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劉世錦:今后遇到的挑戰可能來自經濟基本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6日 10:11  新浪財經
劉世錦:今后遇到的挑戰可能來自經濟基本面
  由財新傳媒主辦的“2010財新峰會:中國與世界”于2010年11月5日-6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變革世界的中國策。上圖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梁斌 攝)

  新浪財經訊 由財新傳媒主辦的“2010財新峰會:中國與世界”于2010年11月5日-6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變革世界的中國策。上圖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

  劉世錦:謝謝主持人,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我的主題是經濟新格局,中國是怎么一個發展趨勢,世界是怎么一個發展趨勢,中國在這樣一個大變革的格局中,中國處在什么樣的位置,這是我們需要討論的問題。我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或感覺,今后五到十年,應該是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要經歷的最重要的一次轉型。關于這一點,我們需要對目前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所處的發展環境進行分析。應該說,這次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表現不錯,被稱之為優等生。但是現在我們也感覺一些問題,看到了一些趨向,中國經濟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會面臨一些相當嚴峻的挑戰,我想主要指出三個挑戰。第一個挑戰,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平臺可能在今后3—5年出現一定幅度下調,進入中速(次高)增長期。中國經濟已經高速增長30年了,還能持續多長時間?從國際上來看,二戰以后,高速增長的這些國家高速增長20年比較多,30年比較少,40年幾乎沒有,從國際上來看,我們最近觀察了一些二戰以后經濟增長比較突出的國家,主要是日本、韓國和德國。

  這有幾張圖大家可以看一下,這是日本、韓國、日本的圖,時間關系不展開講了,我講一個基本現象。這些國家都顯示出一個共同的規律性,按照人均GDP1990年的美元計算,當達到一萬美元以上的時候,工業比重、投資比重和經濟增長的速度都開始下降。有一個驚人的一致性。我們最近做了一些研究,從不同角度論證了這樣一個趨向。這樣的話,我們遇到一個問題,當經濟增長速度下來以后我們會遇到什么樣的局面。我們平常有一個很好的愿望,說速度高一點,我們的速度過去比較高,能不能低一點,速度低一點,效益好一點?但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情況不是這樣的。一般來講,是速度高一點,效益好一點,反而速度低一點,效益不好。中國到目前為止,增長模式還是速度效益型的。這一點在最近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看得相當清楚。2008年的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速度下來了,企業的效益、財政收入、就業狀況都遇到了很大的問題。2009年的下半年和2010年的一到三季度,經濟效益大幅度回升,前一段時間我看到一個最新的報道,前三季度企業利潤增長50%以上,是不是說在這么短的時間以內,企業的盈利能力有一個實質性的轉變?其實不是,是因為速度起來了。

  所以,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如果速度的平臺有10%左右,我們預計在3到5年以后很可能降到7%左右,有30%左右的下調。這不是兩個梯度,而是一種常態,我們會面臨什么樣的局面。這里就提出一個問題,在剩下的這幾年時間里,我們企業的盈利模式,我們的發展方式一定要有一個實質性的轉變,在這方面,就已經提出了兩個實踐上的要求。 第二個挑戰,我們講得比較多了,隨著勞動力等要素成本的快速上升,能否在實現競爭優勢由低成本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換方面有一個實質性的進展,前一段時間我們討論“劉易斯拐點”的問題,現在看得越來越清楚,勞動力供求關系的變化不是一個短期的、局部性的,或者是不僅僅是結構性問題,是一個長期的,趨勢性的變化。這個結果就是勞動力工資的持續上升。

  第二點,我們講“兩型”社會,“兩型”社會就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際上要解決這個問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把過去被扭曲的,被低估的環境成本、資源成本要計算到企業生產成本中去,這樣就會加大企業的生產成本。這樣一方面,要素的成本在上升,另外一方面,我們的勞動生產率能不能相應提高?這是一個問題。這樣就需要實現一個轉變,就是由低成本的要素的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這個轉變能否實現?我們現在感覺到前景不是太明朗。

  第三個挑戰,過剩流動性推動的價格上漲。從國際上來講,大家已經越來越感覺到,這次金融危機所經歷的時間長度和面臨的復雜性超過我們的預期。我個人感覺到,這次金融危機,大體上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私人債務危機、主權債務危機、國際貨幣體系危機。這其中的邏輯也是相當清楚的。房地產泡沫、次貸危機,政府要救這些企業,首先是這些大金融機構出了問題,政府要救企業,有什么辦法?發國債。但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國債比例過高,遇到很大的壓力,本身是不會破產的,它的手段就是發貨幣,特別是這些具有全球儲備和交易功能的貨幣,特別是美元,當局大量發行貨幣,這樣最終會引起全球貨幣體系,乃至全球經濟治理結構一個重大的調整。所以美國是兩個問題,第一個是能否出找出實體經濟新的增長點,第二個是金融結構中間的問題,有一個很大的缺陷,能否得到實質性的解決。如果這兩個問題不能實質性解決的話,他只好通過多發貨幣的辦法把問題往后推。最近美國啟動了新一輪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不僅是短期,而且從長期講,美元走弱不可避免。美元走弱,意味著其他貨幣升值,匯率戰,貨幣戰就出來了,這個問題我們怎么看?對發達國家來說,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是通縮,但是大量釋放的流動性,對新興國家,包括中國在內會帶來很大的通脹的壓力,這一點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所以中國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將會面臨很大的成本推動型的來自國際上的通脹壓力。

  國內來講,釋放了相當大的流動性。國內存在兩個市場: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過剩的流動性主要不是追逐商品,CPI的商品不一定很嚴重,主要是追逐需求穩定,但勞動生產率增長較慢的物品,具有不可再生,不可移動性質,與土地資源關聯性較高的商品,包括石油、鐵礦石、黃金,房子、糧食等等,農產品漲價很厲害,不僅包括大宗農產品,包括小宗農產品,原因就是這個。

  綜合來講,中國相當長一段,短期來講,通脹的壓力不大,但是中長期將會面臨相當大的、時間相當長的,以成本推動為特征的通脹的壓力。我們綜合來看,以上三個方面的挑戰,增長速度的減緩,就是中國需求規模的優勢相對收縮,要素成本的上升,使供給的競爭優勢下降,而廣義的通脹壓力則會加劇增長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

  中國改革30多年來,我們遇到過很多挑戰,這是今后幾年遇到的挑戰是最為嚴峻的,因為涉及到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我們過去經常講,中國的基本面是好的,盡管我們遇到了一些問題,但是在今后的一段時間以內,我們遇到的挑戰可能是基本面方面的挑戰。

  這樣我們要回答一個問題,下一步,剛才吳老特別強調了改革的問題,我們回顧一下,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之所以取得很大的成績,是因為我們推動了市場化的改革,但是過去改革有一個特征,主要是初級生產要素的改革,包括消費率和生產資料的市場化,包括農民向非農產業和城市的轉移,包括勞動力市場的形成和逐步的成熟。下一步,我們要實現經濟的轉型,特別是要由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市場化改革也應該有結構和水平的提升。我們需要加快中高級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這其中包括人才、技術、金融、教育、醫療、文化等等領域。這些領域的改革一定要加快。 加快中高級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這是我今天演講的題目,這是一個概念,一個目標,或者我們要完成的任務,這里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很多的,我列了一個清單,時間關系不展開講了,大學的改革和對外開放,我們現在是大學的大樓越來越高,但是大師越來越少,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是不是減行政化,完全去行政化不太可能,至少需要去官僚化,促進學術指導,加強知識的創造性。

  另外教育這方面,能不能膽子再大一點,可以搞一些開放,請國際上的名校在中國辦分校,中國這么多學生到海外留學了,能不能留住他們在中國學習。 第二,科研機構與優勢產業的結合。最近我到深圳看了,中科院去了5個人,幾年的時間現在已經有1000多了人,主要吸引海外的留學生,他們提出一個口號“和國際上先進水平結構,和珠三角的產業升級接軌”,搞得相當好。我們這么多年科研機構的改革步子比較慢,這方面需要一個大的突破,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銜接,特別是職業培訓要普及,特別是農民工的素質要提高,放寬服務業的進入限制。這個問題很突出,其實中國經濟下一步增長潛力比較大,如果我們降到7%的話,7%可以搞10年、20年也很好的,關鍵是服務業需要一個大發展,但是前提還是要放寬準入,特別教育、科研、醫療、文化各個領域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有很多新的增長點和創新點。

  金融改革與創新。我們要為創新型的企業,特別是其中的中小企業提供有效的資金支持,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我們在提供一個安全網的時候,特別要重視它的流動性。比如像保障性的資金要可轉移、可接續。我們要實行競爭導向的產業政策,中國的產業政策這么多年搞的比較多,評價不一樣,政府往往要控制重復建設,要推動企業重組,要提高產業的集中度,其實這些事情市場都可以解決,比如政府要把兩個企業合并在一起,國外主要職責是兩個企業合并以后,反壟斷法這方面有沒有問題,要進行審查。我們不是。我們政府的產業政策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導向,恐怕還要轉向競爭導向的方向來。我們現在有一些大企業,基本上是資源占用和行業壟斷的大企業,我們制造業里的大企業還太少,中國有一個華為,2008年的時候,企業專利在全球占第一。這樣的企業在中國有是幸運,但是確實是太少了。如果我們在各個行業里面,每一個行業里面都有1-2個華為,中國有100個華為,我們現在講是一個創新型的國家,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基礎,我們可能也一個大的突破。現在講發展新興產業,最重要的不是形成生產能力,制造能力,而是技術上的突破。

  最后,各級政府支持創新的積極性比較高,怎么支持?我想可能最重要的是需求策的激勵,另外供給策方面,有些地方政府產業鏈有一個薄弱環節,可以支持一下,不要大水漫灌,不要撒胡椒面。獎勵企業,應該是獎勵競爭中的有生者。這些問題怎么促進中高級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這是我們下一步改革中間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如果這個問題突破了,我們實現創新的驅動,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特別是這個轉變有一個實質性的進展,這樣的話,我們才有一個好的基礎。 謝謝。

  

轉發此文至微博 歡迎發表評論  我要評論

> 相關專題: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留言板電話:400690000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