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六屆中國私募基金高峰論壇 > 正文
由深圳市私募基金協會和私募排排網聯合主辦的第六屆中國私募基金高峰論壇定于2012年3月29日至2012年3月31日在深圳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是“云私募時代:機遇與挑戰”。圖為“PE的發展趨勢”分論壇全景。
主持人:接下來進入第二組圓桌對話討論時間,討論的主要議題有:中國PE發展趨勢。
讓我們有請第二組對話嘉賓上臺,他們是:深圳市高特佳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達建、太平洋產業基金執行合伙人劉暉、龍柏宏易資本集團董事長王平、硅谷天堂資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合伙人韓惠源、達晨創投的肖總。
上個環節討論了現狀、困惑以及怎么弄,這個階段是PE發展的趨勢,我覺得市場贏家永遠都是打提前量的,凡事預則立。第一個問題想問大家,2012年你們的投資策略會有什么變化?會怎么變?比如速度上是一如既往、放慢腳步或者是加快速度?另外是怎么把握速度和角度來贏得現在的市場,先請蔡總。
蔡達建:大家上午好!紅霞主持辛苦了!2012年確實跟先幾年發生了不同,但是在2011年的時候大家也有這樣的擔心或者預期,擔心過去幾年的快速增長的好時光在逐步過去。現在12年一季度過去了,大家擔心的情況在一步一步變成現實,二級市場在一季度之后有一個禮拜快速的下跌,可以說不光對證券市場、私募證券還是對PE都是很大的影響,一些發行市盈率也跌到很低了,16倍,但是我個人覺得要引起警惕的是我們接觸的一些案例、項目、融資公司的預期還是偏高,這種情況確實影響了我們的投資決策。對我們來說,未來確實要向價值回歸,我們覺得如果我們看中的還是會堅決投資,如果有上市安排,對這個行業和公司的成長沒有特別的預期,我們覺得這樣高市盈率肯定是要謹慎的。未來這個市場其實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但是要堅信的一點,在成長的公司、成長的行業一定不會讓你失望,所以要盯住這些行業和公司。
劉 暉:前面那個論壇談了很多,我挺受啟發的,接著話題說,從12年的形式,咱們國家溫總理也提到經濟發展的速度向下調,未來幾年展望經濟發展逐漸習慣低速發展的經濟形態,而且各行各業來看,基本來說都是飽和的,產能過剩,資本市場又不如前幾年火熱,總的來看比較審慎。我們是海外基金,不是本土基金,基本本土團隊操縱海外的基金,規模比較大,我們比較偏重于整合并購這類投資。我們實際上從06年就開始看到過熱了,大家追逐的是同樣的項目,賺快錢。
展望未來幾年,一定要調整自己的商業模式,為未來幾年做好準備,所以我們認定應該往整合并購這條路走,增加附加值,整合并購,這是中國未來PE的一條路。去年(新橋的主要負責人)加盟進來以后多數我們的負責人,他帶來了并購的經驗,我們現在更堅定的往這個方向走,操作方面絕對是最保守、最審慎,從評估來講,從預期來講,大家都是做投行的,投資委員會的審查,進去是什么PE倍數,假定出來的投資匯報假設沒有PE倍數增長的情況下,能不能賺回錢?不能說進去10倍,可能出來30倍,出來也要10倍測算,嚴格審查,一定要審慎。
王 平:本屆論壇現在召開的時機非常好,現在從國家宏觀政策、資本市場、投資到監管,都面臨著十字街口,深圳應該是中國創投發展最早的區域,在全國的規模、影響力,尤其近幾年在創業板的盛宴中,深圳為本土創投的代表分享了巨大的成果,這個成果的分享我覺得也跟深圳本土的機構在98年開始到2007年艱苦積累的過程有關系,這就是路徑依賴的發展模式。
走到2012年,我們對未來要怎么樣去做出合理判斷,調整我們的戰略,我覺得這是本屆論壇非常重要的成果。從我個人來看,我覺得有兩個方面:第一,從大的方向,今年是PE或者VC規范發展的一年,因為現在一道道緊箍咒,2864號文對募集、備案,中國證監會又出臺很多文件直指Pre-IPO方面不規范的行為,這些實際上都是監管的信號,一個行業不可能永遠享受所謂的無風險暴利或者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智慧、勤奮、辛苦就能獲得暴利,這樣的行業也不可能生存的更長久,我覺得過于理想化的狀態是不可能持續的。
今年從國家大的環境政策來講,一方面鼓勵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鼓勵上市,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這個領域,這是積極的一面,同時在監管方面提高了LP的們滿,規范募集的過程,尤其對有限合伙企業層層的結構、法律的安排,這些我覺得深圳本土機構要率先遵守國家的相關制度,這樣才能使這個行業更健康、更穩健的發展。第二,在投資領域,如果VC來看,更多應該向早期的階段去發展,而不是PE、VC都像獨木橋一樣集中在Pre-IPO階段;同時在增值服務領域,切身的從產業鏈、公司治理、行業整合、技術發展等等,切合做好相關的工作,而不是在臨門一腳的時候都擠在這個地方。
規范發展是今年PE發展重要的特征。從我們自身的戰略來講,今年更多的聚焦在大型并購基金的設立,這是一個重點。在投資領域會分成兩塊,一個是在并購領域更加側重在消費領域的投資和并購,行業整合,在創投、VC這塊,更多關注文化創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等未來對全球產生影響力行業的早期投資,這是基本的戰略安排。
韓惠源:這個話題確實有些東西想跟大家分享和交流,剛才我們非常榮幸的獲得了這個獎,但非常小紕漏的是名字寫錯了,為什么名字寫錯了有關系?因為我們公司由原先的硅谷天堂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已經由去年正式更名為硅谷天堂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這個名字的變更跟我們的話題非常相關,從這上面看,我們已經完成了過去的思考和布局,已經由過去專注于創業投資的企業轉變成全面資產管理的公司,要說轉型的話,要應對變化,這是我們最大的轉型,以后創業投資將是我們集團業務中間的一個部分,而且我們集團提出一個非常明確的指標,創業投資將不會超過集團業務的35%,實際上2011年我們已經做到了,我想補充的是,這不是我們要壓低創業投資的絕對值,事實上我們去年的創業投資已經比前年有非常大幅的增長,但是我們希望它在業務結構里的比例要降低,這是我們想補充的,跟剛才的授牌非常相關,正好切合我們團隊的應對措施,在格局上做了非常大的調整。
關于如何投資,剛才講了比較策略性的東西,剛才講天和地的問題,我昨天還給我們公司發了一個郵件,我說現在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我講的是大實話、大白話,我跟美女于總一樣在國外生活工作了很長時間,現在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非常明顯的例子,成熟的企業比過去多,原因有很多,但是我想兩點有直接的關系,因為現在的環境、募投的企業資源是有限的,以前是都投,現在是可投可不投,從這個角度來說企業的數量和質量在上升,我發的這個郵件是有成熟的企業絕對不投不成熟的企業;第二,我們從現在開始要著重培養早期的項目,因為我們作為一個投資人,我們的天職就是給投資人帶來利潤,而抓機會是投資人最根本的責任。
肖 總:我們做投資的都非常希望走到趨勢的前面,我們一直在看市場的變化,現在來看,從我們的觀點上調整的周期到了,這個行業確實面臨特別嚴峻的形式,最明顯的就是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差價在進一步縮小。未來如果隨著發行制度的進一步市場化,發行價格進一步下降,小盤股的估值整體上還會大幅下降,這么看起來,過往十幾年很多機構賺的很大一部分錢就是差價,低附加值的年代是不是已經過去,還有多長時間?這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大家說全民PE,很多業余選手,好象賺錢很容易,不需要什么技術含量,不需要專業人士,任何人都可以做,就人海戰術做這個行業,賺這個錢。現在看起來拐點是不是快到了?我們一直保持高度的警惕。怎么辦呢?我們已經募了那么多基金,有基金都要有承諾,我們希望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賺到足夠多的錢,怎么辦?無非還是回歸到我們投資的本源,創立這個公司,過了這么多年,我們還是相信我們賺的是專業的錢,賺的是眼光的錢,賺的是服務的錢,有點技術含量的錢,如果堅持這個,我覺得我們永遠可以走下去。現在看起來我們的策略調整一定要往前走,往早期走,最近深圳很多比較老牌的機構已經在做調整了,或者成立早期的基金,往早期做變化,要不就往后期走,做并購,中國未來并購市場可能會特別活躍,未來IPO的發行市盈率如果降的很厲害,很多企業就不愿意上市,愿意被并購,很多上市公司也希望通過并購擴大業務,所以在并購市場會特別活躍,但是現在并購的環境和條件還不是特別成熟,要么就是往前走,要么就是向后端并購的方向走,原來簡單賺錢的模式可能會有問題。
達晨今年會稍微加快我們的速度,向早期做。我們現在對行業的選擇特別謹慎,以前在整體經濟形勢特別好的時候,各行各業都可以投,不用考慮行業,現在經濟往下走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哪些行業是可以投的甚至是可以大比例投的,哪些行業會受到最大的挑戰和影響,要把這些因素考慮足夠,所以在專業上進一步聚焦,行業上進一步聚焦,提升我們自身的投資能力和專業水平,最終我相信這個行業還是高精尖的行業,還是精英人士的行業,不一定要做到最大的公司,我們希望是特別長期的公司。我就說這么多。
主持人:十字街口各位給的答案是要開始拼創業了,以前靠機會賺錢,未來靠能力賺錢,另外回歸投資本源,要做價值投資,從決策上要更加審慎,對被投企業的管理服務要更加細致,硅谷天堂已經從布局和戰略上做了調整,這些都是答案。這個行業里面,在座各位都說了要么往前走,要么往后看,接下來一個問題想問一下劉總,劉總在黑石、雷曼公司都擔任過中國的顧問,對并購發展很有理解和思路,我想問問劉總,從并購的角度上來看,你覺得如何挑選目標公司?或者說在中國做并購要重點關注哪些問題?需要哪些條件?
劉 暉:剛才我簡單提到幾年前開始轉型考慮做并購的事情,剛才肖總的我也同意,并購可能是未來的大趨勢,但目前還不是那么成熟,我們說的是嘗試性的做,并購不是一下花幾十億并購。我06年并購好孩子等企業都是6000萬到9000萬的單子,并購不一定從那么大的地方起步,如果將來往這個方向發展,開始鍛煉隊伍,開始嘗試。總之,不去做的話,酸甜苦辣都不知道,都說并購好玩,其實一點都不好玩。
當時我為什么做并購?只能寄希望企業好,把你帶出去,都是寄希望,可以提供很多意見,人家不一定聽,或者你可以什么都否決,很被動消極的處理這個企業,最后是兩敗俱傷,我覺得能夠拿到話語權對控制風險非常重要,所以從這個出發考慮做并購。中國的并購市場是不是有前景?我覺得非常有前景,從世界成熟世界來看,全世界PE、VC管理2萬億美元資產,3%都是并購類基金,上下大頭是VC、創投基金,中間一塊比較少,適合于像中國這種高成長經濟的環境,所以會造就很多高成長的企業,所以成長型投資會在一定時間內有市場。慢慢高成長降下來以后,企業碰到發展的瓶頸,行業碰到飽和,下面一個階段就是行業的大整合,行業的整合、重組一定會為私募基金創造很大的活動空間。
2011年國內的并購案例是1100多例,這是不完全統計,比上一年成長了80%多,從金額上來講成長了90%多,這是行業間的并購,跟PE沒關系,PE參與其中的很少,說明行業的并購開始走上高速發展的軌道,我們去尋找從中并購的機會應該是存在的。過去幾年我們在尋找并購機會的時候要認識到幾個現實,中國的企業基本是新生企業,老板還沒到要賣掉退休的階段,你想買,人家不見得賣;第二,去碰國有資產太復雜,既使看到好的也不一定批給你,直接買國有資產是很難的。我們怎么去尋找并購的機會?一個方向就是看業務重組,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重新調整自己結構的時候把一些非主營業務或者以前的主營業務現在變成非主營,分拆掉,整體分拆一個非主營業務部門也是很好的并購題材,我們并購的(嘉德里)超市是國有企業。第二種,中國很多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是股權分散的,創始人并不占很大的股權或者控股權,這種股權分散可以給我們很大的機會。第三種,也有一些萌生退意的企業創始人,企業發展到一個瓶頸,要么就買別人,要么就找到好的價格點退出,以后這樣的機會會越來越多,經濟發展的形勢嚴峻一些,或者第二代創始人不愿意接班,這樣也創造機會。
再有就是我們現在專注做的,為國內領導型企業的走出去戰略,跨境并購,為這個出一把力,本土企業照樣也可以這樣做,找到好的本土企業幫助他跨境整合。我們會尋找到很多在經濟發展中并購的機會,并購最大的挑戰,你是老板,這時候沒有依賴了,給我保底吧,回購吧,沒有,先想明白了,這個行業懂不懂,該不該進,是不是進去以后能夠有好的戰略,不管是通過整合還是什么樣的提升,能做的更好,要先想,不然這個包袱就背上去了。這種經驗教訓我們有很開心的,有的比民營企業的老板還辛苦,沒辦法,企業資金鏈要斷了,他來找你,你去找誰?要有思想工作,我們不是搭車玩,我們是開車。一定要有管理服務的手段,這時候不是給別人服務,是給自己,一定要有這樣的團隊能夠進去以后真正提升企業的經營,從實業的角度去想,而不是從投資角度去想。第三有困難的是改不改變管理層的一種做法是全部換人,一種是不改變,要加盟幫忙,這時候怎么融合新的理念和制度,尤其投資不管是少數股權或者控股權,都要公司治理提升改革,這時候進去涉及到換人、換管理方式、重新搭建管理團隊等很多挑戰,這些做好了,才有可能成功。
主持人:謝謝劉總的分享!說一個具體的事情,剛才蔡總也提到這個環境中要盯緊一些行業,未來三年你們最看好的是哪些行業?哪些行業能突出經濟下行的陰霾,帶領經濟走出去危機?
蔡達建:這個行業,其實深圳的這幾家機構每個都有擅長的行業,對投資機構講哪些行業更好,還不如講哪些行業你最熟悉。舉個例子,我們這幾年在一些互聯網、電商,我舉我們公司的例子,我們沒有參與,確實感覺到我們在這方面沒有足夠的專業力量,而且圍繞這個領域的資金那么的多,以至于使那些項目都覺得脫離了價值或者變得很貴,首先講一點,還是最適合的行業最好。具體到我們自己的理解,其他的行業,不熟悉的不能說,我們自己的理解,在一些需要長線積累的,有一些技術門檻的行業還是非常不錯的,比如說我們公司比較專注的健康醫療行業,需要很長時間的技術積累,有行業門檻,你不去堅持就不能打入這個行業,我覺得這樣的行業只要能在這個領域堅持,會構建你長期的競爭力,這樣的行業我們愿意去看。
同時,健康行業也是中國社會發展到這個程度了,未來社會向更完善的社會發展,人的健康生活所需要,所以這個領域在過去幾年一直保持了20%復合成長,所以這些行業可以關注。同時,一些跟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比如消費者以及跟消費者相關聯的現代農業,我們覺得也有很不錯的前景,我想達晨應該也有這方面的經驗,這跟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一些高端的消費品也在逐步的形成,我覺得在這個領域可以看。另外在一些技術積累,包括一些裝備行業,可能不會有那樣好的爆發性,但是作為一個中國未來發展的基礎,一些裝備制造的行業還是有著長線的前景,盡管這一輪的調整這些行業會受到影響,但從長線來說,中國是工業大國,這些是工業的基礎,要看好長線發展,這些領域都還是可以關注的。
主持人:韓總也聊一聊你們看好哪些、關注哪些行業?
韓惠源:我還是贊同蔡總的,一方面我們看好哪些行業,一方面我們能做哪些行業。硅谷天堂跟其他公司一樣也經歷了野蠻生長的年代,以前有個明顯特征,昨天剛投一個互聯網,明天就投一個豬小腸,剛投一個養牛的,馬上就給你一個發電機的項目。關鍵是要積累,最終可能就是專業分工到我們只做自己擅長的東西,這是第一。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比較看好高端裝備制造業和大消費,因為高端裝備制造業很明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是比較忽略、忽視的,雖然衛星上了天,高鐵跑的快,但是我了解到高鐵上一個軸承上的東西都要從德國進口,基礎工業這塊我們是蠻落后的,這里面有潛力可挖。非常榮幸的是我們去年在惠州投資了一個鍛造的項目,我們的確在最基礎的工業上做的不夠。另外一個大消費毫無疑問,我個人是這兩點。
主持人:我想大家都說了,我們只做自己熟悉的事,只做自己擅長的實行,因為每個機構選擇什么樣的行業作為自己的關注,我想與自己的團隊背景、知識積累是很關聯的。接下來最后一個問題,問一下王總和肖總,肖總其實是達晨整個相門的操盤手,也請他聊一聊,未來在市場競爭中,GP如果想成為贏家,你覺得需要什么樣的能力?最主要的能力。
肖 總:我們當然都希望成為持續的贏家,不管周期怎么樣,都能贏得。還是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不管這個市場怎么變,不管同行怎么賺錢,反正你就是自己強大的內心世界,自己能做的那部分做好就挺好,不要學別人,學別人就是死,別人學你也是死,我們就賺辛苦錢、專業錢,我不會喝酒,也不唱歌,也不打高爾夫,什么都不會,我們就憑專業、眼光、辛苦賺點錢就夠了,這樣能程序的做下去。世界上有兩種植物,為什么西方國家愿意取名叫紅杉,還有一種植物叫松樹,很少有取名叫松樹的,紅杉壽命非常長,它長的很慢,但是很持續。松樹長的很快,壽命很短。我們就做紅杉,慢一點沒關系,能持續,把你的優勢、核心能力想清楚了,能力圈、能力范圍想清楚了,把這點加強就夠了,排名那些東西別看,都是虛的,踏踏實實把自己的東西做好就行了,能力多大做多大的事,最核心是心態的問題,心態調整好了,就能夠程序運營。心態一浮躁,可能就會出問題。謝謝!
王 平:紅霞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這個問題是對歷史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展望,GP的能力問題,從我們自身的角度來講,我在這個行業是老兵了,九幾年就開始做這個行業,當然我們創辦自己的公司在行業內還比較晚,我們的目標要提升四個關鍵的能力,第一,作為管理公司自身的平臺化能力,現在國內很多PE或者新的PE很多都是中介、投行的比較多,還有一些是LP轉型到GP的機構,我們現在打造的應該是以投資能力+運營能力,各方面合伙人都能在這一個平臺上共同發展、共同推動公司發展和行業發展的平臺化組合非常關鍵,我們并購很多企業,公司治理的缺陷實際在GP行業本身也存在,這個是大家都面臨的;第二,國際化的能力,本土的機構不能老看著960萬平方公里,當然這個土地很大,但是未來應該是有更加國際化能力,比如像劉總一樣管理境外的資金,對境外的市場進行整合,推動本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第三,控制風險的能力,你管理的基金越來越大,比如管理10個億的時候覺得風險是容易控制的,管理100億、500億、更大呢?像黑石1000多億美元,怎么控制風險?如果不能控制好風險,還不如不做那么大,穩當的發展就行了;第四,提升價值的能力或者增值服務的能力,你不是跟別人分享,而是共同做大,來分享這種增量的價值,才能夠去享受存量的價值。這四個能力我覺得是未來GP真正要全力打造的。謝謝!
主持人:謝謝王總!最后一分鐘請劉總總結發言一下。
劉 暉:向大家學習很多東西,因為我覺得這些人都代表本土PE的精英,看來本土PE在理念上要做的事情、想的問題沒有差距,我們也要本土化,比如跟王總一起做并購的項目,向他們學習本土操作的經驗,國內資本市場退出怎么能更大的價值化,有融合和溝通的需要,而且大家現在數量級很接近,這種情況下更多是合作,我們建議為企業做直通車,從很早期發現企業培養,中期加點碼高速發展,后期我們進入做并購整合,實際海外基金和本土優秀的基金一起去看一些機會,一起去合作,我覺得能夠創造讓中國PE更規范,更快上正規軍、集團軍的軌道。
主持人:市場是風云變幻的,未來的不確定因素很多,欲從容準備,必預先準備。感謝各位的精彩分享,因為時間關系,論壇就到此結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