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二屆中美經濟學家對話會 > 正文
由中國經濟50人論壇和布魯金斯協會主辦的第二屆“中美經濟學家頤和園對話會”于2010年9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新浪財經全程報道本次會議。圖為奧巴馬總統經濟復蘇顧問勞拉·泰森發言。
視頻:勞拉·泰森:中美雙方需要互逆的經濟轉型 媒體來源:新浪財經勞拉·泰森:謝謝,我想對于就業,中美雙方都非常重視,中國和美國其實都面臨著中期就業方面的轉型和經濟的轉型。尤其是對于經濟的調整以及經濟的轉型,雙方國家是一種反向的行為。比如說美國需要刺激消費,強調大家要進一步提升儲蓄率,而中國恰好是要降低儲蓄率。美國是要防止消費過度,而中國是要刺激消費,刺激國內市場需求。所有這些其實都是為了一個目的,讓雙方的政府能夠制定很好的經濟政策,能夠促進雙方國家的經濟可持續性發展。其實在這一點上,雙方政府是有著共同的利益基礎的,而且我們也希望能夠更好的達成目標,這樣的話才能夠讓我們真正的實現雙方的政治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說到后危機時代,其實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如何掌握經濟發展的步驟,包括復蘇的步驟應該是穩步前進,而不是突變型的經濟發展。假設美國要從過度消費的國家,過度房地產投資投機的市場到理性消費的市場,該如何引導民眾實現這個轉型?如何更好的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如何讓中國從一個依賴出口型的經濟增長過度到以國內內需為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所有的這些都是我們所講到的基本問題。但是它不僅僅是就業問題,其實也覆蓋貿易、宏觀經濟等等各方面的情況。
在美國也有經濟學家比較悲觀,我們同意美國經濟增長的步驟將是比較緩慢的。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從一次危機當中要復蘇的話,尤其是從金融危機當中復蘇的話,而且房地產市場要復蘇是痛苦的,并且也是長期的過程,而且也是緩慢的過程。因為在財富方面有很大的縮水,包括一些家庭必須要進一步整理規劃好自己的財務負債情況。對于需求的增長,實際上肯定會是緩步增長的。美國的情況消費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假設美國的家庭都在不斷的調整自己的資產負債情況,想要做一個更好的財務規劃,他們的財富縮水的話,在美國我們可以預見到這個市場的需求將是緩步上升,緩步增長。在未來的幾年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歐洲這種市場需求都是非常低的,就業率的上升也會比較低。這樣的話就會引發一些挑戰,有一個項目做過一些調查,他們認為我們現在還缺1100萬個工作,我們必須要新增1100按個工作才能夠讓就業率達到2007年時候的高度,必須每個月都要有新增的勞動力,這樣的話我們必須要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增長才能達到這一均衡。
對于近期的經濟復蘇,假設美國要進入以低消費為增長的模式,什么是經濟發展的引擎?可能是基礎設施架構的投資,我們也談到了美國應該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包括中國整個的刺激計劃,其實大部分是做公共方面的投資,美國卻不是這樣的。所以美國應該從中國的經驗當中學習經驗,學習如何進一步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我們談到的雙方可以在這方面有很多的一些投資機會和共同合作的機會,包括中國的投資人到美國去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這對于美國經濟的增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我們也講到了出口,出口主要是貿易方面的問題,這是中美雙方的一些貿易問題,包括其他貿易伙伴的問題,假設美國要出口更多的話,必須要有更多的世界上對美國產品的需求美國才能夠進一步的擴大出口,這取決于世界上,包括海外市場的增長情況。比如說歐洲或者是美國,可能要依靠亞洲市場,包括中國的需求增長,同樣也要取決于美國產品進入亞洲市場的市場準入情況。確實有市場的障礙存在,比如說自主創新政策、政府采購政策對于本國的生產商有優惠,或者說其他的一些政策對本國企業有相對的好處,而對外國企業有相對劣勢的本地化要求。因為美國有這樣的承諾,未來5年要將出口翻番,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減少美國產品進入海外市場所遭遇到的準入方面的障礙。
在中小企業方面中國所面臨的挑戰方面,我們認識到在美國和中國,中小企業的作用對于創造經濟的增長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現在看到在危機之后資本市場有收縮,中小企業在借款方面就遇到了一些困難,這方面我們要有改進。在稅收政策上也可以做調整,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在中國還應該進一步減少中小企業進入特定產業和行業部門所遇到的一些入門的門檻過高的問題。在美國對于中小企業監管的范疇相對比較小,在資本金方面的門檻比較低。我覺得中美兩國可以相互借鑒的,也是我同事之前說過的,我們需要做一些研究,就是我們怎么來培育中小企業的發展和增長,為什么這對中國很中國?中國已經認識到,他的經濟要從過多的依賴于出口轉向國內需求,這就需要增加服務,服務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說到中國發展的戰略,確實中國在產出方面的增長非常多,但是在就業增長方面和產出相比的速度是不盡相同的,趕不上。因為有一些制造業比起服務行業來說對于勞動力密集性的要求不是那么高,因此我認為中國有必要發展更多的服務部門,而這樣的話可以有大量的中小企業進入服務業的部門提供服務。比如可以開一個餐館,它能夠創造不少的就業機會,又能夠為人們提供服務,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因此在中國就業持續的增長和服務業的發展與中小企業是密切相關的。
中國勞動力市場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我覺得對于這種變化的了解還是不夠的,我們聽到中方的觀點很清楚,就是工資水平上升的態勢很強勁,特別是自2003年以來,因為生產力的提高非常強勁,工資相應的增加也比較多,工資增加以后就會帶來更多的消費,看看中國的情況,普通居民的收入在GDP增長當中所占到的比重非常低,這個比重是需要增加的。這同樣也要求在勞動密集型產業當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我們還提到了盡管在農業部門里面仍然有剩余勞動力,但是我們經濟學家是相信路易斯模型的,我們對于大家就不說這么深奧了。簡言之,隨著經濟的發展會達到一個拐點或者轉折點,會把越來越多的勞動力從農業部門當中抽取出來進入工業部門,在某一點上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們的工資開始節節攀升,相信這對于中國經濟的再均衡和可持續發展也是有重要意義的。
中國城市化的目標是實現經濟再均衡的一個重要工具,因為它會加速勞動力從農村、農業向工業的轉移,而且城市化要求大量提供服務,我們也看到在城市里面服務業幾乎無處不在,所以它也會刺激經濟更多的向服務型轉移。所以我們都認同,城市化同樣對于中國來說也是很重要的戰略。中國的經濟刺激一攬子計劃是非常傾向于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在這方面對于基礎設施的投資應該說管理的能力要比美國好,它的基礎設施的發展也和城市化聯系起來,和經濟的再均衡過程聯系起來。在美國經濟刺激計劃和減稅等等并沒有像中國的這些政策工具這么緊密的互相有機的聯系起來,在美國我們做的不算好。
對于稅收方面,美國的經濟學家有一點吃驚,就是勞動力收入的稅率在中國很高,在勞動力成本基礎上增加了40%,如果你要想看到這種就業機會大量增加的話,這么高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實際上是不利于創造就業機會創造的因素。在眾多的領域當中,相信中美雙方的經濟學家都可以做一些相互的研究。從政治領導人的角度來說可以理解就業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話題,美國現在的情況就很不樂觀,我們的經濟幾十年以來經歷過一些很短的衰退,而且相對來說這個衰退持續的時間比較短,失業率總體來說比較低,就業率比較高。但是現在我們遇到的是一個緩慢的復蘇,在比較長的時間里失業率會比較高,所以情況并不樂觀。我們經濟的復蘇很大程度上有賴于我們對于世界其他國家出口的增長情況,當然中國也有很大的比重,因為中國的市場也很大,在這個領域當中希望我們能夠通過雙邊的磋商,比如說戰略和經濟對話能夠加深共識。
我也認為,像APEC、WTO、20國集團這樣的領域當中盡可能精密的合作,實現對于全球開放市場的承諾。大家也意識到,現在全球化在美國實際上是一個不大受人歡迎的詞,特別是失業率比較高的時候,大家都會在找為什么我們的失業率會這么高?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一些不平等或者不公平的貿易待遇,這種發生的幾率就會增加。同時我們也在和一些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積極的商簽雙邊協議,也在努力的完成WTO多哈回合談判。
我就講這些內容,謝謝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