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六屆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2010年11月4日-7日,第六屆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在北京展覽館隆重舉行。圖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
夏斌:大家下午好,剛剛周主席和樊先生談了很好的觀點,我今天想談的是宏觀審慎管理。金融危機之后,定了巴塞爾協議三,國際社會重新探討起三十年前提出的宏觀審慎性問題。據說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要就宏觀審慎問題提出一些政策。剛剛頒布的“十二五”規劃,關于金融第一條就含了宏觀審慎。我們的央行和管理部門也在發表觀點,國際經常探討宏觀審慎觀點由誰管?所以我今天的題目是宏觀審慎管理新興國家的視角,主要是講新興社會對宏觀審慎觀點是不健全的。什么是宏觀審慎管理?有宏觀深深性,宏觀審慎管理,宏觀審慎政策,宏觀審慎監管等等,這都是國際社會討論的,宏觀審慎是關注整個經濟社會的運行。宏觀審慎是著眼于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它和貨幣政策區別在于貨幣政策是穩定價格產出,追求的是整個經濟的穩定發展。宏觀審慎是穩定整個金融體系的發展,目標追求是為經濟穩定發展而提供良好的金融中介服務。所以宏觀審慎和微觀審慎管理不是一個概念,宏觀審慎和貨幣政策也不是一個概念。當然在具體的政策實施上可能有所交叉和重疊。但在目標指向上區別很大。基于這樣的角色和目標差異,國際社會關于宏觀審慎的內容相當豐富,遠比國內媒體登載的內容豐富。
第二國際社會迄今關于宏觀審慎的框架是不完全的。金融危機之后要吸取經驗教訓,巴塞爾協議委員會提出了巴塞爾協議三,圍繞資本比例,資本流通緩沖、反周期緩沖、杠桿等一系列指標。有點遺憾的是這些目標要化為全世界各國的法律規范,好象還早,要到2019年。對于國家間網絡沖擊風險,巴塞爾協議三沒有回答。美國議會通過的多個弗蘭克法案也講了系統性風險,也講了高管薪酬等等,我認為逐個仔細琢磨,講的都是通過各種措施,來防止信用膨脹,穩定經營。基本限制于用高杠桿率,來克服順周期的問題。難道這就是金融危機中應該吸取的教訓嗎?美國金融危機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只有把教訓搞清楚了,制訂措施才有效。美國危機的原因,我從08年在中國金融學會發表自己的觀點的時候就說監管是一個原因,但監管絕對不是根本的原因。我老是諷刺,如果日本、德國、中國政府監管不力,會造成百年一語的大危機嗎?肯定不會!有人說全球經濟失衡是危機的原因,我說全球經濟失衡僅僅是一個經濟現象,要進一步發問的是為什么會造成全球經濟失衡。我認為失衡是現象,失衡是以往相關國家政策的結果。根本原因是美國2001年以來長期推行低利率政策,刺激房地產、刺激信用,最后造成泡沫破滅。主管上是想利用全球化的趨勢從本國經濟增長利益出發。在這個過程中,擁有其他勞動力和便宜資源的國家以出口為主導,在享受全球化受益的過程中,因為追求受益,而忽視了自身結構的調整,客觀上不自覺的助推了美國錯誤政策的長期執行。美國政策長期推行有深刻的基礎,即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所以這場危機和世界歷史上很多危機都一樣,本質上是貨幣現象。因此總結這場危機的教訓,如果僅僅抓住監管,遠遠不能避免世界上不再發生類似的危機。如果我們把信用、信貸比喻為貨幣,西方經濟學告訴我們,貨幣供應量是基礎貨幣乘以貨幣乘數,現在一系列的監管手段是讓貨幣乘數下降,但是基礎貨幣沒人管,所以危機還會照樣會釀成。因為今后的金融創新可能使今天我們所想不到的創新還會新。愛爾蘭是這次危機中受到沖擊最大的國家之一,它的GDP08-10年三年可能要下降13.5%,不良貸款MF預測,可能要達到GDP的20%。但是愛爾蘭在2004年到2007年的危機前夕,前四年中,四年平均的愛爾蘭銀行的資本充分率是12.5%,非常高。愛爾蘭的04-07年平均不良貸款率是0.54%,相當低。但是危機一沖,09年、2010年的不良貸款竟然升到意想不到的48%和53.7%。當然原因很多,主要是房地產帶累,但起碼說明宏觀審慎管理,如果僅僅盯著降低杠桿率指標是遠遠不夠的。
亞洲新興國家在這輪危機中受到沖擊比較少,銀行體系比較穩定。目前面對危機的第二次探底的風險,美聯儲執行了所謂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我說就是濫伐貨幣,又是發6000億美金,很多人在擔心怎么辦。面對美聯儲濫伐貨幣的狀況,全國過度的流動性,流向了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巴西、泰國、菲律賓等國家。他們的當務之急不是降低本國銀行的杠桿率問題,而是要想盡辦法擋住跨境資本的熱錢流入,采取了各種政策,這是這些國家宏觀審慎監管的主要問題,根本不是降低資本充分率。我從眼前的例子說明,對發展中國家,轉軌國家,新興國家,我們考慮宏觀審慎管理應該考慮什么?這么一說,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宏觀審慎政策管理的重點,在完全資本開放的情況下,用巴塞爾協議的政策工具,是解決不了一些小國在全球流動性發展時遇到的本國經濟穩定問題。因此可以說,當今宏觀審慎管理在有缺陷的國際貨幣體系下,作為我們這樣的新興國家,首先要向全球指出的是必須關注全球的宏觀審慎管理然后才在個別的宏觀審慎管理。現在的風險不是一個國家的金融風險,而是全球性的系統風險。
對于不同的國家,在不同的時期,宏觀審慎管理關注的重點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要局限于基于成熟發達國家資本完全開放條件下制訂的巴塞爾協議三,因為跨境資本流動的政策和匯率政策等等,這些政策的不協調,恰恰是金融全球化情況下,我們這些國家宏觀審慎管理應該尤為關注的問題。面對這種狀況,中國怎么辦?我認為中國采取的態度只能是,第一贊同全球危機后,關于全球治理的框架,有總比沒有好,總是向前走了一步。第二絕對不能滿足停留于當前國際社會相關的政策框架,而是應該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呼吁加快趕上國際貨幣體系,來約束美元的對立政策、目標和作為國際貨幣應盡義務的不對稱行為。當然我也知道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是很難的。
第三在認識到目前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不全面、不徹底的情況下,同時也看到改善國際貨幣體系是一個漸隱的漫長過程,發展中國家怎么辦?自己勢單力薄,只能盡可能做好自己的政策,構筑防止沖擊的防火墻。要了解到當前國際上的宏觀審慎管理是權威的,但未必是全面的,未必是每個國家都迫切需要的。
第四基于不同國家對于宏觀審慎管理的不同思考,特別是中國這樣資本存在著管制的沒有完全放開的國家。和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比,我們又存在相對較高潛在增長力的情況下,要盡可能保護好、動用好金融資源推動中國經濟的增長,發達經濟體正在去杠桿化,縮減信用。我們正處于鼓勵金融創新時期,我看報紙刊登現在正在籌劃金融機構參與股權信用衍生產品交易等等,因此在這方面,我們的監管部門要注意,既不要引領世界監管潮流,也不要簡單尾隨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的做法。當然在當前流動性過多,信貸規模都難以控制的情況下,不排除可以采取對信用杠桿放大進行暫時控制的特殊手段,比如資產證券化這些問題討論了很多,我認為都應該謹慎為上。在宏觀審慎管理職權的分工上,既不同于日常的貨幣政策,也不同于日常的微觀機構的監管政策。在設計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上,我們既希望與銀監會一系列對單個金融機構的審慎監管同樣也需要有逆周期效應的央行的利率政策,資本管制政策等等配合。因此基于目前的一行三會的現狀,我個人認為應該在這個基礎上成立一個宏觀審慎監管機構或者小組,收集相關資料,研究具體的決策目標,制訂一系列政策目標,統一參與國際社會上的合作,像國務院決策。至于這個結構擺在哪個部門,具體放在哪里辦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認識到微觀審慎管理,宏觀審慎和貨幣政策的差異,才能保證在今后的金融國際化的過程中始終保持中國金融的穩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