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11新浪金麒麟論壇 > 正文
主題:中國經濟的全球機會——2011新浪金麒麟論壇
時間:2011年10月24日下午
地點:北京銀泰中心柏悅酒店
分論壇二主題:中國金融業發展內在動力與規范發展
主持人:各位來賓,有請本次議題主持人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合伙人、大中華區副總裁康雁。有請!
主持人康雁:各位嘉賓下午好!今天下午我們第一場的議題是中國金融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和規范發展。中國的金融業應該說在過去的幾年,在全球逐漸地位越來越重要,包括這次整個歐債危機,中國也是被推到了全球的風口浪尖上,但是中國的金融業到底在全球的態勢下是不是已經具備了全球競爭力?我們的金融體制是再一個保護下相對比較健康的,沒有經過風雨的溫室里的花朵,還是我們能夠在整個全球大的金融環境中起到中流砥柱中的導航的,航空母艦的作用,還有待于我們大家深入思考。
就著這些議題,今天下午我們請到了幾位重量級的嘉賓:
人保集團副總裁周立群先生,
中國銀河證券副總裁齊亮先生,
瑞穗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先生,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周春生(微博)先生,
讓我們以熱烈掌聲歡迎幾位嘉賓的到來!
非常高興今天幾位專家匯聚一趟,對中國整個金融業未來發展的大局出謀劃策。因為今天的形式原因,我們第一步先請各位專家就各自相關的核心議題與各位與會觀眾做一個分享。我想整個金融發展對于老百姓而言,更多考慮的是口袋里的錢包問題,十幾年前我們喜歡比喻中國老太太和外國老太太的問題,敢不敢借錢,敢不敢買房的問題,現在中國老太太已經跨過買房的問題,但以后能不能養老還是心中的一個疑問。所以中國金融體系主要解決的是老百姓保障問題,這里我想作為人保集團的副總裁周總一定有很多想法,所以想請周總就整個金融行業大的發展趨勢以及保險今后的發展發表一些觀點。
周立群:謝謝主持人,謝謝各位,根據論壇的要求,先簡單介紹一下保險業的情況,實際上上午保監會陳文輝副主席在論壇上已經做了一個大的介紹。我準備了一個PPT,想用3分鐘的時間想把保險業目前的現狀和趨勢向大家做一個介紹,3分鐘后面我簡單說兩個問題,一是關于養老的問題,二是關于金融監管方面的問題。
關于保險業,從目前的情況看:
第一,目前中國的保險業是亞洲第一,全球第六大的市場,去年整個中國保險業的保費收入達到了2150億美元,比意大利稍高一點,但和美國、日本相比,我們還差得非常大。
第二,我們目前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過去十年中,中國保險業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27.3%,大家知道,我們過去十年GDP的增長差不多是在10%左右。但是保險業的復合增長率是27.3%,遠遠高于GDP的增長,也是全球最快的。
第三,目前保險業仍然處于非常初級發展階段,一是保險業的密度還比較低,人均保費目前只有164美元,和印度差不多,只有臺灣、香港的二十分之一,我們的保費占GDP的比重只有3.7%,印度是5%左右,我們低于印度,也只有臺灣的五分之一,香港的三分之一,所以我們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
這是保險業目前的發展狀況。
從保險業未來發展來看主要是兩個方向發展:
第一,風險保障。保險作為金融行業,它首要提供的是專業的風險管理,通過專業的風險管理來為老百姓進行互助式的風險保障。這實際上保險業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使命主要是三條:
1、專業的風險管理來為居民提供互助保障。
2、以財富管理服務居民的自助保障,因為財富管理居民自助保障的一種方式。
3、以補充和提升的方式來促進政府公共保障的供給。
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它是一個互助保障,(圖)核心是通過保險業的發展形成社會的風險準備。社會的風險準備就是我買保險的是為人人,我買一份保險其實也為別人做風險保障,獲得保險賠付的時候實際是人人為我。
通過財富管理實現自助保障。老百姓將來越來越多地要靠自助保障,包括剛才提到的養老問題,是要靠自助的方式來實現的,依靠子女、政府不能夠完全實現我們自身的保障,自助保障主要是通過推廣自保障計劃,形成保險儲金集合,獲取集約投資收益,提高自助保障水平。整個壽險行業有90%的業務收入是來自于自助保障的,只有10%來源于互助保障,整個財險行業屬于百分之百互助保障的范疇。
對政府的公共保障提供補充和提升,比較突出的是中國人保在湛江搞的“湛江模式”,在河北搞的“農業保險”的模式,這都是通過保險的方式來擴大政府的公共保障,內容我就不展開了,因為時間關系。
我想談兩個補充的問題:
一是關于養老的問題。
中國到2015年已經開始面臨“劉易斯拐點”。“劉易斯拐點”以后,中國老齡化最高的時間點,按我在蔣正華副委員長參與的課題是2040年是中國老齡化最高的一個階段。從現在到2040年是30年時間,我們將面臨什么樣的問題呢?對我們來講既不是住房的問題,也不是養老、醫療的問題,也不是吃飯的問題,衣、住和病都沒有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養老的護理,
我是30年前的1981年參加工作,當時我是拿46元/月,大概25元可以請一個全職的護理人員,今天在中國的大多數地區,2500元請不到一個全職的護理人員,30年時間護理成本提高了100倍,未來30年,如果提高100倍的話,每個月要支付的護理費是25萬元,這是我們個人和社會都承擔不起的支付。有人說這不可能,但我告訴他,過去三十年是中國勞動力占總人口比重不斷提升的三十年,而未來三十年是中國勞動力是占總人口比重不斷下降的三十年。如果看到這樣一條曲線,我想大家對這個問題就會有所警覺。
養老護理的問題如何解決,保險業、金融業在其中承擔什么樣的使命,在中國老齡化應對策略的大課題當中,在前年沒有金融業服務于養老業的子課題。蔣正華副委員長是主持這個課題的領導,我提出這樣的問題,應當列入金融業服務于養老業的問題。如果中國金融業不能夠迅速轉型,服務于中國未富先老的社會形態的話,既會失去金融業發展的機會,也失去他們對社會做出貢獻和服務的功能發揮的場所。
二是關于監管的問題。
中國目前金融業的風險會發生在什么領域呢?我的看法,既不會發生在商業銀行法監管的淋浴,也不大可能會發生在保險法監管的領域,也不大可能會發生在證券法監管的領域,我們的金融風險可能會發生的領域,在我看來最主要的是信托法應該監管的領域得不到有效的監管。
我們現在三大金融行業,銀行、保險、證券都有相應的監管機構,按照機構監管的方式對他們的各個方面進行監管。但是按照《信托法》所管轄的金融業務,這三個行業都在做,這三個行業以外的行業也在做,但是缺乏一個統一的監管。所以,我個人的看法是,我們沒有必要成立一個全國高層次的,把這三個監管機構合而為一的金融監管機構,更重要的是成立一個功能性監管的信托監管機構。
信托業的監管不是只對信托公司的監管,而是依托《信托法》管轄的所有金融活動進行監管,比如有統一的信息發布,有統一的制度和措施。所以我認為今后中國金融業的監管是強化信托管理下的金融監管。
謝謝大家!
主持人康雁:感謝周總如何為與大家相關的國計民生,重要的養老問題提供相關的金融服務,以及從監管角度如何更多地去管理和迎接現在整個大的金融環境中的風險。另外現在在中國大家經常談及的議題,最近報紙上曝光的比較多,在整個中國通脹和貨幣緊縮的政策下,地下信貸包括中小企業的貸款問題,企業融資難問題,企業通過銀行以外的融資渠道有限的問題很多慢慢就浮出水面了。在這方面,中國證券市場雖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在整個國際經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依然似乎對大部分企業的直接融資而言,還是一個不足的渠道。
從這個角度上,我們下面請中國銀河證券副總裁齊總在這方面發表一些他的觀點。
齊亮:謝謝主持人的介紹。各位來賓,各位朋友下午好!這次這個會議的主題是講金融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如果說從金融發展這樣一個角度來解題,中國發展這個題目很大,包括經濟總量的,金融總量的擴張,比如說M2比上GDP的數字,證券的總市值比上GDP,證券化率這些數字,總量的擴張都會促成金融業的發展,同時結構方面的一些優化,包括金融組織結構的優化,金融市場結構的優化也都會促進金融的發展。
但我想這些題目都非常大,我也很難把握這樣一些題目,也不是本人所可以研究和專注的一些事情。剛才主持人講到,目前經濟領域里出現的這樣一些情況,像地下的融資活動,出現了相應的金融風險的苗頭,這可能與直接融資方面的確也是有關系的。我想我今天的發言主要還是從證券角度上,從證券公司和行業角度上如何推動證券業和金融業的發展的想法。
應該說這些年整個證券行業的發展還是非常良好的,但在整個金融業大的環境和領域里來看,證券業總體在金融業所占的份量和比重,地位和作用提升的空間還是非常大。證券業的發展如果要進一步上一個臺階,我想主要還是除了我前面講的金融總量和結構方面的一些事情,很重要的一點,要從證券公司的本源,就是我們應該做的基本事情的本源、追根溯源去看看,怎么樣先把這些基本的功能發揮出來,這樣證券市場、證券行業能夠找到它的一個根基。
我的觀點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是怎么樣能夠推動我們在證券公司直接融資功能的發揮上多做一些工作,投資銀行實際就是起源于公司業務,一步步發展下來。直接融資是基于企業的一個金融戰略,導出它的融資戰略,最終我們關注它的資本結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么樣做直接融資、間接融資,給它發行股票。但目前的情況,證券公司主要的業務都是在股票的承銷部分,債券的承銷有一些,但債券的總量目前還是很小的。現在債券市場主要是在銀行間有一個債券的市場,但我們也看到,證券公司在其中所占的份額是非常低的。
今年1—9月份,短期融資券的規模達到了7654億,但是證券公司在這個市場里,因為只有兩家有這個資格,這個數字只有75.5億,中期票據的規模是5015億,證券公司的承銷額只有185.95億。這可以看到,我們在票據融資方面競爭力還是非常得弱,功能、職能的發揮還是不夠的。
我們在其它領域,風險投資領域,風險投資與銀行也是緊密聯系的,目前來看,現在證券公司所占的份額也很小。我有一個數字,今年到6月底一共是1703家的私募股權公司管理的資本總量達到了10229億,證券公司39家直投公司規模239億,這個規模相差也是非常懸殊的。
從大的方面來看也是這樣的情況,2001年我們的貸款總量7.93億,但通過證券市場的融資只有4000多億。整個金融結構里直接融資所占的比重還是非常小的,證券公司在其中主要做的是股票承銷部分,關于并購業務還屬于非常小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把證券公司的業務做起來,證券行業做起來,不回到投資銀行的本源上去,不回到全面的關注公司的經營發展和融資的戰略、管理資本結構,這樣去做,是很難做起來的。
二是證券公司如何在財富管理領域里發揮作用。
現在證券公司有經紀業務,主要的事情是幫客戶下單,提供一些建議,實際上這些事情和財富管理的基本理念相去還是非常遠的。大家知道,財富管理實際上是針對一個人的一生,怎么來設計他的理財計劃,或者根據他的家庭,他這個家庭成員在人生不同階段里進行財富管理,只是一個代客下單,提供一些炒股票的投資咨詢意見,這和財富管理的功能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要把財富管理的事情做好,對證券行業所要思考的問題是發展投資顧問的業務,投資顧問的辦法去年已經出來了,但是投資顧問這樣一個范疇,現在《辦法》里主要講的還是為客戶提供投資咨詢建議,這還是不夠的,所以現在證券公司也在討論,如何把投資顧問導向財富管理。
要導向財富管理我認為很需要的一點,要真正地把這個觀念轉變到為客戶實現資產增值,轉變到絕對回報的理念上來。我們在進行財富管理里,很需要的一個東西或者現在很缺少的一個東西是,我們的產品不能滿足財富管理的需要。現在證券公司的財富管理產品有幾個來源,一是滬深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二是證券公司自身的資產管理,但證券公司的資產管理目前規模也是非常小,銀行的資產管理2萬多億,證券公司只有1000、2000億的規模,而整個產品線也不是很豐富,投資范圍非常得狹小,只靠證券公司資產管理這一部分不夠。我們還可以加入一部分,現在基金公司這部分產品在證券公司渠道里在銷售。但這部分產品主流還是在權益類產品。
如果說實現財富管理我們還需要在固定收益類、貨幣型的產品,銀行理財這方面的產品很多,我們把它加進來,加進來之后我們發現還是不能實現對一個人的人生規劃和財富管理的需要,還需要對保險、信托的產品加進來,可能加入了保險、信托之后還不見得能夠完全滿足,但是加入保險和信托之后這個局面會不一樣。所以,證券公司如果能把投資銀行的職能發揮出來,實現投資者財富管理的角色,能夠承擔得好,在產品這一端就需要在我們這樣的客戶群體里,同時給他提供銀行的,保險的,基金的,信托的各類金融產品。怎么樣實現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在大部分證券公司我們所做的事情,所提供的產品與這個有非常大的差別。而提供這樣的產品很需要的是我們金融同業之間的合作,我們與銀行、保險、信托之間實心有效的合作。所以說,在證券和同業之間的合作實際上對于我們下一步的發展,不僅是對于銀行、保險、信托和證券各個子行業的發展非常重要,對于我們整個金融業的發展都是非常的。
簡單談一些看法,不夠成熟,請各位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主持人康雁:謝謝齊總的論述,確實,各個金融行業的均衡發展對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對中國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銀行獨大,保險、證券相對來說發展是不平衡的。當然,大家談到證券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擔心,因為當時第一輪的經濟危機很重要的一個源頭就是資產的過度證券化導致了危機,當然這里邊是不是因為這些問題我們就因噎廢食,對證券化的工作就不推行,我想肯定不是的。通過證券業的發展幫助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能夠獲得直接融資的機會,降低融資成本,并不簡簡單單地依賴于銀行的貸款,更重要的也是為我們廣大老百姓能夠打開我的財富升值、保值、投資和養老這些財富積累的途徑,我想這都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下面等嘉賓發言完了以后,我想各位可以有很多的問題提出來做更深入的探討。
下面是我非常期待的,就是瑞穗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談的議題,這個議題是我本人和一些朋友聊起來困惑的一個問題,大家都覺得中國現在在全球的地位越來越強大,但是中國的企業其實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我想身處于這個環境的企業壓力感覺是最明顯的,第一方面是成本,尤其是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整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大家都知道轉型,轉型又沒有那么容易,沿海很多企業已經被逼進行轉型了。即便在轉型的情況下,在中國貿易順差還持續居高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意識到中國產品的成本已經在全球環境中越來越難以競爭了。這樣一個大的轉型勢必導致中國的經濟結構都要發生變化。當然,與之服務的我們金融機構的角色和在中間扮演的一些作用可能也會發生變化。下面有請沈老師給我們談談他的一些主要觀點。
沈建光:謝謝主持人的介紹,大家下午好!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參加新浪的“金麒麟論壇”,談到金融今后十年的挑戰和發展,我覺得今年講這個問題,展望今后十年,我覺得今年是比較特別的一年。第一,回顧過去十年,我們的金融界其實發生了非常非常巨大的改進和變化。
我記得,十年前有一個非常里程碑的事情,就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那時候談論金融問題主要是擔心害怕,就是入世之后,大家都擔心中國的金融業、農業和汽車業就會受到全球的沖擊,感到好象滅頂之災就要來了。過去十年當中做了很多的改革,其實最后的結果,是中國金融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十大銀行當中,我們的資產是最大的九個,而且盈利最高,而且整個十年,整個金融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及可以說煥然一新,成為經濟增長重要的支柱,在全球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給我們今后的十年提供了很好的借鑒。看我們如何應對今后的挑戰。
第一,今后十年,我認為應對兩大深刻的變化,一是歐債、美債、全球經濟現在正在進行深刻的調整,其實是世界經濟從過去幾年的失衡走向再平衡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美國已經滯脹,歐洲陷入歐債危機不能自拔。一方面海外生存環境發生變化,另一方面內部我們也在面臨非常深刻的轉型,就是從外向型轉向內需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出口制造業為主轉到服務型,特別金融在其中起到深刻的作用,這轉型的過程是伴隨著我們今后十年的主要特征。這當中還要人民幣走向國際,走向可兌換貨幣,走向儲備貨幣的過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
今天上午周小川行長的講話是非常精彩的,他主要講的是我們國際收支的變化,這里其實深刻體現了兩大今后十年的趨勢,一是歐美經濟面臨很深刻的調整,它不可能像中國提供這么大的市場;二是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從順差,10%的GDP今年將要下降2.6%,使儲蓄和投資平衡發生變化,內需越來越成為一個主要的支柱。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來談對以后金融業的影響。
對中國今后十年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剛才周總談到,我們現在保險業只是印度的水平,還有在談過度金融發展,次貸等很多問題,其實我們正處于金融業剛剛深入,很多產品還沒有壯心,需要繼續創新的階段,不能簡單地看到歐美金融業出了大的問題我們就因噎廢食,其實應該看到這是我們最大最好的發展機遇期。
這幾年一個重要的發展事項,沿海的制造業都在內遷,從富士康這個最著名的例子把廠都遷到重慶、河南,那么沿海做什么?現在沿海地區,包括上海、深圳、北京,其實這個戰略都非常清晰,上海就是金融服務業作為一個發展的支柱,航運、物流這些對沿海地區來說也是一個金融服務業提升的迫切需要,進入一個發展的重要契機。而且中國的腹地這么大,沿海內地還是在城市化進程,對沿海金融發展不光是自身的需求,也是對腹地,西部地區大開發,工業投資這些提供了很好的服務機會,這對中國來說是今后十年得天獨厚的機遇。
第二,人民幣國際化,隨著人民幣走出去,香港的離岸中心,在倫敦、新加坡最近步伐走得特別快,這也為我們金融業,特別是銀行“走出去”創造了很好的條件,本著人民幣本幣的優勢為我們中國金融業在全球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機遇。
隨著機遇的來臨,挑戰也是非常明顯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挑戰:
第一,隨著人民幣要“走出去”,成為可兌換、儲備貨幣,它當中是有要求的,要達到可兌換,其中的要求就是中國資本管制的開放,要求人民幣境外流通,在境外離岸市場的建設,包括匯率制度要逐漸從盯住美元慢慢走向浮動,對利率市場化這些提出了很多的要求。這些嚴重對我們過去的金融界特別是銀行在利率管制的,匯率比較固定的情況下的競爭環境、經營環境都會發生深刻的變化。怎么去準備,怎么去應對就變成我們一個重大的課題。
第二,有些挑戰并不是因為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最近溫州中小企業融資難,民間借貸、高利貸資金出現問題,我認為這里面最根本的一點,中國也到了這個時候,需要對利率市場化做進一步改革的時候。我自己感覺到,現在溫州等民間有很多融資問題,最根本的還是在于我們貨幣政策負利率,存款利率是管制的,最高時間的期3.5%是不能上浮的,但貸款利率是可以上浮的,民間從4倍變成高于4倍,成為高利貸。如果我們一味使用準備金率,把流動性卡得很緊,民間的借貸很高,但老百姓的存款利率因為是管制的,不能上浮,所以很多企業就愿意把錢放到民間高利貸,為了規避負利率的情況。這樣的情況也導致現在很大的問題,所以今后自身的發展也是需要我們的利率慢慢地市場化。
利率市場化其實對我們整個金融業不會產生非常深刻、巨大的影響,包括沒有利率保證的差額,對銀行利潤保證就會有問題,到底銀行怎么應對都會產生很大的挑戰。好象現在的情況很明顯,不變不行,這可能是今后十年來,給我們提供的很大機遇,同時也提出的很大挑戰。
主持人康雁:感謝沈總,他從微觀慢慢談到宏觀,談到宏觀,我想長江商學院的金融學教授周春生一定做了很深的研究,您認為我們大的生態環境如何創造出一個好的系統,能使企業、個人和金融機構都能扮演各自的角色?
周春生:謝謝主持人,毫無疑問,中國近些年改革開放,我們的經濟總量在不斷地增加,隨著經濟快速擴張,我們的金融體系也在快速發展。我們先談成就再談它存在的問題。現在中國金融體系,無論金融機構數量規模和金融資產發展情況,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外匯儲備,資本市場剛才齊總也提到直接融資的問題,其實這幾年中國IPO融資規模已經在全世界名列前茅。
成就是肯定的,但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更多的是問題,我們金融體系中存在的各種不均衡或者失衡的現象,在最近比較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當中更充分地暴露出來了。
第一個問題,剛才沈博士也談到,中國利率體系的混亂,我在國外有多年金融工作經驗,作為美聯儲經濟學家來講,我們面臨的問題非常多,存款利率非常低,考慮到通貨膨脹,我們的存款利率是負利率,但我們的貸款利率非常高,現在據說拿到銀行的貸款利率一般也在10%以上了。而且民間借貸的資金成本,老百姓也可以把錢存進銀行,也可以用錢去放貸。民間借貸有20%、30%甚至有50%、60%的年化利率都非常普遍。
1、從理財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把錢存在銀行獲得的回報率要遠遠低于同樣是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提供的理財產品,這兩者之間存在巨大的利差,比如現在有些銀行的理財產品,短期的可以達到5%左右,長期的比如一年期左右的達到7%、8%,甚至9%、10%也都已經非常普遍。從金融的理論上來講, 利差反映了投資風險。其實我個人認為,如果用西方的風險理論來解釋中國的利差肯定是不成功的。這種現象出現,顯然說明中國金融體系目前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值得我們改進的地方。也許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進一步認識這些問題,改進這些問題的契機。
2、從投資回報上來看,信貸的回報與股權投資回報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反差,國家的股權投資不是指PE,是指二級市場。一般而言,我們從正常的情況來看,金融資產的風險角度來看,股票市場的回報應該高于固定收益類的產品,包括銀行、信托機構提供的理財產品。但現在的情況顯然恰恰相反,你可能說現在的情況是一個特殊的情況,但其實這種現象已經持續了蠻長時間。
這幾年中國經濟盡管還繼續保持一個蠻快的發展速度,但中國股票市場的表現(我是指二級市場)顯然都讓大家深感失望。這個反差,一方面我們股票市場不斷提供了大量公司上市,這對企業解決直接融資問題當然是有幫助的,這是一件好事兒;資本市場成為中國新富豪的培育基地,另一方面中國老百姓、股民的血汗前在股市上大量被蒸發,大量縮水,這當然有國內外經濟不確定等等因素。這個事情也反映了投資者對中國未來的前景變得非常悲觀,要么是我們的體系出了問題。
3、我們的資金劉翔問題,一方面是現在的大中型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其實資金并不緊張,但是這些年來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為解決新增就業問題做出巨大貢獻的是中小型企業,尤其是小型民營企業融資困難,這個矛盾變得越來越突出。作為一個教授和學者,參加很多論壇,包括與金融界、政府官員在很多溝通當中,大家一直在談這個問題,怎么樣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在這些年里毫無進展。在金融資源配置方面存在不均衡,這可能與我們的銀行體系構建有關系,也與我們的指導思想有關系,也與沈博士講的,利率沒有能徹底市場化有關系。中小企業信息部對稱的情況更加嚴重,盡職調查的成本會更高,可能信用風險會更高,但其實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價格來解決。現在這種情況蠻令人擔憂的。
4、和金融資源配置有關的問題,也是我們現在宏觀政策上應該值得決策者思考的一個問題,一方面大家認為,中國修動性過剩,通貨膨脹研究,所以我們要緊縮,包括很多學者,除了我今天來自于學界,其它都來自于金融機構,有很多金融機構的經濟學家也在談中國緊縮的必要性,控制通貨膨脹當然非常重要,但是讓人很難理解的是,既然通貨膨脹大家認為是因為有過多的貨幣引起的,為什么現在銀行缺錢?銀行說我給你授信,但我沒錢給你。中小企業缺錢已經不是個別現象,不僅僅是溫州的現象,盡管媒體上報道了很多溫州民間借貸出現了很多問題,但這實際上已經變成了全國性的普遍現象,不僅在浙江、江蘇,其它地方都存在。
為什么流動性充裕,但大家都覺得沒錢?我覺得這可能與我們整個金融體系這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有關)。我先提出這些問題,等一下我們討論的時候可以進一步交流。
主持人康雁:謝謝周教授,周教授從幾個角度講了一下整個金融體系的平衡問題。我覺得金融體系的平衡很想一個人,一個人要健康需要五臟六腑都要調和,否則病就出來了,通過周教授的診斷看到四個不調和,一是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不平衡的問題,二是股市和債市收益倒掛的問題,三是資金流向,大型企業、國企資金相對比較充裕,中小型企業,尤其對整個中國經濟做出重大貢獻,而且對我們國計民生做出重大貢獻的中小企業資金是很緊張的;四是流動性過剩,但銀行還說缺錢,要抑制通脹和流動性,是不是讓我減肥的時候可以不傷身體,讓機關能夠健康,而不是減完更強而不是更虛。今天的嘉賓話題是打開了一個話匣子。下面我把議題更多地交給,現在新浪有很多微博問題進來了,我們把這個環節進入到互動討論環節。
主持人權靜:謝謝在場的各位,我們來看看微博上有哪些猛料和刺激的話題挑戰給臺上四位嘉賓。截至目前我們已經有9599個網友參與我們金麒麟論壇微博的討論。
新浪網友蜜糖瑪莉莉:央視就中小企業融資難做了一期《對話》訪談節目,國家似乎有意將民間資本通過一些宏觀調控使之進入投資領域的一向,那么未來民間借貸是否會合法化?政府又會如何進行規范?民間風投公司會成為未來中小企業發展的新的“保護神”嗎?
主持人權靜:這個問題野蠻應景的,現在溫州一些民營企業出現的困難以及溫州一些企業落跑的問題,臺上四位可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主持人康雁:在座四位嘉賓應該都做過思考,中國的金融體系是被高度監管的環境下,相對劃好區域的市場上運作的,政府的政策對整個宏觀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這是我的一些想法,下面有請周總。
周立群:民間借貸是我們民間非常突出的現象,關鍵民間借貸存在一定的風險,對借貸人缺乏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實際上民間借貸是始終存在的,但是之所以國家對借貸行為要實施《商業銀行法》、實施《信托法》這一類法律上的監管主要還是為了保護借貸人的利益,所以我覺得民間借貸應當通過金融機構提供更充分的服務,更有效的服務,得到他們自身價值的實現,而不是這樣在民間脫離監管的方式開展相應的金融活動。所以,我個人認為,民間借貸它的合法化問題是一個長期難以解決的問題,民間借貸只有按照《商業銀行法》、《信托法》相關法律規定的方式才能夠得到法律的保障。
第二,關于風投公司能不能成為中小企業發展新的“保護神”,可以這樣說,風投公司可以解決一部分中小企業發展的資金短缺的問題,但絕大部分中小企業的發展是沒有辦法通過風投公司得到充足的資金來源的。
那么如何給中小企業提供相應的信貸或融資的支持?我想這是一個綜合金融工程。舉一個例子,有一個養牛的農民他有十頭牛,他要買飼料,這時候他需要貸款,但缺乏相應的質押,因為牛是一個活體,活體質押,銀行是不接受的。怎么樣使農民得到貸款呢?我和劉永好先生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們認為一個解決方案就是綜合金融服務。什么樣的綜合金融服務呢?保險公司可以對這十頭牛提供相應的保險,牛無非是生病了,意外事故了,對活體的保險可以進行,對人的生命可以進行保險,對牛的生命也可以進行保險。
在對牛進行保險以后,政府對農民提供一定的保費對這十頭牛進行保險,他把這個牛提供給銀行和擔保公司,銀行和擔保公司可以對保險保單進行質押,對他進行相應的貸款,這是綜合金融的一個范例。我想,對中小企業這樣一個金融服務不是單獨靠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或銀行能解決的,更何況大量的中小企業是在縣域地區,而縣域地區基本上沒有證券公司的分布,保險公司有分布,很多銀行已經退出了縣級、縣以下的地方,所以很難為下面的老百姓提供金融服務。所以我們解決中小企業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卡金融行業的金融服務方案的安排,這才是解決融資難的根本出路,無法靠民間借貸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主持人權靜:我們在請教另外三位嘉賓的問題,關于民間借貸一直有這樣的矛盾爭論,一個聲音說,現在民間借貸出了這么大的問題還要放開嗎?放開會不會出更大的亂子。還有一個觀點,如果放開的話,讓市場競爭的話,就不會出這樣的問題了,我想請三位怎么看?
周立群:如果我們看到一個借款人從事銀行或從事一般的信貸業務首先要有資本充足要求,民間借貸在這方面是沒有約束的。第二他得到法律的保護,本金和利率應該得到法律的保護,現在我們民間借貸,按法律規定只能按銀行同期借款利率最高不能超過4倍,大量民間利率是超出這個范疇的,這樣得不到法律的保證。第三,民間借貸缺乏一些合法的,比較正規的合約安排,這種合約安排如果是不正規的,非常榮幸出風險,所以我認為長期看,民間借貸只有通過按照法律所限定的渠道才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沒有辦法在自發的情況下得到法律保護。
齊亮:我在證券領域關于風投方面做個補充。我認為現階段很難成為中小企業的“保護神”。從道理上說,中小企業的發展主要是通過股權融資,通過債權融資對投資者和貸出者是更合理的,或者更好的方式,所以,一般來說,通過風險投資這一部分會容易募到資金,別人也愿意給他,但現在主要是在風險投資這塊,投資者主要能夠獲利的還是在PE部分,在Pre IPO部分,讓它能很快上市變現,這塊過去的收益率水平是非常高的。現在沒有那么高的,我了解了一下目前達到30%的水平,這樣的情況下他沒有必要做前期的風險投資,VC那一部分就沒有必要去做了。所以,整個證券市場股權投資鏈條到PE、VC鏈條上它的收益我認為還會有一個重新分配的過程。只有這部分收益率降下來的,后面這一部分的風險投資更前端部分才有可能做得起來。
當然,我相信私募股權基金越來越多,越來越熱,所以接下來市場自然規律會向前端轉移,對前端中小企業的關注會更多一些,進入的數量會更多一些。
沈建光:我來發表一些不同的觀點,特別是和周總對民間融資,我覺得現在借貸是否合理是一個模糊的區域,民間借貸法律上不支持,也沒有說違法。民間借貸以前說取締,但隨著發展也沒有明顯說取締它,而且發展越來越廣泛,我認為它的存在有它的需求,有這么多中小、微小企業有融資需求,但現在國有、大的銀行正式體系沒有辦法滿足它,否則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市場?
利率沒市場化,老百姓有錢,但放在銀行,3.5%一年的利率,現在通脹6.1%了,他怎么辦呢?房地產現在限購,他也不能買了,去國外買QDII,風險也比較大,這是對人們投資比較高的地方。大家都說中小企業融資難,但看官方數據,銀行現在統計數據都說,我們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是大幅增加的,而且今天上午工行的副行長也說,現在我們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都是30%的增長,對大企業都是6恩%,從官方口徑來講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已經很大了。
另一方面,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呼聲一天比一天高,我認為這有定義的問題。當然還有一部分可能真正是微型企業、民營企業,在中國的調查,80%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是得不到正規貸款和正規融資的,這和官方的銀行統計是個矛盾,他們得不到滿足他們的融資需求,有的企業愿意借錢給它,我覺得關鍵問題還是怎么規范,怎么疏導和管理,變成一個減少風險,又滿足他們融資需求的重要手段。
這里面還牽涉到一個問題,我們說民間金融三十六條,但沒有看到民營金融進入這個領域,關鍵還是監管的理念。
主持人權靜:沈總認為民間借貸宜疏不宜賭,否則民間借貸利率更高,周春生教授您的觀點呢?
周春生:我認為民間借貸就是市場行為,不存在非法的問題,如果不是非法的問題就沒有必要談合法化了。民間借貸我們更應該關注為什么有這么多的民間借貸?因為我們金融體系滿足不了這么多的融資需求。如果銀行和其它小額貸款公司能解決各種融資需求的話,當然民間借貸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政府需要考慮的是怎么樣把這些民間借貸納入到正規的融資體系,通俗的話說怎么把它“招安”。
不是民間借貸不好,而是民間借貸和正規的金融體系相比有一個重大的缺陷,也體現的金融的基本功能。因為金融的目的,特別是金融機構其實就是為了幫助分擔風險,包括保險公司、銀行有分擔風險的職能,而我們的民間借貸很難做到這一點。借款人出了問題你就血本無歸,沒有人給你分擔,但如果通過機構去做,我們銀行業有貸款收不回的問題,為什么銀行不會輕易倒閉,因為它有分擔能力,它能夠分散風險,給大量不同的企業去投資,所以一兩個機構、企業不還錢,它照樣能夠有利潤。這是我們考慮民間借貸時應該關注的問題。讓我們有風險分擔和風險分散的機制。
主持人權靜:謝謝!我看到周教授在說的時候,看上去周教授和沈總的觀點是相反的,但周教授在說的時候,沈總您也頻頻點頭,您是想反駁還是想認同?
周立群:我認為借貸行為通過銀行有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它是非常保護。實際在所有的金融體系當中對存款人、出借人的利益保護都是放在第一位的。所以,在一項金融活動納入到什么樣的體系時更多考慮的不是借款人的利益,中小企業缺乏資金是需要考慮的,但做一個金融安排時立法更多的是考慮存款人,它把錢借出去的這部分人的風險如何保障。所以,我認為,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問題的時候,中小企業是國家需要照顧的,但是借款給中小企業的那些儲戶,出錢的借款人他們的利益和風險國家更要關注。從這個角度看,這種民間借貸放任自流的可能性是不會很大的,還是應當把它納入到相應的渠道進行管理。剛才其實周(春生)教授也談到這樣的觀點,通過規范的機構分散風險,確保借款人和存款人,尤其是儲戶的(資金)安全,這是國家必須考慮的,因為把大量錢借出去的人不一定是富有的,而企業主相對把錢借出去的人更有優勢。所以,從立法角度來看,不會吧那一部分放在更重要位置。這是我的看法。
主持人權靜:康總,您看他們三位的觀點看上去不一樣,其實殊途同歸,一個硬幣的兩面,一個說要扶持,一個是要規范,其實是促進民間借貸的。
主持人康雁:我覺得這個討論非常有意思,我一直在聽各位講,在想另外一個問題。第一,為什么會出現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怎么來的?為什么今年的矛盾變得特別突出了?其實就是我們整個宏觀經濟貨幣調控政策,為了抑制通脹,房地產投機以及前面上一輪經濟危機四萬億以及政府配套,大量流動性投放產生的流動性過剩的問題。比如這個人得病了,我華倆,一針下去好的壞的細菌全殺死了。所以對宏觀經濟政策要對不同個體進行區別化的處理,我需要控制通貨膨脹,抑制投機行為和控制多余的貨幣,但是不是把銀行的貸款余額總數框住了就可以了,但必須要解決其它補充的流動性手段,比如民間借貸的問題,我理解民間借貸的合法化并不以為著民間借貸的泛濫化,你可以有選擇地進行疏導。這里面關鍵的問題還是我怎么能夠使民間借貸能夠規范地發展。假如有個人給你借錢說50%—100%的利率,在我看來,沒有任何正當的商業行為可以產生這么高的年回報,支付這么高的利弊,要么它的販毒,要么是要死了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往往作為個人的借貸者沒有辦法判斷,到底這個東西的風險是多少,沒有辦法判斷這個風險。
這個問題和其它問題環環相扣,考慮到中國外匯儲備的問題,歐美大部分國家都是零利率國家,包括日本也是零利率。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你在歐美成立一家公司,在當地進行企業融資,融到一筆錢以后,通過各種渠道流到中國放貸,這回報你算算可能很多渠道要高。要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還是兩個關鍵的因素:一是引入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不是光堵一個,把一個放開另一個縮小就可以了,這里面銀行扮演的角色,證券公司扮演的角色,直接融資、間接融資、民間借貸也多多少少有它合法的成份,還有控制風險,通過監管的控制風險,通過監管的手段把風險控制和疏導做一些指導性的作用。
周立群:通過綜合競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問題。我們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前十五年來,我們國家在國民收入分配過程中是把國民收入更多的部分留在了民間、老百姓手里,中小企業手里,后十五年,也就是1994年,新的《預算法》出臺以后,我們國家在后十五年的發展過程當中,大家看到一個現象,GDP每年增長差不多10%,但財政收入每年平均增長30%,扣掉物價的因素,財政收入增長每年也在20%以上。這樣持續了十五年的格局,帶來的整體結果是什么呢?國民收入的分配給企業(不只國有企業,給中小企業、居民)的財富越來越少,這是因為越來越少的財富分配在居民和中小企業手里,所以他們發展創新所需要的資本沒有來源,只能依賴借貸,或者過度地依賴于借貸,這是我們中小企業面臨問題的根子。
那天我跟新浪的負責人講,我們過多地關注了金融,而忽略了財政問題。財政問題是整個國家金融問題更核心的問題。我和羅熹談的時候講,我們實行了后十五年緊縮的財政政策,通過各種方式把財富從居民和小企業手里集中到政府和國有企業手里,這是造成我們現在中小企業困難的一個最根本的原因。
金融服務是浮在表面的,財政制度是埋在深層的。如果要根本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必須從財政政策上解決。
在所有國家,對中小企業都有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我們國家這些年不但沒有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鼓勵政策性金融的發展,反而消滅了政策性金融機構,這和我們國家目前的發展方向,目前的發展階段是非常不恰切的,央行一位領導調研的時候我跟他談過。就是發達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發揮的作用也是非常顯著的。我們現在幾乎沒有政策性金融機構服務于中小企業,所有都是商業性金融機構,這和我們國家發展的目前階段是極不相稱的,所以我呼吁一是財政政策要做調整,二是必須扶持發展政策性金融機構,才能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而且現有商行提供綜合的金融服務。這是我的觀點。
主持人權靜:看來我們的討論逐漸深入了,我們討論民間借貸不僅是民間借貸的問題,還有中國整個經濟結構全局的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對這個問題不能光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問題,這位博友很厲害,名字和圖象很可愛,但讓我們的嘉賓展開了這么深入的討論。下面有請工作人員給我們調出一個微博的問題。
新浪網友羅羅羅亞香吉:銀行的貸款服務都需要抵押物或擔保,小公司或微公司幾乎都沒有什么銀行認可的抵押物,擔保的費率又很高,而且在沒有抵押物的情況下,只有擔保往往也行不通,如何破解這個難題?
主持人權靜:這背后是更加深刻的問題,銀行的貸款都流向了大型企業、國有企業那里,為什么沒有流向小企業或微公司那里,還有抵押物的問題,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現象?
主持人康雁:我說兩句吧,我服務的客戶里有專注于中小企業貸款的金融機構。剛才沈總也談到了,其實過去紀念,金融機構在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方面,包括貸款余額增長的速度非常快。但歷史上之所以很難,其實很重要的是,我們的銀行對于企業風險的判斷,特別是微小型企業的風險判斷不足。我們像銀行貸款體系過去更多的是擔保或抵押貸款,你要想給中小企業貸款同時風險可控,最主要的是對客戶進行深入的了解。我們的服務是相對在邊遠地區的一家城商行,主要的業務就是為微小企業(服務),它之所以可以做得那么好,是基于他對當地的微小貸的客戶群非常得了解。我的信貸員可以非常迅速了解這個企業的現金狀況,現金流,企業所有者、親戚、朋友非常了解,我會多方面核實,很真實地了解這個人,這樣才能真正使銀行說,我不需要對這個企業要求有擔保物,但依然可以貸款。
對一個企業來說,最主要的是在大數法則情況下管理風險,而不是規避風險,百分之百沒有壞帳是不合理的,但是我能夠做到壞帳率控制在1%或者不高于2%,相對于中小企業呆壞帳的無風險上是可控的,這在于我們中小企業貸款管理上是否成熟可以做一個研究。中國這么大的市場,不同區域經濟結構不一樣,導致不會以一種模式可以超遍全國。在美國,從東海岸到西海岸,超市、經濟結構差不多,中國布頭區域的經濟結構差別非常大。怎么了解當地的經濟體系對他們當地中小貸的客戶深入了解這其實是銀行銀行、微貸上的成功關鍵。
主持人權靜:康總的這反敘述讓我想起曾經得過諾貝爾金融學獎的印度窮人銀行家尤納斯,提到銀行管理風險的問題,為什么印度可以做到,中國做不到?是因為沒有達到那樣的技術,還是利益的差別?
主持人康雁:中國大部分銀行過去日子過得非常好,不需要給中小企業、微小企業貸款就可以獲得非常好的利息收入保護,他的日子過得非常好的情況下,注意力沒有放到對中小或微型企業上面來。但我覺得這個趨勢在改變,包括四大行、民生銀行、城商行,他們現在對中小企業、微小企業的支持越來越高。甚至包括個法國城商行他們認為核心競爭力就在中小企業,我和大的國有企業和企業競爭不了,但他的競爭力就在中小企業的客戶。這只是時間問題。
主持人權靜:沈總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沈建光:全世界的經驗,如果只是微小型企業一般很少靠銀行,因為微小公司的本質是風險很高,銀行都是規避風險的,不可能指望沒有什么信用而銀行借錢給你,這樣銀行業不負責任。微小型公司要考慮綜合方面。您剛才說印度或孟加拉搞小額貸款的,獲得諾貝爾獎的,最后也走下神攤,國家也指責它補貼,這也不是權威的。全球微小公司風險都比較高,不光是靠銀行。我想補充的一點,需要全社會建立一個誠信體系,個人的信用機構,其實微小公司和個人非常接近,個人要借錢,銀行主要是看你的信用記錄,在美國主要是信用打分來借給你錢和利率,都是根據這個來,像我們金融服務的基礎設施這方面可以做一些工作。
主持人權靜:有沒有不同的意見,周教授您怎么看?
周春生:我覺得網友提的這個現象肯定是客觀存在的,但我比較同意沈博士剛才講的,其實這個企業有不同的發展階段,就像人生有不同發展階段一樣,不能說青壯年主要靠自己掙錢,所有人都靠自己掙錢養活自己。大中型企業或者小企業有收入,可以通過銀行解決問題,但肯定不能通過銀行解決創業的資金需求問題。就像小孩子小時候靠父母養,大了靠自己養,年老靠養老金生活,人生不同階段,資金來源也有不同區別。所以創業早期階段收入、利潤還不穩定,更多需要其它的融資渠道,包括個人資產的抵押擔保,天使基金和其它各種各樣的投資機構。
以前在農村有信用合作社解決農民貸款,一些商業銀行不愿意接觸這個領域,現在合作社都改為商業銀行了,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也值得監管機構考慮,不是把所有都變成大的金融機構就是好事,因為我們還需要為這種微小企業服務的多元化的金融機構。
主持人權靜:我們剛才兩個問題都進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討,我最后想問一個問題,沿用今天早上的模式,我們基于微博討論,希望各位嘉賓以微博的高度精煉的語言來回答,在我們最后兩分鐘的時間里獲得更多的信息量。
新浪網友漢子皎皎:已披露半年報的14家上市銀行中,多數銀行逾期貸款額出現抬頭,這說明了什么?是什么因素造成逾期貸款上升?
沈建光:形象地說,當潮水退去的時候,你就知道哪些人在裸泳,現在貨幣緊縮以后,你就知道哪些貸款是在不是很謹慎的情況下放貸的。
主持人權靜:當裸泳的人被發現之后有多少銀行會有很大的風險造成對整個金融體系的沖擊?
周立群:因為經濟出現了減速,經濟過程當中出現的一些不平衡,使得一部分企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自然就會對銀行的貸款質量造成影響。中國的銀行貸款在很多情況下是必須要有一定的經濟增速才能保證它的質量的,沒有一定的經濟增速是很容易出現問題的。應當講,預期貸款出現抬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增速貸款和經濟結構調整中間階段所帶來的必然現象。
主持人權靜:經濟增速就是那潮水,問題是那裸泳的人,用潮水把它蓋住。
沈建光: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長還是有很多手段保證經濟“軟著陸”,我們經濟在放緩,接下來的問題是“硬著陸”還是“軟著陸”,我認為還是有很多政策空間可以使“軟著陸”得以實現的。海外唱空的人很多,說中國經濟硬著陸,我不同意這個觀點。
齊亮:這要看逾期貸款額抬頭還是逾期貸款比例抬頭,如果是逾期貸款比例出現一些異常的上升還是要關注流動性問題,從總量和結構上都要做一個關注。
周春生:我認為要看兩方面,一是宏觀上要看經濟成長的情況,二是銀根的松緊情況,銀根松和銀根緊的情況大不相同。
主持人權靜:四位信息量非常之大,我們的網友水平非常之高,引發了四位嘉賓熱烈的討論。本環節的微博提問就到這里,下面把時間交給康總對這個環節進行總結。
主持人康雁:中國的經濟問題很難通過一兩個論壇討論清楚,正好半個月前我在美國參加了一個類似的討論。我覺得經濟問題很瞎子摸象,我們內部也有當局者迷的困惑,因為出發點都不一樣,中國問題到底怎么解決我認為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這里面到底我們整個監管和政府采取什么樣的政策疏導是非常關鍵的。到最后光靠行政手段是沒有辦法獲得解決的,但怎么通過監管和大的環境營造創造出相對比較多元化、市場化的,包括規范化的環境,我想對中國非常關鍵的。包括我們在行業內各個機構,銀行、券商、金融機構,包括我們這些學者都應該承擔起在中間扮演的角色,這樣中國這個題才可以解。以前20、30年抄抄美國或者歐洲就可以解決問題了,中國現在是進入沒有導航和先例的水域,我們在這個水域中摸索創新,尋找路的一群探索者。愿意和大家一起探索,
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康先生,謝謝幾位嘉賓,各位來賓,茶歇之前預告一下下一時段的議題,下一時段的議題是“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探索”,主持人是《全球商業經典》總編何力先生,發言嘉賓包括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先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微博)先生,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傅成玉先生,普望合伙人、亞太區主席時乃辰先生,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鳴先生,好孩子集團主席、創始人宋鄭還先生以及北京大學光華合乎管理學員教授武常歧先生,最后還有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敬璉先生做大會的總結發言。
希望與大家共同分享思想的光華,下一環節期待著大家,謝謝大家!
(茶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