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1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1”于2011年3月19日-21日在北京釣魚臺舉行。上圖為綠色技術革命論壇。
2011年03月19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1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以下為企業峰會綠色技術革命論壇實錄:
盧邁:這一節的主持人是道達爾集團的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馬哲睿先生。
馬哲睿:大家下午好!首先我想感謝會議的組織方——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給我這樣一個機會來主持一個我認為最好的單元,以及最好的演講人,我盡量簡短的做一個開場白,讓大家講得盡量多。
首先我想感謝我們的組織者,因為您請了道達爾董事長來談所謂的綠色技術革命,這是一個挑戰。召喚需要非常富有勇氣的,但是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在請出其他人講話之前我先講幾句,這節討論的主題是“綠色技術革命”。最近我們在日本目睹了發生的地震,以及背后的災難。我首先也想向東京電力公司的那些留守工作人員表示敬意!當談到核以及其他所有可能事情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現在有很多的人們正在為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事故之一來奉獻甚至犧牲他們的生命。
什么是“革命”呢?我覺得“綠色”不是什么新奇的東西了,但是要造成“綠色的革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綠色代表著把能源給我們的客戶,不管是化石燃料,還是可再生能源,這兩者都必須是綠色,才能是真正意義上的變革。我們不能僅想到兩者之間簡單的替換的問題,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來對化石能源進行簡單的替代,這個在未來半個世紀甚至更長時間都無法達成,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讓我們的技術變得更加綠色,要關注環境,同時也有必要在使用能源的同時,也減少它的排放。同時在實現可持續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帶來能源,光綠色是不夠的,沒有能源就沒有生命。我們并不是在綠色和能源之間做出選擇,我們必須要在更有效的使用能源和按照現在的方式做事之間做出選擇。
我們所能做的第一點是減少對能源的消耗,對道達爾來說,還有在座其他油氣公司來說,我們稱之為一個“效率”的問題是我們更重視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作為生產者和使用者,或者是終端的供應商都需要關注效率的問題。并不是說我們不再生產了,而是要生產具有更高能效的產品,以更有效的方式來使用他們,然后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案來讓我們未來能源的使用效率更高,以應對全球的氣侯變暖、氣侯變化的問題。
再回到日本的話題。我們首先要變得非常實用,非常的實際。發生的事情,可能會使核電這一產業的發展會延遲好幾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當中,也無法用可再生能源完全替代它,這就會帶來更多的石化燃料的使用,處理不當的話會對我們的環境造成更大的影響。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需要這種能源的使用,因為它需要幫助全世界的經濟繼續增長,幫助日本的經濟更快的復蘇。
最后一個信息是非常清楚的,在可再生能源和石化能源所謂的斗爭當中,我們希望能夠在提供能源的過程當中,以一個更加干凈、更加高效的方式提供給我們的客戶,實現雙贏和共贏;要不然的話就會出現不好的情況,我希望我們都能在一條船上,都能成為贏家。
首先有請一下傅成玉先生演講,傅成玉先生在中國和法國都很有名,他也是整個油氣行業最富有遠見、最睿智的領導人,他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總經理。他加入中海油三年的時間,三年間他不斷給我們不同的驚喜。
傅成玉:非常感謝。因為我更多關注中國的問題,我會用中文來說。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導致的全球經濟危機使我們有了一個基本的共識,這就是傳統發展方式不可持續。這場源自當今最發達經濟體的危機本質上是傳統發展方式的危機,是200年來傳統工業文明的危機。全球經濟的全面復蘇和長期繁榮,有賴于構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清潔、綠色、低碳將成為這種新的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這對世界各國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對于正在進行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中國而言,挑戰尤為艱巨。
中國面臨著發展和轉型的雙重壓力,在發展中轉型,謀求更大發展,已成為中國的必然選擇。能源工業領域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領域,也是一個難點的領域。中國的新興工業化道路要建立在新興能源工業體系基礎之上,傳統能源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的改變,既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內容,也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結果。大力推動能源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的轉變,積極構建現代能源產業體系,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已經刻不容緩。
中國不缺乏能源!缺乏的是對傳統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潔利用的戰略安排,和激勵能源技術創新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導向。一方面,我國的能源使用效率太低,既造成了能源資源的極大浪費,也造成了對氣侯環境的嚴重污染。我國單位GDP的能源消耗總體上來說是美國的3倍,歐盟的4倍,日本的5倍,我們沒有理由比這些國家的能源消耗水平高出這么多。從這個角度上說,中國不缺能源。我們最大的能源是節約,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提高能效、降低能耗來實現GDP的翻番,而不使能源消耗大幅增長;同時,也可以大大降低減排的壓力。另一方面,傳統化石能源的清潔利用,特別是煤炭資源的清潔利用,應該成為我國能源技術創新的戰略選擇。我國是一個煤炭大國,煤炭儲量完全可以支撐中國未來100年發展對能源的需求,世界煤炭協會主席不久前在英國衛報上專門說,“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煤炭中東”。從另一個角度上看,在我們可以預見的未來20-30年,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可替代能源無法成為能源主力,更不可能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對于依賴煤炭或者是煤炭的大國中國來說,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應該成為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的戰略性選擇。創新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的技術,應該是政府政策的選擇。構建中國現代能源市場體系應該成為能源領域改革的著力方向,企業的積極融入和市場的主體地位是實現中國現代能源工業體系的基礎和關鍵。
中國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能源基礎,實現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龐大的工業化和城鎮化。我們也完全有可能通過傳統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將劣勢轉化為優勢,通過能源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的改變,支撐中國新興工業化道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謝謝!
馬哲睿:謝謝傅總,我們之后會做集體的問答。現在我想請出波音的總裁安波杰先生。當然了,波音的董事長可能有點腳傷,所以他請出謝潑德·希爾先生做發言。我相信您的演講會更精彩。
謝潑德·希爾:大家下午好。波音很榮幸能參加中國發展論壇,并且能參加今天有關綠色技術革命這樣一個話題的討論。
我們知道,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在很多程度上這都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知的真理,尤其是談到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并且為他的人民和家庭創造價值的時候,具有同樣的作用,對于保護地球也有同樣的意義。當然我們需要找到方式把這些東西達成一個平衡,也給我們未來的子孫造福。
波音,作為航空運輸業,我們必須做環境方面的領頭兵,我們承諾去降低燃料的消耗以及溫室氣體的排放,最后我們希望整個行業成為碳零排放。滿足這些目標的過程當中,我們還必須要意識到中國和全球的航空公司行業都在迅速增長。去年中國有2.67億人次坐了飛機,這可能比十年前漲了四倍;根據我們的預計,中國的民用航空局也估計,在2030年會有15億的乘客在中國乘坐飛機,全國已經有25億商用航空乘客了。20年的時間再過去之后會超過80億人次,全國的機隊也會翻一番,達到3萬6千架飛機滿足這樣一個增長的需求。單單在中國,我們預計未來需要4300架新的飛機滿足市場需求。中國的經濟不斷增長,我們都知道它會繼續下去,它對整個商用航空產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尤其是要減少它環境足跡的話。要做這件事有三個技術要使用:首先,我們必須設計和建立能效更高的飛機;第二,我們用21世紀空管系統縮短航程,節省原料;第三,我們可以讓可持續的航空生物燃料,讓它更多的產業化,也就是說不是和那些糧食作物競爭的植物它們所生產出來的航空燃油,不管是地上還是水上。中國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決策調動資源,在過去30年,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在這個方面也是做出了承諾,要取得更大的成功。15%的能源需求要在2020年時候被那種清潔能源或者是可再生能源所替代。現在中國在全球環境方面已經起到了領導的作用。
我們波音公司在07年的時候也設計了一個計劃,就是我們要在2012年的時候把我們的能源、排放、水和廢物排出減少25%,同時我們還承諾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且提高能源的效率,每出一架飛機都會減少15%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現在商務上的研究和開發都是跟環境有關的,我們相信通過同中國政府機構、公司、學者的合作,一定會不斷提高整個綠色技術的水平。現在在中國有20家中國公司和2萬名左右的工人為波音工作,他們現在進行很多種飛機的建造,737、787等等。波音現在在全球的能源先進性的飛機銷售上也達到了很好的水平,尤其是787和747的8,這樣的情況對我們都是有好處的。
幾周之前,國航宣布要購買五架747-8的飛機,香港航空公司也宣布購買32架787型的飛機,中國公司現在在生產我們這些飛機中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尤其是(艾薇可)還有他們的工廠,他們在成都、在沈陽、西安、哈爾濱,我們都有合作。這些行業都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他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行業。我們會繼續的與中國這些合作伙伴進行合作,不斷的推出更新的、節能型的飛機。
我們還可以通過很好的航空管制或者是空中交通管理做到節能的水平,通過這樣一個管理可以把能源減少10%,這對中國來說也是很好的一個方式。中國在過去兩年建造了14個機場,同時在未來五年中也會建設45個新的機場,這是很大的一個工作,當然也提供了很多的機會。美國和歐洲,現在他們也在更新他們的這種航空系統,美國和歐洲很多空中交通系統好多是上世紀4、50年代成型的,中國現在有很多機會來后發制人。
同時我們的飛機還可以通過衛星來實現直接的互相間的溝通、交流,燃料實際上是我們民航最大的成本,我們相信通過發展綠色能源,一定會大量的消減我們的成本,在經濟、在環境上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效益。
最后,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技術對我們來講是最佳的技術,任何可再生能源,包括氫能、水能,我們這種生物燃料是我們民航使用的最有效的能源,包括其他一些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風能它們都不能發揮這么高的效率。所以,中國可以成為一個全球的領導,在新型飛機使用上,這個潛力是巨大的,有更大的能源安全。另外,更好的環境保護。
現在看一下我們能夠做什么?中國現在正在使用一個可持續性利用的一種生物燃料作為飛機的一個燃料,我們的生物燃料研究在中國會把重點放在藻類,我們更關注如何利用藻類提供生物原料?中國現在也在這方面跟我們進行了廣泛的合作。還有如果把藻類作為工業化、商業化使用,可能也就是5-10年的時間。我們準備在中國建立一個藻類生產的基地,這個基地面積會很大,可能會有3萬平方公里的吧,它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利用海藻作為原料的機會。在我年輕的時候,肯尼迪總統為我們實現了把人類送往月球的夢想,這在當時看來是不可實現的,現在只有三個國家實現了,中國是其中之一。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戰中,保護地球的挑戰越來越嚴峻了,我們如何實現這些目標?我們需要各個國家和人民的合作。但是想象一下,中國整個商用飛機,如果能使用自己生產的生物原料將多么了不起,想象一下,每一個在中國起飛或者是降落的飛機,它們都是環保的方式,那多么了不起,想象一下我們飛機使用燃料的方式改變的話,那多么了不起。
我們期待著與中國的合作,我們也有信心,為未來幾代人提供更好的環境和社會收益。謝謝大家!
馬哲睿:謝謝。我們最后會看看未來生物航空燃油會不會表現得更好。我非常高興的有請下一位演講人盛納德先生,我也希望他們的公司能在業界成為領先,當然也希望能在中國的業務中取得成功。
盛納德:謝謝!女士們、先生們,我們米其林相信所謂的綠色技術革命不應該只停留在口號層面,它應該成為一種現實,而且越快越好!這個觀點主要源于兩大現狀:
首先,當今世界的發展不可能再僅僅依賴于高碳或者不可再生的技術。目前的解決方案所帶來的環境、社會,以及政治方面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而同時,近十億人高水平的消費,當世界上數十億人要求享受同樣高水準的生活時,現行的解決方案將引發嚴重的不平衡。如果我們綜合考慮新千年發展目標與對水資源、食物、空氣、原材料、就業等情況預測的話,我認為毫無疑問的是,我們必須要進行變革!當然也不并不意味著同時就要否定過去。
其次,也許是一個好消息,也就是更具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對現有技術改進,還是全新的替代方案,幾乎在人類活動所有行業中都存在,并且其成本也可以接受。考慮實施這些方案并不會造成自殺性的犧牲經濟增長,而且也無需完全拋棄現有的體制。
以我比較熟悉的一個產業——道路交通業為例,它每年消耗掉全球將近一半的石油,產生了18%的化石燃料應用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而且所占的比例還在上升。就像人類活動的其他領域一樣,建立新的能源平衡是道路交通業實現必要增長的核心。當然,石油還會有其他的用武之地了。但是25-30年之后,能源的環境可能會進一步的拓寬,包括使用電力、生物燃料、低碳燃料,最主要的是其他的節能技術。
我想在這里強調世界能源署最近世界能源展望里所傳達的兩大重要信息:
第一,這是一個好消息,哥本哈根和坎昆氣侯談判達成的為數不多的一致之一,是到20世紀末,將全球氣溫增長控制在不超過攝氏兩度,而達到450PPM的目標進行的創新需要巨大的投入。而現在,為達到這一目標而需要在能源使用上進行的改變就需要大量的投資,這一綠色投資的附加成本總體上可以由降低化石燃料消耗量所節約的費用抵消。而同時又使得化石燃料的使用期限更長,這是一個好消息。
第二,這個沒那么好了,由于缺乏實現一個共同目標的、有組織的路線圖,很不幸的是已經造成了投資全新技術以及基礎設施方面重大決定的推出。因此,大大降低了我們實現450PPM目標的機會。每浪費一年,都意味著過渡的成本會進一步的增加。同時,尤其它會導致新能源格局形成受阻,而只會傾向于一些有限改善能效和環境保護的方案。
再回來談道路交通。我們注意到,根據世界上最先進的事業,從現在到2040、2050年的時候,可以將轎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3以上。我們知道雖然到那個時候我們的汽車會翻一倍,但是我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會減少1/3以上。而且米其林公司我們在輪胎方面,在92年就率先推出了綠色的輪胎,當時沒有人可以在這方面跟我們相比。我們預計到2020年的時候,我們可以向市場推出滾動阻力比目前低1/3以上的輪胎,這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成本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說到電動汽車的話,中國也是非常重視電動車發展的。我們正在研究一些技術,我們將開發一些發動機、懸架等技術,目的是為了設計全新的汽車,使其更輕、更安全,能源效率更高、當然了還有更便宜。根據道路交通的具體例子,尤其要考慮到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一汽車大國的情況,我想提出五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導向,這個導向可以幫助我們實現綠色科技成功,在生活方式的變革中,我們必須做到以下五點,首先是提高對能源效率變得低下的傳統效率的補貼,將資金重新配置給那些創新的技術。同時,我們必須要放棄這種幻想單一的、神奇的方案,比如說氫技術。相反,剛才有同事講到,當今的世界需要現實的考慮一些解決方案,包括氣侯、能源、文化等因素。我們必須要制定非常具有雄心勃勃的整體行業目標,有利于促進不同技術之間的競爭和進步。通過這種方式協調國際法的法規規范,將會有助于綠色技術的發展。
同時,我們還希望建立以下三項目標:首先要謹慎的打造碳經濟制度。促進綠色技術實踐,限制相反技術的應用。我們必須要促進具有更佳能源效率,那種浪費的、非可持續增長的時代必須要結束了,尤其是在能源價格出現可預見的、日益波動的今天。同時,我們還必須加強綠色科技的研發試點和實施。最后我們必須要合作,我們知道,競爭雖然是強有力的經濟發展的動力,也是要必須保持的一點;但是我們必須要克服這種技術和法規障礙,必須展開地方、地區的合作,當然了,這要取決于我們必須克服那些技術的障礙來決定的。那么在地方、地區或者是國際層面,我們還在合作,比如說在大型的核項目、電力能源儲存方案,以及生物質的研發方面。
先生們、女士們,只要我們能夠聯合起來,參與這樣的革新,我們都可以成為最新的贏家,比以前做得更為成功。
謝謝大家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分享我的意見。謝謝大家的傾聽!
馬哲睿:謝謝!現在邀請一下我們的林左鳴,他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總經理,他對引擎、發動機,還有中國的航空工業都是很有經驗,在業內是非常知名的專家,有請林先生。
林左鳴: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新世紀以來,全球性的資源、環境和氣侯等問題日益突出,環境友好、資源節約、低碳環保、綠色發展成為人類生存發展的必然選擇。那么,作為中國航空工業的一個骨干企業也一樣,必須面臨著這個選擇的重大抉擇。所以,我們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為打造綠色的航空、為人類福祉和社會經濟轉型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首先,我們將創新航空科技,保障綠色發展。我們將把握航空綠色發展的前沿技術和產業方向,明確主攻重點,增強創新能力,突破核心技術,掌握關鍵技術,支持綠色的發展。我們重點在發展新材料、新結構、新的啟動部級、新的設計技術、新的制造工藝和新型的航空動力等方面的先進技術,不斷減少廢氣排放,降低飛行噪音,減輕重量。比如我們非常注重在選擇用一些資源、來源很廣泛的植物纖維替代現在正在用的化學纖維、碳纖維這樣的材料,打造一種新的復合材料。
第二,我們將研究先進的民用飛機,發展綠色航空。從創新科技為引領,面向國內外市場積極發展經濟性好的,低碳環保的先進民用飛機。所以我們非常注重推進更加節油的先進飛機的發展,也非常重視培育更加環保的、更加具有經濟性的民用直升機和通用飛機的業務。我們認為,在繼中國,在家電、汽車、房地產之后,我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非常急需有一個新型的支柱產業來牽引和支撐,那么我們感到,航空工業作為一個專業覆蓋面很廣、產業鏈很長、投資成數效應很大、輻射帶動效應很強的高科技戰略產業,有條件在中國承擔起這么一個歷史的重任。特別是在我國要守住18億萬畝農業耕地紅線,或許航空運輸會比其他的運輸方式更具有明顯的綠色優勢。
所以,我們相信,我們必須很好的利用天空這么一個資源,來解決我們人口眾多、交通擁堵的問題。當然這里面也帶來我們會尋找一種比現有的更傳統的交通方式更綠色、更環保的交通運輸方法。
我們還將發揮航空的優勢,發展綠色產業。大家知道,航空的技術可以在眾多的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所以我們實際上利用航空的技術也開發了比如風電等相關裝備,同時在磁懸浮列車,太陽能力變器方面也取得很大的突破;最近我們又突破了鋰電池生產的核心技術,并且自己制造了成套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應該說都處在很先進的水平。
我們相信,航空技術的延伸,在一些新的產業方面的發展,也有助于我們把整個產業做得更環保、更綠色。
同時,我們還想認真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綠色轉型。過去我們的產業都停留在整個制造業的比較低端,整個產業顯得過硬,給我們已經帶來了很大的一種發展的壓力,就是我們要保持過去這樣一種發展的形式,不管是給我們的空間,還是給我們的資源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所以我們應該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認真解決目前我們制造業過硬、過實的問題,所以我們也非常重視發展跟航空主業相關的、與高科技產品相關的現代服務業,能夠使得整個經濟結構更合理。
總之,綠色航空是航空工業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我們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實施我們的發展戰略,發展低碳的經濟,轉變發展方式,為建設節約資源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做出我們應該做的貢獻。
謝謝大家!
馬哲睿:謝謝!下面有請最后一位演講者,當然也是很重要的演講者,我的一位老朋友,賀斌杰先生。他是巴斯夫歐洲公司執行董事會的主席,他是中國的老朋友了,他還是航空協會的主席,有請賀斌杰先生。
賀斌杰:謝謝主席,女士們、先生們,非常榮幸又回到這個會場與大家一起討論技術的演進。
這個話題我覺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對于現在高速發展的中國來說,為了實現工業化這是非常重要的話題。今天我要討論的是,我們作為一個行業來說,該做什么樣的貢獻?如何通過創新和合作,對此做出貢獻?當然,在這方面我們有不少的挑戰,這些挑戰是由一些大的勢頭或者是大的潮流所決定的。比如,第一,人口的增長,以及經濟的增長。第二,資源的稀缺性或者是資源的制約,以及對于環境的壓力。說具體一點,其實有三大挑戰或者是三大問題:糧食安全、水安全,以及能源安全,這三個問題密切關聯,而且都是全球性的問題,我們必須全面的解決它們,怎么辦呢?非常簡單,就是創新。除了創新之外,我們還需要建立更多的合作關系。這是我今天所要討論的問題,也是未來實現可持續經濟增長的必經之路。
說到我們化工行業該如何實現或者幫助經濟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有不少可以有所作為的地方。比如說基因改良,在植物的生物工程方面,我們可以做一些工作,我們也可以進一步的保證種子的改良,以及化肥的提供,來改善或者是解決糧食安全的問題;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水處理、水循環,通過清洗流程的改進,以及對水存儲和灌溉方面的利用,來保證水的安全。能源安全方面,我們可以不斷的改進我們的建筑化工材料,以及應用更多的節能、保溫措施,運用輕質的材料和更優的催化劑,來確保我們未來的能源安全。很多人都在討論相關的這些方案。
在這兒我稍微說得再深一點,跟大家討論三個非常務實的、非常具體的案例。作為巴斯夫公司來說,我們在這方面也在幫助國家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和可持續性。
首先,可持續的移動性。這就意味著我們在中國引進了一些非常先進的汽車尾氣排放控制的體系,在南京和杭州這兩個城市,幫助城市的公交車減少了30%的氮氧化物的排放,以及80%顆粒物的排放。運用我們這些催化劑,使得我們大大的改善了汽車尾氣對于空氣質量的影響。此外,汽車的燃油經濟性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比如說運用我們的技術,在柴油發動機等方面能夠滿足那些更加嚴格的排放的要求。
第二,可持續的住宅。環保節能的建設,或者建筑其實會給大家帶來巨大的好處。我們和CNPC,中國石油,以及中石化在2010年的時候完成了一個項目,在渤海機械公司以及吉林的石化公司,對他們的兩棟或者兩片小區進行房屋的節能改造,我們對于這些居民住宅樓它的外壁以及內部進行了節能改造,使得能源的節省效率達到了50%。這對于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是非常好的一個范例。
第三,我們巴斯夫自己的工廠提高我們的能效。比如說我們在揚子石化,南京的一家公司,我們和中石化是50:50的投資,我們的投資達到了29億美元,每年生產200萬噸相關的產品。在這個工廠的設計過程當中,運用了我們的V(英文)設計理念。在我們生產的200萬噸產品當中,90%的產品實現了高能效的生產,這當然是我們在中國做的工作的一些案例,也是我們在中國已經開始做的工作。
最后,我想這樣總結一下,化工行業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一個貢獻者,我們幾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夠做出貢獻,包括熱的管理,包括水的保護,包括水處理,包括輕質的原材料或者是合成材料、電池等等等等。我們非常期待著和中國的各個合作伙伴,以及包括全球的合作伙伴,為了大家的福利,為了我們共同的未來,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謝謝!
馬哲睿:非常感謝!您剛才提到,的確在我們面前,我們要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工程,我們也是大有作為。時間不多,還有8分鐘,我會做一個簡單的總結,然后再讓大家提問。
我想從輪胎,到航空,到化工,包括到石化行業。我覺得所有我們這些行業的目標是一致的,我們的目標在我們的發言當中也都提出了,我們有同樣的方式來實現這樣一個目標。但是我們需要建立一些新的模式,來更有效的利用我們的能源,我們所有人也都說,我們應該更多投入到研發當中,要有更新的技術來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標。有了這些技術之后,我們一定能夠取得非常長足的進步,不僅僅能夠更高的提高我們的能源使用效率,而且能夠生產出更優秀的產品,這也是真正重要的一點。
最后我想說,對于我們所有人來說,利用能源,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我們首先要以更高效的方式來實現這一目標;然后如果可能的話,我們要找到一些新的產品,更加綠色、更加干凈、清潔的產品;最后這些產品也是一定能給我們帶來成功的產品。當然了,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當中有一些發言人也說了,有一些目標是可以以更加廉價的方式來實現的,我覺得這是對的,我們能夠這么做,也是應該這么做的。當然了,我們應該同時實現更優秀的產品,以更低的價格,使得我們的這個行業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功。即使你是像航空航天這樣的行業,我覺得說到底,最后也是有可能以更優的方式、以更加可以讓人承受的成本來實現我們的目標。
我要感謝所有的發言人的演講。下面有請大家提問。
提問:我來自巴黎銀行。我想提一個問題給主持人,我不知道您是不是可以幫我專門指定一位發言人回答問題。
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面臨越來越多能源方面的挑戰,中國、印度和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正在不斷的增長,他們的能源需求也不斷的增長。如果說我們僅僅依靠傳統的這些能源的話,可能完全是不可持續的。我們的演講嘉賓之前提到,米其林公司包括巴斯夫公司,在中國已經找到一些很好的辦法節約能源,如傅總也提到了,中國應該不僅僅依賴于這些傳統的能源。對于我們來說,在未來,對于發達國家來說,它有這樣的技術,發展中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技術。如果說這些發展中國家仍然以傳統方式來消耗傳統能源的話,那么中國和印度需要花很多年的時間才能夠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我們該如何做才能夠讓發達國家的這些技術放到中國和印度來用,從而能夠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綠色?
賀斌杰:當然了,化工行業可以提供一部分的解決方案,這是毫無疑問的。能源的保護、能源的節約的確我們能夠找到一些立竿見影的技術,我們有很多現成的技術,這些技術其實我們各國都可以去使用,而且能夠立竿見影。這是我的第一個觀點。
第二,這些技術還不夠,我們還需要有一些跳躍式的、跨越式的、突破性的技術,比如說在綠色生物能源方面,比如說基于海藻的生物質能,可能需要十年的時間才能把這個技術真正的商業化或者是成手。所以我們要找到新的、更好的技術系統還有待時日,包括燃料電池,它的技術還沒有真正的成熟。所以我的回答是,的確節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問題是我們在最后能不能找到一個全球都能運用的這樣一個技術,也就是說這個技術不僅僅是一個國家或者其他國家什么都不做,就靜候或者是坐等其他國家發現這樣一個技術,而是應該全球共同尋找這樣一個技術,共同努力。
盛納德:我簡短的補充一下,您的問題是如何,就是怎么做?每一個行業都可以扮演他的角色或者是做出他的貢獻,就我自己的行業來說,我們對于那些研發技術的國家來說,我們可以在技術上最領先的計劃與他們分享,他們的這些工廠運用了這些最先進的技術以后,其實和發達國家的任何一個工廠節能環保方面做的是一模一樣的。
當然,作為工藝或者是產業來說,我們可以扮演很好的角色;其實政策的制定者和監管者也可以做很多的工作。如果說沒有監管支持的話,我不知道我們最后是不是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最終方案。我知道在歐美這些地區,他們已經建立起了一些所謂的門檻,這些所謂的監管門檻它能夠幫助我們最終找到或者解決節能的問題,至少這種監管能夠對于我們的研發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有一些國家可能對于一些能源低效的行業還在進行一定的補貼,這種補貼在全球范圍來說量其實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有人說達到了4千億美元這樣一個規模。其實這個錢完全可以被用來花在氫技術的研發上。我們還可以看到,在新的技術方面有巨大的潛力,但是我們政府還要做更多的推動。
馬哲睿:謝謝!我想再補充一點,補貼是必要的,但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這么去考慮,也就是說這個補貼不可能一輩子或者是永遠給下去,我們必須要將這個補貼限定在一段時間內,比如說5-6年,讓這個技術它能夠與其他的能源來源有競爭力,這是我的觀點。還有其他的問題嗎?
提問:我想做一個回應,剛才施奈德公司的提到了這個問題,對于我們來說,我們的確在高效能源技術方面有相對的研究,您所說的有些技術在新的經濟體當中不存在,我覺得這其實是有一些誤解的,有一些技術其實在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能找到,都可以找到這樣的技術,這些技術可以節能,比如說今天我們討論過交通,其實60%是來自于建筑行業,因此在建筑方面,我們可以運用一些動態的、節能高效技術的話,可以節約30%甚至到70%的能源損耗。我覺得成本可能不是很高,但是我們的回報使我們能夠省下很多的石油,而我們用來買石油的錢就是它給我們的回報,這對我們來說是可以獲利的。
對于這些已有的技術來說,其實它們已經存在了,它們在市場上都是存在的,你可以去買。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對這些技術的認知還不夠。正如剛才所說的,有些時候我們并不知道該選擇什么樣的技術?
第三點是關于教育,其實我們對人們的教育還不夠。有些人并不真正的知道如何來蓋一個房子,或者是設計一個廠房,利用最先進的節能技術幫助他們節能。這當然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就意味著這些新的領域以外,我們還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我們可以培訓更多的年輕人來挖掘這些新的價值設想。所以,這些領域來說,我覺得我們還需要做更多的教育工作,有些時候人的意識或者是認知是最大的障礙。
馬哲睿:謝謝。最后一個問題。
提問:我來自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所的所長,王志樂。剛才聽了幾位中外大公司企業領袖的發言,非常受啟發。因為中國改革開放已經30年,入世也快10年了,過去大家對跨國公司在中國的作用比較重視,認為他們能夠推動中國經濟增長;但是最近幾年,大家覺得好像跨國公司的作用已經不像原來那么大了。從剛才幾位企業領袖的發言可以看出,如果說跨國公司過去促進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發揮了作用,那么今后在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在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經濟上,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所以我覺得國務院去年提出的“要進一步做好外資工作,促進跨國公司在中國進一步發展”,我認為是完全正確的。我也希望在座跨國公司能像臺上幾位企業領袖一樣,在中國今后轉變發展方式中發揮積極作用,如同前30年、前10年那樣,在推動中國的高速增長的同時,推動中國可持續發展。
謝謝!
馬哲睿:這是一個很好的總結,顯然不是一個問題,感謝您剛才的提議,我覺得您剛才提出的要求,我們也是能夠接受的,包括在座的中國企業,我們都該這么做。在這兒我想感謝我們的這些嘉賓,我想最后說一句,可能5、6年前,我們絕對不大會有人聽說過在座的這些企業家這么大談、特談他們對于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經濟的這種承諾,這的確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