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0年6月5日-6日,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東城區人民政府、北京綠色金融協會和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聯合主辦的“2010地壇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論壇,圖為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張建華。
張建華:謝謝主持人,謝謝大會邀請我來參加這次論壇,我結合這次論壇談一點比較技術的,就是談一個金融方面的題目,就是如何利用市場化手段實現我們的碳減排目標,因為前面有很多專家和領導都已經談到中國碳減排壓力很大,我在這里給大家報一些數,就是我們現在主要是傳統煤炭和化石能源消費,碳排放還是比較多的,我們現在清潔能源的占比只不過到了12.7%,這個是在什么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呢?2000年是9%,也就是8年時間只提高了8個百分點,如果看一下1957年的數據,當時我們已經到了3.1%,三十年時間我們只提高了8個百分點,所以對中國來說難度還是很大的。
對中國來說,能耗下降這個努力,前四年實現還可以,但是今年看壓力很大,我們今年第一季度單位GDP能耗還是在上升,所以我們這個能耗要想實現“十一五”的任務,今年后八個月任務是非常重的,壓力非常大。那么怎么樣實現我們節能減排的目標呢?當然前面領導講了,有很多措施都可以實現,但是我想講的一點就是說,想比較起來,我們政府可以制訂一些行業標準,確定一些獎懲措施,這些都是有效的,甚至通過經濟的手段,比如采取罰款,收稅,征稅各個方面,碳稅等等這些措施都可以實現,一定程度上都有助于我們目標的實現。但是比較而言,還有沒有更市場化的解決方案?其實這里面就是建立一種交易機制,這個也是為什么我們環境交易所主辦這么一個事情。其實環境交易所在歐洲非常重要的交易品種就是碳金融產品,碳配額交易。
所以我今天想重點談一下,我們碳交易機制能不能建立?能不能利用市場化方式建立我們碳交易機制?如果說建立碳交易機制,在中國面臨幾個問題,第一我們碳交易要建立機制的話,要確定配額,一旦確定配額的話,第一個問題就是這個配額是絕對量,我們對外承諾是相對減排,我們承諾2020年我們碳排放降低40%到45%,實際上相對于單位GDP的排放量,或者叫碳強度。這個絕對數和這個之間有沒有關系?如果我們設了限額,是不是承諾我們對國外就是絕對減排的目標呢?其實如果我們有幾個假設前提,這兩者間是可以轉換的,因為我們前面提了我們能源消費結構,現在是這樣的,08年煤是68.7%,石油是18.7%,天然氣是3.8%,天然氣相對來說是清潔能源,因為它的排放量比較低,最大的排放量是煤炭和石油,兩者加起來我們目前是占了87.5%,這種能源里面,它的碳排放都是可以折算成標準排放量的,每一噸標準煤碳排放有多少,這個都是可以計算的,那么如果我們單位GDP能耗降低40%,那么未來有了一個相對的總量下降,實際上是可以折算成絕對減排數的。
第二個,我們自己建立的減排限額,如果算成配額之后,是國內的,是自己的,和國際市場上并不完全一致,也就是我們并不承諾我們絕對減排,我們只是套算一下,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是什么?就是我們可以像現在分解我們的排放量,我們可以按照指標去排,我們減40%,我按年,一年減4%,那這個我可以折算成總量,排放量,你分配這4.5%這是一種方式,一種手段,每個企業都減到4%到4.5%。還有一種方式是折算成絕對配額之后,你可以減,按照這兩者之間有一個比較,到底哪個方式更好,如果說我們用單位比重下降去分配,去要求企業執行,它最大的問題不能進行交易,而如果按照配額方式分配,我們就有了很多的好處,我們用市場化的機制就比較容易實現了。這里面有幾個好處:
第一個,可以形成市場交易價格,這個有什么用?實際上是為我們政府制訂這個依據,國外現在排放權交易所交易的二氧化碳基本上是三十歐元左右,按照英國經濟學家斯特恩的報告,他認為應該達到32歐元,這是屬于均衡價格,而我們現在也在賣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們賣出去也就是8歐元左右,僅僅相當于國際市場交易價格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所以由于我們自己國內沒有這個市場,這個交易價格并沒有形成市場化。所以第一個好處就是形成價格。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對企業形成正向的激勵,比如說你一個企業單位GDP不能超過多少,超過多少我就罰款,那么罰款罰多少?那么這個標準怎么制訂?你設一個限額,你減排的越多,你在市場上可以變現的能力越強,這樣市場化的交易機制就可以使我們建立市場化的交易機制和約束機制。你如果想排放,可以,你兩種渠道,一種是自我投資,你開發新技術,還有一種你上市場上買,而這種交易機制建立起來之后,對企業有激勵,誰投資誰受益。
節能減排有三大關鍵因素,一個是資金,如果我們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話,到2010年全國要實現單位GDP排放下降40%到45%,我們講有高限有低限,你要有投資,這些投資從哪來?當然政府要拿一部分,企業你也要投資,還有一個可能需要市場上大量的融資,無論企業投資也好,市場融資也好,都是要有一定回報的,所以第一個資金方面,如果有一個好的激勵機制,可能不缺資金。
第二個是技術,剛才科技部的領導也講了,我們現在也在開發新的技術,從國際上看,從中國工程技術解決方案來說,可以說我們有一定差距和發達國家,我們相對來說不大。
第三個就是建立市場化機制,這個差距比較大,怎么樣用市場化機制推動我們節能減排的工作,所以我為什么要講交易機制,因為這是更市場化的手段。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說吸引投資,投融資這個也是很大的好處,對于企業自身投資來說,它當然有一個收入,還有一個吸引外部,我們今天講的是碳金融,金融業為什么要投資到這里來?金融業它是一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行業,它永遠不要指著金融業最后是雪中送炭的,它更多的是錦上添花。我們說你要承擔社會責任,這都沒問題,但是最終你要建立一個市場化的導向,你讓他資金投進來是要有利可圖的。你政府建立交易機制,建立獎懲機制,使他進來以后要有利可圖,因此對吸引資金是有好處的。而且一旦吸引資金之后,一旦我們有金融衍生產品,比如碳配額這個產品,我們就有下一步的衍生產品,就可以開發了。
未來看我們這個交易機制能不能建立起來,看全球能不能達成共識在減排方面,所以有人說碳金融產品比石油產品交易量還大,在未來,所以我想在座的金融朋友,可能這個未來發展是很大的。
當然建立這種機制面臨很多約束,我在這里就簡單說一下題目,第一個,市場化的手段有優勢,我們如何建立我們交易機制。第一個就是說我們還是有有利條件,市場是有需求的,現在企業都面臨節能減排的壓力,它怎么樣實現?剛才說了一種是自我實現,一種去市場上買,所以還是有需求。
第二個,清潔發展機制在中國已經實行很多年了,我們在節能減排方面,碳排放的知識儲備和人才儲備方面也有很大的積累了。
第三個,我們國家現在有很多地方性的排放交易所了,有些已經嘗試著做了一些資源減排的嘗試了,所以有些規則和平臺是可以使用的,包括北京環境交易所還有天津的環境交易所都是一些嘗試。
第四個,我們國家對配額交易,歷史上是有經驗的,從最早的糧票,布票我們是有經驗的,包括后期的紡織品交易配額都是的,所以這里面我們就不展開講了,就是我們在配額分配管理和交易方面,其實都是有經驗的,包括我們初始配額怎么分配?初始是免費分配,還是初始是有償的?這些問題我們都需要研究的。
最后一個,金融業是也有這個需求,也有這個能力,今天討論的主題就是這個方面,我想這個里面是可以做一些工作的。這里面想說的核心的一點,就是金融交易,配額交易其實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歐洲的強制配額,硬性的,一種是美國式的資源減排,資源減排這個交易價格最高的時候是八到九個美元,就是芝加哥的氣侯交易所,我們跟他們也有一個合作,最早就是芝加哥交易所搞出來的資源減排體系,但是這個價格在去年談判前跌到幾十美元,因為人家關心的是未來會不會建立一個強制配額,如果不強制的話,就沒有硬性約束,這個價格就不是市場價格,更多是形象工程,或者說是我有社會責任參與,相當于這個配額是無限制的,那肯定會貶值的,所以價格就不好定了,所以兩者比較起來,資源減排和強制的配額比的話,一個市場化定價相對容易一些,一個可能定價會更難一些,這個我們在未來建立中國交易機制的時候是需要考慮的。
因為時間關系我今天就講一點個人考慮,可能也不一定完全對,因為這個問題在中國好象比較早,所以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