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11中國能源企業高層論壇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2011年11月11日,2011(第三屆)中國能源企業高層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圖為專題一:新能源發展的階段性反思現場。
李俊峰:謝謝康總。下面開始我們的討論環節,下面我們請嘉賓上臺進行討論,下面有請:
神華國華能源投資公司副總經理 康明虎
國電龍源電力可再生能源開發中心主任 吳金城
晶澳太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CTO 劉勇
新奧集團副總裁 劉敏
國網能源研究院民能源研究所所長 李瓊慧
華彩咨詢總裁 白萬綱
德勤中國能源與資源行業領導人 楊文忠
今天的題目特別大,我們的小題目是新能源發展的階段性反思。從我們的《可再生能源法》生效之后,風電增長得很快,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面臨哪些問題和挑戰,我們想請諸位發表一些高見,然后我們再進行問題的討論,包括和臺下參會的嘉賓的互動。因為剛才吳總和康總講過了,下面先請劉總講一下,您是晶澳太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CTO,請談談我們在轉型過程中的存在的問題,以及在發展過程中自己的想法,請您講一下。
劉勇:謝謝,晶澳太陽能總部在上海,我們在國內總共有五個生產基地,我們主要是經營太陽能相關的產品為主,這幾年確實發展得非常快,2010年公司發展了1.4倍,一年的時間增加了1.4倍,從2010年的統計資料,我們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商。確實公司在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認為像一些新能源的主要問題,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產品是面向出口的,90%以上都是面向出口的,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問題,當然跟風電不一樣,太陽能有這樣的問題。今年開始,我們國家的上網電價已經定下來了,未來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我們有充分的信心。所以中國在這樣的環境,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時刻有這樣的觀念,我們怎么樣讓企業長期可持續的發展,我們的產品怎么樣能夠贏得客戶的信任,怎么樣具有世界性的競爭力,因為面對的是全球市場,而不是國內市場。
太陽能雖然是新興產業,很多技術都是過去50年就已經有了,我們怎么樣把這些技術再創新,利用這些技術提高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我們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怎么樣讓自己的產品真正的具有核心競爭力。大家也知道,雖然國內的光伏企業非常年輕,但是在這幾年的發展過程中確實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包括歐美企業都不能跟我們競爭,面臨競爭的時候缺乏一些競爭力。
我想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太陽能產業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太陽能這個產業最早是民營企業為主來發展的,市場是充分競爭的市場,有很多家企業都參與到競爭中,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可以讓技術快速發展,能夠讓產品的質量,包括規模,各個方面都可以在市場范圍內去競爭,充分競爭以后技術的提升和各方面的發展速度都非常快,很快就達到世界一流的水準。我們大家還不是很清楚,到今天國內的光伏產業,包括技術方面,都已經處在世界一流的水準,而且在發展過程中我們也試圖跟國內很多設備供應商合作,包括上游的一些設備供應商,包括原材料的供應商,跟他們合作,這樣才能持續的讓產品降低成本。這個過程中,新澳我們也做到了這一點,跟國內供應商合作,培養了很多供應商。以前大家知道設備環節是比較弱的環節,有很多公司參與到半導體的設備生產中,也許在精細度的要求不能滿足半導體,但是比較適合太陽能的發展。
李俊峰:下面請劉總從新奧集團發展的角度,既從事傳統能源又從事新能源開發的企業,并且在國內國外都有。您作為專家也好,作為新奧的副總裁也好,您在看我們新能源發展轉型期間面臨的挑戰和問題都有哪些,有請!
劉敏:我今天更多的是聚焦在宏觀經濟環境與新能源投資方面。首先非常高興能夠參加這個論壇,我跟李俊峰老師認識非常久了,給了我非常多的“營養”,每次參加這個論壇,都是在不斷的吸收新的“營養”,給我非常大的幫助,所以非常高興參加這個論壇,也非常感謝論壇的組委會能夠給新奧提供一個平臺,包括我本人,能夠跟大家一起分享,這是我要表達的第一點;
第二點,今天在吃飯和交流名片的過程中,很多人不了解新奧,我還要花一分鐘的時間簡單介紹一下我和我們的新奧。我加入新奧的時間非常短,我是今年6月份才加入的,跟在座的絕大部分企業,在中央企業里面我干了25年,畢業之后在三峽集團,從1986年到1990年底,然后又在大亞灣核電站工作,我的簡介,差不多在能源電力領域里面,核電、水電、風電、太陽能,差不多都經歷過。現在加入新奧以后,又在其他的能源領域,包括我們的天然氣,包括煤化工,包括文化旅游領域里面,又進一步的歷練,我本人對能源領域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對于新奧,它是一個民營企業,是從天然氣起家,現在主要是專注在兩大行業,一個能源行業,一個是文化旅游行業。還有三大版塊,一個是能源版塊,還有化工版塊,還有文化旅游版塊。還有五大產業,新奧能源,現在叫能源分銷,以天然氣為核心的,還有能源化工,就是在鄂爾多斯,在山東、安徽。還有自然能源,引領新奧走向技術創新的平臺,還有太陽能產業等。我們還有上市公司,一個上市公司在香港,還有是在上海的公司。這是我們整個新奧的產業布局和所處的發展狀況,所以我簡單把這個情況說一下。
我跟大家分析的是宏觀經濟形勢與新能源投資,我從三個方面講一下,今天這個題目非常好,尤其是在這個時點上來講這個,給所有人在思考的時候,對新能源投資,我們的策略是什么。我覺得現在我們國家整個宏觀經濟,應該是新能源投資的戰略機遇期,這是大的方面,我是這么認識的。
第二,新能源的投資,未來真正的發展還是需要技術創新來引領,同時還有政策上的持續扶持,才能達到未來我們所希望的目標。新奧作為一個企業,在新能源投資里面到底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就,未來向哪個方向走,所以從這三方面講。為什么說現在宏觀經濟適度放緩是我們的戰略機期?新一輪的投資,它的力度,是我們國家必然的選擇。我們現在這個結構里面,包括總書記說的15%的非化石能源,以及溫總理說的2020年40%-45%的碳排放,大家要知道這是我們國家領導人對世界的承諾。我們國家的實力非常強,地大物博,如果想做一件事的話還沒有做不成的,所以在能源領域,從事這個領域的人,我非常堅信我們國家2020年的目標一定會實現,這是我想講的第一點。
但是,新能源投資的發展確實面臨著現實的困難和挑戰。包括今天上午李總講結構,講我們發展過程中面臨問題的時候,比如說電荒,盡管說是結構性的,盡管說是區域性的。但是,實際上當我們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我們要做選擇的時候,矛盾積到一定程度,大家要靜下心來進行調整,面臨的挑戰和困難是非常大的。能源是我們發展的結構和基礎,我們能源結構的總量,我們4萬億的投資在經濟下來的時候,包括后續的再起來的時候,經濟高速增長階段的時候,往往是在做個選擇。現在我們進入這么一個經濟放緩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把握住這個機會,在結構調整方面加大這個力度,讓我們的經濟再進行上升階段的時候,無論是在結構方面還是在總量方面,新能源在結構里面都有比較好的氣色,所以這方面是戰略機遇期,我們應該把握它。
新能源真正的發展,技術創新是核心,從我們國家能源結構來講,以煤為主的形態,相當長的時間之內不會有根本性的變化,我們要讓傳統的化石能源為主,在未來的結構調整方面,在清潔化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要走的一個路就是技術創新之路。狹義里面是沒有涵蓋傳統能源精細化部分的,但是在“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里面,實際上把技術這部分是涵蓋進來的。未來傳統能源部分,要把新能源的占比提升,技術應該是根本。
第二,我們在新能源這一塊,它的特點決定了我們要靠技術創新來提升競爭力,我想未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創新之路還非常艱巨,這個艱巨的前提下,我們國家相關的扶持政策就是要保證持續的,創新的持續向前走,并且走得更快、更穩。
第三,我講一下新奧,新奧作為一家民營企業,長期都是在致力于創新新能源領域,在新能源領域里,創新和發展,應該做了相當長的時間。一,從戰略角度看,新奧是民營企業,現在已經轉向了以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為主的清潔能源企業。在這個過程中,要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最核心的東西是靠技術,靠產品和品牌,這是我想講的第一句話。二,從創新的實踐來看,它在干什么,新奧專注在清潔能源的兩端,其中一個是生產端,在生產端中,包括我們太陽能技術的研發,還包括生物質能的研發,這些過程最終目的就是讓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循環的運用方面可以達到很高的程度。還有是利用方面,核心就是能效技術的提升,最終就是要讓我們的多品類的能源實現相互之間的互補,還有一個協調以及自動化的應用,這些技術有的已經進入示范工程階段。
最后,隨著這些技術的突破,新奧會依托這些技術、品牌和產品,會開辟一個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所以就從這幾點跟大家分享和交流。
李俊峰:謝謝劉敏副總裁,下面我們請華彩咨詢總裁白萬綱總裁談一下。
白萬綱:近幾年我們公司親手培育了12個世界500強。第一,新能源,我們國家犯了很多壞毛病,國家戰略的錯誤,在沒有清除干凈,我們張開臂膀熱烈的擁抱所謂的新能源,結果又遇到了債主,我們國家仍然在用比較優勢,從低端切入,引進消化吸收,惡劣的研發戰略和放量制造,比較優勢出口這種最低端的制造業進入了新能源。我們國家到現在還在講五年規劃,而任何一個長周期產業,像新能源,50年的周期,我們國家的戰略根本容納不了“巨人的嬰兒”,所以規劃一開始就是失敗的。在國家戰略當中,目前為止,今天很多新能源企業,我聽了之后非常的悲涼,什么“新”?“舊”的一塌糊涂,根本沒有“新”。比如日本,他們的“新”在哪里?他們認識到任何一個國家以利于國際產業體系,以利于國際貿易體系,他們要擁有自己的基干產業、核工業,鋼鐵、材料、重化工、半導體、生物技術等等,這些最原創性的,最硬的技術。跟任何國家形成貿易體系的過程中,最原創的技術延伸出很多重工企業,再形成貿易體系的切磋,博弈。但是我們到目前為止國家戰略是錯的,我們新能源企業戴著一副新的面具上來,骨子上還是“舊”的。我驚訝的發現到,做新產業的人很多是技術型的人,按照職業的思維做產業。這是我講的第一點,是國家戰略的缺失導致的。
我最近正在呼吁黨中央,呼吁國家層面,打造一個中國50年戰略規劃,如果有良知的媒體要報道的話,我十分感謝。
第二,這么大版塊的產業,且不說沒有真正權威運作得力的行業協會,且不要說各個大部委之間有協調機制,我看到的一個感到很心寒的證據,就是通過中國電力董事局主席李小琳,還有國電集團公司總經理朱永芃總經理,單槍匹馬的個人行為,個人的聲音,包括今天我們看到可愛的非常負責任的媒體,《能源》雜志,鐵肩擔道力,這么大的行業豈能是一個高峰論壇能解決的。我要問“有關部門”是誰?我們中國人的寄希望于下一代去解決,覺得下一代有足夠的智慧解決。最近央企走到國外去,如果要詳細的看關于央企的狀況請進我的博客,我專門給有關部門寫了三篇很厚的文章。央企出不去以后又憋回來了,以央企這么富裕的能量,如果在國內進行有效擴張,傳統的路子差不多都堵死了。以五大電力來講,新能源只占了20%的權重,這是我講的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作為龍頭企業應該如何做?前幾天一個雜志采訪我的時候,問風電行業的責任缺位,戰略缺位,高度缺位,就是產業迅速放大,這么一個合謀行為,迅速的把這幾個產業給推起來,這么走下去還了得嗎?中國所謂的新能源就是三力量,一個是國際很多零部件已經制造好了,我們可以集成,這是第一個因素。第二是資本,第三是當地政府的政績追求,這三個要素一合謀就把所謂的新能源產業一下給堆起來。我這幾年走訪了所有的新能源巨頭,要想法沒有想法,要思路沒有思路。
第四個問題,也是最后一點,新能源產業到現在并沒有呈現真正意義上的產業鏈,很多企業跟我講它叫全產業鏈,我說叫什么全產業鏈?笑話。就是進口一些非核心的部件,自己生產一些非核心的組裝一下,把東西造出來。就這樣的鏈條式運作,目前為止中國人還對西方抱有幻想,說在新能源上我們跟西方是同起步的,再努力一下就可以超越過去,這是幻想中的幻想,傻瓜中的傻瓜。我清楚的告訴你,在國際產業競爭過程中,西方產業比我們千分之一的先進程度,融合他的金融優勢,融合他的創新優勢,你永遠超不過去。
總而言之,發展到此刻,新能源跑了這么多年以后,本身也慢下來了,是我們停下來思考,看看新能源上面,我們國家出了什么問題,發展思路出了什么問題,迄今為止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愛迪生式”的技術專家做企業家,全是一些很能“造”的企業家,這些問題我們要思考,好在“十八大”中,政府在金融產業,整個金融周期上、政治周期上、產業周期上、經濟周期上,會做出前所未有的非常巨大的轉折。在這么大的轉折下,新能源產業是否能夠抓住這個轉折,否則的話機會是非常小的,謝謝!
李俊峰:謝謝白萬綱慷慨激昂的演說。下面請楊文忠,德勤中國能源與資源行業的領導人,請您談談您的相比。
楊文忠:謝謝,我講一下光伏產業的問題,因為我們公司有很多光伏產業的客戶,我們公司非常非常關注這一點,我們公司是會計師事務所,所以對客戶的風險把關是很注意的。我們其中有一個客戶,他做了一些投資,對其他光伏產業的客戶來講應該有一些指標性的作用在里面。我剛才聽劉總說我們國家在這方面是非常不錯的,我們確實有的客戶,在歐洲,在美國都簽了不少合同,是做光伏太陽能電場。但是是非常小型的太陽能電場,在學校里面,送到美國去,那個電場只是供應給學校的,他分包給學校。現在已經有100多個合同了,到今天已經運營的電場有兩個,已經開始啟動了。在整個過程中都是我們德勤參與的,他們現金流不是這個問題,自己產出來的設備已經有出路了,他現在一直在做。我剛剛從美國、歐洲回來,我看他的合同,我們感覺是非常非常新的一個概念,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說要在中國做一個事不容易,因為美國允許一個單位自己跟他簽合同,然后買電,在美國是允許的,但是在中國不一定,在歐洲有些地方也是允許的。
李俊峰:謝謝楊文忠先生,下面請吳總談談,您怎么看待風電是不是降速,呈現什么狀態?
吳金城:我覺得今天會議的題目比較好,叫階段性反思。作為一個新能源產業,特別是風電,發展這么幾年,步子放緩一下,反思一下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覺得現在有一個概念,大家談得比較少,新能源發展最終目的是要替代傳統能源,如果不替代傳統能源,這個新能源發展的空間是不大的。我覺得我們國家的電網,也應該考慮這個問題,在發展新能源的同時,怎么逐步降低或者減少傳統能源的消耗?只有這樣才能對新能源的發展起到作用。我相信總的趨勢是不會變的,發展速度是可以保證的,我就說這么幾點,謝謝!
康明虎:這個酒店也是我們國華下屬的一個酒店,非常歡迎大家,國華搞了一個風電,應該追溯到1999年開始,在廣東搞的風電場,是比較早的,2005年以后大規模開始做。國華是起步比較早的風電企業之一,但是國華的速度不是非常快,當然集團也有要求,國華也制定了比較穩定的發展策略。所有跟我們一起搞的風電企業,我們提出了600萬,“十二五”末的時候是600萬,一年以70萬到80萬的速度來遞增,我們認為還是比較合理的速度。
現在面臨一個問題,這一段時間感覺速度要適度的放慢,我們也是明確的感覺到,特別是今年非常的明顯。尤其是國家計劃的調整,我認為這個政策是對的,應該適度控制。這樣一來,給我們很多思考,把我們走的這幾年路好好總結一下,我們的設備有哪些問題,我們的開發商有哪些問題,其他標準方面都有哪些問題,確實太快了,這些問題都沒有解決好。現在跟國外運行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我們第一期大部分用的都是進口的設備,進口的GE設備,另外,我們也是第一次做兩兆瓦的風機,大概有四種風機,都普遍好于國產的設備。不能光看設備利用率,現在設備利用率不好說,有的說很高,特別是金風等等一些廠家也在進入,國內大概有四家,國華是其中的一家,我們國華一直在堅持。
去年的效益還可以,去年平均運行是150萬千瓦,年初是120多,年末是200萬千瓦,平均功率數應該在150萬千瓦左右,去年發電量是30多億,還算可以,從效益這個角度我們認為還是可以的。今年的壓力增大了,今年發電量明顯下降,今年的天也在作怪,再加上其他的因素,我們的設備不能及時并網等等因素,所以今年我們的壓力很大,我們原來的計劃也是很難完成,不知道其他家是怎么樣的。
這樣大家就提出一個口號,就是說能調整的先調整,對新開發的地方放緩。我看了很多建起來,擱了一年多、兩年的,都有很多,我覺得應該反思。從設備的角度,我們最近就提出了一個“是不是要選擇進口設備”的問題,以前先是進口,再國產,后來反過來了,我們也在反思這個問題,看是否選擇國外的品牌。總的來說,質量是第一位的,運行效率是第一位,開發商必須講效益,沒有效益是不能做的,不能盲目做,放慢也是正常的。我就說這些。
李俊峰: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的李瓊慧所長已經到了,請您上來。新能源產業存在著這些問題,畢竟是從一個弱小的產業長起來了,龍源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我們怎么呵護這個產業,怎么去看這個發展?我們在轉型期間,無論是風電還是太陽能,我們是怎么考慮的?怎么部署的?我們請李所長做一個發言,可以講一講國網在新能源的部署上是什么相比。
李瓊慧:非常榮幸來參加這個會,讓我來說電網,我也代表不了,我是一個研究者,我們國網能源研究所做了一些什么工作,也借這個機會跟大家匯報一下,有一些問題大家可以共同探討,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來這兒,剛才大家也談了很多,我來得比較晚。關于風電行業今年的情況確實跟往年有很大的不一樣,以前說得更多的是并網并不了的問題,今年4月份出現了幾起比較大規模的事故,之后風電的形勢就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大家可能對于風電并網,特別是到了一定規模以后,什么東西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如何和風電能夠協調發展。到我們風場達到一定規模以后,大家應該關注風場的控制系統,怎么跟電網友好。
前一陣子我們發了一本書,風電本身也有一些特性,現在不說間接性,確實不能說間接性,波動性可能更準確一些。風電談波動性也好,不穩定性也好,不是說它壞。大家有時候會認為風機質量,特別是造價降到一定程度了,風電和火電基本上有競爭力了,這種情況下一旦風機的造價和風電單位的成本確實低到跟火電廠一樣的情況,是不是風電和火電就有同樣競爭力了?這個問題還是要關注一下。
風電的成本降到一定程度以后,如果沒有輔助服務的機制,風電由于它的特殊性,沒有其他電源給它做輔助服務,它本身也是很難做好,不能否認風電的特性,但是一定要想其他辦法。火電大家也知道,怎么能讓風電跟其他電源更好的配合,風電產業發展到這種階段以后,一是風電場怎么控制性能更好,第二輔助服務市場一定要有。我們跟丹麥專家談的時候,他們也提到單元控制,原來能源局也有一個想法,為什么研究輔助服務市場?這個錢誰出?國外有很多研究,尤其是做風電,做常規電源的,輔助服務這塊還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個比較重要的就是電網,我們也非常榮幸,專門請德州的電力公司來請了一下德州風電的情況,德州跟中國的情況也比較相近。特別是內蒙、吉林、黑龍江,這些地方風電確實用得不是特別好。大家在爭論,爭論我覺得沒有問題,對于一個確定的系統,跟電源結構,跟電網結構,跟需求的管理利用的程度,確實是有關系的。比如說IEA研究報告里面講,風電裝機比較大的國家里面丹麥是最高的,中國可能全國很低,美國全國是2.3%,中國大概只有1.5%左右,我們跟國外用電量的口徑不一樣,他們就是用電量的概念,所以美國算出來是2.3%,我們的規模應該是1.5%左右,跟美國差別不是很大。
反過來我們蒙東,由于歷史原因,有大量的火電要外送,如果看蒙東的話也很有意思,有點兒像丹麥,只有四個,相當于縣級公司一樣,整個用電量小,跟丹麥的口徑一樣來算,我們也差不多是21%,就看是怎么算。丹麥強調電網的重要性,大家不要認為電網的互聯就是沒事找事。如果大家感興趣,丹麥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丹麥不是單純的向外送風電。風電高峰的時候一定要用掉,低谷的時候要保證可靠用電,所以互聯電網不要認為一定是這種送電網,進送電量的就是好的,對于風電更強調的是需要互聯,一定要雙向的。如果說東北,覺得東北的電網很奇怪,因為煤電都是從外面來的。你說把煤炭運到東北,那是不合理的,為什么現在會是這樣的?而且說吉林,實際上是一個能源短缺的省份,但是它的風電有很多。對于電網,加強區域間的電力的交換,對于激勵項目,每個地方一定有一個消化能力的上限,基于一定的電網結構,東北因為可調節的電網很小,所以基于目前的電網一定有一個上限規模,至于到底是多少,大家可以算一下,因為不同的電網的電源結構是不一樣的,電網的結構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網都要做研究。
但是外送到底怎么送?現在也有爭議,是點對點,網對網,怎么送更合理?這也是跟大家討論,我說得不一定對,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就是拋磚引玉,不知道這些問題大家考慮沒有,到底是點對點還是網對網?但是對于送風電來講,因為風電的特性跟其他的不一樣。國家電網公司這兩年做了18個風電基地。對外送風電還是有一些爭議,認為外送風電不科學,什么事情都不能單純看,一條線為什么不能和其他電源配,從網對網的角度?所以我覺得風電,基地一定要送,尤其是電網核準,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期望的項目,以前總說電網的建設,核準程序確實比風電要復雜得多,確實是存在的,電網的建設進度跟不上風電,一方面跟管理有關,另一方面,電網在風電到底起什么樣的作用?并網不是問題,問題是接上網了以后能發多少電?并網以后消納不了,怎么辦?同樣沒有意義,大家說并網難,其實并網并不難,確切的說是難在消納,需要其他的電源。
現在我們也在做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試點,就是風電供熱,想學丹麥的經驗,就是挖掘用戶潛力這塊,丹麥用的是以下的儲熱槽,晚上用低谷的風電,白天供暖,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把夜間的風電更好的用好,這也是非常好的,非常新的思路。這個國外也做了很多,儲能也是非常好的,也希望能夠盡快的投入商業化,成本能夠降下來,大家都可以接受,如果儲能的技術能夠做起來,對于風電也是非常好的。謝謝!
李俊峰:電網承擔了好多壓力和責任,跟高管講課的時候,我也講到一個特別簡單的問題,就像老師一樣,調皮的孩子你教好他,不調皮的孩子也要教好他。下面我們還有一點兒時間留給現場的觀眾跟臺上的嘉賓互動一下,你有高見也可以,有問題跟我們一塊討論也可以。
觀眾:我是東方國際的,我有一個具體問題,咱們今天的論壇討論的都是大問題,實際上小問題,200、300,500的小風機更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不知道國家發改委對小風機的研發制造有沒有什么考慮?從政策上的支持?謝謝!
李俊峰:這真的是很麻煩的問題,一開始50千瓦、200千瓦、500千瓦過來的,你說是符合客觀規律吧,也對,你說不符合客觀規律,也有它的道理。現在這個問題不光是中國,全世界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曾經在90年代后期,要搞一個150千瓦到200千瓦的東西,現在不止中國,全球都沒有做這個檔次的風機。50千瓦以上的沒有人做,它不是一個政策問題,是企業市場的選擇,我估計還沒有人回答這個問題,為什么出新了斷檔。50、100、100、500上去了,突然后面的沒了,這是一個問題。
觀眾:我提一個問題,剛才吳主任說到風電、太陽能發電要成為替代能源,這樣發展前景就大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就好。我認為我們中國有沒有研究,怎么把風電真正成為替代能源,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我覺得現在國有企業參與得太多,能不能讓私企去競爭。第三個問題,太陽能都不掌握核心技術,我們對于掌握核心技術有什么打算?是不是能夠很快的掌握起來?
白萬綱:我們掌握核心技術,現在碰到一個問題,我們怎么找出一種研發戰略,硬碰硬的去做,而不是消化吸收引進。另外,看別人迅速占領市場,等不及研發,就著急去組裝,就沒有人做研發,這就牽扯到剛才的第二個問題。前不久機械工業協會對國華很有意見,要在體內培育中國的西門子,央企,大的國有企業進入新能源到底責任何在?就是把行業最硬的硬骨頭啃下來,要把生產裝備的機器做出來,我要表揚一下劉志軍,中國高鐵,掌握關鍵技術,跨越式研發,幾乎可以成功。最后我還要表揚一下李榮融主任,最后交接班前幾乎完成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東西,12個央企以中華土地為實驗場,幾乎成功,沒有任何人走真正對中華民族有幾十年、上百年收益的硬核心技術,我覺得這恰恰是我們民族的悲哀,謝謝!
李俊峰:對于第一個問題誰來回答?
吳金城:新能源行業讓民營企業來做,什么行業只要能賺錢民營企業都會去的,特別是新能源發展,投資回報期非常長,風險非常大。為什么民營企業不去?因為看到了里面的風險是非常大的,現在世界上幾個大的風電公司就是國外的企業,歷史上他們都曾經破產過。2004年,現在世界上最大的維斯塔公司,合并了一個公司,為什么會合并?因為在制造過程中產品有問題。2000年左右,在全球召回了齒輪箱,因為設計的時候有缺陷,沒有考慮周大,所以運行四、五年以后出面了問題。他們就發通知全球召回,從拆卸、運回去,包括改裝費用,全都由他承擔,就是因為這樣,他召回了2000家齒輪箱,所以他們元氣大傷,所以有一個承擔風險的角色。
再有是關于技術引進消化,我是從制造風力發電機開始,我覺得從上世紀的90年代到目前,我們國家風電行業技術引進消化應該是非常成功。上周我參加了我們國家高原型風機國家評審,這個技術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引進之后我們已經進行大量的改進,而且這種改進也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特別是很多高原型的風機,我們做得比較成功,所以技術引進消化到目前來說都是比較成功的,故障也有,但是能夠及時修復。
還有是替代傳統能源的問題,星期一我參加過一個論壇,提出在未來,所有的能源的100%是可再生能源,或者是新能源,已經提出了這個想法,有很多技術措施需要發明和使用,但是我覺得最終這個方向還是可行的或者是可能的。
白萬綱:新能源最核心的技術在五大電力里面,實際上是國電集團,所有技術的核心都會聚在那里,這是大企業的龍頭作用之一。如果國網的改革不像那么多人講的及時,還一直在一起,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問題,如果國網在體內,用內部交易,孵化一些重要技術,這個思想可以體現的話,我們不妨一分為二的看問題,有可能國網成為新能源技術的大孵化器。
李俊峰:時間差不多了,最后我簡單總結一下。我們實事求是的講,和其他行業相比較,我們幾個新能源品牌是不錯的,我們畢竟有自己的品牌企業。但是我們不僅在能源方面,在其他方面也存在著問題,我們確確實實要從一個制造大國向創造大國轉變,我們曾經在一個月前信誓旦旦的說2020年之前中國將會成為一個創新大國,我是懷疑的,如果沒有一個體制機制的轉變,中國成為一個創新大國可能是50年以后的事情,謝謝大家!謝謝諸位嘉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