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八屆中國-東盟博覽會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第八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于2011年10月21日-26日在廣西南寧舉行。上圖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金琦。
以下為演講實錄:
金琦:大家好,很高興今天在南寧與大家相聚,共同探討中國—東盟的合作。自首次提出建立中國—東盟合作以來,中國—東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合作。在當前經濟復蘇曲折緩慢,經濟下行趨勢加大的情況下,本次論壇提倡的務實創新的精神,對深化金融合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此,我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對此次論壇的召開表示衷心的祝賀。近年來,中國—東盟合作穩步向前。我們欣喜地看到,各領域合作已經由最初的貨物貿易擴展到服務貿易,相互投資、信息通訊、交通、能源、文化、旅游等領域,合作不斷深化。一是雙邊貿易投資快速增長,自由貿易區發展進程不斷深化,中國已經成為中國—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場,東盟則成為重要第三大貿易伙伴。目前中國已與東盟多國共建了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二是戶設分支機構,金融機構合作往來日益頻率。目前東盟10國已在中國設立30多家銀行機構,中資金融機構在東盟國家也設立11家分支機構,這些機構的金融業務目前正在不斷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三是雙邊銀行結算網絡初步建立,跨境人民幣結算發展。
財政和金融風險交替上升,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上升。經濟體面臨短期跨境資本大幅波動的危險。同時中國和東盟有關國家作為20國金融穩定理事會成員,應積極參與有關金融和貨幣體系改革。在此過程中,充分體現東盟成員國的意愿,并將有助于提升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加強中國與東盟合作,有利于在區域內維護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國—東盟資源稟賦合作優勢強,金融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具有配置資源、調節經濟的功能,加強金融合作對于適應全球化新格局和區域開放新形勢,加快構筑區域競爭優勢,優化區域經濟結構升級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三是加強中國與東盟金融合作,有利于雙方金融合作實現共贏。中國與東盟自貿區有關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的落實,通過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降低金融機構準入門檻,降低金融機構綜合運作成本,提高總體服務水平和綜合競爭力。
當前,加強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與發展是各國的共同愿望和選擇,各方應充分利用和鞏固現有平臺,不斷拓展金融合作的層次和水平。在此,我們提出進一步推進中國與東盟金融合作的幾點構想:一是要深入推進雙邊本幣結算,積極推動人民幣與東盟貨幣在雙方銀行間外匯市場掛牌交易,建立銀行間本幣清算合作機制,推進雙邊本幣結算業務發展。二是積極完善區域貨幣互換機制,不斷提升區域金融危機救助水平。全面提升本地區危機防范能力。根據區域金融運行狀況并結合國際成功經驗,自主制定合作標準。要加強“10+3”宏觀經濟研究室的交流與合作,盡早將其建設成為具有較強監督能力的國際組織。三是推動金融開放,促進金融要素在區內自由流動,繼續完善自貿區的投資系列協議,優化資源配置,加強資金、技術和人才合作,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加強區內股票市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場合作。四是積極推動區內各國央行及金融機構的交流合作,防范區域經濟風險。加快推進中國—東盟金融機構的安全建設,加強在金融穩定等方面的合作,深化區域各國間的跨國金融機構。加強區域內跨境資金流動統計監測建設工作,建立匯率、債務和償債能力早期預警系統指標的可行性,促進區域內資本安全有序,更好地防范區域內金融風險。女士們,先生們,中國—東盟金融合作內涵豐富,層次多樣,前景廣闊,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以務實與創新的精神,尋求共識,積極推進,中國與東盟金融合作發展畢竟再上一個新的臺階,推進區域內各國平穩穩定,實現增長。最后預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