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11中國CFO年度人物評選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2011中國CFO年度人物”評選于2012年4月27日-29日在廣州揭曉。上圖為金融危機對策評估研究中心總干事赫然。
以下為演講實錄:
赫然:大家下午好。今天要討論的話題是證券化。這就需要一個特定的經濟趨勢來討論這個問題,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討論這個環節之前,我們要先對于未來一兩年的經濟趨勢做一些前瞻,我先把前瞻的觀念做一個分享,前面的專家都對國內做了分析,下面我就從全球視角做一個分析。我作為中方委員參加了危機對策全球智庫論壇的活動,全球經濟危機發生之后,全球的智囊們對經濟危機都有些措手不及,所以在美國做了大量的反思工作,經過這幾年跟大家接觸,我有一個特別深的感觸,他們對經濟危機的認識比我們國內更為悲觀,他們對于2012年和2013年的趨勢,他們的分析跟我們國內的主流經濟學家來看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我非常想在這一塊跟大家做一個分享,在討論這個問題,我想跟大家提出幾個問題,帶著這幾個問題進行討論。這些問題也是我們在國際論壇上經常被問到的,作為CFO有沒有把握未來幾年的持有現金,你采取的什么杠桿,你的產品線是擴張還是收縮,這些問題都是根本性的問題,我想很多人是不太愿意,或者不太有勇氣對這個問題做出明確回答的,在國外來討論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在未來得趨勢上,我們現在做了23種情景的推演,所以我覺得他們是這方面是非常大膽,我覺得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他們看歐債問題,他們比我們中方來說更加有狼性,更加有進攻性,這跟我們學院派的教授是非常不同的,他們更多是注重靈活博弈性的東西,這也是我這幾年的深刻的體會。我們的企業在未來幾年若想不至于一敗涂地,就必須建立起應急預案,特別是對抗性的投資策略,所以我想我們現在進行的23個課題中,我們拿出來幾個可能公開的,我們覺得有幾個可能大家共同分享的。
一個是危機的常態化,這幾年我們對趨勢的判斷總是出現錯誤,我們總是這么想,卻經常看走眼,為什么?方法論不對。很多人問我,為什么你們搞一個金融危機研究中心這個機構,我們說,我們從華爾街的判斷,就是金融危機不可能是一兩年結束的事情,它是長期的,至少四五年以上,我們從中國學者跟他們的碰撞中,我們覺得危機是要常態化,我們不要有僥幸的心理,爭取用時間來減少劇烈的動蕩,正因為如此這個危機就會不斷爆發,每次爆發的力度可能不一樣,你作為投資者,你知道了一些被操作媒體的語言,那么你的投資肯定會失敗。
第二為什么講增長的拐點化,我們認為我個人觀點,從二戰以后我們形式的增長曲線一直在上升,但是到了2008年出現了拐點。所以我們過去的經濟模型,或者我們過去的投資理論,如果在過去的增長可持續建立的話,當這個拐點出現的時候,可能模型就要改寫。比如我們像日本那樣出現一個失落的10年,20年是有可能出現的,在未來十年,歐洲的某些國家,出現一個失落的5年概率是很大。
第三點就是存量再分配化,過去由于全世界的增長是比較快,特別是中國的增長很快,所以不管是歐美國家還是中國都可以共享經濟增長的果實。但是存量突然不夠了,或者說在一段時間里消失里,那么金融機構要繼續維持它對盈利的追逐,所以策略上要進行存量的再分配,所以大中市場的價格波動,不僅僅是一個過去的偶然性現象,更多是主動性的行為,我認為跟我們在國外的共同合作中,都暗含了主動性的策略設計,我們如何在全球巨大的價格波動中,能實現金融機構主導者的超級利潤,也是我們在座的企業將來要避免的東西。所以你作為中國企業來說,在這樣世界級的金融機構面前,你們就是中國的散戶。
第四點關于泡沫的替代化,我們未來得全球的結果,就是用一個更大的泡沫去替代原有的泡沫,所以能不能徹底克服,從經濟學上來說是不夠的。所以我們在這方面,我們在進行很多分析的框架。
第五點產能過剩,這個比較明顯,全球的金融危機什么能解決,必須把產能過剩進行消化。特別是傳統產業。
第六個趨勢就是突發性通脹,隨著歐債危機的發生,通脹的問題可能會再次出現,這不是我們一個國家所能決定的,基于以上這些趨勢,我建議大家在一會的討論中要討論的政策,我就要提醒一下大家,一個要做好你們的應急預案,CFO要做好你的企業在未來經濟中的應急預案,我們要防止一條微博搞跨一個企業。第二個,資產管理要成為你的首要工作。第三我們希望中國企業聯合組織起來抱團。這些我們可以取得很多機會,這一點對大家都是一個很好的啟發,最后我還是呼吁,其實中國的CFO能組織起來,能建立跟華爾街對話的智庫組織,這樣的話應該能形成一個可操作性的方案。最后還是回到下一個主題。金融證券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