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11中國中小企業大巡診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2010中小企業大巡診昆明站活動,于8月12日下午13:00在昆明云安會都酒店召開。有近500位來自于云南各地,各行各業的中小企業參與了此次活動。
黃衛平:謝謝!下面我用20分鐘的時間講一講,一個是宏觀經濟的情況,一個是發展模式,中國的一個走勢,請大家看屏幕,因為現在是這樣的,中國在這次“次貸危機”中,交了一份非常出色的考卷。我們的增長率在2009年全世界經濟中普遍不景氣的時候我們調整增長率達到的9.01%,總的GDP達到37萬億元,人民幣這樣非常大的數目,而且在第一季度,大家也知道我們的增長率達到了11.9%的,而其物價僅僅維持在2.02%這樣一個增長情況。
大家知道每年我們的經濟形勢分析會都是在7月份,今年突然在6月份就召開了,在這個會上,很多人提出了一系列的講法,比如人民幣匯率。你如果說人民幣正在升值的話,那會出現什么問題,如果你不升值又會現什么問題,零零總總,最后總結的六點,總理在出席的時候也經常掛在嘴上講兩難的這樣一個問題,不僅如此,在整個圈里面討論都有意思。有人講中國出現了一個“滯脹”前期,什么意思呢?就是將有嚴重的通貨膨脹,同時經濟卻不再增長出現這樣的情況,別人講的出現“二次探底”的問題,“二次探底的問題,二次探底在很多人眼里,只要增長率低于8%,就進入通貨膨脹、危機、探底這樣的一個過程。還有的媒體在講,中國經濟后半年將跌到簫條的一年,而且這一次上半年的數據出來,好像這種說法到了簫條的邊緣,越說越厲害。
我所在的學校,我所在的學院人民大學的經濟系,每個季度都會發布一個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的報道,這一次的報告,提出一個全新的名詞,叫做“中國經濟現在進入了所謂次簫節階段”。當然也有人對整個的經濟來看,說是叫盤整向上。也有人在講,中國經濟會以較高速度上升,有這么多的說法,那究竟下半年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我想對這個問題做一個解釋,因為時間問題做一個比較概括的說法,咱們一塊來探討。
中國經濟我想說基本上有兩大規律,一個規律叫做每十年一個周期,或者說得更客觀一點,8到10年它會出現一個大的調整,請大家看PPT。你會發現我們1987年,如果以78年來劃線的話,78年之前你會發現中國經濟是大起大落。如果從理論上講,社會主義的經濟理論告訴你,只要你老老實實實行了有計劃按比例的發展,這個經濟不會大起大落的。但是大家可以看這一個,我們會發現1978年以前,中國經濟確實在大起大落,8到10年折騰一次,改革開放之后,你會發現,有起有落,但是,總體的起落的這個幅度要比過去小得多,換句話說,1992年以前,中國經濟依然以計劃為主,你會發現浮動是比較大的。到92年以后,中國經濟的市場的成分越來越顯著,那么他反而這個經濟走得相對比較穩。所以在這個地方很有意思,我想第一個規律,請大家記住,中國經濟每8到10年,有一個周期,這不是人力可以避免的,改革開放以來依然是這樣,由78年年底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79年開始落實改革開放,到84年到了一個景觀,到89、90年掉入低谷,小平南巡92年把它拉上去,然后你又會發現到97、98的時候又到了一次低谷,那好,如果說,上一次低谷是97、98的話,那無論如何我告訴你,2007年到2008,你的經濟也到了一個轉折點,這就是為什么一進了2008年,我在任何一次會議上都會講中國經濟到了轉折點。有人講我是“烏鴉嘴”,最后終于把中國經濟的速度給講下滑了。那么,這是第一個規律。第二個規律,中國經濟大概是只要四到五年,以兩位數增長,必然回調。
這是中國經濟的特點,如果說有二位數增長,連續四到五年,他必然會挺住了,各種矛盾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它就必須經過一次調整。我們講中國經濟很有意思,它不是回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而是回到最初的起點,這是中國經濟挺有意思的,所以兩個規律請大家注意一下,第一:十年一個周期,8到10年一個周期,第二:兩位數增長超過4到5年,他必須要進行回調,如果這樣的話,我們用這樣的兩個規律來套目前的中國的經濟的話,你會發現,中國經濟應該這樣講,剛剛走出“次貸危機”,速度下滑,現在逐漸要進入了兩位數增長。我想在這個過程中間不可能再出現一次顛覆性二次探底,所謂次簫條就看你怎么解釋了,由底部特征的叫次簫條的話,這種解釋我不是十分贊同的,盡管這個說法是我們的同事研究出來的,我不太贊同個說法,更不用說什么重大的危機了。所以,第一點,我想說明我的觀點,就是說從中國經濟規律的走勢看,8到10年一個周期,兩位數的增長,4到5年進行調整,現在應該不會出這個問題。那么,從另外一個角度,大家也可以分析,滿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每次中國經濟如果出現一次大的調整的話,過去之后,迎來的它都是一次相對比較平穩和相對比較好的一次發展。97年98年的危機大家可以的琢磨琢磨,97、98期間,我們的朱镕基總理在中央黨校做報告時候,講了28分鐘的臺詞,當時我們的一個感覺就是用財政政策的辦法來刺激經濟。果然我們實行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在97、98之后,你會發現兩件事情是非常突出的:第一,中國有了遍布全國的高速公路網,第二:中國終于被全世界稱為世界工廠,那么這一次經濟減速之后,我想第一:中國的高速公路網將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現在美國的營運里程高速公路不過是9萬公里。我們現在運營是8.72萬公里,如果加上發改委批準的和資金到位的中國現在營運的和在建的以及批準馬上要施工的一共有21萬公里,大家都清楚,只要有錢這些事到位不難辦。
所以,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的高速里程將超過美國位居第一。第二個就是:大家可以看高速鐵路,高速鐵路現在我們已經通車了。很簡單的說,你比如說,你比如說滬寧、再加京滬這些高速鐵路,它的運營里程加起來已經超過歐洲、超過日本,已經世界第一了。更不用說現在在建的哈爾濱到北京、到上海、到香港高速鐵路所以這次減速之后你會發現中國的總體的基礎設施將躍上一個臺階,列世界第一。現在可能差就差在航空上,航空的硬件機場并不差,剛才劉光溪副市長已經給大家講了,我們機場時間不長,我們的軟件航務是沒有辦法。因為七成以上的空域歸軍隊來管轄,你只有在三成空間里去做,這樣的航務分析的話,你永遠很難滿足現在這樣飛速發展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還有一條非常有意思,大家可以想一想,在97、98年的時候,東南亞世紀,它是整個世界的金融的外圍,當時世界金融的外圍亂套了,而世紀金融的中心還沒有亂套,因此,歐美的需求不減,定單從東亞市場出來,于是定單就地轉移到中國,你會發現在97、98的危機的時候,中國總體你怎么看,你的外貿始終要好。
在那個時候,盡管定單來了,但是我們務工不夠,于是個歐盟利用它在全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以及金融最基本的功能是在全球配制資源這一條,把世界的直接投資全部送到中國,你才真真變成了世界工廠,因此中國變成世界工廠,我簡單地講,有利弊成分,更主要它是國際資本在全球布局的結果。說得簡單一點,就和華爾街一揮手,你就變成了世界工廠,但這一次危機大家可以看到,受到最大沖擊的恰恰是華爾街跟倫敦城,也就是說這一次受到沖擊國際壟斷資本在全球布局的能力,而恰恰給我們留了一個機會。
于是,中國人開始走出去,在非洲、在拉美、在全世界各個地方,從中國人的根本利益出發,開始大手筆的布局,我相信這種全球資本的布局,全球產業的布局。
所以這次的“次貸危機”影響減少之后,我們應該活了。至于有些人談到了說會不會因為歐洲危機將中國再次拉入谷底,這種說法屬于對中國經濟十分不了解。在這個地球上真正能把世界經濟從高峰打入低谷的就只有一個國家,歐洲根本你不會想的。
在歐盟,經濟至今只占兩個百分點,又能起多大作用呢?美國沖擊最初就是20萬戶,就是美國經濟崩盤影響世界經濟。我想說如果美國不出現大的起伏的話,你放心世界經濟不出現大的問題。其他不至于影響中國經濟下降。美國現在的情況是什么呢?美國經濟的情況,我在這個世紀初曾經說過,第一,房地產泡沫。第二,股市泡沫。大家可以想一想,上個世紀末,股市和房地產泡沫,這次歐洲危機說是美元的連續波動,也就是它的泡沫,現在我們能正確認識美國經濟,那下一步是什么?也就是我們說的比較穩步、穩健的復蘇和增長。
因此,從這點我想說一下,就是不會出很多人講的世界經濟大起大落,中國經濟會形成我們這樣一次小調,這是我對于經濟形勢的一個判斷,我們可以講一講中國經濟未來模式,在去年共和國建立60周年。改革開放30周年的時候,媒體采訪我,問我對30年改革開放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我說兩點,第一、一代人的時間就改變了中國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第二,就是我們以每年9.8%的速度在增長,同時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之后,全世界都講以中國的增長是不可能的,而且中國人也在講我的增長也是不可能持續增長的。我現在不太希望聽人講中國的模式不持續。那什么模式可持續呢?我想這個很重要,這次“次貸危機”有人講美國受輕傷,歐洲、日本受重傷,中國受內傷。究竟是模式不可持續還是模式的持續不可知道,這不是一回事,我們可以看一看這次改革開放的成果。
如果說建國60年,我們把GDP加在一起那是250萬億,前三十年老一代一共生產了中國經濟的兩個百分點,而改革開放30年積累了98%的財富。同時新增長的財富是這60年的三分之二。這種模式將來應該怎么辦?有兩點,你是要注意的,第一,大家看這張照片中國的最大的特點。第二,我也想說在這樣一個發展情況下,下一步是個什么樣子的情況?日本你要全世界所有的企業來給百姓一個不確定性的話,他就有一句話,信心比黃金重要。
在這個過程中間我想說的是如果今天全球的人都按照美國的生活方式深入的話,如果說今天全球的60多億人都按照中國的生存模式,我可以告訴大家0.93%地球就可以支撐。第二,如果從增長角度來說,我們在這個地球上有人靠賣東西發展,有人靠賣力氣發展。比如說,俄羅斯靠賣力氣,那我問你究竟在這個地球上是賣東西可持續、還是賣力氣可持續?這是最需要說明的一點,東西都有賣完的一天,請大家琢磨一下,賣力氣有賣完的那天嗎?力氣有一個特點,第一,可以支撐;第二,可持續。那就在體力中間占了勞力,最終,你以賣勞力為主的時候,試探結果誰能贏?所以,重要的出路不在于賣東西。如果你吃軟飯,請問怎么辦?因此,我還是那句話,你必須得腳踏實地。另一個角度,大家可以看一下中國的產業結構的增長。最初,你只能助長金融危機,結果到80年代的時候你開始組裝;到95年中國的家電橫掃世界,就是總體的工業水準到了這個地步了。
到2005年中國的汽車可以講過萬了。現在動車組60萬的零件,飛機百萬的零件,我想再過20年我們產業能過關的話,就達到發展國家的水平。再前進一點你的東西不夠了,你進口零部件,我加工把它賣了,都是你加工、我要收取福利,再前進一步,我教你投資,你去投資,他來賣,所以,經濟的發展一定是一步一步的,而最基本的道理是你必須考慮你的人才究竟是什么?廣東曾經提出來,而東莞是促進這個事的,我曾經跟東莞的領導討論這個問題,憑什么搞企業的問題也要讓我到這里做?我問你,那究竟你是什么原因讓你到現在還不退下。
往往我在和一些領導和同志聊天的時候,他可以把本地的一些優勢講得非常清楚,但是我說一句不客氣的話,有時實在是沒一點用,簡單得講、一個木桶盛多少水,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么?因此,在這個情況下,有時給你的沒有難度,你必須要干什么,踏踏實實干一件事就是必須把它補起來。相比較而言我最需要看的事實,這是劣勢。
我想這點如果做到產業結構的話,這個具備相對可靠性。最后還有兩分鐘我想給大家說比較簡單的事情,就是重要的產業它是怎么走?這樣一個圖,也就是說美國企業或者說每個國家在這圖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希望是把產業的鏈接統統拿到自己的兜里。于是產業結構調整完畢,我的結論是:如果這樣的話,全球的摩擦將沒法制止。你不可能說天下都是你的。那唯一的做法就是由自己的比較優勢、比較劣勢出發,深化分工,細化分工,只有這樣,在一個國內分公司、企業內,你才能獲得最大的效益。
當然你需要一個最大的環境,這叫改革開放,這就給了你一個環境,只有這條路才真正能給你指明未來。你會發現在80年代,那個時候從韓國到新加坡,這就是新興的。90年代中國取代亞洲,開始進入到組成這樣一個基本的環節,在這個地球上只有真正具備同時向上、下領域發展,這么一個情況。
大家可以看,經濟這個組成,大家可以發現除世界的工業外,就從過去的韓國、臺灣、香港、新加坡轉移到我們的長江三峽。事實上在這個過程我們完成了一干事情,我真的不是很清楚,下一步的所謂中國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如果不消費的話需要多少?但這種轉換的基礎在于越來越比較合理。我不是說越來越平均。那么在這個國家中間我想了其中有幾件、真的像大家所想的那樣。在這次次貸危機、最危機的時候,我到廣東去,我發現一個道理,生產車遙控的企業都活不下來了。
按照媒體的說法,你的企業越好,你的日子越好過。道理我個人覺得也很簡單:小孩玩具你要還是再生產,那就是找死。你必須先搞清楚,如果你現在的產品是一種勞動密集型,你和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方競爭,你真的把產業結構調整了。因此在這個情況下,說實在的,甚至從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來講,還是要教會企業管理。包括中小企業走出去,到一個新的競爭平臺上去參與競爭,取得勝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