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孫翠華:應對氣侯變化要依靠全社會的努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5日 15:58  新浪財經
孫翠華:應對氣侯變化要依靠全社會的努力
國家發改委應對氣侯變化司副司長孫翠華(來源:新浪財經 陳鑫 攝)

  新浪財經訊 2010年6月5日-6日,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東城區人民政府、北京綠色金融協會和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聯合主辦的“2010地壇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論壇,圖為國家發改委應對氣侯變化司副司長孫翠華。

  孫翠華: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非常高興參加低碳論壇。并借此機會向關心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和推動應對氣侯變化的各位來賓和各個朋友致以誠摯的問候。下面我想介紹一下中國在應對氣侯變化的立場,計劃以及行動,以及今后將采取的戰略舉措。

  第一,中國積極推動應對氣侯變化國際談判,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去年,哥本哈根會議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關注,充分體現了國際社會合作應對氣侯變化的意愿和決心,會議形成的哥本哈根協議,堅持了聯合國氣侯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基本框架,維護了巴黎路線圖的雙軌談判進程,在長期目標、資金、技術轉讓,行動透明度等重大課題上達成了原則共識。為進一步的談判凝聚了政治的推動力。中國代表團為此也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但哥本哈根協議尚未明白發達國家的量值,也未明確發達國家的出資額和資金處理機制,發達國家的量與發展中國家相比還是有差距,技術轉讓的問題也沒有確認,這還需要在今后的談判中進一步協商解決。

  今年底,在墨西哥將繼續召開談判,中國希望能取得進展,并在談判中發揮積極的作用,為此我們將堅持以下幾點立場:

  第一,在可持續發展下應對氣侯變化。氣侯變化是發展中產生的,也必須在發展過程中解決,消除貧困,實現發展權利是發展中國家的首要任務,也是不可剝奪的基本人權。在應對氣侯變化過程中,國際社會應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平衡和發展,努力實現應對氣侯變化的雙贏。

  第二,堅持共同帶有區別責任的原則,這是核心原則,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減緩氣侯變化的責任,但是因為各國歷史責任,發展水平,發展階段,能力大小和貢獻方式的不同,發達國家要對其歷史的累計排放,和當前高人均排放承擔主要責任,率先實現排放。同時要向發達國家提供資金,轉讓技術,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經濟、消除貧困過程中,采取積極的適應和減緩措施,盡可能的少排放溫室氣體,為共同應對氣侯變化作出貢獻。

  第三,減緩和適應并重,減緩和適應氣侯變化是應對氣侯變化的兩個有機的組成部分,減緩是一項相對長期、艱巨的任務,而適應更為現實和緊迫,對發展中國家尤為重要,在氣侯變化國際合作中,減緩與適應必須統籌兼顧,協調平衡,同舉并重,發達國家應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資金、能力建設的支持。

  第四,把《京都議定書》作為應對氣侯變化的主渠道,《京都議定書》凝聚了社會的共識,是目前最具有共識,最有普遍性的框架,應當維護《京都議定書》和合約的主渠道定位,其他公約都應該是《京都議定書》的輔助。

  第五,依靠技術創新和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轉讓是應對氣侯變化的基礎和支撐,發達國家有義務在推動本國開發和應用先進技術的同時,促進國際技術合作與轉讓,切實履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轉讓技術的承諾,使發展中用得起,用得上,氣侯友好技術,提高減緩應對氣侯變化的能力。

  第六,全民參與和國際合作的原則。應對氣侯變化需要轉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需要全社會廣泛參與,中國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引導政策主導,企業參加的社會氛圍,增強社會公眾的環境意識,氣侯變化是全球面臨的挑戰,必須通過全球的廣泛合作和共同努力才可以解決。中國將一如既往的積極開展和參與一切有利于應對氣侯變化的國際合作。

  二,強化國內政策和行動,為全球應對氣侯變化作出積極貢獻。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易受氣侯變化的不利影響,目前中國有超過13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剛超過3000美元,按照聯合國標準,還有1.5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發展經濟,消除貧困,改善民生的任務十分繁重,同時中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重要階段,能源需求還將繼續增加,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結構矛盾生產比較突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面臨巨大壓力和特殊困難,但本著對中華民族和人類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應對氣侯變化問題,2006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被納入“十一五”規劃,2007年,應對氣侯變化寫進了黨的十七大報告,200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了應對氣侯變化的第六次學習,同時在國內社會發展過程中,采取一系列積極應對氣侯變化的行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中國在發展中國家中,第一個制定了應對氣侯變化方案,并開展了實施方案的工作,目前為止,全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新疆建設兵團已經完成了應對氣侯變化方案,并進入了組織階段。2008年10月和09年11月,我們分別頒布了《中國應對氣侯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和2009年年度報告,及時向國際社會公布了國家方案的實施情況和所取得的進展。

  二是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產業結構不合理,是中國國內能源消耗高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們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制訂了一系列的產業規劃,將節能減排作為推動產業政策的重要部分,積極開展新能源,環保,建設、設計,海洋,航空等戰略產業,2005年到07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平均增長12.5%,知識型企業加快了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扼制高耗能產業的淘汰。2006年至2009年關停小火電6000多千瓦,煉鋼落后產能6038萬噸,水泥落后產能2.14億噸,大力發展財稅、供地等方面的支持,經濟結構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2009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2.6%,比2008年提高0.8個百分點,為中國實施改革開放以來比重最高的一年。

  三是積極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和資源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和資源利用,可以從源頭和生產過程中節約能源和資源,有效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至2008年8月,循環經濟法實施以來,中國已在鋼鐵、有色、廢棄物回收、再生資源利用等重點領域開展了循環經濟試點,循環經濟試點初見雛形,循環經濟已經在中國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模式。2008年中國回收利用廢鋼7200萬噸,回收塑料1600萬噸,居世界第一位。

  四,大力推動能源節約和高效利用,節約能源資源是中國的基本國策,我們長期堅持開發與節約并重,在“十一五”規劃中,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重大的戰略任務,提出了2010年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的指標,近年來加快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完善節能減排的財稅政策,積極推進產品價格改革,加快建設能力充分反應市場供求關系,環境損害成本的新機制,推進重點領域的節能減排工作。“十一五”前四年,單位能耗降低14.38%,累計節能4.5億噸標準煤,僅節能降耗就相當于少排放11億噸二氧化碳。中國不斷加大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力度,在保護生態基礎上積極發展水電,有序發展核電,發展農村地區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到2008年底,中國可再生能源和核電年利用量為2.5億噸標準煤。農村居民有3050萬戶用上了沼氣,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900萬噸,目前中國水電裝機容量,太陽能規模,均于世界第一位。

  六是努力增加森林碳匯。這些年來不斷增加退耕還林的工程,2006年森林累計量11.6立方米,人工造林面積達6200萬公頃,居世界第一,森林覆蓋率以后達到20.36%,提前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目標。

  七,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中國重視氣侯變化領域的國際合作,不斷加強與各國的交流與合作,特別推進發展項目方面取得明顯的成效。如果中國批準的項目都可以得到實施,預計2011年前可以節省2.11億噸排放量,CDM的減排量也是非常可觀的,印度全國排放量是19億噸。

  除了積極減緩氣侯變化,在適應氣侯變化上面中國也努力探索,在農業領域我們繼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推進農業結構和政策制度的調整,選擇好的品種,扼制荒漠化加重的趨勢,加強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加強農業生產適應氣侯變化的不利的影響能力,在森林和其他領域,我們正在制定和實施與適應氣侯變化相關的法律法規,強化對現有森林資源和其他自然生態系統的有效保護,加大林業技術開發和推廣應用的力度,降低氣侯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提高預警能力。在水資源領域,我們正探索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水利工程體制,加大水資源的配置,綜合節水和海水利用的推廣,在沿海地區我們正研究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技術開發和推廣應用的力度,加強海洋環境的監測和預警能力,強化應對海平面升高的適應性對策。

  第三部分,我們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升應對氣侯變化的能力。2009年11月份,中國政府公布了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5%的目標,這是中國根據國情采取的自主行動,也是我們作出的努力。

  鑒于目前中國的國情和和發展階段,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但我們言必行,行必果,無論過程多么困難,我們仍將繼續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以保護環境為核心,以優化能源為結構,加快生態保護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支撐,把應對氣侯變化作為國家重大戰略,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采用強有力的行動,加快產業的根本性轉變,努力控制排放。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們將著力推動以下一些工作:

  一是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推進低碳產業。中國將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力發展低碳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嚴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產業的發展,開發和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嚴格執行住宅和公共建筑節能標準,加大新型節能材料和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應用,發展低碳建筑,加快建設綜合運輸體系,提高運輸工具的技術水平,改善交通規劃和管理,鼓勵公眾采用公共交通的方式。

  二,強化節能行動,提高能源效率。下一步中國將進一步制訂嚴格的節能降耗指標,加大落實產能的消耗力度,嚴格執行能效標準,抬升高耗能產業的準入門檻,擴大強制性能耗標準實施范圍,抑制高耗能產業的發展,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突出抓好鋼鐵、有色、煤炭、電力、化工、建材等行業和耗能大戶的節能工作,推廣高效節能技術,從而進一步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

  三,優化能源結構,發展低碳能源,今后一段時期內,中國將繼續積極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強煤炭清潔生產和可再生利用,加快水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發展,力爭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達到能源比重15%左右。中國政府將大力推進全民義務植樹,積極擴大森林面積,擴大封山育林,著力提高森林質量,實現到2020年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

  四,加強政府領導,宣傳低碳的消費理念,引導城鄉居民轉變消費觀念和消費模式,大力發展節能,低碳產品,為公眾提供更多的消費選擇,鼓勵公眾消費低碳產品。

  五,是面對氣侯變化的嚴峻形勢,中國將嚴格制訂適應氣侯變化的國家戰略,加強農業、林業、水資源等領域,及生態脆弱地區適應氣侯變化的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充分考慮氣侯變化的因素,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合理開發和優化配置水資源,繼續開展生態保護重點工程建設,加快建立和完善防災減災,提高氣侯監測和預報預警的能力。

  同時中國還要加快法律體系,加強政府應對氣侯變化的政策實施。在管理方面,我們國家發改委正在組織專家,將“十二五”規劃,去年11月份國務院公布的單位GDP,在2005年基礎上降低40%到45%的目標進一步分解,同時我們要進一步研究考核體系,同時我們要加快研究和增加國家的統計體系和統計指標的建設工作,這個都是在組織研究過程當中。

  對于如何發揮市場機制來應對氣侯變化,今天主題是綠色金融,低碳金融,那么在低碳金融和市場機制推動氣侯變化機制方面,我們發改委也給予了很多的重視,在國務院領導和有關政策的推動下,我們正在制訂國內資源減排的管理規則,預計今年年底可能會完成這個制訂工作。大家知道市場機制是推動應對氣侯變化不可或缺的機制,如何應對市場機制,需要我們政府,需要我們研究機構,需要各個相關交易機構共同來進行深入研究和推動,目前大家知道,我們資源排放交易的體系在技術上沒有什么問題,這個地方也比較積極,我們政府也在極力的推動,希望盡快創造條件,開展這方面的工作。

  在排放權交易方面,可能技術上還需要相關的研究機構和專家以及政府共同開動腦筋,發揮我們的智慧,來研究如何進行這方面的交易。大家知道歐洲的碳交易市場主要是由于發達國家承諾了在90年的基礎上,有一個量化的絕對量化的下降指標,那么也就是說他有一個帽子,有一個帽子就可以拍賣,我們現在的承諾方式不是這個形式,在這個形式下如何開展排放權交易,這需要我們在座的和研究機構專家共同開動我們的腦筋,開發我們的智慧,來共同研究這方面。所以目前我們也鼓勵大家進行研究,鼓勵大家探索,但是目前確實技術上有一定難度。今天北京環境交易所,還有北京市做出了大量努力,這方面嘗試非常重要。

  關于市場的作用,我相信在我們今后應對氣侯變化工作當中,確實要發揮很大的作用。女士們,先生們,氣侯變化是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應對氣侯變化必須依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必須依靠廣大民眾的積極參與,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愿意和國際社會一道,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積極貢獻,最后預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轉發此文至微博 我要評論

> 相關專題: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