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10中國經濟發展論壇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第三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頒獎典禮暨2010中國經濟發展論壇于12月11日-12日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舉行。上圖為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水研究院副院長伍新木。
伍新木:上次在董先生發獎會上講的是水問題,那是他們主持人建議我講的。而今天我想講一下我想講五個觀點,第一個觀點,就是我們全球的經濟學家對這次金融危機的預測是失誤的,全球的聰明人面對這次經濟危機都集體的失敗了,都集體失明了,都失聰了,我們全球的經濟學家都應該集體反省我們幾十年前學的經濟理論,預警模型,都暴露了大大的缺陷的,應該系統的反思和反省。
第二個我們對金融危機的解讀都是有缺陷的,說是貨幣政策的寬松,金融創新的結果,以及金融腐敗,以及美國的消費方式不好,超前消費,奢侈消費,以及自由經濟主義理論的破產,以及資本主義根本制度的缺陷引發的危機,這些解讀都是有缺陷的,或者說都是失誤的。第三個失誤更糟糕,我們對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的吸取是失誤的,有三個,第一,美國搞了一點國有化,我們中國大幅度的國進民退是對金融危機教訓的錯誤吸取,我們中國應該繼續推進民進國退,第二個在危機中我們采取了很多計劃經濟的手段,比計劃經濟還計劃經濟,這也不能把應對經濟危機的暫時手段常態化,我們不要錯誤的吸取教訓,我們中國仍然是市場化遠遠不夠,仍然還要繼續推進市場化競爭。第三美國佬是改革過頭,風投多如牛毛,而中國是金融創新遠遠不夠,所以預測失誤,解讀失誤,吸取經驗教訓也是失誤。
這是第一,第二,我們要把金融危機常態化,不要宣傳得那么恐怖,我告訴大家,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以后會常態化,無所謂的,第一個危機的結尾就是下一個危機的開頭,沒有什么大不了的。馬克斯講過,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占有的矛盾,超出了貧困的積累,中國沒有嗎?中國仍然存在這個矛盾,馬克斯還說,單個企業的高度計劃性與全社會的無政府,中國沒有嗎?這幾條原因加起來,危機沒什么奇怪?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產物,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第三個觀點如何解釋美國的經濟危機?金融深刻化了,金融國際化了,金融創新化了,結果經濟泡沫化了,他們的金融危機不過就是經濟泡沫一次,我們不要老是停留在機器時代的理論,我們一定要認識金融深刻化,金融國際化,金融創新化背景的全新危機特點,危機的表現,危機的后果,這樣才能正確的解讀這樣的危機。第三,危機有三種革命性的作用,一個是淘汰過剩,第二個是淘汰落后,放出巨大的市場要素和空間,所以危機過后必然醞釀著一次全球化的高新技術革命,第四個任何制度都會自我調整,馬克斯稱之為自我治療,所以我們一定要深刻的認識這次危機的作用。
第四個,中國式應對出現了中國式的后果,我們中國式的應對是什么?保增長,保民生,保就業。最終的目標是保穩定,我們穩定是壓倒一切的,我們為穩定的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和代價,這就發生了中國式的問題。所以西方的發達國家他在忍受社會的鎮痛的時候,有什么了不起呢?大不了政府下臺,有什么呢?而中國不能出現這樣的問題啊,中國不允許出現這種后果,這就帶來中國式的問題。就是復制了更多的過剩,復制了更多的落后,而且我們體制改革倒退,就是三個革命性的作用沒有讓它充分的發揮出來,所以我們十二五規劃這些新的理念是正確的,調結構,擴內需,轉型,以及繼續提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動力,但是為什么我們如此之難?就是因為中國式的應對產生了中國式的問題,什么是中國模式?中國之謎?這就產生中國特有的困難。
其實這個很簡單,中國的發展是由三組動力組成的,一組動力是馬克斯講的,外在的強制和內在的沖動疊加在一起,世界上所有的發展中國家都是如此,第二種動力是13億人的創業和創富的沖動,世界上沒有這種國家,很少很少,這種沖動疊加在一起,你們想想是什么概念?中國人窮怕了,在鄧小平的號召和指引下,千萬人走上了致富之路,浙江人就是一個例子,創富當老板,這種沖動世界上哪個國家有?南亞那些國家窮得要死,但是他們也沒有創富的出路,他們信教,他們相信這輩子窮下輩子絕對富,他們堅信這一點,而我們中國人卻有如此大的創富的沖動。第三種動力就是各地政府都充滿了沖動,一級的政府比一級的政府創富沖動更大,所有的問題都是這三種動力疊加起來的結果。拼命的盲目的擴張,重復建設,復制落后,惡性競爭,損害資源,破壞環境,不都是這種結果嗎?所以中國式的困難也是中國式的模式引來的一個事物的正面和反面,我就是這幾個觀點,我認為這幾個觀點有一定的解釋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