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11年長江夏季論壇 > 正文
中國作為一個發(fā)展中的大國,GDP排第二,當然來之不易,我們?yōu)橹吲d,但也不必忘乎所以,更不會被人忽悠。今天的中國,不當頭,也不會做附庸。不惹誰,也不怕誰。中國不會威脅別人,也不會受別人威脅。
道德經第2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惡”,不好,討厭!八箰阂选,是不好的事了,或者,讓人生厭的事。絕大多數傳習解法都把這里的“惡”想當然地理解成是美的反意。但如果要說互為反意,“美”與“丑”、“善”與“惡”似乎才更為妥貼。而老子在這里偏偏就用了“不善”來與“善”相對應,卻沒有用“丑”來與美相對應。很顯然,老子的意思并不是說如果天下只有美而沒有丑,美就不為其美了。盡管這樣來理解似乎也說得通,只是從文字結構來看,顯得有些牽強罷了。此處的意思是說,如果天下人都知道“美之為美”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同樣,如果都知道“善之為善”,同樣也就不善了。世界本來就是多樣化的世界。如果皇帝喜歡細腰,后宮就要餓死佳麗,那的確不是一件美事。如果天下有一門生意很賺錢,但天下所有的生意人都知道了,于是大家都不賺錢,這也不是什么好事?梢韵胂,如果世界上的中國人、外國人都長得一模一樣,都是“環(huán)球小姐”或者“世界先生”,世界上的房子、花草、樹木都長成一模一樣,這世界又會變成什么樣?是一個怎樣的世界?結論不言而喻。世界本來就因多元化而和諧,若非要把世間的一切都變成人造之美,那它也就無美可言了。把一切的善行都變成人為之善,那也就不善了。在人造之美變得越來越泛濫的今天,我們才真切地感受到“道法自然”的彌足珍貴。
天下事都是相對而言的,有“無”才會有“有”,“有”生于無,“無”才會生“有”,是謂有無相生,即有無相互轉化。在《道德經》中,老子對“有”的定義有兩層含義:一是絕對的“有”,即萬物之母。二是相對的“有”,即萬物的外在形式。無論是從無到有,還是從有到無,“有”與“無”是一種同時存在而又相互轉化的萬物共性之描述。有人說白手起家、創(chuàng)出一片天地就是無中生有,并說這是采用了老子“無中生有”的謀略,并就此結論說老子是陰謀家。這實在讓人難以想象。雖然老子并不介意替人背黑鍋,但這黑鍋似乎也太莫名其妙了。無中生有,有無相生,只是老子對大千世界的一種描述,無論如何也跟陰謀扯不上干系。即使確有人最后實現了無中生有,那也只是結果恰好吻合了老子對世界的描述,而與陰謀、陽謀無關。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是謂“難易相成”!半y”與“易”都是因人而不同的。如果圣人行教于天下,天下事也就無難無易了,所以圣人才會“行不言之教”。同樣,有長就定會有短,有高就定會有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長、短、高、下都是相對而言,比較出來的。音是有聲相和才成其為音,而聲也是有音相和才成其為聲,二者不可偏廢。有前才會有后,有后也才會有前,二者相伴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薄笆恰,本來如此,“以”,在這里是因為。因為世界本來如此,所以,圣人也就勿須刻意加以修正。所以,圣人只需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勿需為世人確立美的標準、善的標準、長的標準、高的標準,如此等等。“無為”、“無言”,世間萬物便會“道法自然”,生生不息、永不停歇。
圣人所要做的事只是不要把萬物之生生不息視為己出,即使有為也不要據為己功,做到有功而不居。只有做到不居功,圣人之為才不會背離于道。
如果把“斯惡已”、“斯不善已”的意思理解偏了,前后文之間的邏輯就聯系不上了。所以,很多人把“行不言之教”理解成是“行”教大于“言”教,其實這不是老子的本意。因為無論是“行”還是“言”,只要是教,都是違背老子思想的。老子說:“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第27章),不善人之師,才是善人之舉,所以,又何來“行”教勝于“言”教呢?因為老子所善的就是不教、絕學。無論他這一思想對與不對,我們暫且不作斷語,但他的“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邏輯是因為大千世界本就是如此多樣化,道法自然,人類又何需妄加干預?即使你自己擁有大智慧,明白了何為之美,何為之善,也要表面裝糊涂,而且,做到這一點至關重要,是謂“要妙”。
有人把老子看成是道教,或者把道教看成是老子。盡管大大小小的道觀都奉老子為太上老君,接受香火供果,但這實非老子本意。不僅老子本人未曾創(chuàng)立什么道教,即使后人想要創(chuàng)立,假使仍需得到老子批準的話,老子也是不會同意的。這不僅因為他主張“行不言之教”,而且更因為他“不貴其師”。所以,老學與道教實在扯不上什么關系,除了道教自己尊奉老子為祖師之外,老子卻并非同意他們尊他為祖師。所謂“練丹修仙”,則更是無稽之談。比之釋迦牟尼佛與基督耶穌,老子的思想和品格有過之而無不及。我這樣評價并不是想開罪于眾人。毋庸置疑,基督教與佛教是當今世界傳播最為廣泛的宗教,是當今世界文明的脊梁,道教完全無法與之相提并論。但如果僅就釋迦牟尼、耶穌、老子的個人人格魅力而言,先不說這老學經自發(fā)傳播已影響了中國人兩千余年,即使到現在中國人婚喪嫁娶等重要儀式還要先拜天地,此等習俗從無更替,而且還將繼續(xù)下去。在這一點上,老學在中國的影響并不輸給佛教、基督教或其他任何有組織、有系統傳播的宗教。如果我們就算撇開這一點不說,僅就他個人不接受眾人頂禮膜拜、“不貴其師”的品格,其人格也早已是勝人一籌。圣人能如此無我,世上還有人能夠出其右嗎?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圣人即已無為,那么,萬物之生乃是道之功勞,圣人不可據為己有。即使有功于萬物,也不可恃才而傲物,功成而不居!胺蛭ǜゾ,是以不去”。只有做到有功不居,才與道不相背離!安蝗ァ,即與道不相違背。
至此,《道德經》第2章可全文今譯如下:天下人都知道了美之為美,是一件不好的事;都知道了善之為善,也是一件不好的事。這是因為:有與無是相互轉化的,難與易是相對而言的,長與短是比較的結果,高與下是相輔相承的,音與聲是和諧一體的,前與后是相伴相隨的。所以,圣人處事的立場就是無為,圣人教育他人的觀點就是不言;萬物自會生生不息、永不停歇。只是萬物之生不要據為己出,輔助萬物而不恃其己功,功成而不居,只有做到不居功,才不會背離于道。
為無為 則無不治
賢與圣人的差別就在于有德與無德,而不在于智慧本身。圣人是自身修為的結果,而非社會定義的結果。
道德經第3章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多元化的世界構成并不需要智慧來加以人為的修正,因此,天下就勿需崇尚賢能!安簧匈t,使民不爭”,不崇尚賢能,百姓就不會去爭取所謂的功名。這就好比“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一樣,天下既無奇珍異寶,價值連城,百姓也就不會去為盜了。所以,“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第65章)”看來,以愚而治國,并非不可理喻,而且的確并非壞事。
老子的思想聽起來匪夷所思,但邏輯上或許成立。由于很多傳習之注解誤讀了第2章中所包含的邏輯,“不尚賢,使民不爭”就成為獨立的結論了。如果把它看成是獨立的結論,那么,對“不尚賢”的歧義理解,也就不可避免。有些專家學者甚或舉一反三,連篇累牘,旁征博引,但始終未能找到老子“不尚賢”的依據所在。其實,不尚賢的依據就在第2章。老子所講的賢,簡單地說,就是有大智慧的人。但是,正如老子在第2章中所說:再大的智慧也與有無相生的自然和諧而無所助益;蛘哒f,即使這些智慧能夠大到足夠,能夠讓全天下人都知道美之為美,善之為善,但這樣的結果卻是人類所不需要的,這也是美國為什么要立法禁止克隆人類。其實,禁止克隆人類首先應當是老子的思想才對,因為這一思想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就有了。所以,大智慧對世界萬象而言并無用武之地。除非這些大智慧的人能夠做到無私、無我、無欲、無為、無言,以修道而成為圣人。所以,賢與圣人的差別就在于有德與無德,而不在于智慧本身。圣人是自身修為的結果,而非社會定義的結果。而賢能是社會定義的結果,而非自身修為的結果。所以,尚賢,就會讓百姓爭名奪利,“以智治國”實為“國之賊”也。因為有能無德的百姓是社會最難以治理的根本。因此,老子才一再強調“不言之教,無為之益”(第43章)的重要性。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如果社會上沒有了可引起人們私欲的價值定義,那么,民心自然也就不會迷失。正因為這樣,圣人的治國方略就是:使百姓沒有太多的欲念,但卻能夠衣食無憂,沒有遠大的抱負,但卻能有強健的體魄。“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蹦軌蜃尠傩占葻o知、又無欲,即使有大智慧的人也不敢有逆道之為了。所以,只要遵道而為,天下就沒有不治的道理。
《道德經》第3章全文可今譯如下:
不崇尚賢能,使百姓不爭名奪利;不貴奇珍異寶,使百姓不會為盜;不出現可引起私欲的現象,使民心不至于迷失。圣人的治世之道就是:使百姓心不存念想,只要填飽肚子,沒有遠大的抱負,卻有強健的體魄。使百姓一貫保持無知而又無欲的狀態(tài),即使有大智慧之人也不敢有逆道之舉動。遵道而為,則天下就沒有不治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