后公眾巨大的推動是必不可少的。
在結束今天這樣簡短的介紹之前,我想對大家說,環境的挑戰現在還是非常真實,而且是嚴峻的,中國的環境管理中間還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但是社會的進步包括環境信息的公開,公民社會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建立一個透明參與新興環境治理的機制,我想隨著政府、企業社會公眾在一個信息公開的平臺上面,我相信中國可以克服現在所面臨環境的挑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