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北京綠色金融協會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聯合主辦的“2011地壇論壇”于2011年6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以下為國家電監會政策研究室主任俞燕山發言實錄。
俞燕山:大家好,不像前幾位演講人是這個領域的熟悉者和研究者,對碳市場、碳交易,本人沒有研究,
參加這個會,首先兩點感受,第一,今天是一個低碳的會,但是我們用了一個非常高碳的方式,我穿的少,坐在這里面直打哆嗦,公共場所在夏季應該不低于26度,看起來低碳我們知易行難,這是第一點。
第二,剛才孫司長在演講的時候,我記得可能有個記者在問,我有一個感覺是什么呢?低碳是一個要花錢的東西,比如說電力行業,我們要實現十一。五 11.4%的非化石能源比例和碳強度降低17%的目標,那么要花多少錢呢?對電力來講,要都投資,如果假定2015年是六萬億度電消費量,那么對整個電力行業需要多花費5700億,每度電需要上漲三厘錢,到2015年的時候,消費者要多掏160—180億,我們有能力付這個錢嗎?我們愿意付這個錢嗎?
我們的目的是減排,市場是一個手段,還有其他很多的手段,考量這些手段兩個標準,一個是成本收益的比較,第二可操作性,我是搞政策研究的,我更認可可操作性,比如十一。五的節能減排,要求單位GDP能耗五年內下降20%,過去周大力先生做過研究,過去80—130年之間,所有用市場辦法做能效提高和節能減排的,每年的單位GDP能耗下降幅度是多少?最高的年份1.3%,最低的年份0.8%,我們現在要求每年下降4%,行政的辦法就成了政府唯一可用的手段。
第二個觀點,政策和制度是關鍵,我們想建立我們的碳交易市場,應該汲取我們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脫硫脫硝方面的教訓,比如電力行業,國家政策歸所有的電廠必須裝脫硫裝置,脫硫效率必須達到95%以上,脫硝,文件已經來了,70%新建的電廠,統統上脫硝裝置,達到80%的脫硝率,這實際把市場封死了,沒有辦法工作,實際上我們的二氧化碳未來會不會出類似的政策?我覺得在政策上,
我覺得在二氧化硫方面,在脫硫脫硝方面,這些教訓應該汲取。
第四個觀點,中國人有的是聰明的才智,關鍵是什么?關鍵是政策要明朗、目標要確定,這是關鍵,比如說電力行業,我們有類似于剛才孫司長介紹的第三條碳排放權交易的東西,我們叫發電權交易,什么意思?因為按照現有的規則,所有的火電機組分配同樣的利用小時,不論你是高效大機組,還是低效的小機組,高效低效機組最多差100克每度電,低效的機組把它的發電權轉讓給高效的機組,高效機組付它一部分費用,共享雙贏,類似的東西都可以做。
最后一個觀點,剛才也有人談到,我們是區域作為試點還是行業作為試點?我覺得在電力行業,做試點沒有什么問題,技術上,如果電力行業做不了,其他的行業也做不了,因為電力行業三可最全,我們對二氧化碳的監測都是在線的,但是實時的,沒有問題,問題是怎么給電力行業設定一個CAP,我們在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如果我作為一個企業,你給我設立一個CAP,我不再建新的電廠,我不就達到了嗎?那個東西在哪兒?稀缺性在哪兒?可交易的東西在哪兒?我覺得比別的國家在低速增長階段的時候,可能不一樣,能不能找到一個辦法,真正實施那個CAP,今年上半年,才缺一點點電,大家就開始嚷嚷電荒,缺多少?一月份全國缺2700萬的裝機,不到5%,還是區域性的,受不了,如果設立這個CAP,將來怎么辦?我覺得這些東西可能都需要去考慮,還是剛才講的,我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我也說不清楚碳交易市場應該怎么做,我們是期待著這個東西能夠明朗,能夠有預期,這個點非常重要。
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