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Carlo:出臺溫和的國際的減緩措施更合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6日 16:18  新浪財經微博
由復旦大學主辦、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贊助的“上海論壇”2012年5月26日-28日在上海召開。圖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三工作小組副主席、意大利威尼斯大學校長Carlo Carraro演講。   由復旦大學主辦、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贊助的“上海論壇”2012年5月26日-28日在上海召開。圖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三工作小組副主席、意大利威尼斯大學校長Carlo Carraro演講。

  由復旦(微博)大學主辦、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贊助的“上海論壇”2012年5月26日-28日在上海召開。主題為:經濟全球化與亞洲的選擇——未來十年的戰略。新浪財經圖文直播本次會議。以下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三工作小組副主席、意大利威尼斯大學校長Carlo Carraro演講。

  Carlo  Carraro:大家早上好,首先我想感謝楊教授邀請,讓我在這個論壇上發言,我也想感謝所有的同仁們,讓我能夠在主論壇里介紹一下能源的問題以及氣候變化應對方面的問題。我也很榮幸參與到今天早上的論壇中。

  今天會和大家來共同分享的話題是有關于氣候變化的,其實這也是和我們的各國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的,而且之前的演講嘉賓也講到了氣候變化的情況。我想我們擇講的話題都是和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的。關于這個話題,我主要是從我們的政策角度來進行分享。不僅僅是從政策還有從經濟的角度和大家做一個分享,其實關于這個問題,我也是知道,我們之后的分論壇也會繼續地就這個問題進行探討。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政策的探討來進一步地解決氣候變化的問題。

  我們先看一下現在的狀況,現在的情況并不是令人滿意,我們很多的會議包括最近的八國集團,包括華盛頓的會議,其實都講到了氣候變化的問題。對于各國來說,都是有這樣的一個承諾,希望能夠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到目前為止也講到希望在本世紀末之前,把溫度升高的度數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其實我們在匹茲堡還有哥本哈根等會議也都開過類似的峰會,大家都是希望致力于來解決這些問題。這個對于各國來說都是設定了2攝氏度的目標,其實對我來說還是持懷疑態度的,不僅僅是一個可行性的問題吧。其實因為我們現在為止,遇到了很多的問題,首先我們可以看一下,溫室氣體的濃度,我們可以看到2007年的數據,一直到2013年的目標。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濃度的變化,其實對于我們來說,其實可以看到我們的整個溫室氣體的濃度目前已經達到了450PPM。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要進一步地來進行減排,壓力也是非常大。當然我們是需要政治方面的這樣一個政策,但是應該說還是不夠的。其實原先這樣子氣候變化的會議,開始的目標是設定于4度,但是從政治、經濟技術的角度來說,最后設定了2攝氏度的控制范圍更加可行。關于這一目標是否可行,我們再具體看這一張幻燈片。

  現在我們也是看到了,剛剛講到了440、450PPM的程度,在這樣的目標下,我們必須要大幅度地來進行減排,還有包括每年各個國家也有相應的政策導向。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要把整個碳的存量也要做相應的調整。這是我們未來的目標,現在是440左右,其中整個二氧化碳是達到了390,在未來的幾年當中,我們可能會達到450這樣的一個目標。接下來我們可能還會繼續按照這個曲線可能會上升到550PPM,如果真的達到550,可能很難達到控制在2攝氏度的目標范圍內了。從政策層面可以從幾方面來進行控制,一方面就是要進行減排,一方面各個國家需要攜手共同來合作,特別是那些排放大國,它們必須要來減排。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我們應該有一些更加促進的這些作用,其實不僅僅是需要減排,而且我們也是希望能夠通過這些新的技術,增加這些氧氣的生成。這樣就可以來進一步地,不僅僅減,而且要增加我們的氧氣生成。

  也看到我們做了一些相應的調整,包括投資方面的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基礎設施方面也應該做一些調整,這樣可以來改變碳足跡。說到減排方面了,其實以前這些措施并不是非常行之有效,各國到目前為止也是做了一些承諾,有關于2055年還有2020年有相關的承諾,但是我還是持懷疑的態度。因為如果要達到450目標的話,必須要非常短時間內采取一些非常激進的措施。但是你如果采取一些激進的措施的話,可能對于你來說,經濟成本又會上升,如何采取兩者之間實現平衡呢,也確實非常困難。而且到目前為止,現在還沒有達成全球范圍內的國際的協議。而且很多的措施其實也是有所延遲。現在還有很多的技術,我們也知道有些技術,但有些技術無法真正地實施。比如說核技術,因為雖然說可以減排,但是會有其它的風險。所以在這樣一個經濟發展的態勢下,我們的這些措施,這些行為還有技術到目前為止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跟進,這也就是我們的一個難點之一。而且我們對能源的需求現在也是越來越多,所以如何來控制整個能源消耗的增加,也是一個大難題。

  在這里,其實中國、印度還有其它的發展中國家,關于它們的排放量我是做了這樣一個預測,你可以看看這邊有兩個綠顏色,你可以看到在2050年或者是本世紀末,如果要達到這個目標,你可以看到我們要從綠色的降到2.2攝氏度,要大幅度的讓這些發展中國家進一步下降,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綠色線,它是和這些黃色的還有和橙色、紅色的有一個交叉,基本上是在2030年~2040年會有一個交叉。特別是2040年之后你可以看到這些發達國家它們的碳排放會降到和發展中國家這樣的一個情況。如果能夠實現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實現我們的目標,但是如果真正要實現的話,我們的能源消費結構就要進行轉變。通過這張表格,大致可以了解到,這個目標其實可能性是非常艱巨的。如果按照現在的情況,我們如果不積極地進行減排,可能會像這個黑色線一樣,在不斷攀升。所以我們必須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另外我們可以看看,在能源領域當中,我們的一些投資情況。

  因為我們要控制好我們的溫度,整個能源結構也要發生變化,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有一些傳統的技術,還有一些核能,還有一些可再生能源,通過這樣一些技術的改進,新技術的推出,我們可以進一步地來進行解決。雖然我們現在遇到經濟的危機,但是我們還是應該在這些能源方面做繼續的投資。但是整個進展的速度還是需要進一步地加快。

  另外我們再看一下整個市場的格局,整個碳市場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市場我們需要在核能、可再生能源做更多的投資,目前為止整個碳市場也估計會在2050年之前達到石油市場的6倍。要達到6倍的市場規模,對于我們來說也是非常艱巨的。在2050年如果整個碳市場超過我們的石油市場的話,那也意味著整個二氧化碳或者碳足跡的整個規模也會越大,其實對我們實現溫度控制的目標也會增加難度。在這種情況下,也是意味著我們必須要進一步地來做這些投資,使得我們的整個碳交易的市場能夠活躍起來。

  這里我們再看一下我們現在在整個全球的范圍內,其實不僅僅是要在國家的層面上來探討整個減排的問題,我們應該要具體到城市的領域,比如說我們現在在城市當中,也推出了一些城市管理的方案。另外我們也希望能夠實現更好的農業管理,在過去的三四十年,我們也看到在很多的研發創新方面,也做了更多的投資。我們的環境意識其實也有更多的宣傳,當然我們的可再生能源這樣子一個數量也在不斷地增加,但是目前為止還是不夠的。因為僅僅這些措施的話,要真正地實現我們的目標,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所以除了減排之外,我們應該還有其它的方案。也就是說要減少我們現有的不僅僅是要減少我們的新增的碳排量,我們要減少當前的整個排放。也希望有更多的其它的一些氧氣的生成是最好了。

  目前為止我們也可以看到整個排放的庫存,現在要進行降低。這樣的話也可以降低我們的減排成本,當然目前為止我們可以看到要大規模地把二氧化碳的存量去除掉,這個技術現在還并沒有。現在可以看到生物能源的情況,你可以看到我們剛剛也是講到了我們如果要達到450的PPM的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對整個二氧化碳或者說整個碳的濃度要進行控制。如果能夠通過生物能源的話,就可以能夠幫助我們實現450PPM的目標,在這里也可以看到,目前所有的生物能源大概總共達到了一千億的規模,那就相當于基本每個公頃是達到了10噸的生物能源的量。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有生物能源的土地的應用,如果要真正實現這個目標,必須要把這個面積翻一番。

  除了整個生物能源的土地面積應該增加之外,還可以采取其他的一些技術,還有創新的技術。我們從經濟的角度、財政的角度來說,也可以有一些激勵的措施。另外剛才講到了一些項目的調整,對于各個國家來說,我們應該是很多的這些項目要根據氣候變化的情況,也要做相應的調整,他們投資的一些項目做一些調整。這樣的話才能適應,在這種情況下無論你采用怎樣的減排措施,我們都必須要采取調整、適應的一些項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做調整,我們做這樣一個適應的過程,其實應該說我們不需要大量地這樣一些投資。在這個領域當中,我們也可以在經濟上更加有效益。

  其實并沒有這樣的一個各國完全統一的政策,首先一方面,我們無論采用怎樣調整適應的方法,都需要先要采取這樣一個減排。其實我們要采用了這樣積極主動的減排工作之后,我們可以補充性地采用這樣子一個適應調整的方案。這樣的話,就可以來幫助我們解決這些氣候變化的問題。也可以看到我們通過幾種方法能夠結合起來進行采用的話,我們可以在本世紀末真正實現我們的目標。

  這邊也可以大致做一個總結,從我們的成本,我們的效益,我們的投資角度來看的話,很多研究已經顯示出來,我們如果要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其實應該說是可以進行很好的控制,之前的成本可能達到全球GDP的1%。我們也可以看到采取的措施如果是減緩的話,如果措施不夠積極主動,其實成本反而會更高。我們的成本是可以小于我們最后所取得的收益,所以從長遠來說,這些成本的花費是完全值得的。

  這是一個初步的分析研究的成果,根據我們這樣一個研究,如果大量的進行投資的話,這些投資其實是可以應該說是有收益的。我們再具體來看一下投資的情況。時間的關系我不一一進行介紹了,根據世界能源機構的測算,我們也可以看到,如果能夠采取這些能源的投資的話,我們可以實現目標。在全球的層面來說,我們如果能夠投資4300萬美元的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來實現我們的氣候變化的目標。在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投資來應對氣候變化。我們也可以做很多的調整、適應的項目。我們可以在我們的農業、水資源還有在健康、基礎設施、生態系統方面,我們也相信有很多的資源來進行調整。

  我們還需要有更多的創新,比如說在研發方面,我們也做過一些投資的話,我們有更好的效益。這些數字不是不可能的,我們其實在能源的領域,全球的GDP大概是占到2%,八十年代的時候只有0.8%的全球GDP,在這些領域當中你所取得的一些成績,我們通過這些研發投資的增加,可以在我們的排放減排、氣候變化的保護方面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所以我們在這個方面應該需要更加慷慨一點。我們大體測算了一下,在能源投資方面,每年可能要花費6500萬美元的規模,所以對于各國的政策來說,其實大致可以來參考一下這個數據。而且我們也可以看到,2008年開始,現在這方面的投資也有所增加的,所以對于氣候變化來說,應該說還是行之有效的,所以需要進一步增加投資額。

  從政治、政策的角度來說,我們有哪些結論做出呢,從政策的角度來說,在如今不大可能提出一個非常激進,要求非常高的政策來進行一個短期的減排,這個不太合情理。可能對于一個溫和的國際上的減緩措施是更加合理的一個策略。所以不同的國家可能同時也要去進行技術的研發,通過新的技術引入來降低排放的存量,同時我們不同的國家通過合作的方式,攜手來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這樣子至少能夠盡可能與我們的目標不斷地去貼近。所以從這個目標的角度來說,我們通過這個技術的發展,通過溫和的國際氣候政策的出臺,通過各國的攜手,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朝我們最終的目標盡可能貼近。

  歐洲現在從氣候政策方面也在采取一些重要的措施,歐盟的角度可能是全球唯一一個大洲,包括聯盟,不斷地從持續性的角度在過去的十年,推出一些氣候的政策。所以與歐盟相比,可能其它的一些國家,現在也開始慢慢地去討論出臺可能的一些氣候政策了。所以從歐洲的角度來說,它們所做的一些工作,也是比較簡單,比較基礎性的工作。首先它們會因為溫室氣體排放,出臺了相關的碳定價的交易機制。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機制能夠更好地對于溫室氣體排放的狀況進行修正。除此之外,歐盟也提供了很重要的一些激勵措施,幫助大家更好地采取可再生的能源,以及提高能源的效率。同時你看這些都是一些基礎性的工具加以提出,一些基本的策略在歐盟得到部署。特別是在東亞,我認為確實也有必要慢慢地去借鑒歐盟的經驗,然后采取更多的措施。所以你看在東亞,包括中國、韓國,當然在整個綠色的發展和投資的大潮中,也是起著引領的作用,幫助東亞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不斷地提高能效。

  另外創新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策略,歐盟其實對于創新是非常支持的,特別是歐盟最近所做的一些決定,以及相關的決策、決議的部署,在所有的歐盟成員國我們也看到,對于創新歐盟是大力支持。

  對于未來的挑戰有哪些呢?我們需要更多的能源,盡可能地去提高能效。最近在華盛頓,人們對能源也召開了重要的峰會,因為能源確實是很重要的一個議題。其實它未必真正會影響到氣候變化的大趨勢,但是最近我們也對排放的數量進行了計算。也就是說從全球的層面,把所有的國家涵蓋進去,如果這是我們計算的一個人口的基礎的話,可能幾乎30億人口它無法獲得很好的一些能源。他們對能源的獲得性比較糟糕,從這樣一個角度來說,未來你看這些目前還沒有獲得能源的人口如果未來獲得能源的話,那我們排放可能就不僅僅會增加10%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一方面要有很好的政策的出臺,另外我們還要分析一下,我們潛在的這樣一個新增的人口消耗能源帶來的排放增加的影響。所以通過能效措施的推出來分析它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是很重要。我們需要更加清潔的能源,同時我們需要在能源分布和這個分配方面有一個更公平、公正的機制出臺。從而更好地控制氣候變化,當然我們需要各個利益相關方能夠就合作的態度達成共識,可能在未來數年還有待進一步的努力,大概是短期不一定能夠達成共識。但是我相信現在人們在進行持續的創新,人們也在慢慢進行開始更多的合作,例如我們上海論壇就是很好的這樣一個合作的平臺,進行探討,幫助我們在氣候政策方面做出更大的進展。謝謝大家的聆聽。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  我要評論

> 相關專題: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