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1 > 正文
苗圩: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謝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和平臺,來共同探討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宏觀背景下,培育發展戰略性的新興產業,加快推進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按照會議的安排,我就這一個主題向大家做簡要的闡述。
一、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推進中國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
目前,中國現有的增長模式日益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一是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約束趨于強化,主要資源性產品消費占全球總消費的比重明顯的大于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經濟的比重,單位產品的能源、資源消耗水平也明顯高于發達國家的水平。
二是產業結構矛盾和問題十分突出。一般加工工業和資源密集型的產業比重過大,工業增加值率的水平遠遠低于發達國家;但是,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經超出了發達國家工業化時期的最高值。
三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2010年,中國的專利合約條約、國際專利的申請量僅居世界第四。
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改變,勢必會影響到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主要發達國家開始反思過多放棄實體經濟,單純發展虛擬經濟帶來的不良后果,提出了再工業化的戰略,并紛紛把發展新能源、信息網絡、低碳經濟等新興產業作為新的突破方向和增長的引擎,在全球范圍內重新構建新興的產業體系。我們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的技術突破和重大的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引領帶動作用的產業。經過反復的論證,中國政府決定把新一代的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業、新材料、新能源汽車七個方面作為戰略性的新興產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既是增強中國社會可持續的能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也是構建產業競爭的新優勢、掌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一種必然選擇。
二、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要處理好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與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關系。
中國仍然是一個傳統產業占主導地位的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和難點都在于傳統產業的轉型和升級。所謂“轉型”,就是要加快實現由傳統工業化道路向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轉變;所謂“升級”,就是從產業價值鏈的低端向高端的躍升。培育發展戰略性的新興產業并不意味著對傳統產業的簡單替代,而是通過促進新興技術的產業化和傳統產業的高技術化來實現產業的升級換代。我們認為,有必要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大多數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不能憑空而為,必須依賴于傳統產業所形成的技術積累、制造能力、產業組織等基礎的支撐。比如說,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就離不開現有的機械工業。
其次,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重要方向是發展戰略性的新興產業,傳統產業并不等同于落后產業,通過技術的創新、組織的創新和管理制度的變革,傳統產業也可以轉變成為新興產業、現代產業。比如,傳統的原材料產業經過改造提升以后,就可以向新材料產業演進和發展。
第三,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迫切需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牽引和帶動。比如新一代的移動通信和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將有力的帶動現有的信息產業升級換代,信息通訊技術的深化應用可以推動傳統的制造業向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的先進制造業跨越。
三、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堅持把技術創新作為主攻方向。
沒有重大的技術發明,沒有技術重大的突破,就難有新興產業的誕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具有明顯的創新驅動的特征,同時也遵循著技術發明、成果轉化、產業興起的基本路徑。強化技術創新,增強自主發展能力。
首先,必須選擇具有引領帶動作用,并且能夠實現突破的若干重點方向,加快突破制約其發展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必須在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壽命、安全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才能實現產業化和規模化。
其次,必須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深化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中國的創新政策包括了原始創新、集成創新,也包括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是相互關聯、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的。
我們始終堅持自主、合作、共贏、開放,利用全球創新要素和資源,并把本土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作為戰略的導向和主要的目標。
第三,必須加大科技成果轉化的力度。如果科技成果無法跨越創新過程的死亡之谷,也就缺乏了創新的源泉。要充分利用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點支持帶動性強的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項目,在加快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中催生新興的產業。
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堅持把商業模式的創新作為強大的動力。
在現代市場條件下,商業模式創新與企業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同等重要,特別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的加速融合,推動生產體系的重構,甚至成為新經濟的顯著特點。因此:
一是必須高度重視商業模式創新在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當中的作用,比如在節能環保領域就需要積極的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現代廢舊商品的回收利用等新型模式,發展商業性的增值服務新業態。
二是必須重視市場配套設施的建設。處在發展初期的新興產業,面臨與現有同類產品相比成本比較高,市場配套體系不完善等問題,比如新能源發電就需要儲能等相關設施的配套,物聯網的配套也需要組織、實施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示范工程,為新興產業的產業化、商業化搭建平臺。
三是必須高度重視本土品牌的培育和發展。一個行業在國際市場處于領軍地位的重要標志就是擁有國際著名的企業和國際著名的品牌。我們現在是一個制造的大國,但還是一個品牌的小國。在新興產業的起步階段,就要立足長遠,支持發展具有競爭實力的自主品牌。
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堅持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重要的支撐。
中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還面臨著諸多體制、機制的制約,既有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和政策弊端積累的效應,也有新技術給我們現有的管理體制、機制帶來的挑戰。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要深化相關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探索適合市場經濟和中國國情的產業發展的新模式。
一是要尊重市場規律和產業發展的規律,放寬準入的門檻,簡化審批的程序,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體制的改革,為各種資本有序的進入和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制度的保障。
二是要綜合運用產業、稅收、財政、金融等手段,促進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充分發揮價格機制、競爭機制的激勵功能,有效促進技術創新和資源優化的配置。
三要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的技術標準,切實保障創新者的權益。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十二五”時期中國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產業結構的調整,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愿意與各國的產業界、科技界、金融界和廣大專家學者開展交流與合作,共同分享技術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豐碩成果,共同為推動新興產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做出努力。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