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十一屆中國經濟論壇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2011年12月24日,由中國經濟周刊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經濟論壇”在北京召開,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全球衰退與中國機會”。圖為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發言。
尹中卿:各位嘉賓上午好!
剛才尊敬的幾位老師做了精彩的演講,在之后我就不敢說了,我只做一個發言。
我們知道2011年即將過去,今年剛剛紀念過建黨90周年,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年均10%左右的增長。增長速度在世界同期相當于他們的三倍,到今年年底,我們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將超過43萬億元,占世界總量10%以上,有些人按購買力評價估計說接近17%。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國家經濟總規模、外貿進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二位,貨物出口總值、外匯儲備總額、國內儲蓄流動資金規模,以及糧食、鋼鐵、煤炭、水泥等產量都是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經過數百年的衰落,一百多年的抗爭,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的奮斗,我們國家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華民族終于迎來了復興的曙光,今天晚上是平安夜,明天就是圣誕節,遠的不說,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經濟中心已經發生過幾次更替了。當然每次更替都是在基督教世界內部轉移,即使他們都信仰上帝,并且具有基本相同的政治架構和經濟體制,但每次更替和轉移也很不容易,老三超過老二,老二追上老大,往往要經過長期的競爭,有些甚至經過殘酷的戰爭。美國追上英國就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圍繞經濟利益和政治霸權展開的。美國獲得世界老大地位以來,通過冷戰擊退了蘇聯的挑戰,然后又聯合老二用廣場協議約束日本的發展,進入新世紀以來,自911恐怖襲擊和隨后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新經濟泡沫破滅,亞洲金融危機,以及迄今還沒有完全結束的國際金融危機,還有不斷發酵惡化的歐洲部分國家主權債務危機。西方發達國家陷入了上個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的經濟動蕩時期。美國、日本、歐盟等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復蘇步履維艱,國內各種矛盾、政黨紛爭使來年世界經濟充滿了挑戰和變數。
我們國家與發達國家矛盾不斷加深,和新興國家的競爭不斷加大,外部環境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制約和影響越來越大,面對全球經濟下行和再次衰退的嚴峻形勢,我國經濟該選擇何種路徑突出重圍,揚長避短、趨利避害,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我認為中國經濟在全球衰退中突圍的路徑有千條萬條,但突破口當務之急是做強實體經濟,做實虛擬經濟。
關于這個題目,上個月15號在上海21世紀資產管理年會上,對資產行業健康發展提出了三點思考,一是資產管理來自實體經濟,二是資產管理離不開實體經濟,三是資產管理必須面向實體經濟、服務于實體經濟。
這個月16號,在深圳有一個城市金融發展論壇,我提出來要充分認識金融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正確處理金融業與實體經濟的關系,一是金融業必須面向實體經濟,二是金融業必須服務實體經濟,三是金融業必須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
利用今天這個機會,我再次呼吁,一定要處理實體和虛擬經濟之間的關系,牢牢把握做強實體經濟,做實虛擬經濟。由于之前我們沒有處理好這個關系,實體經濟過度投機,限制了虛擬經濟的發展,使得很多發達國家瘋狂投機之后日漸衰落。荷蘭、西班牙因為航海起家,由于投機之風而衰落。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股市崩盤以后,現在還在拖累日本的實體經濟,更別說亞洲危機和如今國際金融危機。各種原因都在于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實體經濟缺乏新的增長點。最近席卷美國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就是草根階層對虛擬經濟創新,金融業缺乏監管所形成的泡沫經濟的一次反思和批判。
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產業發展,特別是外向型經濟發展,基礎和優勢主要體現在中型、小型企業為主力,代工、制造為主業的實體經濟。30多年來,我國金融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為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不過以金融業為核心的虛擬經濟,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脫離實體經濟的自我循環、自我創新、自我膨脹等問題。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金融中心城市和城市金融中心星羅棋布,全國已經有30多個城市提出要建立全球、亞洲乃至地區的金融中心城市,有上百個城市正在建設城市金融中心。
二是產權和衍生品交易所遍地開花,全國各地已設立300多家名目繁多的交易所,有人統計是700家,交易的品種不僅包括金融資產,還包括各種產權,以及各種衍生指數,最近以文化市場大繁榮為題,也出現了藝術金融化、國畫金融化等問題。
三是理財產品多如牛毛,銀行理財產品帳面余額超過4萬億,私募股權基金已經達到3500多家,產業投資基金和風險基金的規模沒有人說的清楚。
四是民間借貸和民資銀行過分膨脹,很多社會資金流向了社會金融體系。民間借貸余額超過4萬億,民資銀行余額超過8萬億。部分境外資金假借貿易等渠道進入國內樓市、股市、債市、匯市,農產品和大宗產品領域進行炒作,投機牟利。
值得注意的是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這種自我循環,自我創新,自我膨脹,必然導致金融行業與實體經濟不配套,產業資本源源不斷的脫離實體經濟,流入金融市場。近幾年來,部分社會資金和民間資金越來越趨向投機,流出銀行,退出實業,放棄產業,進入了金融行業,進入了資產投資項目,進入了資源投機和大宗產品炒買炒賣領域,產業資本逐步轉化為了金融資本,金融資本更進一步轉化為了投機資本。
一些企業主沒心做實業,都想賺快錢,炒房、炒地、炒礦、炒錢,結果資產越炒越高,風險越來越大。現在有形商品和無形商品權益和收益都變相證券化、貨幣化、資本化。體外灰色經濟、地下虛擬經濟極其發展,極大的沖擊我國實體經濟,導致國民經濟過度投機化,超前虛擬化,人為空心化。
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們提供了深刻的警示,國內國外實踐反復告訴我們實體經濟是實際財富、國力的基礎,國民經濟的基礎在于實體經濟的繁榮與健康,實體經濟地基不牢,整個國民經濟的大廈就搖搖晃晃,實體經濟自我膨脹,必然加速推進金融資本、資產逐步泡沫化,同時必然導致企業融資困難,實體經濟失血、缺氧,國民經濟萎縮,不僅會影響實體經濟的發展,擴大社會貧富差距,而且也會增加經濟金融風險和社會風險,前幾天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們必須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人才和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政策、措施更加有助于發展實體經濟,收入分配更多向勞動傾斜,努力營造腳踏實地,努力創業的社會氛圍。
一是人才和資金更多的投向實體經濟,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的發展,多管齊下,引導人才和資金回歸實業,鼓勵企業將資金投入實體領域,集中精力發展實體經濟。就全國而言要做強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有重點的發展第三產業,通過加強農業現代化建設,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鞏固農業基礎地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加快能源、礦業、原材料工業的發展,構建完整的基礎產業體系。統籌各種運輸方式發展,加快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先進的裝備制造業,改造提升消費品工業,尤其拓展金融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培育壯大高技術服務業,規范提升商貿服務業,積極發展旅游業,鼓勵發展家庭服務業,全面發展文化和體育產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加速發展。
二是政策措施要更加有助于發展實體經濟,發揮好金融在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金融創新,增強金融業核心競爭力和服務能力,要提高金融監管水平,使金融更好的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資本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應當著眼于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通過健全和完善市場體系結構,滿足不同規模、不同類型、不同成長階段企業融資需求,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要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放松,繼續抑制房地產投資投機炒作,金融貨幣政策要堅持面向三農,中小型、微型企業,從制度規則、渠道和監管上解決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問題,為實體企業發展創造有利環境。
三是提高實體經濟的盈利水平,在成本推動型的通脹壓力下,組織產業資本走向金融資本,金融資本轉化為投機資本非常急迫,通過破除壟斷,保護實體經濟的生產積極性,收入分配更多向勞動傾斜,創造和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最大程度的發揮產業資本在危機時代尤其需要的企業家精神,給所有的生產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降低稅負、融資成本和物流成本,讓產業資本重新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要牢牢把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加速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和技術,提高傳統產業水平和效率,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推動重點領域跨越發展。
四是千方百計擠壓金融資本炒作空間,虛擬經濟的資金大進大出對實體經濟發展帶來障礙,保持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必須建設高效率的金融資本市場,讓金融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位,要通過放寬市場準入,利率市場化,促進金融業健康發展,要從監管體制上對民間資金進行引導,降低準入門檻,支持民間投資進入鐵路、市政、金融、能源社會事業領域,要規范財政投資項目的運營方式,嚴防產業壟斷資本和金融資本結合在一起,共同牟利的不良現象,積極穩妥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防范和控制系統風險。
五是加強對投機資本的監管,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加上美元利率持續走低,由于看好人民幣升值空間,我國銀行、企業、個人都傾向于將境外資產調回并結匯,其中不乏境外機構套利資金,假借貿易等渠道采取分散滲透的方式大舉進入國內。
從過去幾年情況來看,國際熱錢主要集中在股市、樓市、農產品、大宗商品等領域,從根本上解決國際熱錢流動的風險,必須理順國內資源資金體系,同時強化對貿易、個人外商投資等外匯管理,加強外貿、外資、稅收、海關、外匯等部門的政策協調,加強對跨境短期投機資本流動監測和監管。嚴厲打擊出口騙退稅、地下錢莊等違紀違規行為,防范熱錢大規模流動對我國金融體系造成的沖擊,謝謝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