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十一屆中國創業投資暨私募股權投資年度論壇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第十一屆中國創業投資暨私募股權投資年度論壇”于2011年12月7日-8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醫療健康:掘金財富第五波”論壇。
以下為演講實錄:
馬克:非常感謝大家堅持到晚餐前,不過我可以保證,由于饑餓的原因,這幾位演講者肯定會說出他們的心里話,也想諸位耐心傾聽。
先從嘉賓們自我介紹開始。
王暉:我是鼎暉投資的王暉,很高興今天在這里認識。
周逵:我是紅杉資本。
馬克:今天演講嘉賓有研究專家,又做投資的專家,更有來自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的管理人。我想今天的問題也比較簡單,主要是三輪。第一輪主要是從市場和機遇開始的,我想先請問我的諸位朋友們,在醫改實施兩年之后的今天,你們覺得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我們的機遇在那里,我們可以從研發、流通、生產制造各個環節都可以自由講,先從唯一的女士開始,你是在醫療投資中的先驅之一。
劉千葉:要說機遇,我倒是沒有專門從醫藥三線城市考慮過,我更多是從一些醫療行業的領域和病種考慮,我特別關注是慢性病。中國有兩塊,一個是非常大的,前幾周的數據也看到了,北京糖尿病發病率將近10%,中國前幾年總人數已經超過了9千萬,慢性病類似糖尿病和高血脂這樣的病,有很多的市場機會。
還有血透這種,跟糖尿病相關的,最終會產生腎衰竭,要長期使用藥的。現在血壓透析大概一次400元,一個月差不多要做10次,一個月透析費要4千元,十幾年前中國人付不起,有些人是可以付得起,這些人要長期坐透析機上,甚至10、15年,20年,這種病人累積比較快,他一旦存活下來,就要繼續使用,這個領域我們是非常關注的。
馬克:你剛才講到做醫療投資中慢性病是很關注的領域,你提到的血透,我們也看到了它的商業模型,很多都在做這個商業模型,奶油中的奶油不是服務這一塊?
劉千葉:是它的耗材,基本上是柏克等,國產的品牌很少,在座各位公司有相關的產品或者耗材的公司,我們是非常樂意去認真跟你們談一談。
郭海濤:這個產業的機會大家都能看到的,高特佳投了60多家企業里面大概四分之一投了這個行業。機遇還是一個產業鏈的概念,尤其在醫療行業的產業鏈,所以高特佳已經形成了一個模型,叫結構程度影響力的模型。首先要從整個一個產業鏈結構,比如從醫療器械這是一個產業鏈,從原料藥再到化學藥和中藥,再到流通環節這樣的生物醫藥產業鏈,當時間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更加關注產業鏈的投資,后期投到云南山大的時候,更加關注這個產業鏈,我們非常關注這個產業鏈的結構。第二個方面我們叫程度,醫藥行業還有很多細分的領域,雖然一看增長得很快,但是有天花板,有的醫療機械做到一個億,就到了頂端了,這個時候還要考慮市場的容量,還有細分行業的發展程度。第三個在醫療行業我們關注的是影響力,包括徐航就是有一個比較好的背景,后期投的都是在海外有一些很好的醫療背景回來創業這樣一批人,這是代表著個人的成長。再就是這個企業能不能在市場上做到有影響力的地位。整個環節來看這個方式,我們投的很多企業是用這個方式來做,我們對這個機遇有非常高的判斷,也是用這個來判斷我們要投資的企業。
馬克:你剛才講的純產業鏈,我想請問的是你們是純產業鏈各個企業都投,還是早期一些關鍵,或者你們能夠對附加價值進行投資呢?
郭海濤:我們從早期和中期都會投。我們今年也投了幾家企業,企業有兩類藥還可以,大家都知道國內的醫藥企業實際上種類還是差距很大,這個時候投一些早期做一些創新藥的企業,希望能成為投的已經成為后期的企業未來發展的潛力。投早期的項目不是為了單純的上市,實際是從產業鏈的角度為所有投的客戶服務。
胡家武:新醫改之后,從創投的角度來講,我們非常看好醫療產業中國的發展,我們也成立了一支醫療產業基金。談到具體的機遇來講,從我們的角度來講,我們可能覺得在醫藥研發生產上我們更看好中藥,在化學藥這一塊我們不具有這種優勢,不管在技術還是人才上。另外我們還看好一些有獨特品種的醫療機械,具有強的抗周期性,我們也投過,也有上市的,未來這也是我們重點的投資方面。
還有談到醫藥流通企業的機會,我們認為這一塊的機會可能更大。因為醫療流通企業在中國以往是小而全,小而多,很分散,這里面可能存在著一些很大的重組整合的機會,這樣一個機會可能會產生很多的好的投資項目。
馬克:我個人有疑問,你覺得中藥在未來幾年的投資具體機會上,有沒有可能能做到像西藥被大家用標準化來評判,被資本市場所認可?
胡家武:如果推行國際化,中藥是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我們也了解到一些中藥產品在國外,包括我看到清科集團(微博)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美國上市的醫藥企業回歸的問題,在美國上市的醫藥企業大部分涉及到中藥。這些中藥企業在國外不太容易被理解,比如說歐美很多人把中藥當成一種食品,這樣會大大降低它的價值。所以我認為中藥企業,包括一些產品如果推行國際化是有難度的,鑒于中國這么大的人口基數,在中國本土有巨大的空間,即便在中國也已經具備了很大的技術空間。
黃瑞晉:前面三位嘉賓說的我完全同意,我稍微補充另外一點。我們從投資角度來說,完全是從市場需求去看,我們做投資的人對社會上需要有責任。中國現在是最好的機會,真的是黃金時代,我們做投資跟做創業方面真的是可以去改變,去把這個國家在醫療健康方面做得更好。有很多慢性病,國外有很多很好的技術和產品,如果能夠帶進來中國,這是我們非常注重的。最近我們非常注重孤兒病,在中國10-100萬人的病例,很多這種病是由于基金和環境的原因產生的。不管是小孩子還是成人,得到這種病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在中國醫藥方面沒有產品去治療。我要怎么去帶一些非常好的產品,或在研發方面在社會上幫助這些病人,這是我們非常注重的一個事情。
馬克:我對孤兒病也非常看重,我們發現美國華人之間流行的病也已經到了國內,尤其是在高端開始,這一部分人不光牽扯到社會的問題,而且對于我們從事醫療投資的人提供了一個新的空間。
我們再請軟銀中國的華平說說你的看法。
華平:醫療在整個行業的成長是非常不容易,我們是在一個黃金年代。當然,機會在哪里我們要從不同的細分市場來看,包括服務,包括社會,包括醫藥。各個嘉賓對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見解,我非常贊同。我注重講一下醫療服務行業,一個又愛又恨的行業,愛的方面是五到十年的發展不用多說,包括醫藥管理體系,包括特種醫院也好,包括外包服務,細分市場基本上有20、30%的成長。但是也有挑戰,一個是周期長,第二個是周期效益不好。所以怎么去找一個運營模式,能做到高成長,又帶一點IT的特色,周期又短,規模效益又好,我覺得這個是我們在投資里面一直在尋找的機遇。
馬克:我知道你原本是一個發明家,你有很多專利在美國,你在西門子(微博)工作了七年,在醫學影像有很多的見解。醫學影像屬于大型的裝備,我們看小的,醫生用的那些小的裝備,這幾年會不會有一些空間?美國醫生普遍用護目鏡,在中國戴不戴護目鏡是醫生的自由,不是一個強制的,也許在未來幾年這個領域有很大的機遇?
華平:我雖然是影像出身,我剛開始做投資的時候,把所有的影像行業都掃了一遍,最后我們沒有投,我們投的沒有在大中型設備,反而是小型設備。比如說在深圳一家公司,還有做手術設備器械的公司,這個行業是國際性的平臺,有國內和國外的公司,這一類公司有中國企業競爭優勢,包括產品優化的能力,不是革命性的創新,而是一個逐漸的本土化創新。而這是有中國企業的因素,很容易成長起來。
馬克:劉杰先生應該是有地方政府VC的背景,在泰達和海達的關系跟大家講一下。
劉杰:海達創投是一個市場化的團隊,我們的資金基本上來源于上市公司,政府的引導基金,當然最近募的基金更多來源于市場私人的資金。
馬克:您對未來的市場機遇,您的見解。
劉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政府對醫療行業的投資加大,毋庸置疑,這個方面孕育著非常多的機會。我覺得對投資機構來說關鍵是如何進行細分領域,找到具體投資的標的。
我大概看了看今年差不多一半的項目投在醫藥領域。我們年初投了一個藥企,這個企業在抗高血壓和其他慢性病上有很多的技術儲備。第二個投了一個CMO,是在創新分工的背景下,中國企業獲得的一個機會。還有一個醫藥輔料的行業,我一直認為在醫藥輔料和技術創新,是中國研發企業比較快,特別突破這么一個領域,我跟大家分享這么一個案例,來代表大家的投資策略和投資取向。
周逵:我覺得醫療健康產業吸引力肯定不用再多說了,因為跟大家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有體會。我覺得在城市這個范疇,可能最有吸引力的人群是老年人的需求,尤其是城市的老年人支付能力也能匹配,所以在這上面比如說剛才提到的像血糖儀,還有腎病的環節,我們投資的一個叫健帆,實際是跟透析配合做的。這兩家公司發展得非常好。在二三級城市或者更低一端的城市,主要的矛盾是醫療長期積累下來的供應問題,就是醫療設施的配置問題。我們投了一些公司,一家公司叫華醫是供給三級城市甚至鄉鎮覆蓋中國30%的鄉醫。還有一家公司是幫助二三級醫院提高清潔消毒衛生水平,包括醫院消毒室做得更消毒,更可靠。
另外我們有一些公司像開藥這樣的公司,雖然不是有一個大藥,但是它是非常好的普通的產品,有非常好的到達二三級城市的渠道,所以這個可能是我們在二三級更低端一點的城市,我們的一個核心。這個市場發展得很快,我們有一些其他的領悟。還有一些公司是用中國的研發能力去承接做海外到期的新藥首期的藥。我們的思路比較清楚,是按照這樣的一個方式進行的。
王暉:趕飛機是因為工作層面,在鼎暉我們是在消費行業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后,進入醫藥。我們在消費行業衣食住行,過去五年還給投資人12億美金,未來五年還要還12億美金。所以進入醫藥是消費行業的一個延伸,我們在醫藥上還沒想透子行業怎么投,但是總的想法是優秀的子行業,好的子行業,要投優秀的公司。不太好的子行業要投大的公司,這是一個總的思路。
鼎暉總是一個一個案子來搞定,我們最近做了一個案子,A股證監會有200元持股的限制,我們公司有1200個職工持股,我們一個一個說服,把股份買回來。實際在中國這個市場不管是醫藥還是消費,賺錢很辛苦,要靠一件事步步為營。我們醫藥這個團隊在跟鼎暉團隊風格的基礎上會走下去,然后跟在座的各位合作和學習。
馬克:問第二個問題,主辦方提出來的,A股高市盈率到底,VC企業把醫療公司從國外轉回國內上市,這是一個現象。另外一個現象是美國的資本市場的波動,使得很多的醫療企業考慮是不是在美國退市,再到中國上市,對于資本市場的變動,各位演講嘉賓有什么樣的見解?
王暉:我個人沒有操作過這種案子,我估計在我的LP給我的限制范圍內,也不可能做這種短期行為的項目。就是資本市場對于我的影響不大,我們專注的是企業本身是否是優秀的公司,因為我們是做長期投資的,一般拿一個項目5-10年,所以資本市場的波動性對我們判斷一個事物影響不太大,還是公司自身的情況和實力。
周逵:我們在海外有這種醫藥公司上市,確實海外給的PE是比較低,美國人可能不太相信中國人能把這些事做好,但是確實中國市場需求是非常旺盛的,所以中國市場PE是比較高的,因為需求是大家的切身體會。這里面有什么機會,我覺得如果是能把海外的公司拉到中國來上市,當然是很好,這是一個技術活。我覺得這個是可以去考慮的。
另外我們的人民幣基金里面的醫藥公司的比例是明顯大于美元基金的醫藥公司的比例,這肯定也是一個方向。
劉杰:我們投的項目是國內的退出,我是覺得我們的投資還是著眼于企業的質量,看中長期,比如說我們當年在泰達的團隊,01年投了一個項目,明年要退出,超長的一個投資周期,我們還是看企業的成長。
華平:因為我管美元和人民幣的基金,都碰到類似的話題,不是從哪搬到哪,而是在哪個市場上。在醫療行業這個問題是更加的突出,包括很多的醫療器械,相對來講在中國市場也好,還是在美國市場有很大量的上市公司,看出了一個很大的特點。
中國醫療器械公司大部分做的創新有多少,不是這樣的,都是微創新。如果拿到美國市場去看,這個產品是20年前的,已經是在美國是很成熟的市場,你來上市人家都下市,這肯定資本市場不會理解,也不會推崇。但是因為二級基金市場經理并沒有靜下心來中國基金市場的成長,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在醫療領域滯后幾年,他們前面這一波正好是我們這一波。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前期是我們跟著美國公司走,現在已經到了可以開始走向國際,在國際上有競爭,將來出現一個巨大的企業超過GE和西門子,我覺得不同的市場,資本市場的運營的市場理解度是不一樣的,中國上市公司對這些公司不需要太多的解釋,如果沒有上市之后,方向性完全是可以考慮的,但是市場上要看成本和回報。
馬克:您剛才講到如果中國企業利用現在的機遇,縮短了跟美國先進醫療企業的差距,我指的是醫療設備和醫療器械。中國的公司要一下子跟美國,跟服務過的GPS公司,即便有合作的話,也許這個技術不見得這個團隊消化吸收,也許德系和日系會是一個很好的合作超越對象。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爭取做到第二梯隊,爭取在幾十年內趕上第一梯隊,你覺得這種說法有沒有一定的合理性?
華平:實際上包括醫療器械,國內公司相對海外公司總體來比,滯后3-5年,如果市場好,成長性好,如果有很好的現金流,或者上市以后有一定的資本,倒過來跟他合作,但是合作的方式就完全不一樣。原來的合作方式是不大不小的公司,成長性是可以的,歐美的技術公司是中國公司要求他們,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的,整體來講將來的成長性一定是中國公司為主體,中國公司完全可以去投資和參股。這樣的合作相對來講簡單多了,不是說光是在運營層面的合作,而是資本層面的合作,實際上成功的概率也更高。
馬克:我知道黃先生有在美國創辦公司,并把公司成功帶上市,運行一段又退出的經歷。你有沒有把一個公司成功退市,這樣的經歷有沒有?
黃瑞晉:我們在國外上市價值非常低,三年前我們當初在股票市場大概將近40多家公司,選了一家公司跟老總開始討論,討論了兩年,我們學了很多的東西,那家公司注冊是在哪個地方,或者是在BBI,或者在香港,或者在美國,或者在歐洲,這個非常重要。
第二點如果在美國上市,是在美國哪個州上市和注冊?每個州的立法不一樣,州的問題怎么去保護股東?所以我們想把這個公司退市,公司帶回來的時候,創始人是中國籍,還是外國籍,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這個項目搞了將近兩年,有四個律師事務所,還有一大堆會計師,到最后一大堆的問題,政府問很多的事情,到最后這個公司可以做,但是估值確實非常好,中國大的公司也是非常聰明的。我覺得這一方面是絕對可以做的,只是你挑選要非常仔細,中國現在的大企業是非常有錢的,這種公司真的可以做的時候,我覺得中國大的公司絕對會去的,所以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很多這種公司只有幾年做起來,你花很多的時間不一定搞得定。
馬克:美國的資本市場波動情況下,美國的醫療股表現得如何?一些醫療股中國概念股表現得如何?
黃瑞晉:如果從國外的角度來說,歐洲市場像倫敦,或者是德國,交易量都太低了,所以要注重第三個市場。但是醫療方面臺灣的市場是最好的,倍數是最高的,香港是第二,美國是最低,醫療方面或者做醫藥方面,或者做外包方面,倍數方面都是10左右。中國公司在國內大多數倍數只有2-3,去年的投資公司越來越重視這一方面,在A股市場至少30多倍,同樣的公司在美國只有2、3倍,大家會考慮去做的。
馬克:會不會有這種可能性,它跌到一塊錢以下,我們投進去過了幾個月還是一塊錢,最后退市,有沒有這種風險?
黃瑞晉:這個事情絕對會發生,會越來越大,我覺得大家要非常謹慎去做,你要非常有耐心,這是不簡單的。
胡家武:富坤創投是人民幣的基金,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現在看到既使目前A股市場已經發生了一些比較大的變化,但是醫療企業的市盈率是比較高的,通常是40倍左右,在美國通常只有幾倍,超過十倍是寥寥無幾。從我的角度來講,目前在美國上市的中國醫藥企業,如果條件能夠允許,他做私有化也好,去做A股也好,中間涉及到交易環節是比較復雜的,因為美國很多都是機構投資者,去做這些投資者的關系還是不容易的。如果有可能性,我覺得應該回到國內去上市,因為這里面涉及到一個比較大的相對長期的問題,就是現在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處在一個相對比較困難的轉型期,美國也不怎么好,中國也處于結構調整時期。這個階段不是很快就過去了,不是幾個季度就過去了,可能持續兩三年,美國市場估值就很低,他處于經濟相對較低迷的狀態,如果這些企業長期在美國去掛牌,可能會長期是很低的估值,相應不會再有融資的功能了。
如果短期一年沒有融資功能,這是沒有關系,我覺得對企業的發展影響不是特別大,但是如果時間太長了,本來就喪失了意義。
郭海濤:我有一個跟前面嘉賓不太一樣的,高特佳是在03年投的麥瑞,我們投的時候是3千萬人民幣利潤,現在是10億人民幣的利潤,現在的估值大概是在30億美金,大概是20多倍。這個實際上我們看到應該屬于醫療行業中國的概念股,因為麥瑞是在全球醫療機械領域有一席之地的企業。我們看到美國也不貶低中國的概念股,美國還是對它有一個非常高的判斷。就是這八年的時間從3千萬人民幣到10億的過程,麥瑞保持這么高的一個增長。我們看到一方面實際上中國很多概念在目前這個狀況下,還是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未來我們很多企業還是需要在美國上市。
當然我們也非常關注海外市場,我們也投了國內在美國上市的一家養豬企業,我們也是希望把這樣的企業拿過來,同時好的企業推薦到國外,也是一條發展的路徑。
劉千葉:因為開物投資有人民幣基金,也有美元基金,是國內上市還是國外上市,這是我們經常要遇到的一個問題。如果概括上來說,我覺得這么來分類。我個人的觀點,一些領先科技的公司可以考慮海外上市。我說的領先科技是相對世界領先一些科技的公司,是可以考慮海外上市。郭總談到麥瑞,從3千萬到10個億,之所以股票還這么堅挺,是因為持續在投入研發,研發能力現在非常大,已經走向國際,不僅僅是面對一個中國的市場。
如果是中國市場的驅動型,或者是生產制造驅動型的企業,可以考慮國內上市,生產制造不是一個國外投資者容易認可的一個模式,而且國外投資人對中國市場的了解是不能欠缺的。
我還想說,從宏觀角度來說,中國現在GDP規模將近是美國一半,美國市場現在GDP規模容納了5千上市公司,中國是2千家,一年差不多200家上市,按照這個速度上十年也只有4千家,中國市場上市是大勢所趨,只是說上市類型的公司質量會越來越好,科技含量也會越來越高,現在更偏高科技就沒有利潤。
馬克:現在是6點半的,非常感謝大家。回答大家的提問之前,我們進行最后一輪主辦方提出的問題解答,在明年或者未來幾年內,各位覺得我們的機遇在哪里?或者說我們自己機構著重關注的熱點,我們下一步的策略是什么樣子?如果不涉及到公司保密的情況下,希望大家跟我們分享。
周逵:健康這個事是一個長期投入的事情,不要太急。面對老人的需求,像農村一些需求,紅杉的優勢是用數字化解決醫療服務領域一些缺陷,中國整體從需求到供應,供需雙方水平都不是太高,這方面的看到的機會都不是特別多的,我們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建我們的團隊,去尋找投資機會。
馬克:您對養生保健的看法如何?而且我聽您講,您看了幾個醫院,您對醫院的投資有什么樣的看法?
周逵:我們做過一些養生保健的投資,需求也是很大,商業模式上是有一些挑戰的。好的團隊和好的商業模式,實際上我覺得在需求上面倒不是最大的一個問題,所以我們是做了一些這樣的投資。
醫院我們也在很積極地看,其實我們不討論從醫療機械到醫療機構,醫療機構是離用戶、離病人最近的一個環節,也是醫療最核心的一個環節。但是這個環節從各方面都不是那么順暢。一個是資本市場對他的歡迎程度,另外是不是能滿足一個非常好的審計和財務的報告需求,在這個市場上醫療服務機構往往在中國是山頭,地域擴張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到處都是管制的環節。對于治病人要求不要那么深的醫療服務,比如說美容和健康這樣一些亞健康,我覺得這里面還是有很多的機會,包括現在已經開始有一些公司做口腔和做眼科,可以上市了。我們花了不少的時間,沒有到大批量投資的階段。
馬克:剛才談到了醫療保健,健康管理,您來自美國,對美國健康管理有自己的研究,跟大家分享一下您對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差異的理解,而且我們用什么樣的投資策略?
黃瑞晉:我覺得這個領域在中國還是非常分散的,是剛起步的。美國的基金團隊這一方面也投了比較久的,有些公司做得非常成功。問題是醫療健康產業是從國外帶過來的,這是不簡單的,中國有自己看病的習慣,有的病也是不太一樣,基因和環境也不一樣,很多習慣也不一樣。然后整個政府在管理這一方面的政策也是不一樣,所以從國外一些商業模式,如果帶過來來做,是非常不合適。
所以這一方面我們比較注重我們團隊同事在中國討論這一方面的事情,一起來看這個項目,我們現在討論怎么樣把那些東西在中國做得比較好,討論比較多,但是我覺得在這一方面是非常困難的。我們這一方面雖然是有在看,但是沒有看到比較成熟的公司。
馬克:我知道泰達有一個很棒的心血管醫院,這個醫院是不是有可能改制成上市的?海達有沒有在里面投資?
劉杰:我僅僅知道有一個醫院,具體的操作過程我跟他們溝通的不多。但是我覺得順著這個話題說,我是覺得大多數城鎮的局面,現在面臨著對醫療服務的高漲需求跟現在市場上明顯供給不足的矛盾,我覺得這個矛盾對我們基金來說,就是一個機會。
比如說我到醫院,你見醫生的時間差不多一兩分鐘,你掛號要排隊,取藥要排隊,化驗要排隊,基本上兩個小時跟醫院交流就是幾分鐘,包括未來的醫療服務,不管中低端還是高端都有非常多的機會,包括未來的養老和健康服務,關鍵是我們要選準一個行業的模式。中國市場有它獨特的環境和政策,也還有他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在中國我覺得還是要注意商業模式,要選好一個商業模式。
馬克: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好的商業模式、大量的技術的采用,先進設備和研發設備的制造,你給大家提一些寶貴的經驗。
華平:實際上現在從整體來講,這個技術在飛躍發展,我們更重要看IT的技術,TMT也講了很多,無線互動網和云計算都講了,這些應用在醫療行業作用是巨大的。我們國內的資源太集中了,集中在大城市,怎么往農村推,不光是醫院,這里面資源怎么覆蓋進去,技術實際上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這里面很多有關的醫療信息系統,包括社區也好,包括遠程的服務。
另外醫療設備,相對于壁壘很高的那一類,現在國內有資本了,有人才了,創新也越來越走向國際了。醫療服務這一塊,我剛才講了大家又愛又恨,恨的規模效應不好,周期長。實際上有一大類的服務相對來講還是有他的一定的規模效應。醫療資源相對集中的三甲醫院,一直覆蓋到鄉村,一直覆蓋到農村,這一類的外包服務也是非常好的一類投資方向,除了傳統的醫院和專科醫院或者是診所這一類的服務。
馬克:剛才講到的服務業,我記得劉千葉女士是研發出身,對于服務業為主要特點的養老,或者是健康體檢,其中我們研發占了多少?新產品新的模式的開發會不會是你比較感興趣的地方?
劉千葉:服務業一直在看,但是一直沒有投,找到合適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沒有找到特別合適的,醫院是每增加一家醫院都是要很多的投入。對VC有些可能合適,像小的診所可能合適,大一點的醫院不一定合適。
養老保健包括健康管理,我們一直希望在這里面有所探索,但是目前還沒有下單。我其實想稍微談一下技術,因為我本人是技術出身,生物醫藥的技術也是在持續發展。我邀請各位包括投資界的同仁,包括創業的同仁,其實最近幾年最需要關注的技術,就是新一代的測序技術。我是90年代讀的博士,那個時候是手工玩的測序,測序的成本在十年之內幾乎降低了100萬倍,這個東西會不會像70、80年代的IT,測序成本的降低比這個還快,從人類基因組開始30億美金的基因組,將來自己袋里放著全基因組的測序數據。這個跟IT的結合,跟計算機云計算的一些結合,這里面有什么樣的機會,我們現在還沒法想象,但是我非常期待。我覺得如果80年代初計算芯片成本的降低,帶來80年代后和90年代互聯網的出現,先帶來了PC和互聯網應用的模式,生物醫藥這里面的創新會不會帶來一些模式,現在我們會關注,在積極的學習。
郭海濤:我先說一個負面的測序,華大基因是十個億,我投了第二位,是2千萬的收入,這個行業越來越集中化。我們做投資,比如說我們看到做醫保做得很好,在國內沒有這樣的機會。這個角度從高特佳的角度怎么來看?我們從一個專業眼光的角度來看。也是在服務領域,我們是怎么來投的?我們投的眾安康是做醫院后勤服務的,發展也非常快,在國內也到上市的規模。他就是做的醫院護理,50%的業務做護理,大概做了400多家醫院,已經形成了標準化,非常規范的服務,我們當時就看重這一點,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服務企業。
像醫院我沒有非常關注,除了專科醫院以外,像口腔,很多醫院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還是在臺灣,都是以公益性為主,上市還是受到很多的壓力。剛才講到整個藥店的發展,前兩天正好是參加中國非處方協會的一個會,亞健康保健叫自我藥療的概念,在這個概念下機會在哪里?我們看到連鎖藥店,我客觀地說是沒有特別多的機會,因為這個行業是一個從春秋到戰國的階段,這個階段實際上怎么有機會?信息化是連鎖藥店發展的一個命脈,在去年也投了一家做連鎖信息化,你要從另外一個角度和另外一個眼光來找到這樣一個行業機會是非常重要的。
胡家武:談到未來投資策略的話題,富坤創投是贊成大多數的觀點,市場本身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處于比較低迷的狀態。但是我們覺得對于我們這些職業投資人來說是一個好事,是一個契機,這樣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去篩選去用更便宜的估值拿到項目。
所以從富坤創投本身來講,我們不會放慢篩選的角度,反而會加快,但是在投資進度上我們會相對謹慎。在行業上我們會越來越聚焦,對于制造業的項目相對謹慎一些,對于一些新興產業,比如說今天談到的醫療健康產業,我們要加大力度。在醫療健康領域里面,我們可能更關注于其中醫療服務,包括中藥,還有醫療機械。
馬克:現在很快進入提問環節,在座的諸位有問題可以舉手。沒有問題,在這里衷心感謝各位嘉賓,我把我對公司員工的祝福傳達給大家,希望大家永遠不要成為我們被投資人的客戶。
主持人:謝謝馬克先生和各位嘉賓給我們帶來精彩的討論。有請馬克先生抽取一個微博幸運觀眾。
今天的論壇就到這里結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