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二屆中國經濟50人論壇深圳特區研討會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經濟50人論壇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經濟50人論壇深圳經濟特區研討會”于2011年2月27日在深圳舉行。上圖為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
以下為演講實錄:
曹遠征:非常高興到深圳來參加50人論壇,本人對深圳是有感情的,我1976年第一次到深圳,那時候的深圳還是一個小漁村,現在30年過去了,已經變成了國際化大都市。回顧這30年的歷史,最重要的經驗是對外開放,所以會議的主辦者告訴我們,希望從外面的經驗看看對深圳的發展的啟示。
我想討論三個問題,第一評估一下當前世界經濟的發展,第二世界經濟發展的未來需求是什么,第三,深圳的機會和挑戰在什么地方。
第一,評估當前世界經濟的發展。從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到2009年下半年世界經濟進入復蘇的過程,在復蘇中間出現很頭痛的問題,就是在新興市場國家,以就業增長為代表的實體性復蘇,在發達國家也有無就業增長的復蘇。進入今年以來,似乎情況正在發生變化,首先是美國的實體經濟復蘇比我們預期要快,從去年10月份開始,美國的各項經濟指標都在改善,除了房地產以外,其他的私人部分的投資和消費已經超過2007年的水平。到今年以來,這個情況改善更為明顯,現在人們一般認為美國的失業率在今年會有比較明顯的下降,在過去兩年下降了0.8個百分點,到今年年末大概控制在7.8%左右,由于美國經濟復蘇,世界經濟復蘇的勢頭正在強勁。與此同時由于這個復蘇,全球已經出現通貨膨脹的態勢。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以農產品為代表的價格上漲帶動了發展中國家整個的物價上漲,我們統計了一下,從去年七八月開始,到目前為止,玉米上漲了88%,小麥漲了65%,棉花漲了123%,很多發展中國家的物價在上漲,于是通貨膨脹也變成全球面臨的難題,如果美國經濟再持續復蘇,可能通脹的趨勢還會進一步加劇。在這樣一個復蘇勢頭加快,同時通脹加重的情況下,各地的情況呈現了新的分化,剛剛我們提到了美國,我們再看看歐洲,歐洲去年很多國家主權債務爆發,人們現在擔心的是西班牙會不會出現嚴重的問題,西班牙大批的國債4月份到期,如果市場上不能提供足夠的資金,主權債務就會出現。歐洲的主權債務分兩類,一類是像希臘這類國家,確實有財政的困難,財政寅吃卯糧,財政難以為繼。還有一類,像葡萄牙、西班牙,它類似美國,是由銀行的問題導致的,政府為了救銀行,導致了主權債務危機。從這些情況來看,盡管歐洲經濟還在復蘇中,但復蘇日益出現了分化,北歐地區,特別是以德國為代表的國家有強勁的增長,但是南歐會有比較大的困難。對新興市場的估計,特別是對亞洲市場來說,經濟增長比較快,在去年就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預計今年經濟增長將達到8%以上,這樣的增長前景趨勢進一步看好,問題是增長勢頭能否維持。
如果從這些角度來看,我們認為全球可能有4個風險因素需要高度關注。第一,如果今年通貨膨脹預期高企,比如說歐洲達到26%,美國通貨膨脹率高企,美國的貨幣政策會不會轉向,也就是說會不會變成收緊的貨幣政策。如果美國的貨幣政策收緊,資金會從亞洲流出去,我們非常關注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如果資金流出的話,這些國家很可能會出現類似12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的景象,國際收支會遇到嚴重的困難,甚至貨幣大幅度的貶值。第二,歐洲主權債務風險。盡管今年歐洲主權債務再融資的困難不是太大,政府還是能借到錢的,只是成本高一點,但是從過去一年來看,即使希臘采取了很嚴肅的金融政策,但是效果并不好,赤字并沒有下降多少。這就導致一個問題,現在歐洲國家普遍采取一個政策,就是加稅。如果不采取加稅的話,財政會遇到困難,這就不排除3年以后還會遇到同樣的問題。也就是說它在3年以后會有債務重組,而在重組過程中,人們非常擔心原先的歐元是否存在,是不是有的國家會退出歐元區,這是很大的風險。第三是石油價格。按正常來說,石油價格不至于出現現在這樣的波動,油價不應該超過100美元,但是最近中東發生的事情是非常突然的,而且現在還不好預測,比如說利比亞現在已經進入內戰狀態,而利比亞是全球第15大產油國,是非洲國家第三大產油國。中東的形勢變化也對全年的油價產生影響。我們估計,如果全年油價上漲30%,很可能世界經濟復蘇的趨勢會逆轉,不僅通貨膨脹增高,而且經濟復蘇的勢頭會扭轉,這是很嚴重的打擊。第四是農產品。剛才我們提到,今年全球物價上漲,包括中國的物價上漲,很大程度是農產品的價格上漲。農產品是靠天吃飯的產業,天氣氣候變化會對農產品供應帶來很大的影響。我們注意到今年美國大雪,澳大利亞大水,中國北方大旱,這會對全球的糧食供給形成新的危險。如果是這樣的話,中國的通貨膨脹也會有加重的趨勢,所以農產品面臨很大的風險因素。以上是短期來看的4大風險因素。
再看看趨勢的問題,現在在世界經濟恢復好轉以后,人們都在開始反思,當年為什么出現這些問題,到底是什么問題。各方的評論和意見也很多,但是逐漸開始集中到三點,第一是全球經濟再平衡。盡管我們說這次金融危機爆發跟中國沒有什么直接關系,但是一定在一個背景下,就是中國的儲蓄率很高、消費比較低、順差很大,和美國的儲蓄率比較低、消費很高、逆差巨大的關系,這個關系一定需要再平衡。我們注意到這次包括美國在G20峰會上提出的建議已經被世界接受,就是順逆差不能超過GDP的4%,這會變成一個強勢的規則調節順逆差。中國2007年最高的時候達到10.77%,去年是4.17%,按照規則以后是不能超過4%的,當然中國實現這個目標還是相對容易的,但是對美國來說可能更加困難,它的逆差不要超過GDP的4%,于是美國再工業化、擴大出口是別無選擇的。第二個是人們擔心國家主權債務或者財政的可持續性問題。這次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帶來一個警告信號,就是無限度的利用發展來支持財政赤字是難以持續的,如果難以持續,反觀日本、美國。美國的國債占他GDP的90%左右,日本是2%,它們的可持續性在什么地方?討論這些問題人們會發現,這些國家的赤字是有問題的,主要跟人口結構有關,財政可使用的資源相對減少了,但支出在增加,這個可持續會是什么樣子?這需要全球再平衡中考慮的問題。也就是說中國的持續是不是被用來作為可持續性的延續,全球是否在形成新的經濟秩序,包括國際貨幣秩序。第三是經濟管理措施上重大的挑戰。這次人們提出了宏觀管理,就是不再依賴傳統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要把監管作為宏觀的變量,然后來予以使用。中國的貨幣政策最近也在發生變化,人民銀行現在說的是“社會融資總量”,不再說“信貸規模”,他們的貨幣政策目標變成M2+貨幣融資總量,這都是一些新的變化。隨著巴塞爾協議3的時期,中國現在金融可持續性問題提出來了,完全靠銀行提供信貸的模式可能難以為繼了,需要有新的方式出現。
短期來講,對深圳的機會和挑戰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是最短期來講,如果今年內那些風險因素不爆發的話,預計經濟形勢會不錯。去年中國的出口增長30%,原先預計出口增長可能會下降一半,但是現在看來維持20%左右的水平還是有可能的,深圳作為一個出口的大城市來講,這也是一個福音。第二,剛才講順差不超過GDP的4%,不是減少出口,而是要擴大進口。在這個轉型時期,技術進步、要素配置都會以較為優惠的價格獲得,在制度建設方面都需要做一些改進。第三,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問題。2009年7月2日人民幣跨境結算有兩種模式,香港模式和上海模式,結果香港模式結算遠遠大于上海模式。去年人民幣在香港跨境貿易結算較2009年擴大了141倍。在這樣的過程中,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是可以預期的,我們可以看到,去年6月19日跨境貿易結算已經擴大到20個省,今年1月份央行的1號文件推出了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結算,如果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再起來的話,我們可以看到人民幣的使用會更加廣泛,我想這是深圳的一個機會。深圳毗鄰香港,香港人民幣的投資深圳,會對深圳的GDP增長提供動力,另外深圳的企業家直接利用人民幣投資海外也是很有機會的。
現在盡管有很多的矛盾,但是無論如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這樣的過程中,中國經濟進一步的擴大開放,依然還是需要找準方向,深圳作為對外開放的排頭兵,一定會在這方面給全國做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