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金碚:產業技術創新路線的突破前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 11:18  新浪財經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新浪財經 陳鑫 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新浪財經 陳鑫 攝)

  新浪財經訊 2010年11月30日,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的“2010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新產業·新經濟·新機遇”。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論壇,圖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

  金碚:今天因為時間有限,我想講一個問題,就是產業技術創新的路線,它的突破性的前景是什么。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而且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到目前為止,這個問題沒有很清醒的認識,不僅中國如此,全世界都是如此,我們現在正在處于金融危機的后期,有的人說現在是后金融危機時代,但是不管怎么樣,大家都非常疑惑,為什么這次金融危機如此難以度過?金融危機實際上是市場經濟的一個常態,而經濟總是有波動,總是有周期,有景氣的時候,有衰退的時候。但是這次的金融危機從07年美國次貸危機開始,到08年沖擊全球的經濟,到現在已經是2010年了,但是現在大家還不敢輕言說這個危機已經度過了,這是為什么?而且這次金融危機全世界的政府采取了統一的行動,在歷史上很少有全世界的政府統一一致的對經濟進行刺激,經過這個刺激以后,經濟的增長、下滑的勢頭好像已經被遏制了,好像經濟已經開始恢復了。

  但是在這個時候,美國為什么還要搞量化寬松政策?這到底是一次什么危機?所以我們說這次金融危機表面上是在金融領域中間發生,實質上它的根源是在實體經濟的層面。也就是我們可以問很多的為什么,現在大家覺得都看不清了。究竟什么東西看不清?就是這個問題,就是要回答究竟什么產業值得發展,特別是長期投資,這個問題實際上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那個時候發生石油危機,石油危機之后世界經濟的增長還有動力嗎?還有經濟值得發展嗎?經濟研究說有,我們現在不太講這個詞了,叫“新經濟”,所謂新經濟就是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技術產業,這個產業是可以支撐世界經濟長期的增長。大家知道,確實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有很多的研究,90年代經濟增長也比較強勁。但是到了21世紀初大家突然對新經濟失去了信心,表現形式之一就是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崩盤,大家覺得這是一個好東西,但是好東西值得長期投資嗎?誰都認為這個新經濟是有前景,問題是到技術產業這種新經濟要值得商業資金長期的進入投資,大家覺得沒有信心,或者就是說90年代信息很足導致泡沫,到21世紀突然經濟崩潰,原因就在于這個產業將來能夠支撐龐大的這么一個金融虛擬的經濟體嗎?這個問題到現在為止大家都很贊賞的所謂的投資之神巴菲特,巴菲特到現在也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到底這個產業為什么值得長期投資?所以他從來也不投資這個產業,跟比爾·蓋茨的關系這么好,但是他從來買微軟的指標。由于這個問題是21世紀2002-2006年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全世界產業找不到北的時候,美國就說還有一個最傳統的產業就是房地產,所以就大量的把金融資金引入房地產,不斷的降低利率,注入流動性,把虛擬經濟托上去了,大家都知道這個過程,這個過程有一個前提,就是不能發生通貨膨脹,否則這個故事還可以演下去,不斷的放松流動性,不斷的把價格炒上去,支持龐大的金融衍生產品,只要沒有通貨膨脹還可以。但是問題是到了2006年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了通貨膨脹的苗頭,美聯儲也是覺得通貨膨脹太可怕了,就開始緊縮銀根,16、17次的提升利率,結果導致流動性減少以后,房地產價格掉了一下,一掉下來這場戲沒法收場了,所以產生了危機。

  但是危機來了以后這個問題能夠回答嗎?如果房地產不行了,那么還有什么產業能行?所以這個問題又回到了金融危機以前面臨的這個問題,全世界都要回答究竟用什么產業來支撐整個經濟的增長,所以我們來看看中國,中國現在30年來產業競爭力的源泉究竟是什么?首先當然就是市場化,融入經濟全球化,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大規模的引進外資,引進外資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我們利用低價格的土地、資源和低標準的環境保護,我們要參與這個過程,我們也是從70年代這么走過來。把過去我們極度僵化的勞動制度轉變為高度靈活和彈性的勞動制度,70年代以來我們改革開放也是,過去我們勞動用工是全世界最僵化的,現在我們的勞動用工制度可能是在全世界來比我們也是靈活性和彈性比較高的勞動用工制度。

  我們的價值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樣一個過程,導致中國30年來經濟產業競爭力的顯現,獲得了我們30年成長的輝煌成就,金融危機之后,全世界都要回答這個問題,就是傳統產業遇到了瓶頸,傳統產業的瓶頸是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顯現出來了,因為傳統產業就是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工業體系,這個體系在上世紀70年代,現在這個化石能源為基礎的這樣一種工業化從全世界來講已經達到了一個巔峰時期,但是還沒有過。全世界的產業發展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以化石能源為主的階段,這個階段沒有過,但是它的問題已經暴露出來了。大家都看到了高技術產業的前景,但是投資人仍然對它的信息不足。所以金融危機之后,我們都知道全世界的經濟都受到了沖擊,但是相對來說中國的地位發生了變化,我們也受到了沖擊。但是全世界的問題對于中國的產業發展來講,我們好像好一點,因為發達國家已經進入后工業化時期,中國還在工業化的中期,所以我們的腳還是踩在化石能源這個基礎上,盡管有問題,要節能、要減排,還有資源枯竭的問題,但是誰也說不準煤和油什么時候能用完。

  金融危機之后,發達國家又把那些話題提高到了國際的講壇上,發達國家他們要尋找金融危機這個龐大的虛擬經濟實體的根源,因為救助經濟的時候主要面對金融是救急,本來金融危機就是當年自動性的時候虛擬體過度的膨脹而導致的風險累積。但是危機來了以后,我們沒有其他辦法,還繼續的寬松,這是什么原因?不寬松的話不知道基礎做什么,所以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金融危機以后,他們提出要重振制造業,要再工業化。為什么要重振制造業再工業化呢?就是要尋找這個龐大經濟體的基礎,什么基礎呢?就是創新基礎。因為制造業和工業化到目前為止仍然是技術創新主要的載體,美國人就想到如果再這么萎縮下去,美國人就會失去技術創新領導者的地位,創造一點就業已經是解決一點貿易問題,你如果看不到在實體經濟層面有什么投資的方向,技術創新的路線看不準,不是一般的技術創新,就是核心技術,這個路往哪里走,什么產業值得發展?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美國就擔心自己會成為二流國家,所以美國這次中期選舉的時候,奧巴馬的演講就講到這個事情,他說現在建機場建高鐵都是中國人在建,我們不能夠容忍光伏產業,不能夠容忍風能產業,制造業是中國和德國,我們美國要成為二流國家,他很緊張。緊張的原因就在于好像這個經濟體就像一棵大樹,那個樹冠就是虛擬經濟部分,當然也有用,需要陽光,光合作用,它長得很大,但是它的根跟上面不對,這個問題在發達國家很突出。

  正因為如此,所以在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之后,特別是美國,在節能減排、綠色經濟這個方面,它的變化很大,對氣候問題的變化也很大,在這個金融危機之前,美國的問題只是說說而已,沒有下很大的功夫。金融危機之后美國的立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調的來說要節能減排,高調的說要應對氣候變暖,高調的說要減少碳排放。要我們分析其實問題是兩個方面,確實這個問題在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到這個階段的時候確實要解決這個問題。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美國等發達國家想以此來提高他們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就是改變一下規則。過去的規則比如說像打乒乓球一樣,看中國人打的乒乓球這么厲害,是不是這個球做小了?我們規則上做得大一點,這個一定程度上含義也是一樣。過去中國生產的東西都是高耗能、高碳排放的,現在我們把標準提高,所以現在需要節能,需要減少碳排放,需要有各種高技術,要給我們各種各樣的制裁和限制,從而抬高了技術的門檻。由此他們希望能夠奠定他們在這個制造業中間的創新領導者地位。所以我們會看到,它必然會導致產業競爭的規則和國際貿易規則的重大變化,而且產業競爭規則和以前不一樣了,加上了節能、減排、低碳,再加上企業的社會責任,環保責任,員工福利責任,這種規則在過去傳統的自由貿易政策里面是沒有的。但是現在要有,當然有積極的一面,確實是面臨著這個問題,但是也有競爭的一面,就是告訴你們說,按照中國原來那種方式,你們這種競爭方式不能接受,乒乓球的球變大了,你再這么快也快不了了,就是這個意思。國際貿易規則也會發生重大的變化,過去我們講自由貿易,自由貿易就是誰便宜,誰賣的好,消費者能接受就能賣,現在貿易加上很多非傳統的因素。

  金融危機之后,政府、社會、市場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將發生重要的調整。這個東西來了以后就發現,由于它的根源是在實體經濟層面,導致了發達國家的競爭力減弱,競爭力的減弱在發達國家里面表現為三個最重要的現象:一是創新機制,我們講美國是一個創新大國,但是它的創新機制現在所面臨的創新技術路線和以前不一樣,現在的創新技術路線,節能減排、新能源、新材料它的創新收益是高度外化的,就是說創新的人自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和成本,冒很大的風險,如果創新成功了,真正受益的是社會。在這種情況下,用什么樣的創新機制讓商業的資金能夠進入到這個創新過程中間?那就要政府來干預和補貼,但是政府干預和政府補貼在發達國家到底表現為什么樣這是一個問題,是不是會影響公平競爭?會不會影響自由貿易?再有就是勞動關系、分配關系都會發生重大的變化。總而言之,就是這個世界金融危機之后產生一些重大的變化,根本的原因在于實體經濟層面。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也必須來尋找產業競爭力新的源泉。現在中國面臨的問題跟世界近似,有三大問題,一是資源,二是環境,三是勞動關系。我就不詳細展開了,這三個方面導致的結果就是要求我們按照原先那種方式來發展我們的產業,我們競爭力的源泉就要不行了,就要枯竭了,資源成本要上升,又有很多節能環保的要求,環境的標準也提高了,我剛才講了,勞動者勞動關系的調整也是金融危機以后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勞動成本也會提高。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必須要產業轉型了,這種轉型結構要變遷,要創新導向,制造業要更加的精致化。

  我們就要建立一個高效、節約、清潔、共立的現代產業體系,有那樣一個產業體系,我們30年走過的產業體系現在已經不適應了,或者是必須要調整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就遇到了和發達國家有些類似,但是也有中國特點的問題,就是要發展戰略性的新興產業,我們也要和發達國家一樣,它比我們更迫切。因為我們傳統的工業化過程還處于中期,我們還有很多傳統的投資領域和發展領域。比如說我們的城市化、基礎設施建設等等,這些東西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這也是我們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表示我們中國經濟還能夠在8%以上的增長率,來保持一定的時間,戰略機遇期還沒有過。但是尋找產業核心技術創新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方向,這個問題也提到了中國產業界的面前。這個問題現在國務院確定了7個方向,比較寬,但是大家看看那7個方向,基本上也是在沿著金融危機之后大家已經討論過的一些產業,比如說信息產業,因為金融危機之后,奧巴馬找那些企業家們來座談,奧巴馬就說有什么好產業,IBM說“智慧地球”,還是按照IT產業原來的技術路線在發展。

  前一段時間我們召開競爭力年會,很多人問柳傳志,說這次蘋果出了這么多的新的產品,iPad、iPhone這種產品,會不會對中國的信息技術、路線產品重大的影響?柳傳志說這個問題我現在還看不清楚,但是要有準備,全世界都在尋找,或者是要明確產業核心技術創新的根本路線往哪里走,回答什么產業應該發展,什么產業值得投資,現在的問題是在于,我剛才講的全世界從產業發展的大勢來講,處于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巔峰階段時期,煤和石油還沒有用完,所以經濟效率仍然是最高的,但是又破壞環境,又加上了一個碳排放的問題。但是我們要用新的東西來替代它怎么替代?這個社會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政府要多大的補貼來替代?這個替代的路徑是什么?我們還沒有做的時候,美國人就說要對我們進行制造,說我們發展光伏產業政府補貼,不公平競爭。所以我剛才講的競爭規則也會發生很多的變化。

  總而言之,中國必須要積極的尋找產業競爭力的源泉,積極的尋求產業核心技術的創新路線,它的前景究竟是什么?我想如果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講,無非是三大問題:一是因為還處于化石能源工業化的階段,所以對這些傳統產業,資源密集型產業還是要發展的,但是這些產業必須節能減排。二是拓展新的產業空間,國務院的文件里面也有,包括生物、電子,還是過去那個路線,但是要更高一層。三是開發新能源、新材料。

  到目前為止大家能夠看到的大概還是這樣,所以我想我們要回答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核心的技術路線,它的突破前景,大概就是以上我描述的,基本上是我目前能夠看到的這三個方向,謝謝大家!

  

轉發此文至微博 歡迎發表評論  我要評論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留言板電話:400690000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