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七屆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第七屆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于2011年11月3日-6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國際金融市場協(xié)會總裁曼德爾。
以下為演講實錄:
曼德爾:尊敬的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我非常高興能夠到這里來發(fā)言。
歐洲是可以度過這個危機,昨天我也發(fā)了言,在北京國際金融研討會上我也代表歐元區(qū)進行了發(fā)言。當時我對歐元區(qū)進行了總體的概括,過去歐元引入歐洲后,我們總體的通貨膨脹是降低的。當然我們現在所出現的一些問題,現在是一些比如說流動性的一些問題,還有一些比如說像債務,資不抵債,還有等等等等的一些問題,有一些國家他們的債務資不抵債程度已經達到200%這樣的程度,我現在要講的慢一點了。我是奧地利人,而且我也在奧地利出生的,而且我也在奧地利工作,在奧地利的銀行也工作過。
我們知道在2000年之后,中東歐金融就進行了市場的開放。比如像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還有匈牙利等等他們進行了金融市場的開放。我和大家講一講,我們在東歐市場開放的時候,我們所獲得的一些經驗。那么也就是說在1989年柏林墻被推倒之后,在歐洲的經濟就發(fā)生了很大的一個變化。我自己也參與到了這整個的過程當中,而且我本人也是在國際金融市場協(xié)會的總裁。國際金融市場協(xié)會有60多個國家的成員國參加,這就像一個聯(lián)合國一樣。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的確也長了很多的見識,從中東歐開放金融市場之后我們就發(fā)現,也就是說過去在政治方面的因素比較被弱化了,也就是說柏林墻被推倒了之后,在1989年11月份,那個時候也就是意味著資本主義占了上風了。當時我們面臨著考驗,到底資本主義是否能夠持續(xù)很長久,而且在當時的歐洲人們也有各種各樣的疑惑,也就是說現在在歐洲實現了整個的資本主義一體化的過程當中,是不是就可以能夠使市場得到良性的發(fā)展呢。
我們知道在冷戰(zhàn)的時代,的確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政治方面的因素。在整個冷戰(zhàn)結束了之后,怎么樣在金融界實現的開放大家也都非常的關心。在克羅地亞也有我的同事在那里。后來在歐洲建立了一體化的機制之后,的確我們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在歐洲的有些地方經濟發(fā)展并不平衡,有些地方非常貧窮,有些地方發(fā)展非常之快。當時在八十年代末的時候,歐洲柏林墻推倒之后大家更多關注的是自由,大家更多愿意能夠自由遷徙,而且人們也可以獲得更多的言論的自由等等。
過去東歐的這些人他們根本不可能擁有這樣的權力。但是這些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開始建立了自己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經濟體制。當時中小企業(yè)也就紛紛興起了。而且在金融企業(yè)也同樣面臨著同樣的一些問題,也就是說過去的國有的銀行的情況和現在的情況有了很大的區(qū)別了。而且在歐洲的不同的國家的情況的確是各不相同的。在東歐和西歐之間到底怎么樣能夠很好地實現我們金融體制的很好的融合,這項工作并不是很容易的。很多的國家他們把很多的資產都剝離了,都賣出去了,它整個的把自己的銀行體系都賣給其他的國家了。比如像斯洛文尼亞。有些地方他們根本自己國家就沒有自己主權擁有的銀行了,這是很大的問題。在這段時間內,西方的銀行也收購了很多的東歐的銀行,而且過去的銀行也都搬到西歐來了,他們覺得這樣是不是資產能夠更安全一些。
現在歐元區(qū)的主權債務危機,實際我們認真地分析一下,我們也能夠看到在過去20年中歐洲的經濟發(fā)展是非常好的,可能大家有點過度自信了。因此在消費的過程當中可能是消費太過了。我們知道在歐洲各個金融機構以及各個國別之間,以及銀行還有相互的交流以及相互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了。這樣的話實際也造成了另外一個問題,也就是說過去這種銀行資產或者銀行業(yè)非常發(fā)達的地區(qū),人員很多的都愿意把資產都移動到這些地方來。同時在另外一些地方,也就是說大家認為資產可能放置并不安全的地方銀行業(yè)可能就不發(fā)達。
在現在的銀行業(yè)可以看到英國、美國各種各樣的銀行企業(yè)在歐洲都可以看到,而且他的人員的工資水平也越來越高。也就是說銀行業(yè)從業(yè)人員的工資水平越來越高。那么也就是說即使在經濟并不是非常好的國家里,他們金融產業(yè)從業(yè)人員的工資水平也非常高,可能要高出其他人的20%,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獎勵機制等等。特別是年輕的當地雇員他們實際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因為當地的雇員看到了在金融業(yè)從業(yè)人員的收入如此之高,他們也會加大自己的努力,加大努力之后在銀行業(yè)方面他們不遺余力地推銷各種產品。回扣的問題也出現了,雇傭銷售人員的獵頭也紛紛出現了。
另外一個問題,資金的流動也是非常快的,而且還有很多比如說投機商等等。我們看到在東歐金融市場開放的頭幾個月里面這種情況是非常之多的。那個時候的情況實際就和40年代、50年代的情況有些相似,所以中東歐開放之后出現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本地貨幣的升值。過去中東歐的貨幣和西方貨幣的比例都是人為確定的,而且本國貨幣進行重新的估值等等,就導致估值的波動,也導致貶值,所以除了一開始這些貨幣發(fā)生了波動,也導致缺乏流動性。這些流動性沒有辦法通過當地的央行提供,所以這些市場在一開始需要進一步地發(fā)展,用了十幾年的時間。
在利率這方面的經驗也是類似的,第一階段主要是降低了利率。直到我們看到有更多的波動性,然后在貨幣和利率的波動之間我們看到是不是有關聯(lián)。我們可以看到二者之間是有關聯(lián)的。對這些比較小的國家很難提供所需要的流動性,那個時候要賺錢的確是好機會,但是我們仍然尋求的是以一個協(xié)同的、均衡的國家。想要減緩這樣的風險,央行就要汲取經驗教訓。一個穩(wěn)定的工具就是對銀行的準備金的最低要求,像亞美尼亞還有其他的東歐的國家它們這樣的措施使市場得到穩(wěn)定。那個時候要求準備金達到60%,而這個錢的回報是非常低的。可以想象它對于貸款意味著什么,所以60%當然是很高了,即便是25%的最低的準備金的要求也是相當高了,它對市場也產生了影響。
在另一方面是貸款成本比較高。幾年之前形勢發(fā)生了變化,我們再回顧過去的做法,像外匯的貸款在羅馬尼亞還有匈牙利,我們知道這個利率是非常低的。對于這樣的外匯的貸款有很大的需求。很大的一個分享,就是不同的貨幣的利率我們要考慮到外匯的風險。我們可以看到在60年代的時候瑞士的法郎升值了50%。這對當地的獲得貸款的人來講就是很大的沖擊,他們也推出了一些回購的業(yè)務,回購證券。在那個時候可以說是貨幣市場上有很多的難度,還有實施了信貸限額的法律限制,對外提供信貸會有一些法律上的限制。
在德國你可以有機會去提供你過度的流動性,選擇你的合作伙伴,我前面已經提到了一些產品,我們總結一下這些產品仍然很受歡迎,不管是人民幣或者是其他的貨幣,因為在海外也有需求,像小的一些國家,羅馬尼亞、亞美尼亞他們面臨重大的困難,對于投資者如果有很大的需求的話,就要有養(yǎng)老金、對沖基金、數十億的買賣的交易,它可能就超出了當地市場所能夠滿足的限額。另外一個現象就是融資融券,在CEE這些市民發(fā)現貨幣可以進行投資,風險很大的操作,根據歐洲的法律,大部分的西方的國家、銀行他們也不會對客戶提供咨詢,也不會給這些客戶提供保護,如果出現法律問題的話這些個人可能也打不贏官司。所以首先這些機構公民他們對自己的政府要有信心,在邊境開放之后巨大的數額還有個人的存款他們尋求進入歐元或者是瑞士或者進入德國的資本市場,那么在西方國家它有很多的交易所,避免這些強制的貨幣的流出。有些國家他們會推出政府的債券,這樣的話可以希望能夠使那些資本留在國內的市場,衍生品我們可以看到也在發(fā)展。
最后我想講一下逐步地放開市場方面我們的經驗,我們需要進行培訓、教育,在中國我們也有一些非常先進、復雜的產品,我們需要有經驗的風險管理的專業(yè)人士和技能,我們要尋求多元化,我們在回顧過去的十年,作為市場上的交易商我們認為我們需要尋求信任和道德,這樣的話才能夠使資本市場可持續(xù)地發(fā)展。非常高興來到這個論壇,希望以后還能再見到各位,謝謝。
分享到: 歡迎發(fā)表評論 我要評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