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11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投資論壇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2011年3月25日,2011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投資論壇在上海舉行。圖為圓桌專場二:可持續的創業精神現場。
劉端明:我們這里有一個青島特銳德主要是做電機設備的,非常榮幸請到了于總,同時請了一位想要上創業板或者是中小板的,九強生物的鄒總,也是一直在中小企業排行榜的第六年了,一個是等待上市,一個是即將上市的企業。同時也請到了在國內也是國際上非常有名氣的創投人,包括普凱的,包括麥頓的,包括同創偉業。實際上都是我們國際和國內上非常著名的創投基金和創投人,他們今天會對創業板的過去、現在、未來持什么樣的看法?
第一個問題問一下于總。總的來說,我們可以看到,2009年10月底的時候,一共是有28家創業板企業上市,到現在為止,一共是有192家創業板上市。到目前為止,就昨天收盤下來,總的市值是8398億人民幣的市值,應該是非常驚人的數字。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從開板到現在,創業板的整個估值、市盈率也從120倍左右,經過幾輪的震蕩到最近穩定在60倍左右。這樣的市盈率,先從于總開始,對創業板如此這樣的市盈率高起到回落,你是如此看的?
于德翔:非常感謝各位朋友,這個問題,好象媒體上一直很關注,也很購并的一個問題。目前的創業板上市三高比較嚴重。通過企業上市以后,根據他的經營企業進行相應的回調,我認為任何一個事情和物品都有它的價值,如果它的價值過高是正常的,任何一件事情應該叫物有所值。所以在創業板到現在為止一年多的時間里面,其實發展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讓所有的投資人越來越清醒地看到了創業板并不是像大家在資源少的情況下一個強烈的炒作。所以現在很多的企業應該更加清醒,投資者也更加清醒。所以我認為創業板的價值回歸,完全是市場和市場需求的結果。謝謝。
劉端明:同樣的問題我想問一下,對我們鄒總來講,九強生物在過去幾年一直保持好的增長,您自己公司也打算上市了,這種情況下您怎么看待?您的期待市盈率怎么樣,您怎么看待創業板市盈率這么大的波動?
鄒左軍:我覺得很正常,首先我認為我們做企業的企業家,特別是已經上市公司,如果我們的注意力整天看的是上市企業的市盈率、市值得的話,你這個企業是做不好的。我覺得要關心,但是這個東西不能影響到我們一個企業的正常經營和發展。像剛才于總說的那樣,實際上一個企業的價值和市值如果相差太大,總會有一個正常的調整,我覺得很正常。因為如果說每一個企業,在創業板也好,在中小板也好,都成為一個神話,或者是一個奇跡,如果人人都是奇跡就沒有奇跡。我相信經過這樣一個市場的調整,真正優秀的企業仍然會保持一個很高的市盈率。如果后勁不足,正常的調整我覺得是符合這個規律的。
劉端明:像您的企業如果上市的話,希望的市盈率大概是什么水平?
鄒左軍:從企業肯定是希望通過IPO越多越好,如果正常有四、五十倍已經很滿意了。
劉端明:您計劃在哪個版上?
鄒左軍:看企業的情況,因為從我們的企業來看,無論是高科技的概念要求和高成長都具備,可能我覺得,我們更擅長于長跑,短期沖刺的這種要求,或者是持續地保持沖刺,可能我們企業不是這么一種企業?赡芪覀円獣x擇中小板。
劉端明:謝謝鄒總。楊總是來自于普凱投資的投資總監,普凱在過去的幾年也投資了非常多的企業,比如說無錫尚德,在座的幾位企業都是非常著名的企業。我們之前的基金主要是海外上市,最近看到很多企業在中小板、創業板上市,您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什么?
楊杰賓:在中國上市,我們也在做準備,今年我們也會有。剛才問到這個市盈率這么高,我覺得這個也是正常的。因為中國不缺的,第一個不缺人,第二個不缺錢,現在錢很多,但是能夠投的企業,能夠上市的企業又不多,所以才造成這個情況。這個對我們來講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我們會繼續往中國這里上市的方向發展。
劉端明:您也投資過和管理過很多國外的企業,如果您是比較國內和國外所有的創業板的市盈率方面,您覺得是什么樣的水平呢?
楊杰賓:你是說哪方面?
劉端明: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類似的公司,同樣地上市,您是希望它在創業板上市還是在海外上市?
楊杰賓:我看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情況,每一個市場對行業有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可能在國外上市會比較好,當然最近幾年在國內這么高的市盈率上市是很難繼續往這個方向走的。
劉端明:我們的樓云立是麥頓創始合伙人,樓女士之前投了非常多著名的公司,還有華視傳媒等等,我想麥頓主要是美元基金,我剛才提到的企業都是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您在榜單上也是優秀的投資人之一,您認為相比美國的納斯達克,中國的創業板正常嗎?
樓云立:我是樓云立,麥頓投資的合伙人,我們是美金的基金,所以對中小板、創業板的上市可能沒有太專業的說法,我想先說一下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我們有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像分眾傳媒、華視傳媒,還有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這些都是對我們非常成功的投資。其實我們看這些公司上市的時候,并沒有這么注意地看上市時候的市盈率。因為對投資者來說,其實對企業家也是一樣,上市只是一個開始。上市的市盈率只是在媒體上上的時候有一個光源,上的時候壓力是很大,真正的把股票賣出還是要看企業的實力。
第二點,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市盈率其實也不低,去年中國有很多家的公司都在美國上市,也都是非常驚人的市盈率。我想很多在這些企業里面的投資人也很吃驚,有一些企業其實在幾年以前都覺得已經支持不下去了,但是去年美國的資本市場對中國的股票非常地火,所以像一些視頻網絡的公司在幾年以前比較困難的時候,像優酷上市的時候,都是市值和銷售額的比例,這些都是非常驚人地高。市盈率的高和低,我們作為投資人是沒有辦法去估計和預估,企業也不可能說最好是80倍上市,也就是不在我們的控制之內。
作為投資人,我想看的是真正企業的盈利能力,還有它持續的盈利能力,而不是說這樣的行業,或者這個概念是不是今天在市場上非常地吃香,然后我們投進去。因為等它上市的時候可能已經不吃香了,所以最后作為投資人看的可能是企業持久地增長和盈利能力的狀況。至于現在的這些中國的中小板、創業板和美國的市場市盈率這么高,我是覺得在我們做投資的時候,我們并不假設這個市盈率是可以持久的,所以我們做投資的時候,并不認為在幾年以后退出的時候有這么高的市盈率。
所以最終還是看企業真正將來持久盈利的能力。
劉端明:剛才我們提到目前的中小板的市盈率是60倍左右,您覺得這個還會往上走嗎?
樓云立:我對這個無法做判斷,就像今天的道瓊斯是往上走還是往下走,這個很難判斷的,我對這個沒有說法。
劉端明:創業板的推出對您的實際工作量會不會造成實際的影響,比如說你在投資企業的時候,企業的要價就高了,這個有什么比較呢?
樓云立:這個對投資人來說會遇到比較頭疼的問題,所有的企業家都認為自己的企業在一兩年、兩三年以后可以上市,很多都是拿自己已經上市的同行比,大部分的企業都為自己的企業自豪,甚至比現在已經上市的公司還要優秀。所以在談估值的時候,確實是投資人和企業家會需要有一個過程。當然,最后還是,投資人需要賺錢的,企業家需要資金的,所以以已市的市盈率做比較,因為很多的企業不可能在可以想像的一兩年、兩三年上市。
劉端明:比如說之前是多少倍投進去,現在是幾倍的范圍?
樓云立:我們在2005年以前,10倍大家覺得很低,現在認為10倍、11倍的增長已經是增長非常強了,當然如果增長非常強我們也不會以固定的市盈率來看。
劉端明:謝謝樓總,鄭總是最近幾年崛起非常迅速的一位投資家,也是本土非常優秀的基金管理人。在過去的幾年里面,鄭總在創業板應該說是最大的贏家之一。因為過去幾年深創投、達成和同創偉業在創業板都非常有收獲,我想說鄭總作為一個非常成功的創業板投資人,您能不能談談這個問題?
鄭偉鶴:謝謝劉主編,我們的同創偉業在中小板投資10家企業,創業板掛了7家企業,總共是17家企業。關于創業板和中小板的估值,我有三個觀點分享一下。
第一,我認為高估值是不可持續的,包括我們組合中的上市公司,給的價格還是偏高的,比如說有一些企業去年的盈利是五、六千萬,市場給的估值可能是五、六十億,當然今天可以成長到1、2個億,香港的企業可能有兩、三倍的利潤,但是它的估值也是50億左右。當然它的差異非常大,我覺得是不可持續的。我覺得下調 30%左右是非常正常的,我認為是這樣一個觀點。
第二,實際上高溢價或者是高估值未必是一件壞事,因為我們發現確實很多海外的公司愿意到中國來上市,高溢價能夠吸引全球的人才、資金、技術包括各種各樣的團隊到中國來發展。我們最近在看一個浦東的項目,就是吸引全球的人和技術。講的就是說我要到中國創業板上市,這些一看在中國的上市回報最高,他就愿意來中國,這是一個。
第三,深交所的董事長陳東升有一個觀點,我們希望創業板、中小板能夠培養出中國的微軟、中國的蘋果,當然培養出中國的微軟就要培養出中國的比爾蓋茨,中國的首富,不要說培養出中國的微軟不讓他造富,如果不和諧的社會或者是社會不公引起一些爭論,但是總的來講,這個會帶來社會的進步。所以高溢價和造富運動可以看成一種正常的狀態,但是不能成為一種長期的狀態。
劉端明:謝謝鄭總,您關注的企業很多是上中小板和創業板的,他們對投資的希望和現在向比有什么變化呢?
鄭偉鶴:大家接受的市場是創投估值的上線,本土的創投會接受10倍、20倍左右,這個是今年的水準,這個可能是一個平均值,有可能會更高一點,應該說市場整個來講,價格還是比較高的,應該是在大家接受偏高的位置上。
劉端明:梁總介紹一下。
梁英杰:我補充一下,估值、市值回調,看它是低于合理還是高于合理的水平,很多人的觀點是合理,有估值存在就是合理的現象,但是實際上我認為這個觀點不足。我們可以看一下有幾點:
一、同類型的公司,在同一個行業的公司,如果在海外上市拿到的市值和在中國拿到的市值比較,確實在中國創業板拿到的估值的公司比海外高。在同一個行業里面都出現這個現象,還是代表在創業板里面的估值有點偏高。這個情況下回調是一個很重要的水平,資本市場的作用是把基金導向到一些更應該拿到基金企業里面發展,如果一個龍頭的企業在一個行業當中,因為它的資本市場地點不同,以至于它拿到的基金不足,會導致社會資源的混亂的狀況。
回到我們看投資的角度來出發,去看這個現象對我們的影響,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講去做投資,我們本來就沒有把很多的焦點放在最終上市是50倍還是100倍的 PE做一個測算,剛才的不同投資人說了,現在的PE可能是在10-12倍這樣的市盈率。為什么在A股市場、創業板市場的40-50倍的PE上市,是不是那些投資人很黑必須要賺這些錢?我覺得在投資人心目中還有比較合理的PE,所以當這個企業將來沒有拿到40、50倍,只拿到20、30倍的PE,我認為不是吃虧的現象,應該是價值更長遠的,應該拿到市值上面去。所以投資者應該把更長遠和合理的市值當中去,現在這個情況應該不是壞的,而是長遠的。
劉端明:投資人能接受的是10、20左右,企業家接受的是40、50的市盈率左右,這是大家認為合理的。我們現在再回到創業板的企業家,我們于總剛才提到是我們中國創業板的第一步,也是從一位創業家,也是企業家。根據昨天的收盤價,昨天是42.5,市盈率是50.2倍,您的生價是14.35億,您也成為一個億萬富豪了。您之前是通過非常艱辛的創業,您現在的身價已經10幾億了,您現在前后到底的做事方法方面有什么區別?再講一下,于總是第一批創業板上市 28家企業成立了一個C28俱樂部,于總是這個俱樂部的主席,經常和首批上創業板的28家企業的企業家經常溝通、聚會,您能不能談談創業板上市之后,這些老板們到底在干嘛?
于德翔:問現在在干什么,剛才你說的財富效應這個問題,實際上廣為社會和媒體投資比較多,但是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找到感覺。不知道為什么,因為你剛才說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所謂的叫企業家,我也沒有找到企業家的感覺,因為企業家是一套系統的管理人。我一直把我們這個叫草根成長起來的創新型的企業叫企業工作者。在沒有上市之前是為企業工作的,上市之后也是同樣為企業工作的,但是上市前和上市后有兩個轉變。上市前是為了生存而努力工作,上市以后可能生存的問題就變得不是那么突出和重要了,更多的是來自于企業自己的戰略和未來發展,來自于行業上的市場競爭的壓力,來自于資本市場和投資人給你的壓力。如何保證企業能夠健康、穩定、快速地發展,這是每一個創業板上市企業可能要面臨的重大問題。
所以說上市以后,我看到提出的很多的投資人也好、社會的媒體也好,是不是像上市以前那么拼命地工作,老想知道這個問題,剛才說是成立的C28俱樂部,這些都是創新型的企業發展起來的,企業的成長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基本相似,這個C28俱樂部是一個相互學習、分享的平臺,現在成立一年多時間以來,基本上每個季度會聚會,每一次都把我們好的經驗分享,同請一些老師或者是教授、經濟學家給我們洗洗腦子。
每次大概活動兩三天的時間經常在一起,我感覺媒體的看法統一,我看到這些企業家包括我和過去一樣,每天都那么拼命。我感覺創業板的企業前途還是很大的,從創業板的老板的結構上,感覺到這個里面真的是有希望的,比如說28個董事長里面,有博士學會的大概改進1/3,其他的100%基本上是本科以上的,這樣的知識結構和人才結構,這些為市場奔波,為了市場的發展尋求更多的途徑,特銳德一直致力于把我們的做法改變為工廠,特銳德這幾年的發展和中國眾多的企業一樣,不叫作坊叫工廠,如何把作坊改變為工廠是經營模式上的一個改變,如何把這方面改變,完全靠自身的改變有困難,必須要學習,必須要引進和創新,如果沒有創新和脫胎換骨的改變是很難的。
另外的一些,當把企業做到上市以后,你企業的規模再擴大,你的治理結構會發生根本的變化,你的權利和過去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大家可能都知道,所有的人對權利欲望。如何把權利進一步釋放,如何形成一個新的機構,對大企業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對一些小企業,尤其我感覺到我們的朋友是家族企業是非常困難的,過去小企業的時候,所有的款都要他批,現在的都讓別人去批了,心理是極端地不舒服,對別人表示懷疑,采用查帳什么的,當你的授權人感覺到你不信任的時候可能會離你而去。所以上市以后對企業工作者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這個不是一方面,而是方方面面。
劉端明:我們做了一個統計,到底上創業板的企業怎么樣呢?應該說他們的企業是高成長的企業,現在上市之后到底怎么樣呢?我們現在也要做一個統計,我們結果發現,創業板的企業成長性往往不如中小企業板,更不如今天晚上頒獎的上福布斯潛力企業排行榜200家的企業,根據我們目前公布財報的100多家創業板的企業數據,這些創業板的企業銷售增長率在34.89%,35%還不到,利潤增長率是22.73%,這個數據是低于中小板的,福布斯公布的數據,銷售增長率是 56.9%,實際上創業板只有35%,而我們的上榜企業包括我們非上市的企業,利潤只有50.7%,利潤增長率只有22.7%,而福布斯有99%,這個差距是很大的,您剛才提到比較辛苦,您怎么看呢?
于德翔:您這個問題比較PK,就像日本的菅直人下來一定要和大家道歉一樣。我申辯一下,其實也不叫申辯,我解釋一下。剛才說福布斯成長性,因為你們專挑成長性往里面進,第二年下去了就讓他下來了,中小板同樣是上市公司,沒有退市的,為什么沒有創業板好。
我覺得這是一個階段性的問題,為什么推出創業板,是世界金融危機把創業板推出來的,如果沒有金融危機,創業板也許還不至于在2009年推出來,2009年金融危機推的時候,所有創業板的企業都不受金融危機影響,所以它基本上在發展的高點。
在2010年的時候,基本上中小板的企業多數是受金融危機影響的,因為中小板的企業多半是規模性的企業多一些,生產性的企業多一些,它是從谷低往上走的,在金融危機下面受了影響,在2008年、2009年受了打擊和影響,業績下滑以后。創業板的企業是谷頂上往下走,中小板的寫是谷底下往上走,這兩個地標不一樣。還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是創業板的企業,其實上市了以后,包括我更多的不是特別關注企業的高成長,但是作為投資人來說,我投進去了以后,你一年翻5倍才高興。但是這些作為創業板的企業,和別的不一樣的地方,絕大部分的創業板的老板最后變成私營企業不像一些國營企業我當老板當三年我的業績和股價和成長性掛鉤的。但是一但讓你成為創業板的企業,老板首先看到的問題是這個企業我能跟他多少年,我能把這個企業帶到多少年,他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這樣的,也就是說他上市以后,他需求更多的是企業健康、穩定快速發展。他尋求的是企業的穩定和健康,因為上市以后挑戰非常大,挑戰非常多,更多的企業家們,企業工作者們在這些挑戰上如何來面對,如何來改變,如何來脫胎換骨,保證這個企業長期地發展。
大家應該說對創業板的企業有信心,應該認為長期地去關注,而不是像炒股一樣,今天就希望有多高的回報,因為它這個回報一定是長期的。
劉端明:謝謝于總的分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要看到在創業板企業上市之后,這個問題我可以問鄒總,實際上我們也看到,在企業上市之后,特別是上創業板之后,特別是企業的高管,后面的都是離職套現,解套的首月就有14家公司40名高管是5.6個億,到目前為止有61家企業可以解套了。目前也有25家企業的高管套現了7.2億,實際上說這個對我們,比如說鄒總是將要上市的企業,對我們這樣一個企業來講,很多高管跟著您一起住,干了很多年以后,企業上市自己的身價是幾千萬,幾十億了,現在離開公司對您的一個損失,您怎么看這個問題,您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怎么樣陪著你從創業到守業到企業成長為非常優秀的公司?
鄒左軍:因為我們的企業沒有上市,這是一個比較關注的問題,因為高管離職對企業是很不好的情況,我覺得對這個問題可以歸結到如何使一個企業持續地有發展的激情,光靠創始人有激情,我覺得是不夠的,關鍵是要使這個企業怎么樣有這種企業的基因。就是說我們在企業的文化建設方面,企業的治理結構方面,企業的激勵方面,怎么樣把持續比較保持激情,能夠不因為企業家、個人、創始人的變化,或者是不因為企業的上市發生變化。
我們的企業是這樣的,除了股權激勵,把這個激勵多樣化,因為企業單靠股權激勵留人我覺得可能會出現一些片面的,我認為應該從方方面面。我剛才說的通過企業文化留人,通過待遇,這個待遇不光是我們股權的激勵,還有其他方面的績效考核等等。另外,通過創造更多發展的機遇、更大的平臺,通過事業留人。實際上大在跳槽的時候有一個選擇,它也是優化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如果我們的企業一方面有這種感情留人,有企業文化留人的因素在里面,同時給他創造一個更好的發展平臺,我覺得他不會輕易地選擇剛一過好日子第二年就去套現。
劉端明:您的企業剛進福布斯中文榜之前是比較小的,現在的利潤也是很可觀的企業,上市以后您自己也會成為富豪,您自己覺得以后會有什么改變嗎?
鄒左軍:第一沒有上市,天天算自己的身價不是很好的事情。第二個我們在基金里面享受這個工作,我和我們的企業說我今天53歲了,在里面再干10年,這10年是保持企業繼續領軍,繼續保持創業精神的團隊。
劉端明:剛才幾位非常優秀的投資人也發表了他們的看法,希望你們談一談,因為你們之前投資過非常多的好的企業,當然也有一些企業可能會像在座的兩個企業一樣,不管上市與否,都保持激情,當然有一些企業上市以后會有所改變,大部分的錢或者是生活態度有改變。我希望四位投資人給在座更多的企業家或者創業家,怎么樣讓他們在上市之后都保持這種創業的激情。
比如說包括我們的各種激勵措施,我們有什么建議,先從楊總開始。
楊杰賓:我的工作比較特殊,普凱投資2年前設立了這個部門,我經常和企業家在一起,所以我對企業家的心聲和他們的認識也比較深刻,所以剛才于總講的一些情況,我覺得中國很多的企業都面對相同的情況。特別像創業版,我們怎么看在創業版上市的企業,它既好也有一點不合適。好在很多的企業家在快速成長期間,他們都會面對資金上面讓它擴展快的瓶頸,所以創業板其實是提前讓很多企業能夠上一個臺階,但是有一點,提前把它拉高了,所以它面對的在規范的發展中,就好象剛才于總講到的,他們提前面臨著他們應該過一陣子才要面對的東西,可是現在提前面對了。好在他們上市以后可以吸引很多新的人才到他們的企業里面,但是這也是一個階段,讓他們能夠接受一些其他外來人才的管理方式、風格等等,這個我可以完全理解。
至于你剛才問到,那些是不是能夠以這個機制來激勵,保持這個創業的精神,我覺得剛才找總講得非常重要,我以前在3M公司,3M上市以后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公司,它還繼續提倡內部的創業,成立一個企業以后,它就像趙總剛才講的,利用文化和企業的價值提倡。就是說20%的產品一定要來自新產品,他獎勵每一個員工,讓他們的工程有20%的時間來開發他們自己愿意開發的產品,等等這些措施來提倡企業里面的創業精神。當然如果是上市了以后,他們不僅僅是冒風險的創業,因為這個是要對公眾的股東負責,所以它也要平衡這個穩定的發展。所以一個健康的企業,它能夠怎么樣平衡這兩點就會發展好。
劉端明:樓總。
樓云立:這點我想說兩點。一、我們自己投資以后上市的企業中,現在100%是由原始的創始人在做CEO和董事長,當然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套現,當時自己的股份中大部分還是留在上市公司里沒有賣掉。我認為上市以后套現的CEO也好、員工也好都是正常的。大家也是看到上市有這么好的市盈率有一定的套現很正常。我認為中國現在的發展階段,大部分的創業者還是希望能夠繼續做10年到20年的階段。我認為對于投資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第二,上市以后,我也在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會上,我們看到對創業、企業家的困惑,經常是一個困惑,講的對創業矛盾的,上市以后,如果在美國上市,是每個季度向市場做出報告。所以有這樣的壓力,你盈利如果沒有好的增長,你的股價會受到打擊。這個時候可能對公司長期、戰略的發展是一個矛盾。有的時候企業家、董事會會在一些選擇上,不一定做的是對公司長期的發展是最好的選擇,可能在短期會虧損,本來是市場說了要做到多少利潤的時候,有一個收購的機會也好,或者是一個新的項目,在短期利潤上是一個負面的影響。這個時候對企業家或者董事會是一個考驗,到底我是保持利潤好的增長,還是收購現在沒有利潤的這樣的項目或者企業,但是對我將來是有好處的,這個可能大家在沒有上市的時候,上市比較勇敢地做這個事情,當然這個是所有的公司都要面臨的事情。
鄭偉鶴:應該說現在本土的中小板和創業板,企業家的創業精神來自于這幾個方面。第一鎖定期比較長,沒法套現,所以必須繼續創業。第二,上市以后,發現二級市場給的股價非常高,干脆增值擴股了,所以必須要創業。我們最近投了一個項目,上市公司下面的一個企業要分拆上市,你們已經有股權了,下面很多人沒有股權,就分拆上市。最通常的做法是期權安排,因為本2級市場比較高,期權安排對管理層的激勵機制,目前來看還有很多不是很成功,目前國內或者是海外的期權激勵的做法,在國內的期權制度還需要改進,總的來說對本土的上市公司,這四個是通常的方法,當然對內在也是一種文化。
前兩年我參加了一個董事會,總經理做了一個非常精彩的報告,他是做房地產服務的,現在來講,房地產是一個面臨激烈競爭的市場,今年的利潤還能夠增長,做到二、三線去了。中國的市場非常大,他把根扎到二、三線,原來在2線城市,現在向中小城市走,把戰線拉長,投一些新項目,更能激發出他們的創業激情。
劉端明:謝謝鄭總的精彩案例。
鄭偉鶴:它這個團隊非常成熟,也具備創業精神,同時大股東不是很忙,把這個團隊,公司所有的通過制度化、平臺化的設計,建立在這么一個基礎上。不是說創業大股東一定要非常辛苦、非常奔命,要通過制度設計,完成文化的塑造和整個精神的文化。尤其是經常接到的電話。世聯地產賣樓的電話,這些人的創業激情非常高。
梁英杰:我覺得這個不在于創始人企業家的激情影響到全公司,這個影響是非常有限的,我投資過兩家非常不同公司的老板。一個是很積極,基本上上市和上市以后沒分別,基本上每個事情都管,還有一個是上市以后用基金經理人管理公司,基本上他去做一些戰略性的事情。但是只是兩家上市公司都面臨同一個問題,確實公司在發展過程中,他的創業精神有所下降,這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如果一個公司是10個人,每一個人的貢獻,如果你可以把你的投入增加一倍,基本上10個人的公司,就增加了10%,因為10個人都不想知道對方是誰,很多一個人增加一倍,10個公司都增加了10個生產力,如果一個人的貢獻增加一倍只是千分之一,這個是上市公司要用的,很多人來的時候是報著一個創業精神來的。如果是上市公司是報著求穩來到這個公司,這個也是造成不同的情況。
我春節的時候去到美國和硅谷的公司去討論,Google在前幾年代表了硅谷、IT方面很創新的領袖公司,確實是不得不承認在幾年下來,硅谷里面最優秀的 IT人才不一定會考慮參與到Google這樣的公司里面去。所以上市以后,經過一個輝煌的時候,某一些時候也會出現當年的雅虎、微軟創新、延續的問題。這是上市必然出現的代價,有一些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其他的公司Fexbook是一個新的公司,Fexbook不是上不了市,是不想上市,因為它上市以后必須要付出一個創新的代價,它不希望在企業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付出這個代價,所以選擇上市推遲。這個是準備上市公司必須要準備的問題。
其實在這個問題里面能做到的股權激勵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剛才大家討論到的企業文化的建立,我們是不是能把企業、員工建立成一個更高遠的價值觀,我們不僅是為了賺錢來建立一個企業,如果企業有更高遠的、面向社會的價值觀,員工會更去積極投入,會抵消上市以后創業精神的減少。
劉端明:謝謝梁總以國外的案例給我們上市公司提供的建議,如果有什么問題下面的嘉賓有什么問題可以補充。如果有的話給三個問題的機會,有什么問題可以問臺上的嘉賓。目前可能沒有,我簡單做一個小結,剛才在座幾位非常優秀的投資人和幾位的企業家談了兩個重點的問題。
我們為什么要做這樣的話題,從我們的角度來講,非常希望中國有非常多優秀的企業家能夠從小到大,從優秀到卓越一直成長下去,能夠出現像美國的微軟、 Google等這樣優秀的公司。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話題,讓每一位創業家、企業家、投資人自己能夠持續地保持這種創業的激情,因為只有這樣,一個社會甚至一個民族才有希望。因為福布斯也一直在說,創業、創新和創富是非常重要的思想。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希望投資人在投資企業的時候,不光只是說我們只要從這個單子里面,從這個項目里面賺到錢就可以了,很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幫助我們的企業家。我非常謝謝剛才幾位企業家和投資人都提到,我們除了股權激勵、期權激勵之外,還有非常多的企業文化的建設、員工的理想和責任感的樹立等等。這些方面我認為都是非常重要的點,也非常感謝在座的幾位重量級的嘉賓,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送他們,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