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10-2011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10-2011”于2010年11月20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上圖為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
李稻葵: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同學們、老師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來到人民大學參加宏觀形勢的討論會,每次都給我很大的震撼,這次尤其突出。我每次來人大參加這種會議,我感到震撼和差距感,我是來自于清華大學,清華大學經濟學科是小弟弟,你們是老大哥,確實是這樣,我數了一下這個報告里面18個人,18個羅漢,18個大將,在一塊做這么一個報告,清華做不到,清華能做到搞18個教授搞一個核能反應堆的攻關,但是搞經濟學還沒這個能力,所以每次來我都感到非常震撼,尤其是同學們,兩個多小時了,仍然站在后面,沒有幾個退場的,反而人數在增加,這的確是經濟學的沉淀和功力反映所在,值得我們清華大學學習,確實是如此。
這個報告里面確實有很多的亮點,不僅是把學術的功底、基礎的工作、文獻的搜索、方法論方面的運用都非常地成熟,很多結論我是高度贊同,很多觀點的確是不謀而合,尤其是一些預測的數據,和我們10月16號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數字不謀而合,我們預測明年GDP是9.5%左右,你們預測是9.6%,我們預測明年CPI是3%左右,這么一個報告我很難再提出具體的建議,我想換一個角度對這個報告做一點補充。
談宏觀經濟形勢的報告里面鏡頭拉遠一點,我們看一下今天經濟所處的時代,有什么樣時代性基本的因素在發揮作用呢?在我看來,我們處在非常特殊的時代,用美國《新聞周刊》主編的話來講,我們處在金融危機之后的后美國時代,如果說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前蘇聯體系和東歐體系崩潰之后,成為世界上唯一的霸權,進入了長達20年美國時代,我們現在進入的是后美國時代,后美國時代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呢?是雙軌制。美國等發達國家他們在進入非常長的“療傷”的過程,金融危機是一個創傷,創傷的血雖然已經止住了,但是創傷帶來的痛苦在不斷地推進和顯現,這是美國和發達國家。尤其是中國經濟,進入了戰略性的結構調整時期,從美國方面來看,療傷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底線是什么呢?就是要防止進入日本式長達20年的通縮時代、通縮時期。
上個星期新加坡參加亞洲投資論壇,論壇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發表了一個重要的講話,我現在已經不需要競選任何政府的職位,我可以我講實話,日本經濟在1985年多么充滿活力,日本的政府當時團結一心,運作能力非常強,日本的技術在很多方面在全球是領先,日本的企業在很多方面競爭力遠遠超過其他的發達國家,老百姓信心滿滿,通過20年的通縮,日本的民心渙散,日本的運營能力下降,金融體系仍然不能夠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這樣的前景這樣的情況讓人痛心。美國人在今天這個時代,無論如何不能讓美國經濟步入20年日本式的衰退期、通縮時期,如果是那樣的話,對美國經濟、對美國時候和國際格局后果是不堪設想,我們就是要擴大貨幣的發行,就是搞第二輪第三輪量化寬松,美國人不僅僅是靠陰謀,李局長那個話我同意,美國人有陰謀,通過量化寬松躲債,更重要的是美國人玩的是陽某,說得很明白,我就是要擴大貨幣發行,寧肯制造通貨膨脹,在所不惜,不能進入日本那樣的進程,那樣發生,對美國而言惡化,正確理解美國量化寬松主要意圖所在。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美國的量化寬松對中國并不是壞事,在一星期前結束20國首腦金融峰會上,正是因為有了量化寬松政策出臺,使得人民幣的匯率問題下降為次要的問題,參加會議的18國都針對美國一個國家指責它,矛盾轉移了,焦點轉移了,為什么不是好事呢?我個人認為,恐怕是一件好事,正是因為美國人離經叛道,離開傳統經濟學教科書的說法,在應對金融崩潰之后又進行量化寬松,我們也可以講,你指責人民幣的政策是不符合教科書和經濟學,你也不符合,正是因為搞量化寬松,我們要搞資本管制,我們要搞對沖機制,我們是幫助美國,把熱錢擋在中國境外,讓熱錢回到美國,咱們是共同的利益,這個話好講了,量化寬松的政策不是壞事,關鍵看我們怎么樣應對,不僅是看我們怎么樣應對,而且看我們怎么樣在國際上說理,這是發達國家的基本情況。
我估計歐洲在不久的將來,一兩個星期至少一個月之內還會出現一些動蕩,愛爾蘭這場主權債務危機在近期內會惡化,這個惡化也符合歐洲的利益,因為歐洲老大不是法國、意大利,更不是英國,英國是一個島國,歐洲的老大是德國,德國人現在是歐洲經濟的一枝獨秀,德國銀行持有最大的邊緣國家、外圍國家希臘、葡萄牙的債務,德國人一定會出手整頓小兄弟,讓他們的經濟體制出現一定的改革,已經確定了這么一個機制,叫做歐洲金融穩定機制,而且已經為此籌款,IFM和歐洲金融穩定機制已經簽訂了協議,一旦任何一個國家出問題,他們將攜手援助,不僅是援助,更重要的是德國人要聯手IFM對這些國家提出條件,提出A、B、X、Y的條件進行改革,歐元在不久的將來進入振蕩期,有所下降,經過德國人的整頓,可能會恢復,這是世界格局的一部分,這是發達國家會進入長期長達十年“療傷期”,在這個期間之內,歐元、美元也好,國際地位肯定會下降,其他的與此相關的國際條約和國際組織中的地位也會下降。
反過來講中國,我的判斷和這個報告的確是不謀而合,我們已經進入了結構調整的周期,我們已經進入了內需上升的周期,我特別高興看到報告里幾個說法,一個說法,消費對增長的貢獻今年已經成為老大,55%,我特別同意,而且報告里還講到,今年貿易順差將從去年1900億美元降到預測1841億,我的預測是1800億美元,這個數字是什么概念呢?這個數字表明今年貿易順差已經從金融危機前的占GDP7.9%降到3.5%左右,巨大的下降,這個下降在國際上應該說啊,報告里也應該再講,我建議加這么一個百分比,不要談絕對數,加百分比,而且和金融危機前進行比較,在國際上講。國際上不是讓我升值嗎,目的何在?促進全球再平衡,促進貿易順差下降,促進美國貿易逆差的下降,我們已經做到了,3.5%,已經超過了20國集團首腦們所商定,最后沒有達成協議4%的指標,作為一個技術補充,它的4%包括投資收益的,我們叫經常帳戶,這個很容易講清楚,中國經濟關鍵要降低貿易順差,而不是經常帳戶的余額,因為經常帳戶的余額還包括兩萬五千億美元在境外投資所獲得的回報,那個不算,哪個對世界經濟而言是一個平衡作用、穩定作用,而不是非穩定作用。
貿易順差是核心,我們已經降了,所以在我看來,不出三年的時間,我們完全有可能在狹義宏觀經濟結構調整方面做出顯著的進展和成績,這件事情要反復和外國人講,和洋人們講,我一出國就跟別人講,一碰到外國人就跟外國人講,講這個話的人太少,經常要講,這個道理講清楚之后,匯率問題就下降為相對而言比較次要的問題,這個問題講清楚之后,中國人在世界經濟當中的貢獻不就講清楚了嗎,道義層面占領了制高點,美國人現在的貿易順差仍然是4%,危機前是6%,仍然是很高的,誰在創造貿易不平衡呢?不是我們中國,而是美國,這件事情要反復講,這是報告的亮點。
下面我想針對兩個具體的問題做一點補充,一是物價問題,二是房地產問題。
物價問題在我看來需要非常明確講清楚,為什么物價上漲,基本的機制何在?我知道報告里寫了7、8個機制,辜主任講了很多的理由,在我看來,政策分析可能需要抓主要矛盾,應對的辦法是多方位的,但是把主要的問題講清楚,主要問題在我看來,仍然是成本推動型的、結構型的通脹壓力,而不是需求拉動型的,什么意思呢?我們學過經濟學,通脹有兩個機制,一個機制是通常機制是說,貨幣發多了,財政擴張過快,老百姓的需求增加,供給跟不上,于是全面價格上漲,這是總需求過快所拉動的通脹的機制和現象。
另外一個機制是什么呢?成本太高了,因此企業抗不住,企業會通過各種方式把成本上升壓力轉嫁給消費者,這是成本推動型的。在我看來腦子里應該非常明確,中國經濟基本態勢是什么呢?還是在主要的部門,絕大部門生產能力充足甚至于過剩,和八十年代中和九十年代初物價上漲的機制完全不一樣,基本態勢還是內需不足,還是生產能力過剩,還是大量制造業生產能力存在那里,即便不存在,只要一出現短缺,馬上會有大量的資金和企業家投資,這是基本的格局,我覺得不應該有什么爭議。如果同意這個分析的話,我們應該看到,今天的物價上漲主要是成本推動的,勞動用工成本推動,背后的原因是農村剩余勞動力逐漸減少,路易斯拐點基本上來到,這是大好事,對宏觀經濟而言,同時帶來成本上升的壓力。第二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第三環保和節能減碳要求提高,從而使得企業運營成本提高,這也是必須的。這三件事情是構成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包括農產品也是一樣,農產品價格為什么上漲?主要的原因就是農民不愿意種地了,勞動力相對過剩,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在提高,加上短期天氣因素,這是主要的機制。
一個輔助的機制是資金流動性充足,高達十萬億美元,世界第一,我們的貨幣存量世界第一,這么大的流動性,在短期內可以鉆空子,鉆得空子是什么呢?大蒜、生姜,這些產品的特點報告里分析得很清楚,都是相對而言數量存量比較少的,相對而言在現貨市場上可以進行一些短期囤積的,可以囤一年嗎?短期的運作有資金,基本的供給需求導致囤積的行為不可能長期的實行,于是乎出現了輪轉性的現象,從大蒜轉到生姜,從生姜轉到籽棉;镜那闆r可以看清楚,同意基本分析的話,價格上漲基本的動力是成本上升,我們的政策比較好討論了,我們的政策應該是全方位的,主要在供給方下功夫,主要是財政政策下功夫,多減一點稅,針對某些部門多給一點補貼,讓生產能力短期不足的農產品或者蔬菜增加供給,同時適當控制一點囤積、投資的行為,這樣的話價格就有所緩解。這個話有一點爭議,同時適當的在堅持可控的、自主的基礎之上,進行放大匯率波動的區間,加快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前提是可控的,不是別人給我們壓力,而是為了中國經濟調整的需要,可控的、漸進式的,通過這個方式化解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這個東西也是一個成本推動型的。通過若干政策組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緩解價格上漲的壓力。總之,價格上漲不能簡單和80年代、90年代的情況相類似。
關于房地產。房地產報告里強調,明年可能出現20%價格的下降,我注意到了,這可能是這個報告的亮點,不管是亮點還是暗點,都無所謂,是引起關注的一點。我倒覺得,這種可能性不見得非常大,因為今天房地產問題是深刻的體制的問題,不是簡單一兩個政策出臺調整就能夠調整下去的。另外,如果從社會層面上來講,如果房地產的價格真出現了20%的下調,我想社會民眾的心態、輿論都會出現巨幅的轉向,那個時候對政策制定者和政策界都形成巨大的壓力,這種前景是比較小的。我想最有可能的,房地產發展前景在一年左右的時間或者一年不到的時間,半年左右的時間出現房地產價格增速下降到和CPI或者和GDP縮減指數基本同步的水平,基本上達到了房地產調控的目標,關鍵之關鍵,房地產的問題不是一個價格問題,而是機制問題,中國發展進一步產業升級,城市化必須依賴于新型房地產的發展模式,這一點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借鑒國外的經驗,尤其是華人社會現代市場經濟的經驗,包括新加坡的經驗,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們關注。未來房地產健康發展,有賴于建立政府和市場有機結合的,相互配合新型房地產的市場機制,而不是今天這樣子,表面上看是自由的房地產市場,但是根基卻是畸形的根基,包括政府的土地出讓政策,包括高幅流動性,高存量流動性和老百姓長期形成的對房子偏好,收藏的偏好,表面上自由的房地產市場會帶來種種的扭曲?偟恼f來還是一句話,每次對我來人民大學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未來,可以向人民大學同行們交流和學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