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12中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高峰論壇 > 正文
2012年7月29日,第三屆中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高峰論壇在北京大學博雅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辦,本屆大會主題為“行業風險的識別與控制——風險細分、全球競爭與管控策略”。圖為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學分會副會長鄭少華發言。
鄭少華:首先感謝會議主辦方的邀請!也感謝主辦方的命題作文!
上市公司對環境風險的應對,我今天跟一位老師開玩笑說讓我講這個題目跟主題毫無關系,我注意到了,主題是行業風險的識別與控制,行業風險很難說是行業風險,盡管今天上午有學者發言時認為是政府通過產業政策導致的一種風險,我講這個題目時候強調幾個觀點:第一,所謂的上市公司要應對的環境風險,這種環境風險應當是上市公司自身的行為而引發的環境風險,請大家注意,我這邊說的上市公司不僅僅包括制造業的上市公司,也包括服務業的上市公司,在大家眼里,服務業上市公司自身的行為不會引發環境風險,這是不對的,包括你的一種投資行為,實際上可能會引發環境風險。上市公司的環境風險相對來說比風上市公司要大一些,今天上午郭鋒院長所說的,上市公司要防止別人來敲詐勒索,敲詐勒索是很簡單的,在現實生活當中,敲詐勒索的概率多的多,作為民營,道德上要很純粹,上市公司比非上市公司肯定更為純粹一些,從這個角度說,上市公司面臨的環境風險比非上市公司面臨的環境風險要大。
第二個觀點,上市公司所要應對的環境風險是指上市公司有可能承擔環境責任的風險才是上市公司應該應對的環境風險,如果不讓你承擔環境責任,實際上是不要你去應對的。
第三個觀點,涉及到環境風險的傳遞機制,實際上在現在社會中環境風險傳遞機制主要通過政府、資本市場以及普通民眾進行傳遞的,所謂政府,政府的管束可能會傳遞環境方式;第二通過資本市場,通過資本市場實際上是通過銀行,銀行在貸款過程中給了一些跟環境有關的標準,要求你必須做到,不做到就不繼續給予貸款等等,包括股民環境意識提高以后也會拒絕一些股票的購買,包括保險機構對環境風險的承擔類型的變化等等,還有普通民眾的傳遞,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非上市公司,如果出現環境事件的時候,對不起,現在也開始出現西方早期出來的閉場、砸車,強行關門,這是普通民眾會傳遞的環境風險。
面臨這種環境風險,上市公司內部治理機構應該如何建立環境風險的識別與防范機制?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當中,對風險識別與防范機制無非幾項:內控、預警、評估和應對,我們上市公司在已經建立的現有的風險識別與防范機制當中是否已經包含了環境風險?如果沒有包含,應當怎么辦我不知道,這是我提出的問題,我把這個問題交給大家。
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