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十一屆學習型中國-世紀成功論壇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第十一屆學習型中國-世紀成功論壇于2010年12月30日/31日-2011年1月3日在北京九華山莊隆重舉辦。 上圖為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長、三智道商國學院院長王守常。
王守常:謝謝主持人的介紹,我是今天五點來到會場,看了一下上午演講和下午演講,不是政府官員就是優秀的企業家。我是一個教書匠,在這種場合下我第一次這兒講課,不過這個課是我自己寫的,不是秘書寫的,我要講的東西只有40分鐘,題目叫中國文化特質,我改一個題目叫中國的智慧。
由于這個是學習型中國的一個世紀成功論壇,我就從中國兩個字講起,各位在小學讀書的時候就知道中國這兩個字,但是這兩個字在中國2500年歷史當中,孕育豐富的內容。這個內容可能在座人不一定全部知道,所以我就從中國兩個字講起,最早出現在夏商周時代,跟中國兩個字相近還有兩個字大家知道華夏,還有天下。華夏是什么概念呢,華夏華是指的服裝,有服裝之美為之華,夏是指禮儀。
這個禮儀不是我們現在講的一種形式,這個禮儀是制度涉及,天下我放在第三個解釋,接著要講中國,中國兩個字在商周出現和另外兩個字對著講就是儀禮,叫中國在內儀禮在外,這個是什么概念,我們知道首先還是一個地理的概念,不過今天我畫一個圖,商周時代地形圖沒有一個地理概念,我就用現在中國行政圖畫。這是大概一個我們現在中國的行政圖,黃河然后長江,在商代政治中心就是我們現在河南的安陽地區,從西部來的一支族群周王,建立西周從陜西的陜北開始,杞縣,周王朝在滅商網以后建立起來,南部有上海,這個是武漢就是楚國中心,四川成都這個蜀國,往下走包括現在東南亞半島這個地方當時稱為南蠻,這個是朝鮮,這是日本,包括現在菲律賓,斐濟等,這邊叫東夷,那個時候還沒有長城,不過長城這條線是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分界線,包括現在蘇聯貝加爾湖地區,這個地區叫貝利,甘肅天水往西,古代叫蔥嶺,現在叫巴希爾高原。中國首先是一個地理的概念,從商周開始,說中國是什么,中國者聰明睿智之所集,這個地方居住聰明睿智人群,不僅有豐富物產同時創造大量的財富,禮儀之所思推廣禮儀文化,師書教育之所用,這個地區推廣一種奇特,新的技術,下面說了一個話,說四儀易行也,中國和周邊關系是什么關系,希望四儀向中國學習,告訴中國不僅僅是地理概念是一個文化概念,北宋有一個學者,寫了一個文章叫中國論,文章不是很長。
當四儀住洞穴中國已經有了建筑,四儀沒有軍臣概念中國已經有的禮儀建設,沒有學習的時候中國已經創造了文字,你穿你的衣服我穿我的衣服,各不相擾,各自為安,為什么要寫這個文章,因為北宋受到遼金進攻,北宋就到我們現在的杭州建立南宋,草原文化族群說應該來中國學習,如果不學習就不要擾亂我們,清代末期譚嗣同講了這么一句話說國能禮儀中國治,中國不能禮儀的話,儀禮之。這句話讓我們從2500年歷史文化延續過程當中知道,中國不是地理概念,不是宗族概念,而是一個文化文明代言詞,我姓王我復姓官彥一個少數民族,我們再這樣一個時代在中國加工,中國制造,中國成為一個世界負責任大國的時候,我希望在座各位能夠把2500年歷史背景當中理解中國,因為2500年中國所代表跟周邊族群是一個什么關系是一個和平睦鄰的關系,18世紀中葉中國是最強大的國家,中國和周邊國家關系永遠是最和諧的關系,我們現在有兩個概念,天下概念在春秋開始有這個概念,到了漢代這個概念確立起來,天下是什么概念,以中國為文化中心的和外化之民,從周代開始,這個周國和周王朝是一個禮儀之邦建立在一定經濟制度,這個經濟制度是朝貢制度,舶來后而,希望這些諸侯國進攻禮品少一點,中央還給回報要大一點,這些外話之民在價值理念認同中國,有我們現在的概念叫文化中國概念,這樣一個體系叫天下。2500年中國走下來是天下的概念,這是我們現在重新認識從歷史當中了解中國非常重要的概念。
所以這就是我們偶爾想到當我們總理到世界聯合國一般辯論會表態說我們中國強大了也不會稱霸,我不反對這種表態,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不一定完全被他人所了解,為什么?因為國與國之間是一個利益沖突概念,這種表態是表達自己價值理念,反過來說我用2500年歷史告訴世界中國對其他民族國家沒有任何的地域概念,沒有侵略概念這就是我們中國在歷史當中具備重要一點這是我要講的第一個概念。
第二概念我們講一下中國的智慧里面非常重要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就是中庸,所謂中庸就是折中,調和,無原則,和稀泥,歷史當中這個概念是什么意思,最早我們知道這個出現在論語當中,論語首先中庸是一個德。說中庸是最高德,孔子對那個時候很感觸,中庸作為一個制在春秋戰國百姓已經很少了解,不僅是一個德而且是一個思考方法,我們叫一分而三,不是我們了解一分為二,一分為二很容易導向兩元對立思考,很容易引起對和錯的判斷,60年來我們都是講的兩元對立價值正確和錯誤判斷,我們說社會主義好,資本主義就不好,我們寧可要社會主義草都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凡是敵人反對我們就擁護,敵人擁護我們必然反對,這樣邏輯推下來很可笑,這個邏輯推論,我們提出我們思維方法可以不可以調整,從自己3000年文化中尋找資源,我不太喜歡與時俱進的話,作為一個個人鼓勵立志沒有問題,作為文化選擇,作為國家文化選擇這個不合適,時代所表達的東西沒有經過歷史的沉淀,我們很難給它定性,我們想起1935年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學者,這個歷史學家說一個民族大膽向外國民族學習的同時不要忘記本民族傳統,我歸納為叫反本開新,我們今天從這個角度,從中庸角度講一下中國思維方式,思維方式不是一分為二,什么叫中庸,不僅是一個道德,同時是一個思考問題方法,第一點請各位記住,中國智慧是講了一句話,凡是大德必有大智慧,我相信陳光標先生就是一個大德所以陳光標最有智慧,我不相信黃光裕是大德,07年我說他會遇到大麻煩,第二要中庸是一個德同時是一個思考問題方法,在論語中怎么表達。指認識事物形式要認識事物內容,認識事物發生原因,認識事物發展結果,研究兩端的同時要持中,把握中,當然這個中,各位要理解,不是50%,中央的中,中就是三,研究事物兩端要持中,要從第三個角度看問題,中國古代三就是多的意思,要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在思考從多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時候,持中無權,權是什么意思,權是變的意思,從第三個角度,多個思考問題不要忘記變的概念,認為我們說任何一件事物都存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之內。舉一個例子,現在少見一點,5、6年前,在最繁華交通路口都會有兩句話標語,寧停三分不搶一秒,這個標語對復雜空間概括很清楚,路口交通特別繁忙雜亂,不然會出現危險。你能不能把寧停三分不搶一秒搬到你的生產車間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任何一個事物存在都在特定時間和空間之內,沒有一個事物超越時間和空間成為永恒的真理,因此我們在把握第三個角度看問題,要有變的概念,如果從第三角度看問題,沒有變的概念,就落在一邊走向極端。這段文獻給各位用很簡單的話解釋完,我們說幾個例子,第一例子是講古代有個舜王,這個舜王歷史文獻中給他一個大稱號就是大孝子,這個孝子做了一個事情叫娶而不告,娶一個老婆不告訴父母。各位不是歷史事實考證是一個邏輯辯論,舜王為什么娶而不告,因為他告而不娶,因為如果把結婚事情告訴父母,父母就不讓他娶,怎么思考這個問題,是在不娶還是早娶兩點思考問題,他換了一個角度想,叫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從第三個角度想問題的時候叫娶而不告,從第三個角度看問題,這個就是我們中國孝文化里面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不孝有三,大孝,尊親,在文獻里面解釋很多,很簡單父母之意不可逆。各位這個年齡父母70、80歲也有,年齡大有一點會很,有一種很固執,怎么勸也不聽,論語說要己諫就是輕微勸,但是還是不聽,所以叫建智不從,做子女就勞而無怨,喜是因為他們年歲大在世,另外因為年歲大,生老病死不是你能掌握的,在儒家文獻有父要不辭子可以不孝,君是臣石邊一個土界,君可以視臣為賊。第二是講佛,父母在世我們做子女不能觸犯法律,如果觸犯法律受到法律懲罰會給父母帶來了屈辱,由此讓父母折壽,所以中國孝文化第二句講到這個意思。
第三膝下講能養,各位做到,做子女有一些錢給父母買一些營養品,錢多一點換一個有陽光的房子,晚年舒服一點,所有這些都是能養的概念,中國文化里面把這樣能降變成三順,變成不孝有三最低的層次。我講課經常說到一句話就是常回家看看,歌充分把中國不孝有三表達最清楚,為什么要常回家看看,首先表示對父母的尊敬,為什么要回家看看父母高興,因為你沒有被雙規呢,沒有違法犯罪,所以做到第二佛,第三能養,這個在中國文化里面不孝有三樣,但是比這個還大是無后,沒有后代是古代宗法社會決定的,跟今天社會有很大差距,才有這樣一個概念,他之所以舜王娶而不告,他考慮問題是無后的問題,告不能娶就娶而不告是不是一個歷史事實描述是一個邏輯判斷,看問題不在娶上也不能在不娶上看問題是跳出來看問題。
第二個例子中國古代有這樣一個概念,男女授受不親,授受是交手,男女不能交手,就是不親是重大禮儀原則,男女之大房,既然男女不能交手是一個最大原則,有人問你嫂子掉到井里面怎么辦,按照這句話也不能救因為她是女人,就死人了,孟子怎么回答,說嫂溺要援之以手這個就是一個結論,如果把男女授受不親當成原則,援之以手就是靈活處理,是不是落在原則上還是在靈活上,即不能在原則上也不要在靈活上,因為要看到是一個特殊場合,還有另外一條原則就是中國文化以儒家為首的給各位安置四種心,生來有是非之心,羞恥之心,慈讓之心就是禮讓,生來有惻隱之心,惻隱是同情,四種心叫天覺對立面就是人覺,我不是生出來就可以當教授,院長,這是我大概努力一生,別人給了我一個榮譽,天覺就是生來就有,從中學講的辯證唯物主義開始批判了,這個批評都是錯的,這個不能用先進,落后,對與錯討論這個問題,這是某一個理論跟自己設置一個前提,在座有四種心,為什么今年有不好的人,因為你們把四心丟掉了,儒家說求放心,這不是一個對錯,也不是唯物主義,維心主義的問題,像佛教說在座各位都是從無名發生的,無名就是渾渾沌沌,基督教說亞當夏娃不聽上帝吃了蘋果各位帶著原罪來到世界,各位要天天向上帝祈禱,因此我有四心有同情心,在特殊場合下要靈活處理,思考問題方式不是落在兩點,而是從第三個角度看問題。
再說一個例子,論語講到一個不易之財于我之浮云對錢沒有概念,另外講有富可求,有小富可以拿到我拿一個鞭子替別人看門這個事情我們也要做,跟現在關系最大的概念,論語中有一段話,這個概念叫直,有一個孔子老朋友對孔子說他們那個地方很直,其父壤羊,父親偷了一只羊兒子告訴樂觀官,孔子說你那地方是這樣,我這個地方是這樣,子為父隱—,字面意思父親偷了一只羊,兒子為父親隱瞞起來,父子互相包庇,我們常常誤解孔子藐視法律,不是,孔子說怎么引導國家要導之以政,用政令,政策引導社會,其之以行,在這個地方不是討論藐視法律的問題,這個地方討論是什么概念,這個討論回到直用今天漢語叫直正,還包括人情的問題,最近看看我們法律問題討論,最近出了一條,父子問題,親情問題,可以在法律上量刑減弱,其實在中國古代就討論了,西方法也保留,我父親偷了羊我可以請求回避,因為再一個合理社會,即要有情的同時也要法,只有法的社會不是一個人道的社會,在這個地方孔子是講的情與法的問題,不是只講法的問題,也不是只講情的問題,這個是一個例子。
我們再看另外一個概念,在孫子兵法里面討論的,說士兵跟你沒有建立情感關系的時候,懲之則不服,用制度時管理士兵不會從心理里面認同你,不服則埋怨,前面這一段是講情感管理,后一段士兵已跟你建立親情關系,結果不用制度管理。這個法為制度,不用制度管理則不可用,不用制度管理不可用,這個地方討論的情與法,這個地方是制度,情與制度也不能落在一邊,不能落在情上,也不能落在制度上,這個概念在另外文獻就出現了。說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失之以寬,這個是中國早期戰國策文獻,政是什么概念是政策政令,政令制定比較寬泛,當你看到這種散漫情況,作為一個管理者要糾正,所以慢則糾之以猛,用猛糾正散漫狀態,猛就是嚴厲的管理,包括建立一套非常復雜的操作的手冊,用這個辦法管理。所以政寬變成散漫,散漫要用嚴厲糾正,另外情況出現了,猛則民產殘,這種結果讓下屬失去積極性和原創性,不需要原創性不需要積極態度工作,要看到你給他制定管理條例,你的管理條例比先前要復雜多,有四六條大原則,還有七八條可以執行細則,每個員工只要看管理條例就可以了,積極性會喪失,因此原創性也不會發揮,這種情況一出現又要調整,殘則失之以寬,把條件設置寬泛一點,這個過程不是嚴就是寬,不是寬就是嚴,只在寬和嚴上想問題,古人說以寬濟往,要以猛濟寬,濟是幫助的意思,就是說寬猛相濟。不能落在寬上,也不能落在猛,所以最后說以寬濟猛,以猛濟寬正式議和,主導用和來主導,舉了這么多例子想說中國傳統思維方式不用兩點考慮問題,而是從第三點考慮問題,第三點考慮問題關鍵是和字我們把這個概念做一個解釋,這個概念非常重要。這是中國文化里面非常核心的概念。
我想這么幾年我們提最好口號就是構建和諧社會,這個最符合中國文化傳統,但是這個和諧社會不是我們理解統一思想,統一意志不是這個概念,先秦有一個討論叫和同之變,誰主張和儒家主張和,制度根本作用是要推崇和,誰主張同是墨子有一篇文章叫尚同,同就是統一思想。
下屬跟領導要形成這樣一個不同的意見,而不同意見其實就是多,因為中國古代最早和字出現在音樂里面,中國古代音樂知道,7個音節,根據不同的序列和節奏組成一個音樂就是一個和諧的音樂,是7而不是1。是7個不同的音節組成的音樂,和諧一定是多元化,我們過去的歷史,我們相信用斗爭辦法解決統一問題,今天中國社會已經成了不同的階層,而不同階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體制內,能夠和諧共存每一個不同階層人有他發言機會,他申訴權利制度設計這個才是構建和諧社會,儒家說這樣一個和諧社會每個人要發言,我們在座有2千多人,每個人要上臺講課不現實,儒家說和是好,所以叫知和而和,我知道和是非常重要,和是允許多元化存在,不用理截止它,不可行也,和是很重要,但是不用理截止,所以你看看儒家說法不可以落在一邊。這就是胡錦濤總書記話,民族法制,公平正義,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完全符合了中國傳統,這個就是和諧社會,這就說今天任何人思維方式,回到自己古典都會找到他的資源,今天在學習型中國這樣一個論壇上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要回到經典時代閱讀自己的經典時間到了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