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圖文:蒙恬的設計創新案例解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9日 17:15  新浪財經[ 微博 ]
暨南國際大學休閑學與觀光管理學系助理教授葉明亮(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梁斌 攝)暨南國際大學休閑學與觀光管理學系助理教授葉明亮(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梁斌 攝)
蒙恬集團副總經理,蒙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中國區總經理陳建誠(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梁斌 攝)蒙恬集團副總經理,蒙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中國區總經理陳建誠(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梁斌 攝)

  “第八屆中國文化產業新年論壇”于2011年1月8日-9日在北京召開。以下為“蒙恬的設計創新”案例解讀。

  葉明亮: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蒙恬科技案例,可能有一些嘉賓會覺得說我是不是走錯場次了,是不是樓下計算機的研討會才是我報告的地方,因為蒙恬也許有一些朋友曾經用過他們的產品,它是一個資訊產業,我們之前聽了四個案例,講的都是文化創意產業里面的一些子產業,不管是表演藝術,不管是藝術品,其實文化創意產業有一個特性,除了本身涵蓋的行業很多,但是它另外一個特性是它有很強的滲透能力,或者是融合的能力。這些文化創意產業它不見得要個別成為一個單一的行業,它其實可以跟傳統的產業,可以跟科技的產業彼此共同的來產生一些有機的融合。

  所以我今天大概就是用蒙恬這個案例來講一講看,這些設計怎么融入科技,原來那些硬梆梆的東西,怎么樣讓一些人味融入到這些科技的產品。或許大家都聽過諾基亞的廣告,講說科技始終來自于人性,現在的科技產品它也要開始重視所謂的品位,科技產品也要重視風格,我想很多朋友用了iPhone的手機,不見得是因為iPhone可以講電話,它還有很多獨特的一些功能,更有一些來自于心里面的功能,我用了iPhone顯示出了我的品位是卓絕不凡的,所以現在的科技也可以跟很多的人情味,跟一些文化的東西產生很多的連接。

  這是蒙恬公司簡要的情況,全名叫做蒙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時間是1991年,創辦人跟董事長是蔡博士,他本身是一個學者,也是一個工程師,這種情況在臺灣的中小企業界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很多的老板們本身都是由技術起家的,他本身就是一種企業的專家,然后創立這種公司。蒙恬到現在的員工人數大約是170位,但是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是屬于研發人員,R&D的工程師大約有70位,目前在臺灣的新竹以及中國大陸的北京都設有研發中心,它在2002年股票在臺灣的股票市場公開上柜交易,這個公司的經營算是穩健,而且它的業績是表現良好才有這樣的條件。另外也獲得英特爾的入股,電腦業的霸主也非常看好這樣的一個公司。目前他們所強調的經營理念是創新讓科技更貼心,因為身處于科技業,所以對創新的需求是非常高的。

  剛才講過蔡博士他過去本身就是一個學電子這個領域出身的一個工程師,他在1981年就開始在臺灣的工研院任職,為了要充實自己的學能跟專業的領域,他也到臺灣的交通大學繼續攻讀博士的學位,在1988年曾經到臺灣的一所大學任教,在任教期間他有很多學術的成果出現,經常把這些作品跟他的同僚或者跟業界的朋友分享,經常有人跟他說,蔡博士你這個東西看起來非常具有市場價值,其實也應該把它拿來商品化,因為一直有人給他勸進,所以到了1991年他就成立了蒙恬科技公司,開始第一撥主打的產品就是蔡博士在博士班念書,以及他在工研院任職時候從事的研究,就是中文的手寫輸入,因為他本身就是這個領域的一個專家,他在中文手寫輸入,他花了十年的時間對這個技術的研發,一開始想要把這個東西商品化也是有一個故事的。其實大家打電腦都是用鍵盤來輸入的,但是使用鍵盤輸入它就有輸入法的一些限制,不管是使用拼音,或者是使用筆劃,臺灣最多人用的是注音符號,拼音有一個問題,萬一你的普通話講得不好的時候,這個拼音是打不出來的,那個時候他說他是一個鄉下的孩子,每次要拼這個音每次都不對,所以他覺得非常非常的困擾,他就想說如果用寫的不是很好嗎?我們從小寫到大,我們如果把中文的輸入不要用鍵盤,就用手寫,那對于年紀稍微大一點才開始學電腦的人就很方便了,繼續用手來抒寫就好了,本身自己有這樣的困境,他就覺得或許跟他有這樣情況的人或許還不少,所以他就希望用這個來當成一個產品。

  當然他這樣的一個產品,我們如果以行銷學的角度來看,就是屬于一個市場,大多數人使用電腦還是會使用鍵盤,所以他選擇的是一個比較小型的市場,但是他對這個市場深度的挖掘,不斷的去投入,不放棄的耕耘,他說在中文辯識軟體里面,我沒有對手。蒙恬在從它創業之初,蔡博士就有一個理念,他一直認為說臺灣過去從事這個電腦硬體相關產品的商場很多,但是在軟體業始終沒有做的很好,他認為中國人有非常優秀的智慧,那認為軟體業也是我們中國人努力耕耘的一塊,所以他就認為,他既然要做,就要把它做到最好,而且他不希望做一般臺灣普遍中小企業常常幫人家做代工的模式,他希望開創一個屬于華人的軟體品牌,用這樣的理念來經營。但是自創一個品牌是不容易的,品牌不只是一個名字,印上一個名字很簡單,但是一個名字不等于一個品牌,要經營一個品牌讓消費者熟悉,消費者認同,吸引力愿意,重復的來購買,這要經過相當大的努力。

  那么蒙恬一開始成立的時候是一個規模很小的公司,所以他們一開始為了讓這個公司可以站穩腳步,可以在市場上生存,所以他也做了一些OEM的訂單,就是幫人家做代工,其實大家應該很熟悉臺灣非常多的廠商都在做代工,但是他一開始蒙恬雖然做了一些代工,但是他的內心里面的想法是有一天蒙恬一定要成為一個獨立經營的一個品牌,那么他在做代工的階段,他也不只是依照顧客的要求,人家要我做什么我只做什么,事實上他一邊做代工也在做練功的動作,他一開始合作的伙伴很多都是日企知名產業的大廠,包括夏普等等,這些日本的廠商他們有一個普遍的特性,就是吹毛求疵,他們在服務這些日本的顧客的過程,他就學到了做事情的嚴謹,以及生產產品對于一些品質,乃至于各式各樣細節的要求,所以他在做代工的階段,他也提升了本身的技術的層次。

  我們剛才講過蒙恬它是屬于一個以軟體研發為主的一個公司,所以他們當時也想到一個很小的公司,因為本身資源很有限,我們如果要分散我們的能力,有些人去研發軟體,有些人搞硬體的話,這樣子公司的資源恐怕沒有辦法同時去滿足這樣兩種需求,所以蔡博士當時就想到,我們把自己定位一個以軟體技術為核心的企業,但是硬體可以搭配我們的軟體來銷售,因為大家知道,軟體的盜版是最嚴重的,軟體不管你花了多少心血去做,你在銷售的時候可能是一片光碟,這片光碟我復制就可以復制到,他們就想到如何來增加這個產品的價值,如何讓人家要盜版它變得困難,所以他就想到,他要有一個實體的硬體來跟它做搭配,他采用軟體為主,硬體為輔的方式,用這樣的模式來經營。

  所以他抓住了一個消費者獨特的市場需求,把它很努力的做到頂尖,他也不心無旁物,他也沒有覺得光電領域看好了,他就轉到那些領域,他依然到現在都還是在做智慧型人機界面相關的產品。

  這是代工與自有品牌的矛盾,其實臺灣有很多的企業,這幾年來都很努力的要做轉型,臺灣筆記性電腦的生產量大概占全球90%以上,世界上一百臺的電腦其中90臺是臺灣的廠商制造,這個是臺灣許多的企業面臨到的一些困難跟矛盾的地方,你代工做得越成功,你要轉型為自有品牌越是困難,這是組織慣性的一個問題,蒙恬在很早的時候就思索這樣的問題,所以在代工了一段時間,他在練功一定程度之后,他在1996年就開始適度的放棄一些他認為比較不那么理想的OEM的代工的訂單,到了1998年,有關于手寫輸入硬體產品的代工就完全的終止,開始努力的經營自己的品牌,因為他經營的算是成功,跟小有成績,期間也曾經有一些國外的大廠想要來并購它,希望把這個公司納入到他們的旗下去,但是蔡博士非常的堅定,認為應該要把華人的軟體做出一番成績來,所以他也毅然決然就拒絕了其他廠商購并的機會。

  一個產品的成功不見得可以保證這家公司可以永續的發展,所以蒙恬它用手寫輸入成功踏開市場的第一步之后,事實上他們很快的在想說,我們公司的下一步應該是什么?因為手寫輸入,因為未來的小朋友,他可能很少就開始接觸電腦,他不會因為鍵盤對他有任何輸入上的障礙,他也在擔心說,原來需要用手寫輸入這些人,會不會隨著年齡越來越小,所以他們開始一直在思索說,我們的下一步產品應該是什么,后來他們想到的有兩種,如果說用寫的還不夠方便的話,用說的好不好,我們對著電腦說,就把字出現了,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這個想法不只是蒙恬在做,包括IBM也有類似的產品,但是這個產品在開發的過程到目前為止都還不算是走的非常的順利跟成功。其中當然主要的關鍵人在于語言這種東西,可能有口音上的差異,就像英文它有英式的英文,有美式的英文,我們不同省份的發音差異很大。

  但是后來他們又走了另外一個技術,就是文字的辨識,文字的辨識,一早的應用,有一些我們有掃描,這些圖檔,我們希望轉換成為文字,可以通過這個軟體提供一個功能,這個功能早期可能應用并不是這樣的普遍,可能是有很多的學生比較有這樣的需求,讀了這些期刊上的文章,掃描完之后,轉成文字,剪下貼上就方便多了,但是這種運用畢竟還是比較少的一種情況。后來他們又想到這些技術還可以做哪些應用呢?他們想到現在一些商務人士,有許多人身上每天去拜訪客戶,客戶會收到很多的名片,但是這些名片帶回家之后很多人就收在名片冊,很少去做管理,下次要走的時候,又把一本一本的名片冊拿出來非常的辛苦,是不是可以把這些文字辨識運用到管理名片呢?這些名片經過掃描之后統統存到電腦里面的聯絡人里面去,以后我要找,只要從電腦資料檔一調,我就可以找到需要的人,所以他們就把這個技術成功轉型到名片的辨識。

  后來因為現在的手持的裝置,包括手機上面都有照相的功能,讓這個技術變得越來越普遍了,所以現在的人只要用手機,針對你拿到的名片,照一張相,就會把所有的資料轉到你手機的電話簿里面,變得工作更是快了。這些都是他們在嵌入式應用的一些管道,包括手機、PDA、GPS等等,這些是蒙恬合作的廠商,國內外知名的品牌都有。這是它一些產品的應用。

  行銷的通路過去都還需要靠自己的一些實體的通路來協助,比如說蒙恬其實它目前的盈收來講,中國大陸大概占了55%,臺灣的市場大概有25%,北美大概是13%,其他的地區占到比較小的一些比例,這幾年來它有一個無疆界的通路出現了,就是現在的蘋果以及谷歌手機系統,這些系統里面可以下載許多的軟體,所以蒙恬把他們這些名片辨識,名片管理,統統在這些里面都可以下載,而且它一推出市場反映非常良好,甚至都創下第一的地位。

  看一下蒙恬他們在設計導入的過程里面,設計在蒙恬的企業的營運過程到底產生了什么樣的作用,其實蒙恬一開始硬體的產品都是委托外面的廠商來幫忙代工的,因為他們要專注于這個軟體的開發,硬體讓外部的廠商代工有一個缺點,就是這些廠商幫你代工,但是他也會把這個硬體幫別的廠商來生產,所以在市場上你會看到跟你長的非常接近的這個產品,只是當中操作的軟體是不才一樣的,所以他們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到了第二階段,他們開始想到,我們應該要把設計的主導權拿回來,我們自己來規劃做設計,第三個階段才,把設計當成一個策略競爭的武器。

  我們講第一個階段這里所做的,硬體,它可以成本比較低,但是它主要的問題就是有外形,但是沒有內涵,因為別人他不曉得你這個產品到底要呈現的特色是什么,它就有既有的這些模具來幫你生產這樣一個產品,有一些很類似產品的時候,也缺少獨特性的原則,經營品牌要與眾不同,我的東西就是跟人家不一樣,通過這種方式就遇到了一些障礙。

  在設計的時候是從03年開始,蒙恬開始把他們對這個產品的想法跟一些設計的公司來合作,因為蒙恬它本身的規模仍然是一個中小企業,所以他們目前大多采用跟外部的設計公司來合作的方式。跟外部的公司合作也有一個問題,到底應該要花多少錢來畫一張圖,這個是經常很多企業家會遭遇這樣的一個困難,設計公司幫你畫完之后就是給你一張設計圖,如果是知名的設計公司就是幾百萬,如果不是知名的就是少一點,花這些錢能夠替公司創造多少價值,很多人都會有所懷疑。

  直到2006年公司想到說,我們今天產品已經越來越成熟了,技術越來越成熟了,我們再往下走應該要怎么做,他們就做了一個比較勇敢的突破,找到臺灣一個蠻知名的設計公司推出來的一個新的產品,這個產品的設計跟過去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公司把這個產品送到國外的許多設計競賽去參賽,幾乎囊括了所有的獎項,這個產品的成功其實造成很大的回響,不斷的有媒體主動要求要報道,不斷的有廠商來問說這樣的產品到底是什么樣的想法讓你們有這樣新的產品的設計,包括國外的通路都來問說,為什么這個產品跟你過去的產品統統不一樣,為什么這樣的有形,有風格。

  這是丹麥設計中心提出來的一個概念,叫做設計的階梯,其實它要講的內容是說,其實設計在一個企業里面,它是可以扮演的角色分成四個不一樣的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沒有設計,就是這個產品的功能,這個產品的外形可能都是由非設計師這些人來做的,第二個階段稱之為設計即造型,這個階段的想法就是設計就是為產品來設計一個比較吸引人,比較漂亮的外形,第三個階段稱之為設計即工序,或者設計即流程,這個時候設計這個職能它已經融入新產品開發的過程,它是新產品開發過程不可或缺的一環,最高的一個層次稱之為設計及創新,或者設計及策略,設計它可以成為一個廠商競爭力的重要來源。這是丹麥他們在03到07年分別做過兩次大規模的全國的廠商的調查,他們要看看丹麥的廠商在這四年之間,他們在設計階梯上廠商數量的一些變化,我們可以從它的這些數字來看,事實上經過四年,丹麥他們在往設計階梯的更高端來走,即便包括臺灣,或者是大陸的廠商,都值得去思索,說設計未來在我們的企業里面到底它的功能是做什么,還是為我們只做一個外形嗎?還是我們可以憑借著設計的能力讓我們的產品可以跟世界一流的競爭者來競爭。

  我們來對應到蒙恬它走過的一些階段,在它的第一個階段,硬體委托代工的時候,基本上是屬于沒有設計的概念,到了設計委外的時候,它做的就是設計即造型,請設計公司幫助他做一個產品造型的概念,第三個階段就是蒙恬現在正在走的,是設計+創新,然后開始形成蒙恬獨特的品牌力。我們知道蒙恬最近它除了開始做設計,更重視設計以外,他其實也開始跟許多文化創意產業來產生很多的合作跟融合,包括跟幾米的合作。

  謝謝。

  陳建誠:各位朋友大家好,我簡單做一下補充,其實在蒙恬到今年剛好滿20周年,說實在的20周年,不是一個很長的時間,但是在網絡的產業里面,它其實是一個很長很長的時間,我自己在想一件事情,我自己很喜歡參加文創的這些研討會,是因為我發現,即使是一個科技品牌,我覺得我在這樣的里面會得到很多的想法,可能會因為整個產業的不同,大家在切入商品的邏輯上不同,所以會給我帶來非常多的想法。

  我想回到商品本身,因為科技產業變化很快,第一,就是有關品牌的事情,講到品牌,我想談的是所謂的品牌的深度,因為科技產業就是因為它變化很快,所以如果大家對科技產業里面很熟的人,你會發現有很多很大的品牌,以前當時曾經是赫赫有名,現在你可能連聽都沒聽過的品牌,很快就過去。所以當你在經營科技品牌的時候,我覺得你要想你的品牌到底想要傳達什么訊息給消費者,這個深度到底是不是真的很夠,可以深入到消費者的心中,過了五年十年他都不會忘記,第一,就是有關品牌上的深度。

  從品牌深度,每次我在參加文化創意產業論壇,我就覺得說,在講文化創意,會讓我想到的是品牌跟設計,這兩個事情,其實蒙恬從早期,我們從臺灣市場出發,大家知道臺灣市場很小,所以你必須要走國際化,有一個問題,就是你怎么定義你自己,你要告訴別人是什么,我記得我們的標識,我們的一個像印章的蒙恬,我們在走國際化的時候思索了很多,我們要讓人家知道這是一個臺灣的品牌,最后我們找到自己的方式,我們覺得我們還是要很勇敢的告訴別人,當然在很勇敢的告訴別人的這個過程里面,你需要有一個很好的品牌的深度來告訴別人。

  第二,就是產品,我想提到產品,有兩件事兒,無外乎開發新的產品跟現有產品的一個轉化,明華園在談這些表演我覺得很棒,很多表演是一種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故事,但是呆久了以后,對這樣的故事不太接觸了,但是他用一種年輕人更會接受表達的形式或語言來傳達,所以找到了一群新的客戶,我覺得在商品的,新商品的開發也是一樣,就是說舊的商品的再生,這對企業很重要,但是你必須很勇敢,你永遠會面臨很大的沖突,人家告訴你說你這個改變不好,因為你以前的比較好,但是你必須有勇氣把以前的東西丟掉,在做新商品開發的時候,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說你要懂得取舍,因為說實在的什么商品都可以做,但是只要你很靜下心去想你的品牌,你的品牌到底想帶給消費者什么,你就會知道什么東西該做,什么東西不該做,所以這個是我想提的一個部分。

  另外提到產品,我講一下設計這件事情,我們提到在蒙恬這20年里面,其實跟成果的設計是我們一個比較大的轉變,對一個小公司來講費用非常非常貴,但是我們很有勇氣做了這個合作案,事實上最后我們發現它其實一般人想到,就是說我做設計就是我把我的產品外包一家很棒很有名的這個設計公司,然后我告訴別人說這個產品就是這個公司做的,就結束了。

  但是我發現在這個設計案里面,他竟然改造了整個蒙恬的整個產品開發的概念,也就是說,他帶著我們去思索,從產品的開發到消費者到底是誰,真的是你以前定義的那群人嗎?還是另外的一群人才是你的消費者,他讓我們去想這件事情,到最后再從消費者的角度再想這個商品該長什么樣子,然后通過軟硬件的配合才把這個商品做出來,我們常常在討論大陸文化的東西,其實我自己,因為很多人告訴我這個文化是一個過程,原因其實從一個拷貝轉化到創新,中間不是改變,它幾乎是一個我自己覺得是整個基因上完全不同,所以如果你現在只想做拷貝,這個轉換就太困難了。所以我還是覺得對很多企業,我覺得需要很勇敢,一開始你要看到想做一個東西,你需要很有勇氣,去做很多創新,當然冒的風險也非常大。

  我想做一點補充,就是有關市場,講到品牌無外乎需要跟消費者做溝通,我自己覺得品牌的整個公司的運作應該一直圍繞在怎么傳達你的品牌訊息給消費者,這個流程,在規劃里面所有的市場里面的所有活動,蒙恬在這兩年,我們一直跟文化創意產業的品牌做合作,我舉一個例子,像今年有幾個活動,一個是從12月底跟幾米在《世界角落》,在臺北的華山,有一個活動,其實當時我們在跟李總這邊討論我們覺得很好玩兒,我一直覺得兩岸有很好的科技底子,或者是科技的公司,但是我老是覺得我們的科技好像似乎并沒有都去照顧到,或者是去幫助到我們的文創品牌,或者是幫助他們,其實這次在跟幾米的合作里面,我們其實做了幾個設計,在進入每個角落的關口它需要掃一張卡片,一張卡片里面我們埋了一些東西,進去以后他會知道誰進了這個關。

  最后有一個角落,我們放了十臺的設備在里面,專程為幾米設計了一個互動軟體,每個參觀者在看完了整個展場,他可以回到安靜的角落坐下來,然后想著他今天進來這個展場里面的心得,接著這個信息會回到網絡上面投影出來,跟其他的朋友分享,當時我們跟李總講的時候,因為這后面有一些技術部分需要完成的,李總跟我講說反映非常好,很多消費者在那個地方不想走,我就很高興,這個科技的達成對我們科技公司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我覺得困難在整合,就是說我怎么知道要把這樣的技術應用到這樣的商品里面做這樣的整合,帶給消費者另外一種不同的感覺。我想這個部分也許可以給其他的科技公司,當你在傳達你品牌的時候,是不是不一定要做廣告,不一定要做傳統行銷的方式,有時候跟文化品牌來結合,因為文化的品牌深度,可以帶給消費者的深度是更長遠的,可以為文化的品牌注入一種新的生命,這是以后產業很好思考的方向。

  謝謝。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分享到:
留言板電話:400690000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