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二屆年會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2012年2月4日-6日,2012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二屆年會在黑龍江召開。本屆年會的主題是“市場的力量——紀念鄧小平‘南巡’二十年”。圖為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
曹遠征:開發區,第一,不是什么秘密,在亞洲早有了。但是在中國辦開發區是比較艱難的歷程。所謂發展中國家,就是窮,沒有資本,沒有資本就沒法辦工業,而物資資本,很多機器設備又需要從國外購買。其實在亞洲初期發展中間都遇到這個問題,于是就創新了模式。當時出口加工區域,把進口替代,出口導向,把本國的工業化連在一起。30多年前中國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沒有人知道這個事兒,而且我們又是一個長期計劃經濟封閉的經濟,實驗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實驗遇到很大的問題,你要按照一套模式,一套制度,而這套模式是受到很大挑戰的,第一次爭論是在1984年、85年,那個時候蛇口工業區已經弄成深圳特區了,然后很多人說深圳特區出了一面五星紅旗,全都是資本主義的。就在小平第一次南巡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就視察了很多地方,深圳去了一言未發,然后到了珠海,他說這種模式是對的,后來到了北京,說把這種經濟特區的模式開放,從大連一直到北海,開始開放。
從那兒以后又有了沿江開放,沿邊開放,成為一種新的模式,這個過程中間,除了我們說在大的層面制度上有沖突以外,在小的觀念上也有沖突,就是蛇口風波。當時有一句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但是這句口號,告訴人家為什么一定要用金錢來衡量呢?把青年的道德觀腐敗了。在小的事情安排上,甚至在觀念上都是有沖突的。這才有小平第二次南巡講話,最核心的就是浦東開放,然后浦東開發區更大膽的實驗,然后就是上海的證券交易所和深圳的證券交易所。
后來到了90年代,由于沿江、沿邊都開放了,開發區由過去出工加工區變成現在的開發區,高新技術區,有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等等,實際上是城市的新城區建設,通過建新城,然后來改造舊城,進入本世紀以后,開發區現在的概念更大了。如果按照現在“十二五”規劃來講,它變成主體功能區,然后全國現在有16個功能區,除了我們看到的原有開發區,或者以特區為代表的珠三角,長三角,中原經濟區,河北沿海開放區。如果咱們紀念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的時候,其實在開發區中間,他是親自有指示的,第一,1985年,他說是對的,第二,1985年在天津說開發區大有希望。也就是說在天津開發區以前不叫開發區,開發區的名字是天津起的,后來說開發區大有希望,然后才有各種各樣的開發區,過去把特區都想作為一個政策實驗,基本上是出口加工區,想通過引進外資,出口導向,出口加工,開發區,不是什么新鮮的事兒,但是在中國卻是一個很艱難的歷程,它本身是一個制度創新。因為你有開發區,一定要把所有開發區的制度都引進來,而這個挑戰是巨大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